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帝王传之刘协重生 » 第八章 张辽还活着

第八章 张辽还活着

    长安城防确定之后,刘协让高顺坐吕布旁边。

    然后对王允说到:“司徒公,司空之位空缺,可有合适的人选?”

    王允一愣!正在讨论军事支援的问题,陛下怎么突然说起司空缺来?王允毕竟是个老政治家,随即便推荐了人选。

    王允起身说道:“回陛下,卫尉杨彪博学多闻,名震海内,忠义有节,实乃司空不二人选!”

    杨彪听到王允推举自己,向皇帝和王允行礼,起身推辞。

    “陛下!士孙瑞大人,博达无所不通,才谋胜臣十倍,士孙大人才是大司空最佳人选!另外,赵温赵大人,黄琬黄大人,才德皆远胜于臣,可堪大任!”

    杨彪接着说道:“臣身为卫尉,每日侍奉陛下,获益良多。臣身负宫禁重任,交予他人臣并不放心!臣还是愿意侍奉御前!”

    王允起身反驳杨彪:“迁为大司空,依然是陛下近臣!”

    杨彪正要再次反驳,被刘协制止。

    刘协说到:“好了!各自归位,这件事大司徒改日召集众卿再议!”

    “杨爱卿,若是众卿都觉得你合适,不可再推辞!”

    “是!”两人齐声回答。

    给王允司空的任免权,省得寒了文官们的心。杀董卓他们都出了大力。

    继续说正事。

    “吕布听旨!”

    “臣在!”吕布出列。

    “奋武将军吕布,勇冠三军,功勋卓著,迁吕布为征东将军。特赐开府仪同三司!望奉先奋勇争先,再立功勋!”

    “臣遵旨!臣谢陛下!”

    吕布之前是奋武将军,中等杂号将军,有皇帝特赐的假节,开府仪比三司,加上首都兵马都归吕布节制,相当于代理大将军。

    现在刘协把吕布的军衔品级升了两大级,把仪比三司升格为仪同三司。

    “司徒,令尚书台传令征西将军皇甫嵩,移驻郿县!令他多派探马,注意凉州军动向!”

    “臣遵旨!”

    对放弃散关王允没有异议。西边的散关不像东边的潼关,西凉的军队能绕过它。皇甫嵩驻军郿县可以更好的拱卫长安。

    “另外,传朕旨意,迁征西将军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刘协又下令。

    这位老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太尉的位子刘协就是给他留着,先封个车骑过渡一下。

    王允回到:“臣遵旨!”

    “众卿家可还有什么补充?”

    “臣有话想问城门校尉高都督!”王允对高顺的能力不是很清楚。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守护长安的重任,所以想考察一下高顺。

    “司徒大人请问!”高顺很干脆

    “若韩遂、马腾的军队越过郿县直取长安,高都督如何当之?”

    “回陛下,回司徒大人,若敌人少量部队抵达,末将会趁其立足未稳率精锐出城将其歼灭。若是敌人大部到达,末将会拒城坚守。等驻军郿县的车骑皇甫嵩将军抵达,前后夹击敌人,西凉军长途跋涉,远来疲惫,可一战而定!”

    有风险,但却是效率最大化的最优方案。

    打仗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事,想要稳赢不输,那除非敌人配合你,或者数十倍兵力实力碾压。

    听了高顺所说,刘协不置可否否。

    刘协问高顺:“若是敌人在郿城和皇甫将军交战,另一部队绕过郿城直取长安,如何破之?”

    “回陛下。末将会等皇甫将军援军抵达,出城夹击!”

    “若是皇甫将军未发现敌人兵临长安,未派援军,又该如何?”刘协想到历史上邓艾灭蜀的经典战例!

    高顺心想,皇甫嵩可是名将,会犯这种错误吗?敌人绕过自己没发现,然后还不派兵支援都城?

    高顺还是回答:“长安城池坚固,末将只需坚守城池。敌人长途奔袭,不出三月,粮尽自退!”

    高顺说了一个稳妥的战法

    行吧,刘协自己也想不出更高明的策略。但是如果按高顺所说,韩遂马腾来攻,至少守住长安是足够了。

    “朕去潼关之后,朝廷政务就有劳大司徒主持。长安的防务就交给高将军了。”刘协说到。

    “臣遵旨!”

    “可惜没有郝萌的消息”刘协叹到。

    “陛下,不知陛下所说的郝萌和臣认识的郝萌是否是同一人?”高顺说到。

    “你认识郝萌!”刘协惊喜的问到。

    这个郝萌是个人物!史书记载郝萌把吕布打得躲进厕所!最后曹性偷袭郝萌,高顺和曹性合伙打郝萌,才弄死郝萌!而且听名字就萌萌哒!

    朕一定要得到他!刘协心想!

    高顺说军中有一个叫郝萌的屯长,刘协觉得应该就是了,这时候是个屯长很正常。问清楚郝萌是哪个营的。

    然后刘协让杨彪派人去调查一下这个郝萌的身世资料,看看可不可靠。

    刘协邀请众人在宫中用过御膳

    “现在天色不早,诸位爱卿回去早作准备。奉先回去令将士养精蓄锐,明日早早出发潼关!”

    众人纷纷应命。

    王允临走之前叮嘱刘协,到了潼关一定不能暴露自己!有危险立刻回来。朝廷还可以召集勤王之师,讨伐逆贼!

    刘协说朕知道了,不想和他纠缠。

    杨彪则恳求明日和刘协一起去潼关。刘协考虑自己手下也就杨彪有点谋略同意了。

    王允等人走后,刘协令谒者召太仆鲁馗前来。让鲁馗准备天子的黄麾大仗、宫羽扇、斧钺等天子仪仗用品。刘协鉴于自己骑术不熟练,又让他准备可以快速赶路的马车和备用马匹。鲁馗问陛下仪仗何时用,准备出巡什么地方?刘协告诉他,让他把仪仗用品打包装车,要保证明日能快速送往潼关。鲁馗惊呆了!天子仪仗原来这么用的?但还是照做。

    第二天,王允早早就来送行,段煨从宿卫营出来和刘协汇合,杨彪等人带着三百卫士骑马来到。吕布已经提前率领骑兵赶路,胡轸和郝萌也随吕布先行。

    王允苦口婆心,再三叮嘱刘协,敌人凶残狡诈,一定不要暴露自己。刘协心想老子这次去就是要孔雀开屏吸引敌人注意力的!不过嘴上还是满口答应。要是让老家伙知道随行的这些马车拉的除了手雷,还有天子仪仗,非气死不可!

    潼关距离长安三百多里,而刘协一行人以每小时三十里的速度赶往潼关!

    而与此同时,在潼关以东的一座小山上。一个战士发现了一个水坑,里面还有些水,他惊喜的准备趴地上痛饮!另一个战士一把拉过他,准备抢水喝,两人因此打起来,小水坑被践踏,水溅出去不少!张辽听到动静过来查看,把他们拉开,问明缘由。然后张辽下令水先给受伤快渴死的将士喝,这两人发现水有功,每人喝两口!这些天他们在山上树皮草根成了美味!早上偶尔能发现一点露水!

    前两天有人主张向敌人投降,话还没说完,被张辽一刀劈死!血水溅了张辽和旁边的将士一脸,之后再没人敢提投降的事。

    张辽和他手下残存的两千将士已经被困七天。七天前在湖县军粮就吃光了,然后杀战马!他们现在又饥又渴!张辽已经明白敌人把他们当诱饵,准备用他们把徐荣引出来,要不然他们早死了。张辽让将士们砍伐树木做成鹿角,挂上铃铛,建立了临时警戒营地,这些天他们一直躲在营地里。

    张辽手下的一个将士小心的问张辽:“将军,我等被弃否?朝廷真会派军救我等?”

    因为之前有人被砍死,他怕张辽误会他想投降,所以问的很小心。

    张辽坚定的说:“陛下定会派军来救!援军到,里应外合杀出去!”

    虽然和陛下没见过几次。但是这次被委以重任,出征之前,陛下近距离叮嘱自己,张辽能感觉到陛下很看中自己,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

    刘协赶了一天路,中间休息两次,都是换马,喂草料,继续赶路,晚上刘协不顾劝阻继续赶路,终于半夜的时候赶到潼关。

    徐荣向刘协告罪,刘协说坚守潼关没错,守住潼关有功。问徐荣有没有打探到张辽的情况。徐荣说张辽还活着,被围的很严,没机会冲出来。

    刘协见了打探消息的探子,大多带伤,他们翻山越岭送回情报,因为走关门容易被敌人抓。刘协跟徐荣说给打探消息的将士加钱。

    刘协问了敌人的情况。

    原来李傕郭汜刚到潼关的时候,贾诩观察徐荣军容整肃,守备严谨。跟李傕说这种雄关需要云梯才能打,但李傕不信邪,他下令攻城,李傕的兵带着爬梯就上了。结果留下了两千多具尸体,徐荣只有一百多伤亡,还是火力压制的弓箭部队造成的。

    李傕这才听贾诩的话乖乖打造云梯。同时,以张辽为诱饵试图引诱徐荣出城。这些天李傕郭汜命工匠和士兵打造了四十多座云梯。

    刘协跟徐荣说了自己的计划,让他做好敌人猛攻的防守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刘协下令摆出出天子仪仗。杨彪这时候才知道刘协把仪仗带来了,临行前答应王允不暴露自己,这一来就直接上城头告诉敌人自己来了?杨彪刚想劝,但他看到皇帝坚定愤怒又担忧的眼神,他明白皇帝的目的了,也明白自己劝不了。

    李傕的探子上前打探,刘协令弓箭手不要射。李傕的探子还是不敢太接近,探查过后回营把自己看到疑似天子仪仗的情况跟李傕汇报,李傕有些惊喜!皇帝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来前线?贾诩说如果真是皇帝来了,这么明目张胆,是想吸引我军攻城,贾诩建议先把张辽杀了再攻城,李傕下令留下五千兵围困张辽,张辽和他的部队已经饿了好多天,根本不用打,再饿两天就饿死了。贾诩不再多话。

    李傕亲自到潼关查看,发现城门楼上端坐着那个十一岁的小身板,周围卫士护卫,天子仪仗齐全。

    确定之后李傕急忙回营通知郭汜,下令全军攻城。本来准备再次联络白波军,现在看到皇帝小儿,攻城计划提前了。自己拿下皇帝,到时候就可以为所欲为!

    路上李傕想着:等抓到皇帝小儿,百官公卿都要听自己的,把宫里的和全长安的美女都抓来,到时候女人一天换一个!整个天下都要听自己的!比董相国还要风光!

    李傕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带着他的大军和云梯急急忙忙开向潼关。

    大军抵达潼关之前停下。

    刘协看着关下,由近到远,几十个军阵,每阵几百几千或者上万的部队,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敌人,后阵还有几十架云梯被推过来…这是多少人?五万?十万?刘协内心很震撼!

    徐荣过来向皇帝行礼:“陛下敌人全军出动,必然攻城,请陛下移驾后阵!”

    徐荣看吸引敌人攻城的目的达到劝皇帝离开!

    “你只管用心防守,朕这里有卫士保护,真有危险,朕自会离开!”

    城下,李儒向李傕献毒计:“可以驱赶那些贱民在前,让小皇帝下令放下吊桥打开关门,如果小皇帝不顾这些贱民生死,则落下骂名,如果他真的打开关门,我军便可趁机攻入关内!”

    “此计甚妙!”李傕大悦!

    贾诩在旁边心想:我虽然毒,但是没这么下作!李傕听到毒计时的兴奋劲儿。贾诩觉得这俩人也是没谁了!

    不一会儿一大群百姓哭哭啼啼,被鞭子抽着,踹着,拿刀威胁着被驱赶到了阵前。他们大多是徐荣强迁的时候反抗激烈,徐荣不得已,把他们留下没迁入关内的。

    李傕打马上前,对城关上的刘协喊到:“皇帝小儿!看看吧,这些都是你的子民,还不打开关门,放下吊桥,让你的子民入关!”

    徐荣上前骂到!:“李傕小贼!如此卑鄙!真是枉披了一张人皮!”

    刘协这时候想到了铁木真,和李傕一样卑鄙下作,却被某些无知的人崇拜当成英雄。铁木真很幸运的生在了羸弱的宋朝,如果他生在汉朝,碰到公孙瓒夏侯渊这种,会像乌桓和羌胡一样,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刘协已经想到了一个对策。

    刘协对李傕喊到:“朕下令放下吊桥,你让百姓先过桥,朕再打开关门,你的军队如果能全部冲进关内那算你的本事!”

    “好!只要你放下吊桥,我让这群贱民先过桥!”李傕说到

    “陛下!绝不可答应逆贼!”徐荣劝谏到。

    刘协轻声对徐荣说:“朕敢放他们进来,自有万全之策!”

    刘协吩咐卫士:“去通知吕将军,稍后会有大量敌人入内,让他准备杀敌!”

    然后对杨彪说:“敌人入内之后,卿指挥五百弩兵让他们上房顶对准城门,不可与敌人近战”

    “臣,遵旨!”

    “放下吊桥!”

    贾诩看到皇帝这么干脆,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实在想不出来!

    吊桥放下之后,李傕迫不及待的指挥人上去砍吊桥的铁链,生怕小皇帝反悔!刀砍坏几把,斧刃也卷了几把,才把铁链砍断。

    李傕奸计得逞的放肆大笑!

    “放百姓过吊桥吧!朕好下令打开关门!”

    李傕随手砍死两个百姓,用命令的语气:“皇帝小儿,打开城门!”

    刘协回了他一句:“李傕,朕会让你死的很惨!你全家都会凄惨无比!”

    然后不再说话。

    李傕又随手砍死两个百姓!其他百姓惊慌失措,生怕屠刀落到自己头上,害怕至极却不敢喊叫!

    见皇帝无动于衷,正准备杀更多人!

    李儒觉得李傕这样当着全军的面言而无信,很影响军心。而且杀再多贱民也没用,皇帝看他言而无信也不受他威胁。

    于是劝到:“还是让那些贱民过桥吧,只要小皇帝打开关门,大军攻入城内,小皇帝插翅难逃!”

    李傕下令驱赶百姓过桥,自己也不知在哪找到一根鞭子抽打驱赶百姓。

    潼关雄伟,几个城门洞都很大很宽敞,但是七八千百姓挤在那里,仍然站不下,城关门前和吊桥上也站了很多人。

    李傕和郭汜各自集结了自己手下精锐的刀盾兵和西凉铁骑当尖兵,准备跟在百姓后面攻入关内,只要占据关门,源源不断的军队进入关内,很快便可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