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帝王传之刘协重生 » 第十七章 斗将

第十七章 斗将

    史官多是文官,对于阵前斗将,武将单挑,他们通常觉得这是匹夫之勇,所以很少记录!如果碰到史官自己特别喜欢的武将打赢了,那么他可能会顺便提一句!

    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五月二十三。

    吕布追杀郭汜的第三天。

    刘协一大早就在大营的校场练习马战。虽然刘协刺的是木头人,但旁边杨彪一如既往的小心伺候。陛下这些天练骑术,练马战,数次跌落下马。刚开始卫士们都准备把跌落陛下下马的战马处死,但陛下不以为意,而是拍拍身上的土,翻身上马,继续练习。

    在杨彪看来,陛下有猛将,冲锋陷阵的事指挥猛将就行,可陛下非要自己练习冲锋陷阵的本领。知道自己劝不住陛下,杨彪只好在旁边看护着。

    而刘协自己明白,练成的本事是自己的。知兵者,善战者必须是真正了解战场和敌人的,必须亲临前线。

    宋和明两代,腐儒和伪君子泛滥成灾,古代通常是非军功不得封侯,这些腐儒官僚当了官,并不满足,因为当官不能世袭,封侯却可以世袭。因此他们鼓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思是文官也可以带兵打仗,并且比兵家武将更擅长打仗。他们既想封侯,又贪生怕死,不敢到前线。所以就编出不到战场,躲在帐篷里,也能打胜仗的谎言!而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卫星和雷达,不到前线根本无法了解敌人,甚至连自己兵的真实状况也无法了解,何谈打胜仗?曹操前期兵少,为了了解准确的情报,经常自己亲自侦查,刘备更是经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将领的个人勇武和临阵指挥都对军心和士气有极大影响。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从唐朝开始,文官的地位和话语权超过武将,而宋明两朝,为了防止武将造反,更是以文制武。在宋朝,岳飞打了胜仗,皇帝还没想好怎么封赏岳飞,朝中的那群腐儒官僚就开始陷害岳飞。他们考虑的是:皇帝要重用武将,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当陷害岳飞的人多了,这群人又是皇帝近臣和有话语权的那些人,皇帝就觉得岳飞是真的有问题。岳飞后来也没有再提迎回二废的事,显然和赵构已经心照不宣。秦桧一个人是无法陷害岳飞的,是那群腐儒都不能容忍兵家武将的声望和影响力盖过他们儒家,他们利用赵构想要议和的心思,趁机害死岳飞!

    此时公元192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间至此时才三百多年,后世宋和明两代,儒家那些成套的毒害忽悠人的说辞,还没被大量发明出来,汉人还没有被忽悠瘸。虽说诸子百家很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但是兵家仍然被皇帝倚重。所以大汉从上到下,基本上文武兼修,就连荀彧和糜竺这种文人,骑马射箭都不在话下。

    大汉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在两军对战的实战中,一个带甲汉兵,通常能带走五个外族兵。如果对方也配置甲胄,汉兵也能换掉两到三个敌兵!而后世宋明两朝的腐儒,显然是不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他们通常五个人被外族一个人吊打,所以他们不愿意相信,而实际上正是他们发明的那些毒思想,毒害了所有人。百姓失去了血性和思想,沦为只会劳作和服从的韭菜,成为被他们奴役的对象,毫无血性和战斗力!

    刘协正在刻苦训练,这时侦察兵报告:敌人正在湖县南门大量集结,似乎是准备攻击我方大营!

    刘协的大营建在湖城西南的一处高地,易守难攻,距离湖城五里。

    这时徐荣过来向刘协请示,徐荣的建议是坚守大营。刘协正想同意,这时传令兵又来报告:敌人停止推进原地列阵,邀我军斗将,叫嚣不敢出战便是缩头乌龟!

    刘协一听就明白了,李傕认为吕布被郭汜引走,张辽也远在潼关,觉得刘协手下现在除了徐荣还算能打的大将,其他人都不足为虑!而徐荣作为统帅不会轻易出战。李傕的兵虽然吃饱了,但是连续吃败仗被打出阴影,想要找回场子恢复士气!因此用激将法!

    李傕现在有骑兵两千八百,精锐的盾兵和枪兵各五百,弓箭手一千五。这些算是李傕的精锐部队,共五千三百人。还有一万九千左右强征的新兵,这些兵只有少数有皮甲或竹木铠甲,大多只有武器没有铠甲。对方将领有李傕、张济、樊稠等人。

    刘协这边骑兵两千,弩兵一千五,弓箭手一千,刀盾兵一千,长枪兵一千五,这些兵穿的是铁甲,弓弩兵用的是强弓劲弩,战力强大,总计七千人。段煨的华阴兵,刀盾兵,枪兵,弓兵和弩兵各五百人,共计两千,弓弩兵穿轻甲,刀枪兵穿铁甲,战力未知。还有招降的六千新兵,其中两千左右新兵装备了甲胄,六千新兵都配置了刀枪或弓弩。

    虽然敌人多出近一万人,但高端战力通常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在不算手雷的情况下,如果全面开战,刘协的胜率仍然大于李傕,刘协不知道李傕有没有魄力拼命!

    李傕以为吕布走了,张辽不在,他的武将就占优势。

    刘协清楚自己的情况,决定出营列阵,和敌人斗将!

    李傕军队阵型是:骑兵部队在前,骑兵之后弓箭部队,两边是刀盾兵和枪兵。新兵排开分布两翼。虽然李傕之前战死很多兵,但这两万多人看起来仍然令人震撼!这种阵型确实能让兵力优势发挥出来。看来李傕有斗将胜利之后,顺势攻击刘协大军的打算。

    徐荣则让枪兵列阵在前,应对敌人主力骑兵的冲锋。枪兵之后是弓箭部队,刀盾兵和弩兵在两侧。骑兵护住两翼,华阴兵和新兵在列在骑兵之后。中军后阵是刘协的天子仪仗和车驾,以及护卫的卫士,佩刀,少量带盾旁边是民夫抬过来的手雷,小型投石车也被民夫推过来,还有点燃手雷用的备用火把。

    两军相距半里各自缓缓停下。

    李傕率先喊到:“皇帝小儿,可敢出来与本将大战三百回合!”

    李傕知道这不可能,却还是说出来要恶心人!

    李傕的亲兵轰然大笑!

    却不想刘协有了回应。

    “李傕小贼,可敢把你女儿派出,朕与她大战三百回合!”

    “大战之后,逆贼之女,自不配做皇妃,朕可使她做个军妓,慰劳朕的将士,替尔赎罪!”刘协一语双关的补充到。

    李傕的亲兵笑不出来了。李傕虽然祸害别人家的女儿,自家孩子却生怕她受半点委屈,别人得罪他女儿,他就杀人全家!

    刘协不知道的是,李傕真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李傕此刻气的不轻!

    刘协的将士没想到陛下这种文明之人,能说出这种话,看到李傕被气的脸都绿了,哄堂大笑!

    李傕发现小皇帝伶牙俐齿,每次斗嘴自己都要吃亏!

    于是命令张济打头阵,今日一定要杀了小皇帝!

    李傕有自己的小算盘,张济打赢了,晚上再设宴杀他。打输了最好死在阵前,省得自己动手!

    张济看李傕像指挥下人一样指使自己,心里很不爽,但为了大局,他还是到两军阵前叫阵。

    “武威张济在此,谁敢与本将一战!”张济在阵前喝到,看起来很有气势!

    郝萌率先请战:“陛下,卑将定取下此人首级献给陛下!”

    郝萌很想立功,被皇帝陛下重用!

    一向低调的段煨也过来请战:“陛下!李傕派出大将,末将请打头阵!”

    刘协不知道段煨是不相信郝萌的实力,还是他自己有把握打赢?

    刘协问到:“段卿可有把握?”

    “回陛下!末将敢请战,自有把握!这第一阵,不能输!”段煨肯定的语气回道。

    考虑到段煨一向稳重,他说能打赢,应该是真的有把握!

    郝萌看陛下有意让段煨出战,也不再争,退到一旁

    “段卿小心,就算不能打赢,安然退回本阵,朕不怪你!”刘协叮嘱

    段煨有些感动,陛下想的不是输赢,而是自己的安危,自己一定不能辜负陛下!

    “陛下放心,臣一定斩将立功!”

    刘协想到自己说的话,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于是说到:“段卿,百战百胜!”

    段煨虽是儒将风范,用的却是以杀伤力为主的大刀。

    段煨骑马来到阵前,两马相隔三丈。张济看到来的是段煨,说到:“段忠明,先来送死的居然是你!”

    段煨回到:“念及同乡之谊,汝可率众投降,本将可向陛下求情,赦尔之罪!”

    张济有些勇名,对于向来低调的段煨并不重视。

    “多说无益,手底下见真章!”张济说着便挺枪纵马来刺段煨。

    段煨避过,还击一刀。张济急忙伏低身子躲避,那刀锋贴着张济后背划过!

    两马交错而过。

    张济惊出一身冷汗,自己这位同乡平时不显山露水,没想到这刀法如此凌厉!

    若是大意,随时身首异处,提起百分之两百的精神,张济不再轻敌。

    两马又相冲而来。

    段煨的刀法显然是经常习练,以攻击为主,靠身法闪避敌人攻击,刀法和性格相反!而张济则由起初的攻击凌厉,逐渐变成抵挡。

    二十个回合之后,张济铠甲被划破,有血渗出,险象环生,眼看招架不住!

    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纵马冲来。口中喝到:休伤我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