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宗法之秘 » 第二十七章 宰相

第二十七章 宰相

    晋之也不听那老僧废话,一道符篆化出,老僧被牵引进钵盂,只听的是阵阵怒骂和惨叫,不一会便停了下来。而此时天元王朝,正在经历比太祖数次乱政,更为危险的时刻。全国大面积雪灾,新学党在全国各地纠集,利用各种势力发动骚乱。之前的江东行省首府京口,不只是巨蝠一路妖类攻入,而是总督及巡抚衙门有内奸,打开城门使得城池自带的守护气息崩碎,各类精怪与乱党才能进城作乱。江东行省巡抚钱均险些遇刺身亡,布政使李济民受到暴民冲击身受重伤,总督张华带着亲卫居然弃城而逃,那些先行逃跑的书院士子几乎被斩杀一空,倒是书院山长顾萍爱带着众人,逃进自家宗亲出任的江防指挥使营地,登上军舰驶向江心方才保下一干人等性命,随即又跑回书院,发现只剩龚瑞哲一人,彷徨的坐在书楼院子中哭泣,问了半响才知道经过,提着阿瑞便往江防营跑去。哪一夜京口红光冲天,人喊马嘶各路人马混乱不堪,一夜杀戮不可避免。

    待到天明十分,巡抚钱均现身立旗,各路残兵游勇方得聚集,尔后说服城外各世家大族,抽调部曲家丁合兵进城平叛。此时街头巷尾以是杀的是人头滚滚,大街小巷皆有洒血,不少地皮盲流昨夜也是乘机为乱。便是高门大院之家,也多有被乱匪攻破屠戮一空,钱均聚集的兵马不过数千,难以剿灭如今城内近乎数万匪徒。于是发下旗牌勒令周边府县余兵剩勇向其靠拢,足足用了一周时间,集结万余部队,才控住住省城乱局,清缴完城内外匪徒,尔后点验各处。同一时间江东行省几大府皆发生骚乱,被罢免的太祖时期各路人员集结同党为乱。好在长江沿岸诸府近十余年已经从回世家大族所控制,江东望族王谢顾虞四姓集结部曲号令族人,血腥镇压敢于作乱者。因而在此次波及全国的新党为乱中,江东、江南、江中、江北四省除京口一地因为总督为北地出身,无甚能力惊慌失措,弃城而逃发生惨剧,其余地方旋即便以平乱。

    身在江中行省的王蕴,听闻江中省会被乱匪攻入,一边指挥调度剿灭平定本省之乱,一面着心腹家人持自己帖子,请求巡抚钱均务必保护其孙王晋之安全。不想本省之乱在其与总督谢从兴不过一两日便彻底稳住局面的情况下,京口却是乱了不少时日,家人回禀时王蕴才得知书院当夜情况,八十多岁的老者,听闻独孙救下书院一干人等尤其是江南道巡抚龚应台子孙时,颇为欢喜和自得,但后面家人说到小少爷被妖人拖入时空之洞后,顿时乐极生悲一口气没缓过来昏倒道场,把江中行省总督谢从兴也吓到了,两家可是姻亲,王蕴可是他大舅哥,急忙差人送信去吴县王家和京城的王敬。而此时的吴县家中王谢氏,早在出事的第二日,便着家让带上数百精锐部曲沿江而上入京口,接回自家爱孙,不可避免的遇到江防营水师,随即便到听闻孙儿力战妖孽,后被妖孽的时空之洞吸入,王谢氏也是见过大风浪的,知道自己长子何等样人物。下令封锁消息,并派人持建昌侯府帖子,令顾萍爱等不要走漏消息,令自己的表侄子钱均务必全城秘密大索。

    而晋之婶娘王曹氏,业以买通精锐家丁中一人,得知此事欢喜的不可言明,书信给自己长兄武进县令,潜人暗中打探并伺机而为。因为自己的独女虽然不听话,非要嫁给五品小官之家,但这女婿倒也懂事,能拉下脸来入赘王家,如此独女所生之子,也可作为王氏宗子来论。王曹氏自然心中想法意图更进一步,若是王晋之死了,王氏便没有第三代男丁,而自己姑娘如果生个宗子,自己丈夫王涌既有极大可能袭爵,因而对晋之的目的,不言而喻。而此时天元朝廷所在燕都,垂垂老矣的开兴皇帝,在太子陪同下登门宰相府邸,此时病入膏肓的胡宰相,已然进入生命的最后时刻,全家人等时刻侍候在旁,然以昏迷多日。开兴帝走上床榻坐在胡宰相身侧,注视良久,一声叹息。胡宰相似乎回光返照立至,竟是感受到了一般,突然睁开眼坐了起来,见皇帝就在自己身边,赶忙要行礼,被开兴皇帝制止。皇帝下令太子留下,其余人等全部退下。

    胡宰相也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直接翻身跪倒在床榻侧,太子想上前扶起,被宰相推拒。尔后面带悲苦的道:我朝创业艰难,经陛下之手,方得一丝气象,不想臣糊涂一时不查,竟让太祖余孽沸反盈天。然我朝根本便是太祖法统,若全面废除新学,我朝法统便成笑话,天家如何延续?未来太子殿下,如何登位大宝,陛下百年后又当如何,若继续独尊新学,我朝基业便也只能天定了。臣肯定陛下,去实存虚,以解此局。开兴皇帝此时来了兴致道:爱卿与我相伴数十载,也曾一起戎马辅助太祖建立社稷,更也皆被太祖及其新学几尽蹂躏。然法统一说,却是至理,然朕百思难解啊。胡宰相在叩首道:陛下,如今全国次序恢复,新学已然衰入累卵,不过是老人们尚在,受新学荼毒过深,最后一勇罢了。且我朝定鼎以来不尊古礼祭天,皇道之气与天道多有不顺,阴阳五行更是如乱发缠揉。此时当无视圣学、新学之争,以立世定法而为本。开兴皇帝示意继续讲下去。

    胡宰相润了润嗓子继续到:臣自知命不久矣,缠绵病榻这些时日,便想到一法。为我朝计,当尽快责令全国府县,修建英烈祠,修建之地若以无城隍社令等神记忆,则由我朝从新册立并辅以英烈于其中,恢复神道次序,更得阴功扶持。而圣上与太子当心中明白,传之后嗣不得将太祖尸身葬下,为防其化为大能鬼神,可在燕都皇城近处,修建大英烈祠,将之供奉其中,准许万民瞻仰,以人道与国运之气压制其魂神。如此圣学、新学皆无可言之处。待陛下归天,皇太子登基,诏御全国僧道大行斋醮,潜使秘密前往五岳祭祀配合,在册封一干僧道神祇,陛下可谓皇道定鼎之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