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盗墓奇异志 » 18、碑文

18、碑文

    我看着这不知是什么的石兽,不由得好奇起来,我问教授这刻的是什么兽,教授答到这是獬豸,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外观似羊,全身长有浓密黝黑的兽毛,双目明亮有神,头顶正中有长独角。獬豸懂人言知人性,拥有与生俱有辨别是非、公正不阿的本能,是勇猛、公正的代名词,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传说有辟邪镇宅之能,象征着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公平正义。

    我又问教授石碑上刻的是什么文字,教授说虽然西夏人用的是汉字,因为早在唐朝文字便是统一的,到了北宋年间,西夏逐渐崛起,也创造了一些自己特有的西夏文,西夏文字本身也是汉字变化而来的,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创制的“六书“理论,采用合成法进行造字,即先创造了一些文字元素,即我们常说的字根或母字,然后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在西夏文中,除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直接采用文字元素创字外,绝大部分是合成造字。包括会意、音意、对称、互换、反切、长音等六种合成法。

    教授让我将这些石碑上的文字拓印下来,然后又为大家讲解这石碑上文字的含义,这石碑上记载的无非就是墓主人的生平,说西夏国主,生平勇猛无敌,早年自幼便熟读兵法,出身党项贵族,其先祖本是鲜卑人拓跋氏。唐朝末年,拓跋思恭在平定黄巢起义时立有战功,其一族遂被唐皇赐姓“李”,封王拜侯,其后遂以“李”为姓,记载墓主人曾经打胜过多少次胜仗,斩获过多少敌将首级,对于其,碑文上评价其为雄毅多略,为西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雄才大略。最后记载了因为部族内乱,其子刺杀未遂,最后郁郁而终。

    而石碑的背面则刻了一些诅咒盗墓者的话,说是入侵此墓者将会被诅咒,被黄沙掩埋,若侥幸脱逃,则会被大漠妖龙所灭,最终化为尘埃,随风而逝。

    大漠妖龙,古人虽然常常以毒誓、诅咒等咒盗墓者不得好死,但是这大漠妖龙又是什么?反正这石碑上的诅咒做不得真,古时候那么多盗墓者,也没见有几个是因为诅咒而死的,我也就没放在在心上。

    我和教授准备研究如何在不破坏石门的情况下进入墓室中,这时我发现墓室前面的两尊獬豸石像好像不太一样,我仔细看确实稍有不同,左边这尊头颅朝向正前方,右边这尊头颅微微向右倾斜,我于是便用双手托住石像头颅一转,石门应声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