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记忆是本流水账 » 第二章 我的两年学前班生涯

第二章 我的两年学前班生涯

    关于我与这个学前班的结缘,据说很神奇。是五岁的我和七岁的姐姐两个人从姥姥家,跨越了好几条街找到了它。我一度不能相信这是我能做出来的事情。虽然在这里整整待了两年,但是我对几个老师的印象却都不太深。大概,有一个姓包。然后,有一个年岁很大的女老师,还有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他们好像是母子吧!

    这个学前班上下午上课,中午吃饭,看动画片,午睡,发零食。零食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夏天就是一根奶油双棒雪糕。但是,你能否得到这份零食取决于你的家长是否给你交了这笔钱。如果,你的爸妈忘记及时交,那么你就只能看着别的小孩吃。

    老师可不会说看你可怜就给你一个,然后再叫家长补交钱。小小年纪的我总是一边舔着自己的奶油双棒,一边感叹着这个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世界。

    那个时候有一个很火的动画片,叫《哪吒传奇》,每天中午都放这个。我胆子其实很小,石矶一出来我就害怕。但是,人不因为年级小就不爱面子。那时,我可不能让人知道我这么怂。于是,我就主动找老师说每天中午别人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去隔壁教室教小班的同学。谁知道那时候隔音那么差,我在隔壁班也能听到动画片的声音。于是,我揽了活,也没捞着好,在郁闷和恐惧中度过了无数个中午。

    学前班从小班,中班到大班。和我同龄的表弟小冯也在这里上学,但是他总比我小一个班,小小年纪的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家正在开饭店,离他们家特别近,所以总在一起玩。

    学前班有一个大我们很多的姐姐,叫佳佳。因为她总是被老师拿出来夸奖,就成为了我们的偶像。我们玩老师教同学的时候,都抢着扮演佳佳。那个时候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总是被老师夸奖的孩子当然是最好的,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

    因为亲戚在一起上学,免不了被一起接走的事情。有一次,二舅来接我们去姥姥家。但是,他来的时候只跟老师说接小冯。虽然,后来我也坐在摩托车上一起走了。但是敏感的我偷偷抹了半天的眼泪,为什么不提我的名字,是我不可爱,不讨人喜欢吗?我神经大条的二舅一定不知道他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让我体会到了这种程度的悲伤。

    我对感情一直有一种奇怪的价值判断。小时候,我妈问我,“是你奶对你好,还是你太姥对你好?”我就说是太姥。妈妈说我傻,当然是奶奶对我更好了,太姥一定是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更好的。可是我不那么想。

    不同身份的人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就拿我和拓拓来说,对奶奶和太姥是相同的身份,奶奶对我们都好,但是太姥明显地更疼我。所以,我就觉得太姥对我更好。因为我不以爱的总量判断,只是在比较与相同身份的人被爱的相对值。

    那个时候,我还总是面对小孩子常常觉得大人问得幼稚无比的问题。“你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你更喜欢奶奶还是姥姥?”这是典型地两头堵的问题啊!会卖乖的孩子自然是在谁面前说谁好,都在就死咬住两个都好。

    但是,我才懒得跟大人玩这种无聊的文字游戏呢?如果是第一遍问,我还会敷衍地说都好。但是,你问了第二次我就实话实说。所以,从小我就是大人眼中不会来事(察言观色)的那种小孩。但那时我不觉得那样有什么不好,我从小就讨厌虚伪,讨厌迎合别人。

    前两天我妈和我说,她理解不了初中生谈恋爱的小说。她觉得她小时候就没觉得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差别,更别谈什么异性相吸的情愫了。我不知道是70年代的人都那么单纯,还是只有70年代的我妈那么单纯。反正和她比,我早熟得多。

    比如说在学前班我旁边座位的小男孩小梁(其实我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颜控真的是...)长得好看,我们俩上课一起玩他的油画棒。把油画棒磨成碎屑,用纸包起来,像电视里演的药粉。因为祸害的是他的东西,但是我们俩一起玩。那时候,我就会特别开心。

    很久之后,再想到那个情景,我觉得那种开心大概是我在还不知道浪漫这个词之前就体会到了浪漫的感觉。这种感觉只会跟异性产生,特别是长得好看,且有绅士风度的异姓。

    我还有个学前班同学,好像还是我爸同事家的小孩。有一次,他去我家跟我玩玻璃球,结果我把他的玻璃球弹到了电视柜底下拿不出来了。他竟然就因此生了气,害得我爸给他烤了一根肠吃才原谅我。

    这个人的名字我就没记住,印象中只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我很生气,什么吗?一个玻璃球而已,小气!小梁整盒油画棒都被我磨成了粉末他都没说什么,这个小胖子真讨厌。所以,我后来跟他玩的时候没有任何开心的感觉。

    在学前班时期,我发生了人生中第一个丢人的事情。因为当时只有一个供女孩子小便的桶,所以大家要排队上厕所。因为人排的太多,所以没到我的时候,我就...(意会吧)其实,别人大概也没空注意我。但是,架不住我一个劲地欲盖弥彰。我一会说水洒了,一会说摔在冰上把裤子弄湿了,简直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我在这家学前班一直待到了上小学。其实,好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一段时间就不让孩子来学前班了。我看着同龄的孩子一个个离开,后来大姨把小冯都接走了,我也没等来我妈的一句“你也别去了,上学前好好在家歇歇吧!”我妈老说,她没怎么因为学习的事情管过我,跟我操过心。她还总说,她管我管得不严。但我从没这么觉得!

    拿同样生病的事来说,大姨对小冯的态度是:太难受了,就别写作业了。而我妈对我的态度是:太难受了,写写作业分散注意力吧!

    还有小学有一件让我刻骨铭心的事,那天还不是上课,只是学校的街舞队训练。下雨了,我觉得一直在室外训练的我们应该就不用去了,就待在了家。可是,我妈打电话回来发现后,勃然大怒,说既然没通知不用去就必须得去,看看没人再回来也行啊!当时她那个语气,真的让我有一种她要吃了我的感觉。

    如果,你面对一个不知何时就从温柔知心的朋友变身母大虫的妈妈,我想你大概也不太敢让她为你的学习操心。毕竟人的潜意识都是趋利避害的,在学习和挨骂之间,我觉得好像还是挨骂更糟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