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唯一一个修仙者 » 第七十八章 识海索骥

第七十八章 识海索骥

    李景恒和纥干承基一起出京,沿黄河到汴口分别,纥干承基往北,李景恒往东取道汴水走水路。

    离开前,李景恒跟纥干承基说,若是在深州遇到困难,可以随时修书到长安给他。

    纥干承基表示此去深州为官,一定牢记安陆王的教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李景恒站在船头,汴水寒风拂面。这条隋朝开凿的运河已经成为通往山东江南最便捷的交通,可惜隋炀帝步子迈得太大了,隋朝变成了唐朝。

    李景恒难得没有腾云驾雾,而是一路坐船到了齐州城下。下船后,李景恒变成一个贩豆商人,想先了解一下李祐在齐州的口碑如何。

    结果在城门口,却看到了一个大热闹。

    李景恒走到路旁一个挑水老汉身边,指着城门口剑拔弩张的两队人马问道:“老人家,我是外乡人,到这里贩豆的,请问那里是怎么回事啊?”

    挑水老汉丢下一句“天家的事情,别瞎打听。”就急忙躲开了。

    李景恒又接着问了好几个人,才从好事者口中得知,在城门口对峙的两拨人马,城门外的那拨是齐王府长史权万纪和亲事府典军韦文振率领的齐王亲事府人马,而城门内那拨人中,为首的则是齐王殿下,簇拥着齐王殿下的是他养的客卿食客。

    李景恒错愕道:“既然是齐王府的长史和典军,怎么把他们自家大王给堵在城门口,不让出城?”

    给李景恒解惑的人也是爱好八卦之人,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就是瞧热闹。这样的场景这些天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我们几个人都在打赌他们什么时候会真刀真枪打起来。”

    李景恒还准备继续跟这人打听李祐在齐州的作为,城门口那边的对峙又起了变化。

    李祐破口骂道:“权万纪、韦文振,你们两个是存心要与孤作对吗?”

    权万纪不卑不亢道:“齐王殿下此言差矣。圣人就是看中了某能约束吴王不法,所以才将某从吴王府长史徙为齐王府长史。某是为圣人管教殿下,何来与殿下作对之说。”

    李祐继续骂道:“李恪那软货怕你,孤可不惯着呢。最后一句话,你让不让?”

    权万纪皱眉道:“殿下,城里城外百姓都看着呢,你可千万不要让某难做。不然殿下的面皮恐怕不好看。”

    “你敢威胁孤?”李祐怒目相视。

    “韦典军,派人把殿下养的鹰和狗全放生了,看他还怎么打猎。”

    “喏!”韦文振挥了挥手,亲事府的士兵们就冲到李祐面前,把李祐带来的猎狗猎鹰都给放生了。

    由此可以看出李祐真没什么威信,难怪从李世民到萧瑀都不认为李祐会谋反,实在是没能力谋反。

    李祐脸色涨得通红,跳脚道:“昝君谟、梁猛彪,给孤把这两个以下犯上的家奴杀了!”

    权万纪闻言眼睛一瞪,直接就让韦文振又把李祐口中的昝君谟、梁猛彪两个人给绑了。

    这两个人因为擅长骑射,被人介绍给喜好打猎的李祐,成为李祐的食客。可惜自从权万纪当了齐王府长史后,就不再让李祐出城打猎了。

    权万纪认为是昝君谟、梁猛彪两人带坏了李祐,抓了两人后,将他们各打了五十军杖,逐出齐州城。

    “齐王殿下,闹剧可以收场了,快回去吧。”权万纪很满意他现在的威风,给李祐下了个最后通牒。

    “好,好!权万纪你给孤记得,孤迟早要把你碎尸万段!”李祐在齐州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颜面尽失,又实在拿权万纪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权万纪是齐王府长史,统领王府一切事物,又有亲事府典军韦文振与他同进同退,文武尽在权万纪手里,李祐就成了一个空架子的齐王。

    城门口的冲突散去之后,留下百姓议论纷纷。

    李景恒留意了一下,不外乎两种言论,一种说这个王府长史太跋扈,另一种就是说齐王李祐好窝囊。

    李景恒又找到刚才那个好事之人,请教道:“这位郎君,在下也曾在京师行走过,听说齐王此人在齐州无恶不作,从刚才的情况看来,齐王不像无恶不作的样子吧。”

    “无恶不作?你是听谁说的。”那人道:“齐王殿下除了喜欢喝酒打猎,其他倒也没什么。其实我们私下都觉得权长史把齐王管的太过了。不过听说权长史是领着圣人的圣旨来齐州管教齐王殿下的。”

    李景恒暗自使了个洞察术,洞察到那人说的是真心话。随后李景恒又找了几个人打听了一下,大致也是如此。

    李景恒不禁皱眉,根据刘洎的说法,权万纪在奏疏里都把李祐描写成罄竹难书了。

    入夜后,李景恒变成一只苍蝇飞到权万纪的卧室,然后元神出窍钻进了权万纪的识海里。他想看看权万纪到底是什么想法。

    几个时辰后,李景恒的元神从权万纪识海中飞出来,退回苍蝇体内,然后匆匆飞回客栈,脸色苍白地慢慢调息。在权万纪的识海里游荡了几个时辰,李景恒已经大致明白了权万纪的思维,当然,仙力也差不多耗尽了。

    原来权万纪早年在做御史时,通过弹劾房玄龄、王珪等宰相发迹,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而升官,由此发现了这个终南捷径。从此弹劾越来越放纵,甚至在弹劾里添油加醋,塞私货。最后朝中百官忍无可忍,被魏征捅破了权万纪的伎俩,因此遭到贬官。

    但是权万纪的名字已经留在李世民心里,很快又重新升官。

    当了吴王李恪的长史后,权万纪又故技重施,李恪害怕权万纪,只好将权万纪当祖宗供着。

    李世民不知内情,就更赏识权万纪了,将其调到李祐这里继续帮他管教儿子。

    权万纪在李恪那里已经尝到甜处了,到了齐州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李祐只是喜欢打猎而已,权万纪却在给李世民的奏疏里各种添油加醋,说李祐的坏话,然后再把李祐管教好了,就又是他权万纪的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