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爹是杨广 » 第四章:刘老汉进宫

第四章:刘老汉进宫

    刘老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只因一个时辰前皇庄来了一队羽林卫,说是明日一早就要接他进宫。

    还准备了马车,这会儿正下榻在管事安排的驿馆之中。

    羽林卫很和善,但他依旧惶恐不安,晚饭都吃不下去。

    “翠娘,你说咱是不是犯啥事了?”

    “……”

    “咱一辈子都是种地的,别的啥也不会啊,宫里的贵人叫咱过去干啥呢?”

    “……”

    “唉,不管喽,能进宫一次,也算是咱命好!穿啥去呢?也没件新衣裳…”

    “对了,太子老爷心善,去年给咱发了一件冬衣,可暖和了,咱一直都没舍得穿,还新着嘞,要不明个穿过去?”

    刘老汉自顾自地碎碎念,却没注意到他身下的翠娘早已咬牙切齿,猛然聊起膝盖,刘老汉便飞了起来,从床上跌落下去!

    “哎呦!嘶…你他娘下手没轻没重,踢坏了!”

    “刘老三!少搁哪儿驴叫!还办不办事了?老娘忍了你半个所时辰了,你在这念经呢?!”一个身材壮硕的妇人从床上坐起身来,满面怒容地盯着刘老汉!

    刘老汉浑身抽搐,岣嵝着身子,拼命往裤裆里吹气,不知是不是效果不佳,心里越来越急,不一会儿竟然满头大汗!

    翠娘翻了个白眼:“软不拉几的,再挨一脚也断不了!老娘的婚书都递到里长那边一个多月了,你要是再不去按个手印,以后别往老娘屋里钻!滚吧!”

    ……

    翌日,黎明时分。

    刘老汉从翠娘的屋子里走出来,马车已经在路边等待多时。

    其余三个农夫都已经上了马车,巧合的是,几人都穿着去年发下来的冬衣——羊皮裘!

    ……

    晨练完毕,孙思邈忍不住跑到御花园开始观察花花草草。

    他始终忘不了昨晚杨昭跟他提到的微生物这个概念,隐隐约约觉得这所谓的微生物应当是存在的……

    杨昭会心一笑,打算蹲在一旁继续给他下钩子,可膝盖才弯下去一点,整个人就摔了一个屁股墩儿!

    该死的脂肪!

    孙思邈一脸无语,拢共相处不到一天,杨昭在他面前少说摔了三四个屁股墩儿了,就好似无法驾驭近两百斤的体重似的……

    “殿下切记不可动作过大,否则气血供不上,可能再次晕厥!”

    杨昭哈哈一笑,满不在乎地说道:“本宫给你的这放大镜有趣吧,怎么样,留在本宫身边,本宫保证,半年之内,必定让你亲眼见到微生物!”

    说罢,掏出一张A4纸,赫然是一张打印清晰的细菌彩色图片!

    这是盘点物资的时候,从公司样本册中翻出来的一本中学生物练习册,不用想也知道正是自己那个小表弟处置寒假作业的手段,没成想倒是帮到了自己,或许这就是偶尔帮小表弟指导作业的回报吧!

    孙思邈接过纸张,先是疑惑,随后神色逐渐凝重起来,纸上的微生物好似化作吃人的怪兽,把他整个心神全都吞了进去!

    杨昭嘴角勾起,心情愉悦起来,躺倒在地,享受着早上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暗地里已经思考着提前收录《千金方》和《新唐本草》,不,应该叫《新隋本草》才是。

    不知过了多久,孙思邈把纸张对叠收好,起身长出一口浊气,对着杨昭一躬到底:“多谢殿下开释!草民心有所悟,需即刻离去!”

    “啥?”

    杨昭懵了,这跟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殿下请多保重,草民半年之内就会回来…此外草民配置的汤药,殿下和各位贵人务必每日服用!”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去了,只留下杨昭凌乱地躺在地上。

    ……

    “殿下,地上凉气重,奴婢这就搀您起来…”内监总管王奉上前搀扶,拽了一把非但没把杨昭拉起来,反倒是差点被带倒。

    杨昭嗤笑一声:“还是算了吧,本宫的分量…”

    “奴婢没用,奴婢该死!”王奉恐慌。

    看样子不经意的一些话又刺痛了这个从小守在自己身边的内监总管的某根敏感神经了。

    杨昭苦笑着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土:“准备好了就把人带过来吧!”

    ……

    御花园其中有一块田地,农桑时节,皇帝会亲自下地,一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二来也被视作一种乞求风调雨顺的祈福仪式。

    刘老汉进来之后很是拘谨,弯腰低头,偶尔才敢偷瞄一眼周边。

    不一会儿就被人带到了一块田地,然后带他进来那人就离开了,等了半天,刘老汉才敢试探着抬起头。

    一眼就看到一个白白净净的胖子卷着裤腿,拄着个锄头笑眯眯地向自己招手。

    “这大热天的怎么还裹着个厚棉袄?”

    刘老汉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用眼神询问是不是在跟自己说话。

    得到确认答复之后,刘老汉慢慢挪动脚步,来到田边,小心翼翼地问道:“宫里贵人呢?你哪个庄的?不像会干活儿的样子啊?”

    这三连问把杨昭问蒙了,看了看自己这一身行头才明白这老汉怕是误会了。

    看着他精瘦黝黑的模样好奇道:“哪有什么贵人!敢问老伯贵庚啊?我瞧着这些人当中,就属你年龄最大吧,还能抡的动锄头?”

    刘老汉翻了个白眼,不知是不是想到了表现不好的时候,翠娘就喊他“老伯”作为嘲讽,更加烦躁了:“你这胖子啥眼神?俺才二十八!精壮着呢!不信你去问问俺们村的寡妇们?”

    杨昭闻言大笑不止,好久才停下来。

    笑声如此之大,却没见有人过来管管,其他人也不再那么拘着了,抄起农具踏进田里,跟着杨昭一起锄地。

    刘老汉在一旁看了一会之后,从杨昭手中抢过锄头轮了起来:“胖子,看好了,‘大伯’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锄地!前腿弓,后腿蹬…”

    不得不说,这黑瘦老头手里还真有活儿,不一会儿工夫就翻好了两垄地,笔直程度堪比后世机械作业!其他人看完也不禁暗自点头!

    刘老汉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把锄头丢给杨昭,得意地扬下巴:“咋样?学会没?”

    杨昭赶紧奉上一个马屁,趁热打铁问道:“各位都是干农活的好手,不知收拾一百多亩地能不能忙的过来?”

    刘老汉瞥了杨昭一眼,嗤笑道:“你小子果然没下过地!要是干活都像我这样,一个庄稼汉能耕种十亩就不错了!”

    “不过这地多地少,干法也不同,实在忙不过来,把家里的娘们孩子全叫上,随便松松土,种粮一撒!齐活儿!就是收成差点罢了!”

    杨昭点点头心里大概有了个数,不过还需要更多详细的调研才行!

    大隋建立之后,为了掌控更多的人矿,呸!是人口。就必须拿出比世家大族更优厚的条件!

    均田制应运而生!

    成年男丁每人授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人每人授露田四十亩,不给永业田;永业田不须归还,可由子女继承;露田在耕田者死后要归还朝廷!

    经历近二十年的修养生息,在册户籍人数也由灭陈之后的四百多万户增长到如今的近九百万户!

    当然,均田制事实上完成度并不高!否则简单相乘,就可以发现,即使是后世的华夏都没有这么多的耕地!

    可不管怎么样,政令既出,也不能轻易推翻,纵然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授给新成丁的子民了!也只能稀里糊涂维持着均田制。

    为此,朝廷已经推迟过一次授田年龄,更是在大业元年,以免除妇人税赋的代价,取消了妇人授露田的政策……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朝廷也是骑虎难下!大业年间滥用徭役,是否也是为了消耗民力?

    杨昭不敢往深了想!

    “我说你小子发什么呆呢?”

    刘老汉出声打断杨昭的思考,随后小声问道:“你说宫里管饭不?俺有点饿了……”

    杨昭拍了拍肚子笑道:“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