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淘淘青年 » 第20章 吃鸡

第20章 吃鸡

    她本来可以在四十五岁退休,享受公民的退休待遇。

    岂料她在三十五岁那一年,国营企业改制,下了岗。

    程昭昭的母亲在失业后,自谋职业,当了一段时间的餐厅服务员。

    到了程志强的厨电生意,初步走上正轨,她从餐厅辞职回家。

    母亲在家里当全职太太。

    她专心照料程志强的生活。

    程志强天天忙于生意,在外面打理。

    家中的一切琐事,都由程昭昭母亲掌管。

    程志强的性格比较刚直。

    程昭昭的母亲温婉慈善。

    夫妻俩夫唱妇随,家庭生活美满。

    母亲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每年把该缴纳的社保费缴齐,等到五十岁,就应该领社保养老金了。

    她对独生子很疼爱。

    她对儿子的爱,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甜言蜜语,而是深沉的母爱。

    她不善言辞,平时话语不多。

    每一次,程昭昭从学校回家,她都会变着花样,为儿子做两样好菜。

    此刻,母亲出现在程昭昭的寝室门口。

    程昭昭看到母亲提着一个保温饭桶,意识到母亲给他送好吃的食物来了。

    “妈,你进来。”程昭昭对站在男生寝室门口的母亲说道。

    母亲走了进来。

    寝室里面,还有另外两个男生在场。

    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向这位宠爱儿子的母亲。

    母亲当场把保温饭桶的盖子旋开。

    一股扑鼻的鸡汤香味传了出来。

    “真香!”程昭昭赞叹地说道。

    母亲用怜爱的目光看向儿子。

    在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的内心世界。

    儿子长大了。

    儿子年龄再大,在母亲的眼里,都是孩子。

    程昭昭的母亲告诉儿子,今天,家里炖了一锅乌鸡补药汤,她和他父亲两个人吃不完,给他送点鸡汤来。

    母亲还说,鸡肉装在保温饭桶里面不会冷。

    她说:“你看,还有点儿热气,你趁热吃了它,打开盖子久了,鸡肉会凉。”

    程昭昭当即吃起鸡来。

    他吃着鸡肉,一种母爱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程昭昭请母亲坐一坐。

    母亲就在他的铺位床沿边,坐下来。

    两位男生见程昭昭母子相见,都出了寝室。

    房间里面,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

    母亲怜爱地看着儿子把鸡肉吃完,又把鸡汤喝干净。

    程昭昭打了一个饱嗝,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待到儿子吃完送来的食物,母亲问道:“昭昭,你在学校谈恋爱了?”

    “对。”程昭昭点点头。

    “多长时间了?”母亲问,“你把女朋友的东西搬到家里去,你也不把她带回家,让我和你爸爸看一眼?”

    听到母亲这样说话,程昭昭若有所悟。

    今天,母亲给儿子送食物来,原来别有用心啊!

    大概,想试探儿子的恋爱情况,才是母亲真正的动机。

    程昭昭说:“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她回老家上班了,被盖不要了,叫我拿回家里用。”

    母亲问:“她是你的同学吗?哪儿的人呢?”

    “她和我同年级,还和我在同一个班,是川东北一个小县城的人。”

    “她家里是做什么的?”母亲又问。

    “她父亲是机关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程昭昭回答。

    程昭昭的母亲“哦”了一声。

    停顿了片刻,母亲继续说:“她家父母是知识分子,与我和你爸爸不一样,你父母是工人出身,你追这样的女孩子,能行吗?”

    程昭昭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操更多的心。

    于是,程昭昭对母亲说:“妈,爸爸不是说,大学生大学一毕业,恋人就成分飞燕吗?走了就走了,你不用想那么多。”

    母亲的话还没有说完。

    儿子长这么大,母亲还是第一次知道儿子恋爱了。

    在母亲的心中,程昭昭从小就是一个外表看似很坚毅,情感又非常丰富而脆弱的孩子。

    这是儿子第一次谈恋爱。

    作母亲的人,怎么能不把儿子的初恋,当成一回事情啊!

    母亲说:“你知道这个道理就好,感情这个东西,你要懂得随缘,缘来缘散,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事情,求不得,急不得,怨不得。”

    母亲一口气说出这句话。

    字字恳切,又谆谆教诲,非常的语重心长。

    一片慈母之心,溢于言表。

    想到母亲费了这番苦心,借送鸡汤的机会,开导儿子的情感,程昭昭深深感受到母亲的那份母爱。

    在程昭昭的内心深处,他深爱着杨玉茹。

    无论她走到哪里,他都会去找她。

    他会等她来爱他。

    然而,他的这些心里话,不能立即对母亲讲。

    正如母亲担心的那样,程昭昭与杨玉茹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又面临大学毕业分离的处境,他们还会有缘吗?

    程昭昭在母亲面前表态道:“妈,我记住您的话了,您放心吧,我会好好处理这段感情。”

    母亲又叮嘱了儿子几句,才提起那个空保温桶,决定回家去。

    程昭昭把母亲送到学校大门囗,望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正准备返回寝室,他的手机响了,杨玉茹给他打来了电话。

    “昭昭,学校该吃晚饭了,你打了晚饭没有?”杨玉茹问他。

    “我妈刚给我送了鸡汤来,我吃了鸡肉喝了鸡汤,不想打晚饭,你呢?你吃过晚饭没有?”程昭昭说。

    “我刚下班,还没有回家,没吃晚饭,”杨玉茹说,“我参加了三天岗前培训,今天是第一天上班,上完一天班,特别想和你说说话,就给你打电话。”

    “哦,小茹,给我讲讲你上班的事情,我想知道你上班的情况。”程昭昭说。

    “我在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上班,成了一名解说员,纪念馆在洪江城内,离我家不远,上下班可以乘公交车,我下班刚从馆里出来,正在路边等公交车。”杨玉茹说。

    程昭昭接听着电话,想象着杨玉茹站在路边等公交车的样子,问她:“你对你上班的地方满意吗?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我对这里很满意,很喜欢我的工作,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是洪江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建馆时间非常长,我从小就知道这个纪念馆,多次参观过,觉得纪念馆很神圣,不敢奢望在这里工作,可我居然在这里工作了,特别高兴,”杨玉茹说着,“昭昭,公交车来了,我上车了,空了再联系,再见!”

    杨玉茹挂断了电话。

    他们通电话的时间不长,仅有一分钟时间。

    程昭昭明白,如果不是要急于赶回家的公交车,杨玉茹不会结束这次简短的通话,她会与他说很久的话。

    她的心里装着他。

    他相信纵使他们相隔两地,但是他们不会中断联系,手机成了他们保持联系的重要通讯工具。

    程昭昭手里拿着手机,从学校大门囗朝寝室走,走过一段长长的校园小径,才回到寝室。

    回到寝室,还舍不得把手机放下,忍不住打开手机查看微信。

    微信上有杨玉茹刚刚发过来的几张照片,分别是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外景、内景、她穿上工作服的照片。

    ******

    程昭昭的“小程的鞋”淘宝店铺,仍然在卖那种爆款皮鞋。

    这一天,他又卖出了一双鞋子。

    尽管只有一双鞋子,数量很少,他还是决定,打亨特快递包裹的收件员邓旭冬的手机电话。

    这是程昭昭第一次给邓旭冬打电话,也是第一次要求收件员上门收件。

    电话打过去,邓旭冬接了电话。

    程昭昭报上自己的姓名,请邓旭冬到学校大门口来收件。

    打完电话,程昭昭便把用鞋盒装好的皮鞋,拿到校门口。

    他站在大门外面,等待邓旭冬。

    程昭昭之所以要在这个地方等待,是因为他不能让收件员进学校。

    春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出入。

    门卫室那个门卫,工作很负责任。

    凡是送外卖的外卖小哥等外来人员,统统拒之门外。

    学生们如果要拿外卖快餐,或者要取快递公司送来的包裹,一律到校门口拿。

    学校的大门外,有一个小超市。

    时间一长,那些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与小超市老板混熟了,都把送来的东西,寄存在小超市里面。

    程昭昭担心,邓旭冬这个外来人员,进不了学校大门。

    他只好让邓旭冬到学校门口来收件。

    程昭昭等了一个小时,邓旭冬来了。

    邓旭冬开来一辆专门送货收货的小面包车。

    小面包车的车身上,刷上了一层五颜六色的亨特快递包裹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