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剑意平山海 » 第十一章 武举廷试

第十一章 武举廷试

    黄兴浩和张毅无意留在京城观看接下来的廷试,打算动身回乡。张毅说道:“这一回当真开了眼界,某回鹤州之后,一定要好好发奋。三年之后,某会再来京城。”

    黄兴浩却笑:“我比不得四师弟,如今反正已经有了出身,回鹤州之后,往下面县城里谋个差使,便心满意足矣。”

    张毅出身富家,是以不愁用度,只管继续修学。黄兴浩的父亲只是个塾师,他有这样的念头,也就不足为奇。

    举人任官,与进士出身,差别极大,只能先从流外官做起,又难得升迁,难获重用,学历歧视,自古便有。很多时候,你的出身,便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寒门出贵子,毕竟是少数,程樟能理解黄兴浩的心思。

    元秋月也要与两位师弟一道动身,她却并没有回鹤州的打算:“便如黄师弟,如今我也是武举人,先回麓安城,然后不拘那一处,总之先谋个职事,总好过被父兄日日催逼着嫁人。”

    这心比天高的女孩,面有不甘之色,向程樟、陈济用等人屈膝行礼,与两位师弟一道离开了邸店。

    张毅还在絮絮叨叨:“二师兄、三师姐都不回武院,岂非往后我便是大师兄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二月二十四日,武举廷试,率先举行。

    依旧是在神都苑,依旧是四位主考官,依旧是观者如堵。一百九十二位武贡士中的后一百二十八名,先捉对比拼,决出六十四名胜者,再与前六十四名,逐轮筛选。

    有人暗自嘀咕:“成兵部恰巧此时不在京城,未免有些蹊跷啊。”

    两旁枪架,摆放着木枪木棒,木刀木剑。天气阴冷,武贡士们每八人为一拨,步入校场,依照顺序对决。

    武会元龚跃虎的对手,便是第一百二十八名的俞金莲。

    “女流之辈?”龚跃虎也不取兵器,只负手斜眼瞧着俞金莲,“本公子是要拿武状元的,你倒是快些,莫要耽搁了时辰。”

    俞金莲是出身于章陵府丹山道派的女弟子,眼见对面龚跃虎铁塔一般的身躯,她心下发怵,当即更不废话,手腕一抖,手中木剑嗡嗡之声大作,数道剑影,从上下左右,齐齐刺向龚跃虎。

    龚跃虎炸雷般一声暴喝,倏地欺身向前,钵大的拳头带着风声,砸向俞金莲。

    俞金莲的剑招全数落空,她大惊失色,慌忙后退,横剑遮拦。

    却仍然被对手的拳劲轰出七八丈开外,倒地不起。

    一旁的医官连忙上前察看,见俞金莲虽然摔得七荤八素,却并无大碍,便将她搀扶起来。

    俞金莲一脸羞惭地退了下去,众人纷纷议论:“只一招,连兵器也不用,此人当真厉害。”

    “这样的本事,用不用兵器,那有甚么分别?”

    “这一回,妥妥的武状元无疑的了。”

    “呵呵,只怕未必。”

    会试第二名的石忠定,面对的是来自西羌道郝州府的普金梁。迎着对手凶狠劈来的木刀,他同样赤手空拳,不闪不避,呼地一掌,排山倒海般的气劲喷涌而出,瞬间便将躲避不及的对手击倒。

    主考官陈邦直拈须颔首:“不错,云麓书院之摧云掌,名不虚传。”

    丁道兴和哈鲁齐,都全无喜色。傅云柏只是冷眼瞧着场中情形,面容波澜不惊。

    会试第三的匡玉弘出场了,他面对的,恰是来自鹤州武院的张孟虎。

    匡玉弘身穿月白色绸衫,一派玉树临风模样,同样负手挺立,静静等着对手出招。

    张孟虎一身劲装,深吸口气,木刀呼地劈出。

    数道刀影袭向对手,他自己则身形一转,从侧翼直扑过去。

    匡玉弘神色从容,拂袖,出指。

    袖风扫处,刀影瞬间破碎无踪。指尖所划,一个硕大的山字凭空出现,拦在张孟虎身前。

    张孟虎疾退,回刀自守。

    砰地一声,那个山字骤然变大,狠撞过来,震得张孟虎倒退出七八步,站立不稳,一跤跌倒。

    场外一片轰然叫好。

    又是一个徒手获胜的,陈邦直再次欢喜赞叹,这一回,丁道兴和哈鲁齐也暗自点头。

    第一轮落败的六十四人,便只能去争第三甲的名次。不过张孟虎并不介怀,笑着对程樟说道:“打不过打不过,学宫嫡传弟子,不是咱们能比的。”

    不料程樟却瞅着远处的匡玉弘,沉声说道:“回头我替师弟,击败此人。”

    张孟虎不禁失笑:“大师兄,不用这等安慰我。”

    程樟只摇摇头,沉稳迈步出场。

    排名第五的程樟,和排名第五十五的王仲逊,也分别击败了各自的对手。

    程樟面对的是来自西山道西龙城的柴康,此人出自武官世家,身形瘦高,满面虬须。程樟打量对手,心中暗自吐槽,这TM是二十四岁?

    倒像是四十四岁。

    眼见对手手持木棒,他便也从枪架之上,取出一支木棒。

    柴康一声轻喝,使开旗鼓,那木棒便如风车一般,呼啸而进。

    程樟单手持棒,棒头着地,只退得几步,蓦地长棍刺出。

    柴康大叫一声,泼风般的招数竟然全无用处,被程樟一棍搠中心口,当即仰天而倒,半天挣扎不起。

    诸人喝彩声中,程樟将木棒放入枪架,走回张孟虎身旁。

    一直沉吟不语的太常寺卿傅云柏忽然低声自语:“这一科的武贡士,很有几个了不得之人呐。”

    龚跃虎依旧对场内情形,不屑一顾。匡玉弘抬眼打量程樟,然后他的目光,转向了石忠定,流露出郑重戒备之色。

    见程樟返回,石忠定向他注目点头:“程公子深藏不露啊。”

    程樟坦然抱拳:“不错,今番廷试,程某正是与石兄一般的念头,要争一争那鼎甲前三。”

    周围考生,无不侧目,都觉此人虽然身手不凡,却也未免大言不惭。

    张孟虎甚觉尴尬,脸上颇有别看我我不认识此人的意味。

    王仲逊却撇嘴:“这是要做什么,照我说,有个进士出身,便已经足够。你们还当真要打生打死?”

    石忠定、程樟二人都笑而不语。

    来自建昌书院的袁纪壮、韦立言,都在第一轮就败下阵来。

    二十四、二十五日,三轮比试,数十场较量,校场之上风起尘扬,叱咤呼喝。考生们真气运行,身体微微泛光,黄色蓝色光芒,不时闪现。

    第二轮的比试,王仲逊败给了来自西山道善阳府的杨重荣。龚跃虎、石忠定和匡玉弘,依然轻松胜出。

    程樟的对手,是临海道龚丘城的扈云,这人眉目俊秀,一把木刀使得出神入化,但是程樟连退数步,然后一刀斩出,便令他兵器脱手,狼狈退下。

    第三轮,面对来自江南道越真府的方兆隆,程樟以剑破剑,仍是只用一招,便击败对手。

    方兆隆面色发白,盯着程樟抱拳问道:“在下输的心服口服,不过冒昧请教,这是甚么剑法?”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剑法,”程樟想了想:“随便一剑?”

    方兆隆气得嘴唇哆嗦,狠狠瞪他一眼,转身踉跄而去。

    天色将暮之时,贡士们三三两两,离开神都苑。

    曾经做过建昌府刺史和平湖道观察使的陈邦直,过来注视着石忠定和程樟:“三战连捷,实令本官喜出望外,甚好,甚好。”

    碍于身份,这位礼部右侍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他一张胖脸之上,颇有期望之意。

    石忠定、程樟二人躬身抱拳,待陈邦直离去之后,他们才缓缓步出上阳门。

    东岳学宫管事匡信平领着几名亲随,陪同匡玉弘赴京应考。几人是最后离开神都苑的,那匡信平盯着石忠定的背影:“一个龚跃虎,一个石忠定,公子欲夺状元,这两个都是劲敌。”

    “的确实力强劲,”匡玉弘却打量着石忠定身旁的程樟,“此人三轮比试,以棍破棍,以刀破刀,以剑破剑,招式洗练,境界难测,同样不可小觑。”

    “不过,”他满怀信心,淡然一笑,“他们都会是某的垫脚石。”

    “说的是,公子身为先圣嫡裔长子,既出仕应举,则必中头名,以副天下之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