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剑意平山海 » 第三十二章 雪夜奔袭

第三十二章 雪夜奔袭

    诚王拣选人马,早早用过晚饭,出城与霍金麟、石忠定所部会合,先向西北,绕开袁庄所驻之敌,行进二十余里之后,折向正北。

    阴凝雪飞,天地尽闭,官兵们连同坐骑,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厚厚的积雪之中。极目所望一片苍茫,见不着一个人影。

    雪地泛着微微的淡蓝,黑黢黢的树木,也变得黑白斑驳。远处的村寨,顶着负雪的屋顶,在漫天雪花里沉默地伫立着。

    寒风如刀,抬头望去,仍可依稀瞧见大块的铅云,在夜空里缓缓移动。寂静之中,除了轻微喘息之外,便是偶尔传来的树上积雪,簌簌落地之声。

    霍金麟、石忠定皆是面色凝重,十分戒备。程樟却意态悠闲,骑在异虎背上,四面赏景。

    路过一处废弃的烽燧,石忠定亲自率领斥候,悄悄摸了过去,程樟手握弓箭,漫不经心地等待着。

    直到石忠定从堡顶探出身影,打着手势,大伙才松一口气,部伍继续前行。

    北行六十余里,人和坐骑都是满头满身的雪。他们已经赶至侯庄,这处集镇有一座驿馆。程樟将驿丞驿卒都唤起来,仔细询问。

    得知白日里曾有传令兵经此地返回幽都,他思忖片刻,吩咐前军人马就地歇息,等着诚王赶到。

    诚王中军很快到达,分守四处,官兵们稍作歇息,解开皮壶饮水,大口吃着早已冰凉的卷饼。

    诚王未入驿馆,只在十字街来回巡视,又转头对诸将说道:“咱们这回,便是直趋幽都,擒拿徐天朗。”

    随扈的四个禁卫,以翰林院掌院学士段墨初之子段循为首,听得此语,登时吓得面色发白,嘴唇哆嗦。

    旅将张继远相貌斯文,微蓄唇髭,听得诚王之语,他骇然失色,旋即镇定点头。图里至却哈哈大笑:“某心下正奇怪,如何行路如此之远!殿下果然是神勇过人,有此奇策,入城之后,末将要第一个杀进衙署,割了那徐逆的脑袋。”

    “噤声,小心消息泄露。”诚王皱眉,想了想又道,“此策非孤王所想,乃是程长史的主张。”

    图里至张大了嘴,半晌才道:“厉害,佩服!”

    不过一刻工夫,骆承业所部后军也赶到了侯庄,得知底细,他也和张继远一般,惊骇莫名,四下打量着,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武将们身负修为,虽大风雪而并无寒冷之意。普通士卒却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有人蹲坐在街角一动不动,仿佛一个雪人。伍长上前叫唤,也不答话,伸手去推,便应声而倒,原来已经冻毙了。

    慈不掌兵,诚王等人瞧在眼中,视若无睹,当即差遣人手,命骆承业留一营兵马驻防此处。其余部众,悉数出发。

    段循等人哭丧着脸,抖着身子,跟着诚王一道,各自跨上坐骑。

    风雪愈急,旌旗吹裂,夜色漆黑如墨。队伍在雪夜之中拉开数条长列,快步前行。

    平旦之时,天色未曙,而官军已然逼近幽都府城。

    在程樟的指引之下,他们悄然越过饮鹿池、磨镜湖等湖泊泽地,摸至外城南面城墙附近。

    幽都府城,大楚国幽平道第一大城池。方长三十六里,城高三丈余,城中丁口六万户,逾三十万之民,另有数万驻兵,乃是大楚朝廷应对北面威胁的第一个重镇。

    大雪不知何时已经停住,呜呜的寒风之中,程樟跳下坐骑,注视着高大的青砖城墙,手执长枪,足尖一点,如大鸟一般飞身而起,落于城墙雉堞之上。

    雉堞之后,空无一人,城墙顶部海墁俱被厚厚的积雪覆住。雪夜严寒,值守的军士都躲得一干二净。

    不知那位大唐名将,雪夜入蔡州之时,是否也如自己今日一般,心如止水?

    程樟咧嘴轻笑,以飞爪抓住雉堞,将飞索向城外抛下。

    石忠定、霍金麟等将,跟着纵身跃上,抛下飞索,军士们窸窸窣窣,冲至城墙脚下,一个个攀援而上。

    石忠定掣刀在手,率领部伍自踏道冲下,将藏在城门洞内避风熟睡的叛军全部杀死。

    程樟与霍金麟两个,在端礼门谯楼之中齐齐使力,拉动绞盘。

    巨大的千斤闸,吱吱嘎嘎,自闸槽之中,慢慢升起。

    接着,军士们托起门拴,城门缓缓对开。

    诚王按捺住激动之意,长剑一指,胯下异虎,第一个疾奔而进。

    图里至急得哇哇直叫,拼命催动坐骑,企图赶至诚王身前去——万一城中有何异状,他可不能令殿下有丝毫闪失!

    官军自端礼门一拥而入,沿着大街向北面直冲过去,依照程樟指点,分兵杀向外城军营。

    当徐天朗被扈卫从睡梦之中唤醒,幽都府外城,早已是杀声震天。

    徐天朗时年五十四岁,自弘盛三十年出任幽平道行台都督、行军统领,至今已有十个年头。

    头三年,他也曾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可是在接连吃了两个败仗之后,这建功立业的雄心也就消磨殆尽。

    这些年徐天朗不再征战疆场,着意搜刮盘剥,矫健的身躯变得愈发肥胖,又听从谋士之议,私与北燕平西统军使卓特古密相来往,有养寇坐大之意。

    正得意风光之时,偏生出了阿塔忠之事。

    依行军司马严怀虚之策,徐天朗将阿塔忠逼得走投无路,又故意设法,令其北逃投敌。

    得怀戎州黄汝平急报,阿塔忠并未从边墙北窜,而是返身南逃。严怀虚便提议,由他带着几位腾龙境高手,于半道追截袭杀。

    徐天朗点头应允,又着意嘱咐道:“那个程樟,只身踏破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真人切不可小觑了他。”

    “左右不过是个七品参尉,有何可惧哉?”严怀虚大是不屑,“明公只管等着,贫道必定将此二人之首级,给摘回来。”

    不料这一去,四名高手便如泥牛入海。

    接着,天子急诏至幽都,命徐天朗速速赶赴行在陛见。

    徐天朗正心绪不宁,接着诏书,便知严怀虚等人,已经失手,多半还落到了皇帝手中。

    行台长史高士尚、行军司马严怀虚,是徐天朗身边智囊。尤其严怀虚,谋算武技皆是出众,尤为徐天朗所倚重,如今失却,令他甚为慌乱,一时手足无措。

    高士尚、次子徐思先都提议,当果断降于北燕国,引燕国征南、平西两道之精兵南下,与大楚朝廷抗衡。若虏骑杀至神都城下,则徐家不失为一方诸侯。

    师将史应忠却不赞成:“平州师将裴知义,与燕国征南军使乌林德,有血海深仇。明公若反,他岂不会与咱们拼命?此人手底下可是实打实的一万精锐,还是瞒住他为妥当——总得先与朝廷委蛇,待北燕平西军至,才好张举反旗。”

    徐天朗也觉得极有道理,长子徐思义却赶来苦谏:“卖身背主,此事亏于大义,必致天下愤怒,还请阿父三思!况且朝廷之羽林军、西山军,皆骁悍之师,北虏未必就能胜之,彼时天下大乱,阿父即欲退做一富家翁,岂可得乎?”

    徐天朗素来不喜长子,闻言大怒道:“竖子怯懦不堪,何能助吾成大事!这里用不着你,快滚出去!”

    徐思义流涕而出,高士尚向来与徐思先相得,便朝他挤眼示意,徐思先遂抱拳道:“阿父可先遣一军,往玄州待敌,孩儿却往怀戎州去,待卓特将军所部至边墙,便引着他们南下助战,则咱们必可立于不败之地也。”

    徐天朗颇觉欣慰:“吾儿提议得是,你亲自走一趟,足见咱们之诚意。”

    徐思先离开幽都之时,临海军统领韩阔的密使恰好赶到。

    韩阔也有坐大之意,乃密嘱徐天朗,务必设法抵挡住朝廷攻势,以迫使皇帝不得不接受割据之实。而韩阔麾下之临海军,明面上响应行在之征召,实际则有意迁延推托,以暗中相助徐天朗。

    徐天朗心中一块巨石落地,随后熊安众遣人返回幽都报讯,他不敢禀告实情,只说官军顿于玄州,数次搦战俱被击退,必无功而返,然军粮俸饷赏赍,亦乞望制帅悉数拔放之,以振士气。

    徐天朗愈发欢喜,仰天大笑,吩咐来人:“大捷当赏,吾岂有二话。俟雪停之时,便着辎兵,将粮草犒赏等物,俱发往之。”

    当夜,徐天朗搂着侍妾,欣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