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原康酒 » 第156章十纲论治

第156章十纲论治

    医学之浩海,常叹有遗珠,阿天这几天在看本土专著发现阳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虚医术正在申遗,联想到自己身处的处境,再大的困难,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不能纠结影响正常生活。于是静下心来,写了一篇文章。

    中医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从它的产生到中医理论的基本形成,距今2000多年的历史。江苏阳城市的太虚医术,起于三国,兴盛于西晋,在民间广为流传,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它的“十纲论治”经久不衰,由阳城市中医医院院长和太虚医术传人共同编制的《太虚医术传统经验荟萃》一书,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理论,让我们看到中医界的奇葩,和而不同,另僻捷径的大智一面。

    四诊八纲是指中医通过望、问、闻、切诊察病情,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对病情进行归纳分析和辨别的方法。

    这在教材上广为运用,被世人普遍接受。《太虚医术传统经验荟萃》中“十纲”又是运用什么样的原理来归纳分析和辨别病情的呢?

    中医认为“精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由“水地、云气”组成。水孕育了生命,土地使它生根发芽,云生成了气,气在不断变化。气是人身上表现出来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根源。

    太虚医学认为除此八纲之外还有“正邪”之分。如果我们把中医学的生理“气血一津液、阴阳”理解为四正,人体靠四正维持生命。“风、湿、寒、热、痰、毒”理解为六邪,人们通常受了这六种邪气而生病。

    中医医院院长在续序中写道:生命的四大支柱,气、血一津液、阴、阳合称“四正”;六种致病因素风、湿、寒、热、毒、痰”统称六邪。四正和调,六邪不犯,人体健康无病;四正失调或六邪侵扰,人体便出现病态。人身百病虽然复杂,总的两大类:一类是六邪侵犯所致,统“邪病”;另一类是四正失调所致,因为与邪无关,故称“正病”。四正失调、六邪侵犯人身诸病的十大起因,谓“十纲”之说。以十纲为领,进行辨证施治,这就是“十纲论治”。“十纲论治”的根本特点,就在于紧紧抓住病因这个根本,在临床上统证,处处贯穿着异病同治的法则,可有效地简化了诊断和用药的思维过程……

    在“十纲论治”传承论中写道:风湿寒热毒痰等就是常见的致病原因。人体发病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结果,如正胜邪,则不发病。若邪胜正,则发病。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是基本病机。中医治病重在辨证,抓主症辩脏腑病位,析气血阴阳。四正失调,而未现病邪,故称“正病”,六邪侵犯治病,统称“邪病”,以纲统证,提纲挈领,辨证论治,执简驭繁,恰恰符合对虚病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太虚医术“十纲论治”通过长期的临证实践,从中医学的主要病因、发病原理解本病机出发,总结归纳,把人体维持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气、血一津液,和生命活动中,根植始终对立统一关系的阴、阳,作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四大要素,正气之所在,合称“四正”。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源,气、血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的物质。气之于人,既是物质,又是能量……

    再逐一分析它们的病机,举出病例,使人认识到“十纲论治”的本质。且又不是十全十美,或者还有叙述不到的地方。却又填补了教科书上的空白,非常完善,有着自己独立的中医医学体制。它成功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国家的财富!阳城之幸,中医医学宝库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