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吾乃刘磐 » 第四章 蔡瑁之意

第四章 蔡瑁之意

    建安六年,七月初九,宜,求子、祈福、出行,忌,平日、万事可行。

    来到汉末已整整两月时间,刘磐也逐渐熟悉了新的身份、新的生活和新的环境。

    同时伤势也好了大半,基本的活动已经没有太大影响了,但如果想要上战场厮杀,估计还需一段时间修养。

    最重要的是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中,刘磐终于弄清楚了穿越福利的事。

    第一个福利刘磐称之为“数据之眼”。

    只要他见到某人时想要知道其能力,脑海之中自然就会出现相应的数据。这几天的时间刘磐查看了许多荆州军中将士,但是只有寥寥几人的数据还算可以。

    “蔡瑁,字德珪。当前能力,统率:87,勇武:72,智谋:86,政治:75。

    蔡中,字正平。当前能力,统率:64,勇武:60,智谋:55,政治:52。

    蔡和,字子连。当前能力,统率:60,勇武:65,智谋:42,政治:47。

    蔡薰,字顺然。当前能力,统率:58,武力:69,智力:47,政治:36。”

    和黄忠比起来,四人中只有蔡瑁勉强够看,其余三人的数据简直是惨不忍睹。但即使这样,在数万荆州军中,蔡中三个已经是刘磐看过数据最高的几人了。

    不仅如此,这几天刘磐还发现自己的数据也可以查看,而且没有次数的限制。

    “刘磐,字文岳,当前能力,统率:80,勇武:82(75),智谋:87,政治:89。”

    对于三国并不了解的人,可能连刘磐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少量记载着刘磐的事迹,却说明刘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史上记载,刘磐此人十分骁勇,领兵在攸县之时,数次率兵进攻江东。

    最后孙策无奈,划出海昏、建昌、艾县、宜春、建城、新淦六县,并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率领诸将共同驻守,刘磐这才不敢轻易出兵江东。

    但张磊占据刘磐的身体之后,武艺与统兵能力下降不少。毕竟张磊只是一个现代人,即便继承了刘磐的部分记忆,可终究对此无丝毫经验。

    可因为张磊对历史的熟知,使得刘磐的智谋与内政得到了提升。通晓历史的张磊,计谋、内政等方面的见识,是刘磐无法比拟的。

    对自身的能力数值,刘磐还算满意,只不过因伤势还未痊愈,所以勇武属性还非满值。

    而第二个福利就比较有意思了。

    前世张磊玩《三国志》的时候,就有培养人物这一设定,甚至有时只要培养得当,培养人物的能力甚至比历史名人要更加出众。

    虽然还没有尝试这项福利,但是刘磐相信它绝不会让自己失望。

    在临湘的战争结束之后,他便会寻找一批孤儿或是年龄适合的少年,将其中较为优秀的人进行培养,五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他在曹操南下之前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了。

    不过这培养的人数有限,却让刘磐有些揪心,如今官渡之战都已结束,天下间勇武、善兵、智谋之士,七八成都已是有主之人。

    刘磐本想借此福利多多培养人才,但人数限制却让他无可奈何。

    “唉······,算了,有总比没有好。”

    将穿越福利之事弄清后,身体也恢复差不多的刘磐准备对临湘城动手了。

    但行动之前刘磐却犹豫是否要与蔡瑁商量一番。

    本来刘磐和蔡瑁两人的关系八竿子都打不着,可刘表在来到荆州之后,蔡家的家主蔡讽便将蔡瑁的二姐嫁给了刘表作为正妻。

    刘磐是刘表的亲侄子,而蔡瑁的姐姐嫁给了刘表,于是蔡瑁便成了刘磐‘名正言顺’的表舅。

    但刘磐对蔡瑁这对‘舅侄’一个在襄阳,一个在长沙,平日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际,更别谈什么亲情。

    可近来一段时间,蔡瑁对他却是关怀备至,即便是他身受重伤,也不至于让蔡瑁如此对待。

    按理说自己想出了破城的办法,的确是要和蔡瑁这个大军统帅之一商量一番,但蔡瑁异常的殷勤,却让刘磐犹豫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对于蔡瑁的为人刘磐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世家之人向来最重利益,没有好处蔡瑁绝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对自己。

    也就是说蔡瑁肯定是想在自己这儿得到什么,可他手中又有什么是蔡瑁想要的呢?

    ......

    与此同时,蔡瑁的军帐之中,蔡瑁和蔡中几人也在商讨刘磐的事。

    “大兄,您之前不是一直对刘磐那小子不管不问的吗,为何近来对他如此上心呢?”

    蔡瑁最近对刘磐这般关照,不但刘磐感到困惑,就算是蔡中三人都疑惑不已。

    虽然刘磐算是他们半个侄子,但是平日里和蔡家并不亲近,而且彼此之间的交际可谓是少之又少,就算是刘磐受了重伤,他们也只要过去看望一下意思意思便好了。

    可蔡瑁不但隔三差五的去看望刘磐,而且还特地命人从襄阳送来了人参等补品,刘磐能好的这么快,蔡瑁送的补品也立了不少大功。

    他们实在是想不通,蔡瑁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哎!为兄这也是没有办法,刘磐此人虽与我蔡家有亲,但平日甚少来往。可近来黄家在江夏胜了江东几阵,风头正盛。蒯家又拉拢了州牧手下的大将文聘。

    而我蔡家虽说扎根与军中,可终究没有太多的军权,所以为兄这才想拉拢刘磐,只要得到他的帮助,我蔡家定能稳住荆州第一世家的地位。”

    听到蔡中的话后,面对自己三个族兄弟,蔡瑁也不隐瞒,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

    蔡家虽然表面上是荆州的第一世家,在荆州之内风风光光,但实则不然。

    当年上一任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刘表被任命为新的刺史后,只身一人单骑入荆州。

    而当时的荆州局势只能用一锅粥来形容。江南宗贼甚多,袁术屯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地。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

    刚到荆州的刘表甚至连一块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但当年的刘表也是一时人杰。匹马入宜城,会见蒯良、蒯越以及蔡瑁三人。

    随后三人为刘表献计,宴请荆州诸多宗贼并将其全部诛杀,尽收其众。后有襄阳人庞季,匹马入襄阳劝降江夏贼张虎及陈生二人。

    随后荆北得以平定,而刘表也名副其实的坐上了荆州刺史的位子。而蒯家和蔡家也如愿以偿,族中多位子弟步入了荆州的官场。

    之后,刘表还任命江夏黄氏家主黄祖为江夏太守,而黄祖斩了孙坚立了大功。但却结怨了孙家,可是也因为这个原因,黄家得到了江夏军的掌控权。

    而且黄家还有荆州名士黄承彦,让刘表颇为看重。

    蒯家虽然主要的目标并不在军中,但蒯良、蒯越两兄弟在官场之中混的是风生水起。但随后两人也不甘寂寞,在刘表的默许之下,与荆北军的统帅文聘交好。

    回过头在看看蔡家,只有蔡瑁一人在苦苦支撑着,族中其他子弟也就蔡中三人有些作为。

    若不是刘表来到荆州之后不久,蔡瑁的父亲果断的将蔡瑁的二姐嫁与刘表为妻,现在蔡家是不是荆州第一世家就真的不好说了。

    “可大兄,州牧的外甥张将军一直都与我们蔡家交好,而且近来几年州牧也明显更加的疼爱二公子,您为何还说蔡家现在势微呢?”

    三人闻言,智力稍微高一点的蔡中又接口问道。

    “糊涂!”

    蔡瑁闻言气的骂了一句,随后又解释道。

    “张允虽然是州牧的外甥,但是外甥终究是外甥,那里比得上刘磐。况且张允在军中地位及麾下兵马,如何能与刘磐相比。而琮儿他虽深受州牧喜爱,但终究也只是喜爱而已。”

    “刘磐虽然年纪不大,但州牧对他十分的信任。当年州牧来到荆州后不久,就派刘磐前往长沙镇守,还让黄忠担任副将,更何况现在他还统领着荆州三大军中的长沙军。

    现在江夏军由黄家掌管,蒯家也拉拢了荆北军的主将文聘,我们蔡家只有得到刘磐的支持,才能重新在荆州立稳脚跟,让其他几个世家都无法撼动我蔡家的地位。”

    荆州几大世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蔡家却一直是世家之首,其次是黄家,然后是蒯家,其余便是庞、马、习、杨四大家族。

    但近年来天下局势动荡,黄、蒯两家也不再安分,而且直接威胁到了蔡家的地位。

    虽然说几大世家之间有通过联姻来达到互相之间迁至、平衡的目的。

    但在世家之间最重要的永远是利益,乱世中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只不过几大世家之前只是暗斗未有明争罢了。

    “大兄之言令吾茅塞顿开,小弟拜服。”

    虽然蔡中对世家之间的事情不甚关心,但是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大兄说的就绝对是对的,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听大兄的就行了。

    一直在一旁听着两人说话的蔡和、蔡薰两人此时也跟着说道。

    “大兄,俺也是。”

    听到自家三位兄弟的话,蔡瑁心中默默的摇了摇头。蔡中三人虽在蔡家的子弟中已是拔尖的存在,但三人终究只是中人之姿,无甚远见,家中有所要事也无法与三人相商。

    但好在三人对蔡家是一片忠心,对他也十分信服。

    可有的时候蔡瑁也会想,自己如果和蒯家一样,有一个能商量一下的兄弟该多好,虽然那样他可能无法掌控整个蔡家,但也总好过现在整天劳心劳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