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吾乃刘磐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荆襄俊杰(上)

第一百二十五章 荆襄俊杰(上)

    早在收到刘表的书信,准备来襄阳之前,刘磐就已经做好打算,此次来到襄阳绝不会空手而归,除了将士燮赎回俘虏以及士壹的奇珍异宝带到襄阳准备换取钱财外,他还准备要此番要寻求几名像样的人才。

    自古荆襄多俊杰,冰心片片胆如铁。

    荆州一直是人才辈出之地,古时便有伍子胥、范蠡、孙叔敖、屈原等名人,当下也有黄忠、庞统等,至于被后世津津乐道的诸葛亮,祖籍是在徐州琅琊,只能算是半个荆州人。而后世也是有杜甫、张居正、萧衍等名留后世之人。再加上荆州优越的地理位置,说是人杰地灵也一点不为过。

    在刘磐的记忆中,此时的荆州算得上是大将的共有四人分别是魏延、黄忠、甘宁以及文聘,这四人中现在有三人在刘磐的麾下。而名臣就多了,除了众所周知的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位大才之外,其余还有马良、蒋琬、李严、马谡等不可多得的俊杰。

    作为刘表的侄子,刘磐如今倒是和诸葛亮与庞统两人之间攀上了关系,说到这儿就要说一下荆州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了,之前也说过刘表在来到荆州之中,蔡瑁之父蔡讽将自己二女嫁与刘表为妻,而刘表为了稳定荆州世家也同意了。

    但蔡讽的长女又是黄承彦之妻,而两人之女也就是历史上的黄月英嫁与诸葛亮为妻,而黄月英说来是刘磐的表妹,所以诸葛亮便成了刘磐的表妹夫。

    而诸葛亮的两位姐姐,长姐嫁与蒯越兄弟二人族侄蒯祺为妻,二姐则嫁与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为妻,而庞山民就是庞统的堂兄,所以刘磐就这样也和庞统扯上了关系。

    有了这层关系,刘磐若是想要收下两人的话,倒也方便了很多,最起码不会像刘备那样连吃闭门羹。

    但现在诸葛亮和庞统两人也是刘磐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作为世间最顶尖的智谋之士两人的眼界也不是一般的高,现在的刘磐若不是刘表的侄子的话,估计都入不了两人的法眼。但即便如此也不影响刘磐先于两人打好关系。

    而此番刘磐主要是将目标放在了李严的身上,李严也可以说是当前荆州隐藏的一名人才,也是文武双全之辈,算是升级豪华版的邓芝,作为原史之中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蜀汉尚书令,蜀汉律法《蜀科》的制定人之一,李严在政治方面的才能是不用多说的。

    在武事方面李严数次领兵各地叛乱,皆是以少胜多、大获全胜,甚至在演义之中黄忠攻打绵竹关之时,李严作为绵竹关的守将与黄忠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

    可是与李严能力不相符的是他的性格,虽然能力突出,但却是个性情孤傲、奸诈自私、阴险残忍之人,后期所做之事皆是以自身利益为重,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庶民。

    但现在李严恰好在刘表手下,而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以才干卓越闻名。并没有表现出后来的恶劣性格,只不过性格孤僻,持才傲物倒是真的。

    如今桂阳倒是有不少官位缺少吏员,若是刘磐向刘表请求将李严调到桂阳为吏,想来刘表也不会拒绝。

    而刘磐在和曹进等人一起用完早食后,刘磐便带着刘雅再次坐上车架向着州牧府行去。

    来到州牧府中后,刘雅蹦蹦跳跳的去找蔡氏去了,而刘磐则找到了刘表,在听到刘磐的请求之后,刘表欣然同意,当下便一纸调令将在南郡任户曹掾的李严调往桂阳任功曹吏,另外还调拨了一些人员补上桂阳官吏的缺漏。

    目的达成之后,刘磐也并未多留,将刘雅留在州牧府中后,刘磐便单独一人回往府中,但在回府的半道上,刘磐突然心血来潮让车夫向着荆州城外的鹿门书院行去。

    在汉末荆州的鹿门书院和颍川的颍川书院,都是闻名天下的书院。同样两大书院也培养除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比如说颍川书院出身的郭嘉、荀彧,鹿门书院出身的诸葛亮、庞统等。

    刘磐此行来到襄阳想要招揽一批人才回去的话,那鹿门书院便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即使无法招收到诸葛亮等人,但凭借现在刘磐的地位,估计也会有几个学业完成的学子愿意前来刘磐手下任职,起码刘磐是这么认为。

    鹿门书院位于襄阳东南方十五里左右,因为庞德公,司马微等人的所在,成为了荆襄士子们心中的圣地,当刘磐到达鹿门书院之时已经时至正午,刘磐在书院下的镇上用完午餐之后,才留下车夫独自一人向山上行去。

    鹿门书院之所以被成为鹿门书院,便是因其坐落在鹿门山半山腰的原因。虽然书院中学生不多,但因为书院的原因,山下也渐渐的形成了一个镇子。

    书院如今的院长乃是荆襄毫无争议的头号名士庞德公,当然庞德公并非是第一任院长,但鹿门书院是在他的手中才发展起来的。

    但因为入学的条件较高,所以即使书院名望甚大,其中学生也并不多。所以刘磐一路顺着台阶而上,也没有遇到几个人。

    来到书院的门前,敞开的大门倒是有些出乎刘磐的意料,而且还有不少的穿着儒袍的学子进进出出,倒是颇为热闹。

    看着这些还未及冠,但一个个手捧书卷,互相讨论着经学大义的少年,前世作为一名老师的刘磐,看到这一幕心中倒是颇为欣慰,作为一名老师,估计最希望看到的便是自己的学生这样了吧。

    “堂兄?”就在刘磐打量着书院之时,突然在身后传来一人的喊叫声,刘磐闻言后头一看竟是刘表的三子刘修。

    “季绪!”刘磐看到刘修倒是有些吃惊,但见到他身上穿着的儒袍,立马就明白过来了。

    刘修作为刘表的第三子,虽然还未及冠,但刘表已经为其取字季绪。在演义中并未出现,在史上也没有两个哥哥刘琦还有刘琮那般出名。记载他的文献也是少之又少。只不过记载他后面官至东安太守,并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

    只不过刘磐没有想到如此巧合,刘修竟然恰好在鹿门书院之中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