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梁殇 » 第七十一章:澹台氏倒反朔州,呼延律大显身手

第七十一章:澹台氏倒反朔州,呼延律大显身手

    上阳城外,肃州军大营。

    “王爷!干嘛不让咱全力攻城啊!”

    “是啊王爷!这么打要几时才能拿下上阳啊!”

    云崇翔对部下的疑问置若罔闻,只是抬头望了望一旁的白衣书生。

    书生见燕赵王看向自己,不紧不慢的起身回话。

    “王爷,影煞安排在天都的耳目今早传来书信,王兴已发三路大军,前来解这上阳之围。”

    “哪三路?领军的都是何人?”云崇翔的脸上没有一丝变化,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先锋是邓魁邓昆的三万骑兵,武威将军秦佑率五万步卒在后,王兴则是倾巢而出,亲自领军压后。

    “王兴不过是一卖女求荣之徒,带着一帮乌合之众就敢与本王会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燕赵王听完嗤之以鼻。

    白衣书生笑着点了点头,继而略带严肃的说道。

    “王爷莫要轻敌,虽然李纲下了大狱,王兴手下依然还有不少能人。

    夏侯昌,钟离涯等皆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不可小视。

    尤其是。”

    “尤其是什么。”

    “安东将军王威。”

    见燕赵王眉头微蹙,白衣书生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兵法纯熟,屡屡出奇制胜,王爷不得不防。”

    “王威算个什么东西,军师!你也特意的小心了吧!”

    云崇翔帐下的头号猛将呼延律把大嘴一撇,轻蔑的说道。

    “这王威不过是在西州打了几个小仗,又会些迎风接屁的本事,这才能扬名。

    要是碰上我呼延律,怕是早就去见阎王了!”

    “哈哈哈!呼延将军说的是!”

    “军师!别再瞻前顾后了!快让王爷下令出兵吧!”

    大帐中瞬间炸开了锅,众将纷纷请战,都想尽快出兵见仗。

    “都给本王闭嘴。”

    云崇翔一拍虎胆,制止住了吵闹。

    “澹台先生,依你之见,本王应该如何行事。”

    这位白衣书生,正是出身朔州澹台氏的当代家主,澹台宗望。

    肃州军能够这么快兵进至此,还要多亏了他。

    澹台家世代从商,生意遍布大梁各地,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

    近年来朝廷愈发腐败,各级官员的盘剥更是日益加重。刚开始澹台宗望还没放在心上,官府要多少钱就给多少,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到后来朔州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竟然想要弄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的家产没收充公。

    正当澹台宗望束手无策之际,影煞的人主动找上了门,约定好只要他投诚,燕赵王就可永保其家族平安,并且事成之后,封澹台宗望为开国侯,永镇朔州。

    澹台宗望与历代先祖不同,他不甘心一辈子做个商人,早就有了出仕之心。

    两方一拍即合,待燕赵王起事之后,他凭借家族的雄厚财力,买通了朔州各地的守将,将整个朔州拱手送给了云崇翔。

    二人见面之后,云崇翔发现此人胸怀锦绣,谈吐颇为不凡,对于兵事见解更是独到。

    于是他大手一挥,封澹台宗望为军师,留他在左右听用。

    一路上大军攻城拔寨,澹台宗望也是屡出奇谋,肃州众将皆对其心悦诚服,燕赵王更是对这个喜欢穿白衣的商人另眼看待。

    澹台宗望见王爷发问,不假思索的回道。

    “现在只需派少量兵马继续佯攻上阳,王爷可亲率将士,全力击溃王兴大军,这天都城便唾手可得。

    另外,遣一大将固守营寨,以防有心之人断了咱们的后路。”

    燕赵王听完哈哈大笑,他抄起金皮大令,豁然起身冲着满营众将高声说道。

    “就依军师之策,你等速速下去准备,本王倒要看看,朝廷这些所谓的精兵强将,到底还剩下多少能耐!”

    “遵命!”

    肃州将校齐齐应声,各自回营去了,大帐中只剩下燕赵王与澹台宗望两人。

    “王爷,影煞传回的消息,其实还有半截,请恕臣不敢当众言讲。”澹台宗望一改方才的踌躇满志,声音低沉的说道。

    “本王已经知道了,杨大人他身体如何。”燕赵王轻叹口气。

    “只是一时间的气血阻塞,现已转醒应无大碍。”澹台宗望苦笑着回道。

    “这王威的确不凡,要是能把他收入麾下,大事可定矣。”

    “像王威这样的大将只可徐徐图之,要是此次能与他碰上,王爷可设法将其擒下,再做招抚。”

    “先生所言甚合我意,本王记下了。”

    云崇翔微微一笑,他是大梁第一勇将,战败过的上将岂止数百,要论武艺,他还从来没服过谁。

    三日后,邓魁邓昆的大军已然抵达上阳城外,望着乌泱泱的肃州军大营,邓昆心中不由得打怵,他向一旁的兄长问道。

    “大哥,咱们是直接开兵见仗,还是等与秦将军合兵一处,再行计较?”

    邓魁倒是毫不在意,用马鞭点指着远方的大营,自信的说道。

    “叛军连日攻城,早已是疲惫不堪,我军现在士气正旺,应该一鼓作气,先胜他几阵,壮一壮我天兵军威!”

    “大哥。。。”

    “不必多说,传令下去,让掠阵官前去叫阵!”

    邓魁信心十足,命大军排开阵势,自己则在阵前遛马示威,好生猖狂。

    时间不大,只听炮响三声,肃州军营门大开,从中冲出一哨人马,为首大将正是呼延律。

    邓魁见敌军真出来了,不由得大喜,他贪功的心切,提马上前,仔细打量起了来将。

    此人身高过丈,膀阔三庭,手中拎着九耳八环象鼻子大刀,相貌十分的凶恶。

    呼延律见他上下打量自己,不由得哈哈大笑。

    “来将通名再战,爷爷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邓魁稳了稳心神,高声回道。

    “我乃振武将军邓魁!尔等起兵造反,犯下抄家灭族之罪,现我天兵已到,速速下马归降尚有一线生机。。。”

    “你他妈的到底打不打,哪来这么多的废话!”

    呼延律把大刀一挥,不耐烦的打断了邓魁的话。

    邓魁被他气的不轻,将掌中大枪一横,破口大骂。

    “好贼子,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邓爷爷的厉害!看枪!”

    说完,他双腿一夹马腹,犹如离弦之箭般冲到呼延律近前拧枪就扎。

    呼延律使了个怀中抱琵琶,用大刀往外一崩,只听“铛!”的一声。

    大枪被崩起八尺多高,险些撒手而飞。

    邓魁大惊失色,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两个虎口都被震裂正股股的往外淌着鲜血。

    身后掠阵的邓昆也被吓得不轻,他知道大哥定非此人敌手,赶忙催动战马上前助阵,兄弟二人双战呼延律。

    呼延律见状哈哈大笑。

    “攒鸡毛凑掸子!你们还有多少人!一起过来!你家呼延将军今天收装包圆了!”

    他抡开大刀毫无惧色,一人力敌二将。

    也就是十多个回合,邓魁使了招蛟龙出水直刺而来,呼延律微微一侧身,邓魁一枪扎空。

    还没等他抽枪,呼延律的大刀横着就到了,再想躲难如登天。

    耳轮中只听咔嚓一声,邓魁的人头被这一刀带出去十几米,死尸栽落下马!

    “啊!”邓昆见哥哥惨死,枪法为之一乱。

    呼延律眼疾手快,反背就是一刀,将邓昆也劈在了马下。

    梁军士兵见两个主将都死了,顿时阵脚大乱,几个偏将校尉大声呵斥,极力想要控制住局面。

    “兄弟们!对面都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战功唾手可得,跟着我冲啊!”

    呼延律用刀挑着邓家兄弟的人头,带着两千铁骑便杀入了梁军阵中。

    营中的燕赵王听说呼延律轻易斩了来将,不由得大喜过望,他当机立断,派风虎铁骑倾巢而出,双方就在这上阳城外展开了一场厮杀。

    与其说是厮杀,倒不如说是屠杀。梁军群龙无主,被肃州铁骑冲地迅速溃散。

    不到两个时辰的光景,仅有一个校尉,带着数百骑杀出了重围,战场上尸横遍野,其余的梁军尽皆覆灭。

    此战,大梁卫戍天都的骑兵损失殆尽,肃州军敲着得胜鼓,唱着得胜歌,高高兴兴回营庆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