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 第127章:潜伏样刊

第127章:潜伏样刊

    老者身上还带着武昌火车站台上“三个有利于”的思想气息。

    精神焕发,状态很好。

    下榻后没多久,就表示要出去走走。

    于是翌日一早,在深城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前往这种前沿城市极具地标特色的国贸大厦。

    随着老者走出下榻的宾馆,历史正正在为一场浩大的旋律而奏响。

    而历史之下的小人物,依然为寻常一日的生活而奔波。

    比如,远在京城的小人物许旭。

    这会儿,就是正骑着车往十月杂志社赶去。

    相比于白日里其他《无悔追踪》的演员白天里背剧本,作为小说撰写者的许旭,对于剧本上的这些个台词已经熟稔于心,所以他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出来溜达。

    主要也是杂志社的常务副主编陈东杰打来了一通电话,告知《潜伏》审稿完毕,样刊已出,邀请许旭这位作家前来过目,顺便是结算一下用稿费用,并且卖了个关子说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自己。

    知道有钱拿,这会儿许旭是骑着车欣然前往。

    东兴隆街,冷风飕飕灌。

    许旭来到燕京文学出版社的门口。

    跟门卫大爷熟悉的打了一个招呼后,许旭推着车,沿着大院的走廊过道一路往里走。

    沿途,文学社的人瞅到许旭后,笑着招呼道:“呦,许老师又来了呀,幸会!”

    在数次来到这里后,显然,许旭已经成了这个大院里的一个熟面孔,文学社的不少工作人员是对他已经有了多次的熟悉感。

    这倒不是社里挖掘出来的其他作家们名气不大,而是许旭在社内是既有名气,地理距离又很是接近,所以有什么事情都不需要通过邮局,直接通过的电话就能沟通到人,然后出现在这里,所以一来二去的,比起其他作家是具有着天然的便利。

    来到十月杂志社的小楼之前,许旭照例是率先敲响了编辑办公室的大门。

    里面有四个编辑已经到岗,另外俩工位是空着。

    许旭敲门的时候,地中海编辑正在往茶杯里猛装枸杞。

    有一些时日不见,许旭感觉这位的脑门是越发光亮了一些。

    俨然有“杯中枸杞越多,头上头发越少”的趋势。

    此刻看到许旭到来,办公室里顿时是热闹起来。

    地中海从旁边拿来《潜伏》的样刊,然后捧着茶杯打趣道:“小许,我们在这年头上的忙碌可都是因为你啊!”

    按照以往,年头上的一月份他们只需要准备出版二月第一期的《十月》杂志即可,但是现在要在此之前,还要出版一期《潜伏》的新春特辑,所以现在工作节奏上是比同期要忙碌了些。

    许旭笑着翻看着拿到手的《潜伏》样刊,封皮儿很好看,体现的是十月刊物简朴素雅风格和谍战元素的一个融合:位于封皮中央位置的水墨色迎春花掩映在叶片之中,仿佛寓意着花骨朵潜伏在重重叠障之中,整体色彩通体是水墨色。

    文字方面,潜伏两个大字在页面中央竖直排列,顶在花骨朵中央。在封皮的左上角,一行竖着写下的文字是标注着“十月新春特辑”字样,旁边还有着“样刊”二字。

    翻开扉页,这一次没有目录,因为只有《潜伏》这一篇小说,取而代之的是一篇主编说,自然由十月杂志社的曲主编执笔站岗,也因为是杂志刊物,所以在使用的纸张大小上,是比一般书籍要大上不少,页码上有三百页。

    眼下翻看了一下样刊、在编辑办公室聊了一会儿后,许旭就起身上楼,来到常务副总编陈东杰的办公室。

    今天曲总编人也在,陈东杰就先带着许旭拜访了一下这位杂志社总编。

    曲钟看到陈东杰带着许旭敲门而进,立马笑着起身道:“小许今天来了啊,坐,快坐。”

    面对这种场合,许旭也是发现,随着交际的人越多,自己越来越长袖善舞起来,对于这种见面社交的场合,表现得如鱼得水。

    喝着茶,聊了一些文学圈子的创作话题之后,这位曲主编这时说道:“小许啊,有件事儿跟你说一下,就是每年开过年后,早的话会在三月,最晚四五月的样子,我们社里每年都会择机组织一个十月文学奖的评奖活动,在咱们社里包括同在这个大院的文学社上,于过年一年所发表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里,评选出一批优秀的作品,社里面都认为你去年发表的那部《无悔追踪》小说,无论是读者反响,还是文学价值,都当之无愧。”

    旁边坐着陪聊的陈东杰,脸上神情并不意外主编会这么说,因为这正是他们同文学社领导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

    对于十月杂志社而言,每年都会从旗下刊物发表文学作品的作家里,通过十月文学奖的形式向外推广作家,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一方面,作家会因此而提升业内知名度;另一方面,伴随着作家和作品知名度的提升,杂志社和奖项的业内影响力会随之提高。

    许旭闻言,心里想着,这应该就是陈东杰在电话里所言的一个好消息了吧。

    这算是提前透露么......许某人当下是笑着道:“感谢社里要给我这样一个奖项,这应该是我生平第一个奖了。”

    虽然不比茅盾文学奖、官方文学奖等,但十月文学奖经过十年的稳定经营,也已经成为业内比较知名的一个文学奖项,对于目前没有一个奖项傍身的许旭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围绕着这个奖,这位曲主编是聊了不少东西。

    过程里,许旭也是听明白了其中一个意思:

    就是希望他接下来若有作品,仍然希望可以优先考虑社里。

    这里的社里,不仅仅是指十月杂志社,还有燕京文学出版社。即便今后许旭所写小说的文字体量以特辑形式都承载不下,还可以直接通过同在一个大院的燕京文学出版社直接出书。

    当然了,这种言语之中的优先条款,决计没有用奖项作为交换的意图,更像是顺水推舟似的一个彼此得益。

    此刻听到文学出版社通过这位曲主编的口,表达出相关的意愿,许旭也是心里一动:这挺看重自己嘛,连另一种出版形式都为自己想好了,这是肉要烂在自家锅里的做法么。

    不得不承认,相比较于业务能力相对单一的杂志社而言,文学出版社的体量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通过出版社出版的小说,能够有独立书号的,放在书架里,是可以称之为图书,而杂志社却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借助唯一的刊号杂志去发表。

    对此,许旭也是一个答复,在今后其他方面给出条件是两边平衡和相近的情况下,出于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自己会优先考虑这里。

    目前为止,跟这边建立起的合作关系都是愉悦的,当然,许旭也不会因此就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也是把话说在了前面。

    得到许旭的答复后,曲主编脸上的笑容是愈发盛开了些。

    这也不枉自己这边提前拿奖联络感情。

    其实,每年自家十月都会评奖一批作家,对于准备颁奖的大多数,并不会事先联系,只会通知出席来领奖。

    这种属于是“今年作品不错,值得鼓励”的类型。

    但许旭显然不属于这种类型,接连两部优质、大体量的小说面世,创作能力、水平和稳定性,都已经是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正当青春的年纪,也肉眼可见着创作生涯的漫长。

    所以无论是十月杂志社,还是同处一院的文学出版社,都十分看好,想要尽可能的拉近关系,达成优先合作的关系。

    等这一场友情交际完成之后,再重回到老陈的办公室。

    陈东杰拿着旁边茶杯要倒水,许旭连忙道:“不喝啦,刚才在曲主编的办公室,这已经是喝得够多了,怪不得每次来,你们这里的茶叶罐里都是满满当当的。”

    老陈闻言,脸上顿时乐了。

    自家杂志社里,时常需要审阅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稿件,对编辑要求的工作精力可不低。

    所以为了保持工作精力,时常需要冲茶来助力,一来二去的,喝茶已经成为了社里的日常习惯。

    刚才也在曲主编的办公室里聊了许久,这会儿既然不喝茶,那也就直奔今日叫许旭来的最后一个主题:给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