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夏朝有寒流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桥下相会

第一百九十四章 桥下相会

    却说,那虞思见一年轻人在这寒冬季节,于河边大石上手持一根细棍,坦然而坐,心中甚是好奇,于是便唤来一名手下,令其上前询问。

    那名下人领命,沿着桥边河沿,快步而下,几步来到姬然跟前,厉声问道:“嗨,小子,你在此手持细棍作甚?”

    姬然闻言,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悄悄地咬了咬牙,以防说话带出颤音,而后缓缓说道:“与你家国主出巡所为一样,亦是狩猎。”

    那下人闻言,不仅好奇,于是便将声音放温和,道:“仅手持一根小棍,在这河边,狩的是何猎物?”

    姬然答道:“你家国主狩林中猛兽,本公子狩河中游鱼。”

    下人闻言,更是好奇,问道:“我所见捕鱼者,或用渔网、或用鱼叉,却从未见过一根细棍便可捕鱼的。真不知你这捕鱼的法子,是何道理。”

    这下人所言确实不虚。在那个时代,人们倒也经常吃鱼,只是捕鱼的方法确实没有钓的。

    姬然闻言,哈哈大笑,而后抬手指了指那鱼线,道:“稳坐河边,垂钩水中,静等游鱼,愿者上钩。”

    那下人闻言,一脸的懵懂,大概是没有听懂,而后耸了耸肩,一边转过身上岸向国主虞思复命,一边嘴里嘟囔着:“什么道理嘛,真是一个怪人。”

    那下人走了两步,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转身问道:“刚才我并未对你说是国主让我来的,你怎知那桥上的是国主?”

    姬然抬头瞟了一眼立在桥上的虞思,而后侧身望向那位下人,神秘一笑道:“如此阵仗,非国主出行狩猎,还能有谁?且你家国主风度翩翩,气宇轩昂,一眼便知。”

    也不知那下人到底有没有听懂,只见他点了点头,轻哦了一声,而后便匆匆地向桥上奔去。

    那下人来到桥上,原原本本地将自己与姬然的对话向虞思汇报了一遍。话说,这名下人的记性倒是不错,就连姬然说过的“稳坐河边,垂钩水中,静等游鱼,愿者上钩”这句,竟也一字不错地复述了一遍。

    却是虞思本来只是对那年轻人大冷的天坐在河边好奇,却不知为何,当他听到“愿者上钩”这句时,心中竟不由地一动。

    虞思心中暗想,桥下这年轻人谈吐不俗,且那“愿者上钩”一句,似乎隐隐有所指。

    一念至此,虞思毫不犹豫地翻身下马,缓步向桥下走去。

    那些贴身护卫见状,赶忙紧紧地跟在左右,以防不测。

    姬然虽仍然保持着一副淡定的样子,但桥上的一切,他却都悄悄地看在眼里。终于,待虞思缓步来到他的身边时,他这才将手中的鱼竿缓缓地放到地上,而后起身,转身面向虞思,躬身施礼道:“小民见过国主。”

    虞思背着手,好奇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姬然,而后问道:“你果真是在捕鱼?”

    姬然点了点头,平静回答道:“正是。”

    虞思道:“本国主从未见过如此捕鱼之法,只不知这种捕鱼的法子,是何人所授?”

    姬然答道:“普天之下,除我姬然,怕是无人知晓此捕鱼之法。”

    虞思闻言,猛地瞪大了眼睛,将那本背在身后的双手也不由自主地放在了身前。

    虞思抬起右手,似乎不敢相信地颤声问道:“你,你再说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姬然见状,心中暗笑,看来我姬然的大名,果真传到了这诸方国。

    姬然施礼道:“小民姓姬,名然。”

    虞思闻言,激动地满脸通红,急忙追问道:“可,可是有莘国国相姬然?”

    姬然微微一笑,而后摇了摇头,道:“然确曾辅佐过有莘国国主姒娈治理国政。只是因家中突变,早已离开有莘国,云游于四海。故而,国主所谓国相之称呼,然实不敢当。”

    虞思闻言,大喜,赶忙拂袖躬身,以大礼相拜道:“虞国国主虞思见过姬先生。”

    姬然见状,赶忙附身托住虞思的双手,阻止住虞思继续下拜的身姿,道:“哎呀呀,国主,万万不可。”

    虞思倒也没有继续惺惺作态,见姬然阻止了他下拜,于是便也顺势站直了身体,满脸喜色地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一直遗憾未能与先生谋面,竟不想,今日竟在我虞国,见到先生。哎呀呀,大喜啊,哈哈哈。”

    姬然闻言,赶忙谦虚道:“国主此言,令小民惭愧。且小民年岁尚青,先生之称,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虞思闻言,哈哈大笑,道:“本国主虽年长你几岁,但以你之大才,敬称一声先生,不无不可。”

    姬然闻言,微微一笑,算是默许。

    虞思跺了跺有些冻的发麻的双脚,道:“先生既到了我虞国,岂能不到我国主府一叙之理?”

    虞思言罢,转身向手下人说道:“传我话,今日狩猎取消,即刻回城。今日我要好好地向姬先生请教请教!”

    虞思发话,那一大队人马自然是立即听命,纷纷地调转马头,准备着回城。

    虞思传完命令,便转回身,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向姬然说道:“请先生随我到国主府一叙。”

    姬然见状,连忙摆手说道:“国主心意,姬然心领。只是然云游四方,偶经贵国,实不敢打扰国主。”

    虞思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表情,但却仍然劝说道:“先生此言差矣,先生既到我国,今日又与本国主在此巧遇,实乃上天的安排,你我的缘分,此乃天意。既天意如此,先生又有何道理不随本国主回府一叙的道理呢?”

    姬然犹豫了一下,似乎也觉得虞思所言有理。

    姬然一副犹豫不决地表情,停顿了一下后,才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恭敬不如从命,小民便随国主一道回府一叙。”

    虞思闻言大喜,赶忙向手下命令道:“快快为先生备马!”

    虞思言罢,便一把拉住姬然的手,表现出一副亲热的样子,而后二人一道缓步向桥面上行去。

    那些护卫、随从,谁都不傻,这一会儿的工夫,见国主对那年轻人的态度,自然知道这年轻人绝不是一般人,于是便都毕恭毕敬地站在桥头两边,迎接着国主与那年轻人的到来。

    待姬然与虞思一番谦让客气后,便纷纷上马,而后一队人马便又缓缓地向城内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