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激活了月光宝盒 » 第0068章 批发户上门

第0068章 批发户上门

    众人听了这个价格,开始伸出手指掐算,买一公斤送一斤,也就是四元三斤,合到一元三角三分一斤。在市场上也就是中等价格,毛蚶的品质还这么好,相当划算。

    商海人是精明的,每个顾客都是先买了一公斤,然后交完钱,再买一公斤。

    顾客热情,刘三江也不含糊,每次称量都沥干水分,称给的高高的。

    很快,卖出去一百多斤毛蚶。

    就像超市开业大酬宾,很多顾客买到了物美价廉的东西,在回家的路上,肯定向其他街坊邻居炫耀,他们也就成了免费的推销员。

    就这样,前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一直持续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人流量才降了下去。

    从九点半到十二点半,差不多卖掉五百斤。

    简单吃过午饭后,刘三江带着梁爱国,王大龙带着夏海洋,开始往稍微远一些的市场铺货。每个市场只找一个摊位,投放二三十斤毛蚶,每斤批发价按1.0元,货款卖完后再收钱。但是有一个要求,售卖价格每斤毛蚶不能低于1.5元。

    一直忙活到天黑的时候,才准备关门打烊。

    刘三江给张秀红、夏海洋、李长城、梁爱国,每人给了两元钱,在他们极力推脱下,还是硬塞给他们手中,然后让他们骑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先行回学校了。

    关了门,刘三江和陈雨霏开始盘点今天的营业额。

    零售卖了差不多八百斤,给各个市场铺了五百斤的货,店里还剩下三千二百多斤,总共卖了一千三百二十元,待回款五百元,收款八百二十元。

    在陈雨霏记好账之后,刘三江用人力三轮车把苏晴和陈雨霏送回家,当然,每家还带上了二十斤毛蚶。

    刘三江没有回学校,而是回到店铺,和王大龙一起守店,毛蚶要隔一段时间换换水,一个人在店里太辛苦。

    昨晚王大龙刚做了一晚上绿皮火车,今天又跑前跑后,累的够呛。

    “三江,多亏你那几个同学,只靠咱俩,今天得累趴下!”

    刘三江说:“是啊,就咱们两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还得再找个人来帮忙。老家的亲戚,大部分是农村户口,来商海不方便。王大龙,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王大龙说:“我有一个川西的战-友,年前刚复-员了,在老家县城临时安排了一个门卫的工作,没有编制,要不,我喊他过来?”

    刘三江说:“可以啊!你明天给他发封电报,让他过来!”

    王大龙说:“发电报一两句话说不明白,还这么贵!我给他写封信,明天,你抽个空,帮我送到邮局寄出去。”

    天刚亮,就有人来敲门了。

    原来是说黄埔街道的一户水产柜台的营业员,骑着一个人力三轮车找上门来。

    “同志,我是曹家街菜场三姑娘水产柜的营业员,我叫常玉妹,这里是昨天卖出的毛蚶货款,一共三十元钱,你点点钞票!”

    刘三江拿过来钞票,清点无误后,找到昨天的货单,开具了收据,销账。

    “常玉妹,我们的毛蚶还买吧?”

    “当然好卖!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早来。”常玉妹接过收据,话锋一转,“我要是多拿点货,会不会便宜一些?”

    刘三江摇摇头,“昨天是我们第一天营业,搞的促销价。今天肯定拿不到昨天的优惠价了。今天上午超过一百斤批发价按1.5元,不足一百斤按1.6元,另外每斤加5厘的运费。”

    常玉妹心里盘算了一下,从外面进的货也差不多这个价格,只是品质没有这边的好。但是昨天还1.0元,今天就涨到了50%,这让她有些不痛快。

    刘三江见常玉妹不说话,收好账本,“你再考虑一下吧!下午估计可能就没货了,要是还有货,还要涨5厘。”

    常玉妹听到还要涨价,顿时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疯了吧?虽然你家的毛蚶品质好,但商海本地、江浙沿海都产毛蚶,卖贵了,谁还会再买你家的货。

    这时,门外又来了两个男青年,是徐汇街道双峰市场的水产营业员。

    刘三江迎了上去,还是先收昨天的货款,再谈进货价格。

    两位男青年并没有讨价还价,直接开口进了一百五十斤的货,不过提了一条要求,“刘经理,双峰市场只能批发给我们一家摊位,不能批发给其他摊位。”

    刘三江点点头,“可以!不过,我们也有要求,你们每周的进货量不能低于三百斤。如果达不到,你们的要求也就作废,这没问题吧?”

    两位男青年互相合计了一下,同意了这个要求。

    王大龙也起来了,帮着他们把一百五十斤毛蚶装上三轮车,然后收了220元的货款。

    再过半个小时,有些早起的商海人,开始出门卖早餐了,这也是卖毛蚶最好的时候。常玉妹也不再犹豫,要了一百斤货,交了钱,和那两位男青年一样的要求。

    今天的任务就轻松多了,大多都是从各个市场来进货的批发户。

    昨天铺货的时候,刘三江就已经选择好了,一个市场只有一家售卖自己的毛蚶,这样容易打出自己的品牌,也避免了同行的恶性竞争。

    昨天那位老伯穿着一身绸缎面的睡衣,左手盘着三个保健球,右手拎着几根油条,经过商铺门口时,打了一声招呼,“小掌柜,吃了吗?”

    “老先生,还没呢?”刘三江昨天向陈雨霏打听到,老伯姓唐,以前在商海摊的也是一号人物,“老先生,昨天买的毛蚶吃完了吗?”

    “吃完了!”唐老伯看了看牌子上的价格,“你这毛蚶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贵。”

    “老先生,都说贵的话,那我这生意就不好做了!”刘三江找了个筐子,随手装了半筐毛蚶,“这个,您拿回去吃吧!”

    “这是什么意思?大清早,小掌柜,打算强买强卖?”唐老伯开着玩笑。

    刘三江笑着回道:“老先生,我们下一船的货,可能三天后才能送来。这些不要您钱,您拿回去尝尝。”

    “小伙子,不错嘛!都知道照顾我这个老年人!”唐老伯也不客气,直接接过来,然后把油条给了刘三江,“让你吃点亏,这几根油条就当买毛蚶的钱了!”

    刘三江也欣然接受,以物换物,也算是友好往来了。

    唐老伯哼着不知名的小曲,沿着河边,溜达着回去了。

    刘三江喊着,“大龙,有早饭吃了!”

    “三江,刚才那个老头是谁啊?你那半筐少说也得五六斤!”王大龙有些肉疼,那可是好几元钱。

    “一位上海滩的老先生,姓唐,昨天要不是他,咱们的生意也不会这么快就能打开局面,以后见了他,客气点。”

    “行!我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