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午夜集市 » 庚子年 甲申月 庚戌日 青云寺(一)

庚子年 甲申月 庚戌日 青云寺(一)

    回去的路上,宋轩已经昏迷在马背上。

    等宋轩再次醒来,已经躺在青云寺的禅房中,原来马驮着他直接上了青云寺,被寺中夜巡的小师父发现。

    “你终于醒啦?”

    映入眼帘的是楚君秦,她看到宋轩醒来,顺势将他扶起来靠在引枕上。

    “我是怎么回来的?”宋轩一脸迷惑。

    “我也是早晨回来的时候,听见思源大师说,是你的马将你带回来的,当时你已经昏迷不醒了,寺中的人也都是束手无策,所以只能任你自己醒来。”

    “现在什么时辰?”

    “已至傍晚,再过一会儿就天黑了。”

    “事情都了解了吗?”

    楚君秦淡淡一笑说道:“有我在,肯定没问题。你饿不饿啊?寺中午后就没有饭了,我给你留了一个馒头。”

    她这么一说,反而提醒了宋轩,顿感饿意,宋轩嘿嘿一笑:“本来还没觉得。”

    楚君秦先是端来一杯温水给他:“看你嘴巴干的,先喝杯水吧。”

    宋轩温柔一笑,将一杯水一饮而下。

    他看着楚君秦忙碌的背影,突然觉得好笑。

    半个月前的他,看到楚君秦觉得她是一个惹事精,还是个惯会坏事的黏人的讨厌鬼。

    可是经过此事的相处后,他发现楚君秦开朗聪明,照顾人很心细不说,还是一个很值得托付的人,如果昨日不是有她,仅凭宋轩一人去盯着李四,那说不定是办不成的。

    他相信李四为了自己的命会去,可他一点都不相信周全,正因为有了楚君秦在他才放心地任由马将昏迷的他驮回来。

    楚君秦掰了半个馒头拿给宋轩,就端着一杯水坐在床边的凳子上。

    然后宋轩边吃,就听楚君秦神秘地问:“你猜,他们拿的谁的血玉?”

    宋轩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到底是谁有这么强大的灵识,将一口馒头咽下去:“我猜不出来,要是能猜出来还能发生这么多事?”

    “你记不记得,前朝有一个被封侯的孔家后人?”楚君秦说完还眨眨眼。

    “孔啟!”

    “对,就是他。”

    “怎么会是他?”宋轩皱着眉头,又恍然大悟:“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找不到他到底葬在哪里。”

    “这个地方,你绝对想不到。”

    “你就别再卖关子了。”

    “就在泰山脚下五彩山的山坳里。”

    宋轩这下才算是真的明白孔啟生命的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孔啟是前朝文化大儒,曾向皇帝进言,要向自己的先祖以朝廷的名义进行祭祀。前朝的后期,尤其重文轻武,国力薄弱也为后来灭亡埋下隐患。

    皇帝对曾经的文坛大家的祭祀活动当然特别重视,又他感念孔啟的孝心,封他为侯,代皇帝祭祀。

    皇帝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在位六年,谥号哀帝,整日不理朝政,荒淫无度,大兴土木,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孔啟与大臣们多次请哀帝收敛心性,主持朝政,未果,孔啟心灰意冷,在哀帝继位的第四年,辞官带着家人离开都城。

    听闻,他当年走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财宝,却未带走一本书籍。出城之际,回望城门,长叹一声:空学一身治国之道,却无用武之地,即日起,抛诸一切学问,只留金银耳。

    可见,将一个满腹经纶的人逼到只爱金银之物,哀帝是有多么烂泥扶不上墙,破国至之,是早晚的事。

    哀帝在位第六年,被本朝太宗一举攻破都城,至此身亡国灭,改朝换代。

    本朝太宗三次欲请孔啟出仕,但是都被孔啟拒说:出城之时将所有书籍都留在了都城,现在是胸无点墨,不堪大任。实则他是不愿侍奉两朝,于是躲回到老家过起了清静日子,又过了几年,便无人知其行踪。

    没想到,是躲进了五彩山。

    “那他的墓这么多年就没有人发现吗?”宋轩也好奇。

    “嗨呀,要不是李四给我指一个倒塌的木质的墓碑,我还以为是个土山坡呢。墓碑上也只刻了三个字。”

    楚君秦停顿一下,等着宋轩问,宋轩瞪着眼睛听她说下文,却没了。

    于是问道:“什么字?”

    楚君秦才恶趣味地笑笑,又认真地说道:“侯闻博,若不是因为血玉,我真要以为此人就叫侯闻博呢。”

    宋轩明白了,孔啟是真的感念前朝为孔家先祖举行祭祀,要不然也不能用前朝封号来写墓碑,因为孔啟的封号正是——博闻侯。

    “本朝文人,再无此气节!”宋轩感叹道。

    “李四说等他好些了,就去将他的坟茔重新整修一下,至少要有个像样的墓碑。”

    “想必他们也拿了不少东西,只这血玉,怕是大有来头。”宋轩手里的馒头已经吃完了,将楚君秦手中的水喝干了。

    “我倒是在我爹的书房里,见过一本野史,说当年先帝驾崩的时候,将同和氏璧一座山出的玉料打造成了一块玉佩,印上泥便是同玉玺一样的印章,为的就是方便携带,你说这···。”

    宋轩恍然大悟,和楚君秦默契地点点头,看来就是那块玉佩无疑了。

    “看来先帝对孔啟的信任,不止是封侯那么简单。”宋轩更加肯定了。

    “哀帝在位,都是孔啟摄政,想来,这块玉佩在他手里,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带尽金银出城,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为的就是将此玉佩安心放在身边,这样细细想来孔啟怕不是有想要复国的心思。”

    “哎呀,这就说得通了,五彩山可是一个屯兵的好地方,那~。”楚君秦惊讶地看着宋轩。

    “不用担心了,既然孔啟活着的时候没有复国,那现在就更不会了。”

    “为什么呀?”

    宋轩叹笑一声:“对于老百姓来说,国泰民安更为重要,谁当皇帝又能怎样呢,无非就是姓氏不同罢了。就算他名正言顺,再扶持一个前朝皇室,若又是一个哀帝可怎么好?太宗开朝,除了开始那几年国库空虚,但是短短几年后,通过休养生息,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乐,不得不说算得上一位明君,孔啟是治国之士,此般道理,他比谁都懂。”

    “怪不得,前朝皇帝称他国士无双,得之国幸。”

    “但是哀帝不懂这个道理。”

    “能为此放弃复国,我觉得他才是真的国士。”

    “可惜他死后草草入葬,连墓碑都不完整,如今还被宵小之辈掘坟。”

    “也许他并不在意这些,只不过玉佩更重要一些罢了。可是,怎么变成了血玉?”楚君秦满脸疑惑。

    “血玉一般出现在白玉上,这些玉石和墓主人一同下葬,贴身放置,原本白玉无暇,但是随着时间一长,体液的渗出,以及尸体腐烂,慢慢侵染玉石,就会将血水渗入进去,白玉纯净,能明显看到血的颜色,便形成了血玉。因为这样的血玉,是挖掘出来的玉石当中所没有的,血水将其滋染地又十分自然,市面上流通的也大多都来自贴身陪葬品,其本身下葬之时就很贵重,挖出之后更是价格倍增,受人追捧。其他的那些也就是能贵个八九成,可孙啟这块,说是价值连城却不为过。”

    宋轩解释完以后,楚君秦一身鸡皮疙瘩:“阴气这样重还抢?”

    “并不是所有的玉都会被染成血玉,人们只会更觉得珍贵。”

    “真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此晦气的东西还趋之若鹜。”

    “这有什么好不明白的,人们总是会喜欢些刺激的东西,正好弥补他们的猎奇心。”

    “宋施主,潘施主已醒来。”敲门声后,门来传来小沙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