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钢铁雄心之黑暗时刻 » 第九十七章 北伐名将

第九十七章 北伐名将

    风雪已经停下,林登万又给部队下达了两道新新指令。

    “一、二混编旅的骑兵部队带上食物和工具从阵地向后方行军,一路上准备拆除铁路,负责两公里的路程。”

    “铁路拆除工作以拔出道钉,斩断枕木为主。如果太冷了的话可以直接取出铁路枕木,直接就劈柴烧了。”

    旅长:“这样做能行吗?没有铁路,咱们怎么撤退啊?”

    “此乃疲军之计,我们撤退路上行军七公里,俄军一路追击也要行军七公里。我们撤离以后直接进车站的房屋躲避风雪,还能烤火。俄军顶着风雪走七公里在野地里受冻。”

    “届时车站方面战场态势,咱们就是以逸待劳。”

    第一道命令从指挥部发出,两个旅的骑兵单位八百多人直接带着斧头锤子钢锯就出发了。

    每隔十几米留下二十多人进行拆除工作,剩下的人继续沿着铁路前进。

    第二道指令“电令,赫尔洪得车站驻扎部队,第三,四混编旅。派出火车和人员,负责后方五公里的铁路拆除。工作以拔出道钉,抽出枕木为主。取出的铁路枕木直接劈柴烧了。”

    “另,拆除工作由士兵全权负责,不得使用民工进行作业。”

    这不使用民工作业自然是为了保护非交战人员的安全。

    得到命令后,骑兵们骑着马就出发了。

    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总是建设起来困难,摧毁起来容易。

    骑兵们出去之后直接开始拆除铁路下方的枕木。

    一般来说,这个年代的铁路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从上往下分为三个结构。

    第一是钢轨,直接和火车轮子接触的部分。

    第二部分是枕木,将钢轨和火车的重量均匀的分布在下面碎石的部分。

    第三部分是道砟,也就是枕木下面的石头,承接枕木传来的重力。同时防止路基被破坏。

    一条铁路要想运行,三者缺一不可。

    要想长期破坏铁路最好的办法是破坏钢轨。

    但是林登万这次作战说到底只是缓兵之计,主要是在等待援军到达之前让敌人不要推进太快。

    挡住俄军是没用的,只是抵挡,俄军不会在谈判桌上交出铁路的利益。要让俄国吃痛,俄国人才会退步。他要完全消灭这支俄国部队!

    铁路破坏了,俄国人不进攻了怎么办?

    所以林登万选择的方式是破坏枕木。

    既可以让他们暂时无法追击,消耗俄军的的时间维修铁路。又不会导致俄军完全无法进攻。

    最重要的一点,还能催促俄军继续进攻。

    你冲锋不冲锋,你不冲锋我就拆铁路了。铁路要是拆光了,你俄军今年就别想打完这场战争了。

    要等到天气回暖,适合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天气。起码得等到清明节前后。

    除了一、二混编旅骑兵部队,后方车站也派出部队开始拆除铁路了。

    一列火车先把部队和帐篷,煤炭往前运输,每隔五百米就准备一个拆除点。

    五公里一共十个拆除点。然后火车离开,然后等火车回去了之后,各个拆除点就开始摧毁枕木。

    先把枕木两边的碎石给扒拉开,然后拿出锯条就开始锯,没有锯条的就用斧子,镐子。反正能怎么糟蹋就这么糟蹋。

    ..

    “报告!”

    “进来。”

    “报告林总指挥,兄弟们在前线看见铁路上又冒黑烟了。估计是火车过来了。”

    两名旅长看着林登万,显然是希望林登万兑现刚才的诺言。

    “好,给正在拆除铁路的人争取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间一到。全军撤退,现在可以开始烧毁不能带走的辎重了。”

    一旅长:“那么之前的难民和俘虏呢?”

    林登万:“有难民和俘虏?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一旅长:“俘虏是刚刚前方阵地抓的,难民倒是之前就被我们就收容了,但是你一来前线就直接进了战壕。我们也没时间汇报啊。”

    “把人带过来,我问问情况。”

    两个壮汉被带到了指挥所里,此外还有两个被解除了武装的俄国士兵。

    林登万没有理会俄国人,而是直接询问这个壮汉。

    林登万:“你带着家人从什么地方出发的?”

    “我们满洲里走的,走到这里花了几天时间。”

    林登万:“你们倒是厉害啊,这气温零下二十多度,你们也能挺过来?”

    “我们哥俩牵着马拉板车,板车上面盖了三层棉被。还带了些草料。两个人轮流拉车和休息。这才撑到这里。”

    林登万:“那你们干嘛从满洲里跑到这里来呢?这一路上很辛苦吧。”

    “过来兴许还能有条活路,不过来。只有死路一条!满洲里的煤炭粮食全让老毛子占了,刚刚占领的时候还发放了一轮粮食。再往后就没地方买粮食煤炭了。所有粮店煤店的东西全部作为军用物资征用了”

    “我们家煤炭存得少,煤店买不到煤以后家里就断了煤。为了取暖,我们连砍柴的木桩,屋里的座椅板凳都给烧了。这些东西又能烧多久,当晚老爹冻死了。我们哥俩只能出来找能卖到煤炭的地方寻个活路。”

    林登万听了只觉得心里好似有什么堵住了一样。

    “一旅长,让他们吃顿好的,派人将他们哥俩送去赫尔洪得车站。好生招待着,之后我还有事要问他们。”

    “是。”

    在他们哥俩临走前林登万又摸遍了全身,搜出来十个大洋给梁兄弟。

    送走了两兄弟以后林登万又审问几个苏联战俘。

    此前中东路是中俄联合营业,中国方面的铁路员工基本都会点俄语。

    所以俄语翻译倒是不缺。

    “你们的部队番号。”

    两个俄国人叽里呱啦了一通。

    翻译:“他们说,我们别想从他们嘴里得到一点消息。”

    林登万“告诉他们部队人数,补给之类的我一概不问,只问他们的领导人和他们属于哪只部队。如果这些非机密的消息都不愿意提供。那我就把他们交给白俄部队。”

    这两俄国士兵听说要把他们交给白俄人之后,果然脸上出现了害怕的表情。手也不住微微颤抖。

    两名俄国士兵还是不愿意直接说出情报。但是从兜里掏出来一份报纸和两片臂章。

    翻译接过报纸念了起来。

    “真理报: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元帅赴任苏联特别红旗远东集团军军长。副军长,亚·伊·切列潘诺夫.....”

    林登万听了这两个名字,算是知道对面的将领是谁了。

    这两个人的名字,大多数只关注二战的人都不知道。

    对于苏联方面的人,了解最多的也就是朱可夫元帅。

    而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元帅,这个人在国内又称为加仑将军。他是朱可夫的老师。

    一般来说出名的徒弟自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在这对师徒上,朱可夫取得的成就还真比不上他的老师。

    布柳赫尔元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次获得沙俄颁布的乔治十字勋章,这个勋章相当于德国的铁十字。

    后来在战争中负伤,许多人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但是他被主治医师从太平间里拖了回来。

    后来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内战中从最低级的志愿士兵,一路升迁到了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军长,一个军最高军事主官。政委,相当于古代的监军。

    也就是说苏联不但是最强的军事统帅,而且还是最值得高层信任的人。即使是朱可夫,也没有过身兼两职。

    这位第一个获得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的人,苏联的开国元帅。后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来到中国,成为了苏联军事顾问团总顾问。

    这位顾问可和几年后的德国顾问不一样,他不仅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所以这人不但是苏联开国元帅,还是一位北伐名将。

    还是指挥北伐名将作战的北伐名将。

    至于远东特别红旗集团军的副军长,亚·伊·切列潘诺夫。

    这人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

    这两个人不但都是久经阵仗的出色指挥官,而且还都是中国通。林登万甚至怀疑这两个人比少帅更了解少帅的部队。

    在1924年,就是这两个人指挥着北伐军从广州出发,一路打到了山海关。

    现在让他们指挥俄军的部队进攻东北,想必在两人看来,也如同探囊取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