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有药可治 » 第十八章 常回家看看

第十八章 常回家看看

    正当苏瑞沉思的时候,忽然清脆的电话铃声再一次响起,他猜想一定是需要咨询的病人。

    于是,苏瑞没有丝毫的犹豫,就按了接听。

    他的直觉这一次竟然又准了。

    电话来访者是一个在外地打工的中年女子,她说和丈夫一起在外打拼一年多了,让老人在家照顾孩子,特别想念孩子和牵挂老人。所以,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

    对此案例,苏瑞给出建议是:这对夫妻可以回到家乡创业,这样不仅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还可以为家乡的振兴添砖加瓦。

    中年女子在电话中说,听了苏医生的忠告,表示不再迷茫和困惑,情绪激动的说感谢苏医生,并表示挂了电话就去买车票回家。

    此刻,苏瑞忽然觉得很感慨,他觉得当一名心理医生很有价值,可以帮那些在心理困境中的人走出困境,让他们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

    不过,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苏瑞其实也说不清楚。

    当你年轻的时候,拥有的是青春年华,你可能会觉得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没有意义。

    当你老了,拥有的只有回忆,失去的是时间,一天一天又一天,觉得人生就像在倒计时,没有意义。

    虽然,苏瑞也不明白人生的意义何在,可是,他忽然觉得当一名医生很有意义,特别是心理医生,能治好那些心理有疾病的人,他很开心。

    虽然,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能适应医院那种令人倍感压抑的环境。

    可是,苏瑞不想强迫自己适应,虽然不适应也不害怕承认,这就是他最真实的一面。

    从内心来说,他特别讨厌强迫症。

    不过,他也不需要改变环境,他是一名医生。

    只是,他从来都不强迫自己刻意去适应医院那种压抑的环境,而且他觉得这么多年了不可能适应了,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是心理问题。

    是的,心理医生有的时候确实也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例如,他们医院那个叫王帅的心理医生有轻微的强迫症,不过,王帅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王帅也从不否认有多么的讨厌强迫症。

    对此,苏瑞给出的建议是,首先不要恐惧强迫症,更不要刻意去改变,当你忽略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的时候,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战胜了强迫症。

    不管怎样,苏瑞觉得,一定不要勉强自己,人生很短暂,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

    如果不够优秀,就不要强迫自己优秀。

    平凡,也是一种活法。

    如果很优秀,就不要强迫自己更优秀。

    轻松,也是另外一种活法。

    当苏瑞正在沉思的时候,电话铃声第三次响起,原来是王欣打来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到家。

    苏瑞这才回过神来,不过,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他好像有点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不过,像他这么在乎面子的人,不可能会让王欣来接他的。

    再说,他又不是不认识出租车。

    可是,今天的天气太冷了,街上没什么人,也没有看到出租车。

    苏瑞今天的心情有点急躁,选择了步行,他觉得散步的时候,能想明白很多问题。

    他在想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当苏瑞正在后悔地理没学好的时候,王欣的电话又一次打来了。

    苏瑞只好按了接听:“王欣,你一直打电话,烦不烦?”

    “苏瑞,你是不是走着回来了,你别忘了你是外地人,我刚才给定位发给你了,你快点看一下。”王欣说完,就直接挂了电话。

    苏瑞心里忽然觉得很感动,果然还是王欣最了解他。

    他觉得没有选错伴侣,没有爱错人。

    苏瑞现在一点都不怪王欣和他闹情绪了,都怪他不孝顺,一年了都不来看岳父岳母。

    此刻,他在想,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

    老人一辈子就奔个平平安安。

    二十分钟后,苏瑞回到了岳父岳母的家。

    当苏瑞看到满满一桌子的好菜,心里忽然觉得很温暖。

    当岳父岳母听了苏瑞的分析,开心的笑了。

    没错,苏瑞想到了针对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过,苏瑞还没想好,以什么方式开始治疗,由于病人的年龄尚小,他觉得不适合以心理医生的身份出现。

    忽然,苏瑞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治疗方案,只是需要王欣的帮忙。

    其实不复杂,王欣只需要将他的治疗方案以微信的方式发给玉萍的父母即可。

    听了苏瑞的治疗方案,王欣一家人都不住的点头夸赞。

    一个星期后

    王勇汇报了王玉萍当天在家的状态,用两个字总结就是良好。

    两个星期后

    李笑反馈了王玉萍在学校的状态,用三个字总结就是很不错。

    三个星期后

    王欣告诉苏瑞,王玉萍现在乐观开朗,情绪很稳定。

    一个月后

    王勇和李笑带着女儿一起来看老人了。

    苏瑞发现,王玉萍目前的情况确实有所好转,对人不再冷漠。

    他还发现,王玉萍对外公外婆特别的热情有礼貌,老人看起来很开心。

    “苏瑞,你那么年轻,怎么也有白头发了?”李笑忽然好奇的问。

    苏瑞听了,不由得愣住了。

    他什么时候有白头发了呢?

    “嫂子,你还说苏瑞呢,你也不看看自己白头发那么多。”王欣忽然提高了音量。

    “王欣,你有没有看错,上个月我才刚染过头发,怎么又有白头发了?”李笑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低沉。

    “嫂子,别当真,我跟你开玩笑的,谁让你刚才这么说苏瑞的。”王欣忽然笑着说。

    “王欣,没关系,嫂子说的也是实话,我也发现好像这两天白头发又多了呢。”苏瑞赶忙说。

    “李笑,你开什么玩笑呢?”王勇突然刻意提高了音量。

    苏瑞听了,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在前两天,他也发现有白头发了,只是没太在意。

    苏瑞准备回家以后再去染发,黑发总是显得更年轻。

    今天就该回家了,忽然有点不舍得这里的家。

    虽然在这里生活了一个月,可是苏瑞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苏瑞最开心的是岳父岳母对他赞赏有加,说他是什么神医华佗转世。

    苏瑞听了,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有这么夸张么?

    不过,苏瑞觉得很开心。

    因为,这是两位老人对女婿真心的夸奖。

    苏瑞忽然觉得,哄老人开心就是最大的孝顺。

    而且,玉萍确实好了起来,开朗又乐观。

    此刻,苏瑞觉得特别感谢他的直觉,直觉告诉他,音乐治疗法特别适合孤独症。

    事实证明,他的分析很到位,治疗方案很完美。

    只有对症才能治病。

    经过了解,王勇和李笑才发现女儿之所以不愿意去上学,是因为小伙伴的孤立。

    特别是那个叫周利的班长,就因为看不惯班主任老师多次表扬玉萍,小小年纪就产生了嫉妒心理。

    于是,周利开始和玉萍过不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四班的班主任是个实习老师,她对待工作特别的认真,对待学生十分的热情,对学生说话的语气温声细语。

    一开始呢,玉萍很想上学,这个新来的王老师特别的和蔼可亲,常常表扬在课堂上发言积极的学生,而她常常被表扬。

    有一次,周利回答错问题了,王老师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只是问还有谁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时没有人发言,可是王老师点名让玉萍发言。

    玉萍的回答得到了王老师的肯定和小伙伴们热烈的掌声。

    可是,就是从这一天起,周利开始与她为敌。

    可叹周利小小的年纪,却被心魔控制!

    嫉妒就是心魔!

    每次上体育课,周利都给别的小伙伴叫过去发糖,玉萍都孤独一个人,体育老师还以为她不合群;

    每次上音乐课,后半节玉萍都被罚站,因为音乐老师让班长后半节管班。

    每次上美术课,前半节玉萍都被罚站,因为美术老师让班长前半节管班。

    所以,玉萍最讨厌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了。

    而每次班会,王老师都不忘最后补充一句,每个学生都得体音美全面发展。

    自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苏瑞得出结论,玉萍这个情况属于很轻微的孤独症,或者说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

    她只是拒绝和外界接触,害怕被孤立,不想上学而已。

    不过,如果小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就会朝着孤独症发展。

    对此,苏瑞总结:

    老年人最怕得老年痴呆症

    年轻人最怕得抑郁症

    小孩子最怕得孤独症

    苏瑞又一次觉得,心理医生实在太重要了!

    不过,不管什么病,如果病人过不了自己心理这一关,拒绝配合医生治疗,那么神仙来了也无可奈何。

    所以,心理健康很重要!

    对此,苏瑞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

    第一,苏瑞去超市买了很多糖,让王欣给玉萍送了过去,并特意嘱咐玉萍一定要将这些好吃的糖带到学校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并包括那个嫉妒心发作的周利;

    第二,苏瑞让王欣给哥嫂发微信,并让哥嫂到学校亲自去见体音美老师,特别是音乐和美术老师,并以家长的身份请教老师,为什么一节课都坚持不到底?

    第三,苏瑞让王欣每天将好听又鼓舞人心的音乐以微信的方式发给哥嫂,并特意嘱咐让玉萍在心情烦躁的时候听一听。

    结果,这个治疗方案很完美。

    后来,周利忽然悔改,不仅对玉萍说对不起,而且还给玉萍捎了很多好吃的糖。

    每次上体育课,玉萍都是全场的焦点,小伙伴都围着她转,都给她捎好吃的糖;

    每次上音乐课,音乐老师都等下课铃声响了以后,才最后一个走出教室;

    每次上美术课,美术老师都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

    ……

    此刻,苏瑞看着一家人这么的开心,他也觉得很开心。

    一个小时后,苏瑞带着王欣和女儿一起出发了。

    苏瑞还是觉得乘坐高铁又安全,又节省时间。

    不过他到家了一会,就接到了王医生的电话。

    王帅告诉苏瑞,上午有个病人挂的心理科,不过说除了苏医生,谁也不相信。

    苏瑞听了,不由得愣住了。

    这个病人真是固执,医院从不缺优秀的心理医生。

    挂了电话,苏瑞就赶往医院。

    苏瑞准备告诉那个病人,王医生也是很优秀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