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时之帝王霸业 » 第6章暗流涌动

第6章暗流涌动

    阴阳家

    太一殿中,一位身着玄色长袍的人,将容颜隐藏在长袍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一双纤细的手,好像在推演着什么。

    “天狼亡西北,将星护明主,帝星耀千古,六国终归尘士,况天机已变,未来之事况难推演。”

    说完此话后,玄色长袍的人,便离开了,好像有什么事需要处理。

    ……

    雍城

    秦国旧都,自秦德公至秦献公十九位秦王,皆定都于此,长达294年。

    后来在秦献公二年,从雍城迁都至栎阳。

    到了秦孝公十二年,才开始从栎阳迁都至咸阳,而建造者正是大良造商鞅,但他的根本目的在于变法,使秦国有称霸天下的资本。

    毕竟建造新王都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商鞅变法,遭到了秦国旧势力的抵抗,为了减少变法遇到的阻碍,秦孝公决定迁都。

    第二点咸阳的战略地位,地处关中平原的腹地,并且此处形势险要,被山带河,四塞为固,进可攻,退可守,所谓“金城千里”。

    处在关中这一优越的自然大环境中的咸阳,其山川形胜之得天独厚,自不待言。

    它南对终南山,北依九嵕山,渭水及其诸多支流从中流过。城址处在沣、渭和泾、渭交汇以西的两个三角地带,地势南低北高,川原兼备。

    第三点秦孝公在位时期,河西之地于公元前409年被魏将吴起攻占,况且栎阳距离魏国较近,容易受到了进攻。

    迁都咸阳,是为了日后收复河西之地做准备,洗刷往日的耻辱。

    而且这咸阳之名,取自于此地坐北面南,山水俱阳,大明大亮的地势,而命名之人便是商鞅,况秦以水德为主,水性阴平,正应以法治国而大出于天下。

    商鞅取咸阳之名,是因水德阴平,须大阳补之,阴阳中和,气象久远。

    秦之水德,因昔年秦文公出猎获黑龙而起,况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故秦以水为主,所以秦人崇尚黑色。

    虽然后来咸阳为王都,但雍城依旧在秦国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毕竟昔年秦穆公称霸于此,而且此处是秦国的根基与保障,历史意义非凡。

    它在老秦人心中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见证了不容忘却的峥嵘岁月。

    此时大郑宫中,一对男女一番云雨后,女子香汗淋漓的躺在床上,其貌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也算得上姿色上佳的美人,毕竟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足以形容此女子。

    而女子的身份正是秦国的太后赵姬,也是秦王赢政的生母。

    而起身换衣的男子,正是长信侯嫪毐。

    嫪毐看在床上精疲力尽的赵姬,说了一声,“太后,臣有事出去了,夜晚还会回来。”

    赵姬闻言,软弱无力的回了一声,“你去吧。”

    嫪毐说了一声,自然不会再管赵姬的情况,对于他而言,赵姬是自己发泄的工具,毕竟当初吕不韦让他进宫,他是有一点嫌弃的,毕竟年纪太大了,即使风韵犹存,过不了多少年容易便会衰老,到时候也没有值得品尝的价值了,哪怕她是秦国太后。

    他走了没多久,便来到了雍城的棫阳宫,准备在此商议大事。

    嫪毐看着目前没有人到来,便坐在首位,等待他们的到来。

    没过多久,便来了五个身着黑色铠甲的男子,显然是军队中的将领。

    “诸位竟然已经来了,先入座,再行商议。”嫪毐开口道。

    “我等谢侯爷。”

    五人说完,便同时入座,显然是等嫪毐开头,然后众人商议。

    “再过三月便是秦王加冕,你们如今可保兵变成功?若是成了,立吾子为秦王,你们便能封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五人面面相觑,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脸上有一道疤痕,显示是因为刀剑所致,他缓缓道:“侯爷在雍城布下重重陷阱,定让秦王有来无回,这样保证万无一失。”

    嫪毐听到此话,笑道:“此事可行,到时候用秦王玺与太后玺发动兵变,将雍城围的水泄不通,纵使嬴政有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难逃。”

    说完此话,嫪毐接下来,与五人详细讨论该如何布下天罗地网,保证兵变万无一失。

    …………

    咸阳

    秦王宫

    宫中各处的桂花依旧盛开着,只见那层次分明的花瓣儿,缓缓张开,如精雕细刻,玲珑剔透。

    那小米般的黄色花粒,一簇簇、一串串地挂满枝头,发出诱人的清香。

    它们小小的花瓣,就像绿叶上的几滴露珠,颜色淡淡的,也极不显眼,若不留神会以为是撒在绿叶上的几点光斑。

    黄色和白色的小花朵被青青的细叶衬着,益发显得多姿多彩。

    此时嬴政正在宫中赏景,看着眼前的景色,有些感慨万千,而李存孝寸步不离的跟着身后,护卫着秦王的安全。

    “寡人,看着十月的景色倒有些凄凉,存孝以为这秋景如何?”

    李存孝闻言,他是十分不理解秋景有什么不同,毕竟他也不是什么诗人,哪里懂得这些。

    “臣一介武将,不懂风雅之事,况且在臣眼中,秋天之景最是肃杀。”

    嬴政听到此话,笑了笑,“寡人也知你是武将,自然不懂诗人的情感,这盛开的桂花,过不了多久便会凋零,这像极了朝堂上的一些人,到了鼎盛之时,必然会走下坡路,只不过寡人感到有些可惜。”

    李存孝闻言,苦笑道:“王上所指,臣略知一二。”

    “可惜也不可惜,只不过是事物的两种看法而已,待到秋花已逝,必是残阳落红,已而复归尘土,不见昔时旧颜。”嬴政语重心长的说道,随后便离开亭台中,走在石板路上。

    李存孝自然听到这话,只是他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见嬴政离开此处,便紧跟在身后。

    宫中的侍女来来往往,人数也是相当之多。

    嬴政停下了脚步,看着宫中的女子,他觉得日后有必要减少数量,应该让她们出宫放还,找一个可靠的男子嫁了,没必要在宫中老死,况且宫中没有一个妃嫔。

    李存孝见秦王停了脚步,便看了一下,只见到一群侍女,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不禁有些疑惑,“王上有什么特殊之处?”

    嬴政闻言,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而是向章台宫的方向走去。

    李存孝见秦王没有言语,便很识趣没有再询问,而是走在身后,护卫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