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11章 大赚一笔还想赚更多

第11章 大赚一笔还想赚更多

    托这时候写科普文章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余知远三人投的文章都陆续的被收稿发表了。

    稿费也陆陆续续用汇款单汇了过来,三人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到收发室查看有没有寄过来的汇款单,汇款单里给了多少稿费。

    短短几日间余知远就收获了近二千元,赵建和鲁远征两人则收获了700多和800多。

    这样的成就瞒不住了,三人在学校彻底出了名,每天都有认识不认识的同学到寝室来探访、讨教写文章一类的事情,让三人不胜其烦。

    也好在马上要毕业和放假了,更多同学心思放在分配和放假回家上,不然来的人更多,会更让三人不胜其扰。

    这天课堂,讲台前的李老师对着全班同学们说道“同学们,最后一课今天就结束了,离校前的时间你们就自行复习和查找资料,巩固自己的知识成果,实在不懂也可以来找我”

    “毕业后你们就要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工作发展,结婚生子,正式开始你们自主的人生道路,老师在这里也祝你们以后顺心顺利,事业有成。”

    “也希望你们努力工作,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李老师对台下的学生们说出一番感言,然后宣布下课。

    余知远和同学们一起站起来给李老师鞠躬,在抬头后正好看到李老师望来。

    “余知远同学,你跟我来一下。”李老师说完让其他同学自便,自己向教室外走去。

    在大家注视的目光下,余知远快速跟上老师,留下同学的议论。

    “他前些时间登记了回家乡工作,现在应该是确定分配单位了吧。”

    “自愿回原藉地分配,应该没有什么好工作单位吧?”

    “我听说自愿回家乡工作一般就是在县里面的单位打转分配,有点上山下乡的意思。”

    “这样吗?那我真的挺佩服余知远这兄弟的,考出来不容易,又奔回去了。”

    “要分配了,你有什么打算?”

    “我舅舅说到时候帮我看一下,调档到我们市物资局去。”

    “这么好!物资局那单位太吃香了,没关系可真轮不上我们。”

    “我到时也让我家里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得到分去我们市里面供销系统去的机会”

    “我等他回来问一下,如果县里面能分到好的,我也登记回家乡工作,就是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登记。”

    “各个县能一样吗,兄弟!”

    一个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也就各种各样,爱炫耀的总能抓住机会就秀优越,比较聪明的静静听人说,自己不做声。

    爱玩机会主义的始终能看到投机机会,对事物见解清醒犀利的总能让头脑发热的面对现实,一时间教室里讨论声不断。

    李老师的办公室内,他拿出张写了字的便签给余知远道“这是你老家地方上反馈来的分配信息,上面是可以选择的单位,你先看看。”

    “既然是选择回家乡做贡献,老师我不要求你非要选择专业对应的单位,以你自己的意愿,选你愿意和想要去的单位,学校会和地方协调调档,尽量把你分配到想要去的单位。”

    余知远看了下便签上的内容,可分配的单位有自己家隔壁乡镇中学做教导主任,县城中学做班主任,城郊乡村小学做校长,都跟师范大专院校办学方针相合,但跟自己的专业不合。

    其他的有县工商部门,农业局,教育局,机械局这几个部门先做干事,然后按政策调级。

    跟专业相合的分配是县农机公司技术员,县机械加工厂技术员,县郊机械配件厂技术员,县运输队统计组长。

    总体来说,除了这时候大家最想进,后来没落的物资局、供销系统和粮油部门外,都算还不错的单位。

    从中也可看出这时候的大学生、大专生相比后世的学子们是多么受欢迎,国家包分配,好工作选择多,做干部更是容易,而且三年升科,十年升处还不难。

    本来进政府部门挺好的,做个几年,到时辞职了人脉关系还是多少有的,在家乡发展和办事也方便些。

    但一想到朝九晚五的上班,跟办公室同事勾心斗角的磨合,还要被各个盯着自己的私事,空闲时间也不多,干不了多久又要离开,余知远考虑后还是放弃。

    至于机械厂做技术员他是直接不考虑,天天画图纸画腻了。

    再有就是这时候是计划经济,工厂生产都比较定型和呆板,就算是身怀后世的技术,想发挥也发挥不了多少。

    余知远挺想选择分配做老师的,因为做老师空闲时间多,自己要的就是空闲时间多,但一想自己从来没做过老师,到时又不用心在教学上,真得会误人子弟啊。

    没考虑太久,余知远选了县运输公司的统计组长,虽然空闲时间没有教师多,但出行很方便,做些自己的私事也方便,就选它了。

    听到余知远确定好,李老师让他先回去,学校会帮他办好档案,再发档到分配的单位,毕业过后他去报道就行了。

    过了几天分配结果公布,除了余知远,班里同学分配的工作单位与原来的一样没有改变,包括鲁远征和赵建两人也是一样。

    分配确定,学生们也就开始安心的等着毕业离校。

    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各奔东西,大家忽然无比的珍惜这段分别前的时光,学校开始变得很热闹,不停的有同学聚会聚餐,团体在学校打卡留影。

    余知远也参加了好几个同班同学组织的聚会聚餐,团体拍照,在个人留言簿上写字签名。

    一天天接近的离校日子中,余知远早早投寄出去的汽车设计稿如石沉大海,没有等来半点反馈。

    这也让他发现自己一开始想的太简单了,看来只能执行想好的其他方案了。

    国外,意大利都灵市一家高级餐厅,“干杯”马丁和山田长信两人持杯碰在一起,以庆祝他们获得的巨大成功。

    自两份汽车设计图被申请设计专利后,山田长信马上联系自己的公司与马丁洽谈。

    财大气粗的丰田公司看过设计图后非常满意,没做过多谈判便以他们负责税费,3000万美元将两份设计图收入囊中。

    钱到了账,按照原来的约定各分1500万,两人瞬间成为千万富翁,马上就近找了这家高级餐厅进行庆祝。

    “山田,你说过寄邮件的对方不是公司企业,而是个人,是吧”马丁问。

    “是的,中国一个省里大学寄来的,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个学生吧”

    “那我们去找他怎么样?”

    马丁这样的提议让山田长信眼眶一扩,说到“马丁先生你有什么想法和计划吗?”

    “是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如果成功,我们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且是长期性的”

    马丁将他的计划说了出来,他打算让山田长信和自己一起向公司请假,然后去中国找这个寄设计图稿到公司,叫余知远的人。

    两人以公司的名义探查设计图是不是他创作的,如果是他创作的,看他手上还有没有设计图,或者能不能再多接着画几份。

    然后以超低的价格将其收购,拿回来注册专利后继续卖。

    如果对方接受引诱出国更好,那就可以给他找个住处在里面专心的创作,成为两人下金蛋的母鸡。

    这计划太斯巴拉西了,马丁越讲,山田长信笑容越盛,说到最后用力一勾头道“马丁先生,你的计划太棒了,我完全赞成和支持,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就开始”

    商量好的两人次日便开始进行飞往中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