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三十二章 访问

第三十二章 访问

    希捷公司的技术人员都被并入到硬盘研发小组中,阿兰-舒加特还被任命为了研发小组的副组长。

    同时他们原来一直在研发中的悬浮磁头也由极客公司继续进行研发,做到研发成功。

    余知远谈判中说的用lBM薄膜磁头只是权宜之计,收购希捷最主要就是奔着舒加特技术和舒加特本人去的。

    他可是知道希捷公司正是因为用舒加特技术推出的机械硬盘产品一路攻城略地,业务营收急剧扩张,最后和西部数据进入两强寡头争霸格局。

    现在希捷和舒加特到手,他怎么可能放弃历史中所走过的成功技术线路呢。

    这第一个目标收购成功,余知远又开始与康柏公司进行接触,看是否能收购到这家刚开张半年的电脑公司。

    结果刚接触便宣告收购失败,因为这家由德州仪器出来的三个技术员创立的公司已做出了业绩。

    其公司在这半年时间里推出的电脑卖了几千万的营业额,也获得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利润。

    而且在听完余知远对自己的极客公司做介绍后,康柏的三个创始人甚至反向想要收购他的极客科技。

    余知远直呼好家伙,我这是送货上门了?从康柏出来的他当即就就将这家公司和微软、苹果并列成强大的竞争者。

    琢磨着明年看能不能招来退学在家捣鼓电脑销售,戴尔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来公司负责营销,与康柏对线竞争。

    康柏没收购成功余知远并不气馁,接着便往下一家目,刚刚创立半年的太阳计算机公司。

    单片机上用的Java就是这家公司后来开发出来的。

    但现在因为余知远的搅局,未来的Java开发创始小组里的成员麦克-史林丹、詹姆斯-高斯林已经被余知远招进了公司。

    此时的太阳计算机公司规模比希捷还差些,刚刚摆脱车库公司状态,业务少,半死不活的经营着。

    在余知远先是出价30万,对方表示不满意,再将收购金额加到50万时,太阳公司创始成员斯科特-麦克尼利、安迪-贝托尔斯海姆等人马上集体滑跪向余知远叫老板。

    50万美元将太阳公司打包并入极客科技后,继续的目标是公司位于加州红木城,比极客公司成立早两个月的艺电(EA)公司。

    在艺电公司,余知远没有直接以钱砸人,而是向他们描述自己公司已开发了一半的《龙的方块》、《超级玛丽奥》这两款游戏。

    面对两款远比他们正在开发的《安全帽》《竞技运动员》等6款游戏更有趣味性,资金和人员也大大占据优势的极客公司。

    艺电公司创始人特里普-赫金斯等人没有谈判多久便垂头丧气起来,商量好后向余知远表示愿意接受极客的收购。

    用40万美元将艺电收入囊中,余知远又开始奔赴下一个目标迈拓(MaxtorCorporation)公司。

    就在余知远于加州东奔西走,不停收购以后世界著名,此时还是初创、弱小状态的科技公司时。

    他订阅赠送给中科院的各种学术期刊,已经开始陆续的从国外寄到了中科院的图书馆资料室。

    首都三里河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张建国又被研究方向卡住了。

    他决定到图书管的期刊资料室去一趟,看能不能幸运的借到自己专业方向的国外期刊。

    了解下国外的当前研究现状,看有没有能给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启发和指导的论文。

    还没到资料室,他便已经看到了资料室门口日常的有十多人排着队,准备登记后进去借阅期刊。

    “老张,研究方向又卡住了?”

    排在队列后面,与张建国相熟的王志强向赶来的他打打招呼。

    “氰化学法还是不行,污染大、毒性高、良品率低还产量少,我来看看能不能借到期刊,了解下国外研究发展的怎样了”

    自觉排在王志强后面的张建国回答道。

    “我也跟你差不多的情况,不过国外的著名期刊僧多粥少,等下就看能不能借到了”

    王志强又说了句这些年来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话。

    在门口登记好,进入资料室的两人发现今天资料室内很是不同。

    资料架上摆了好多全新的国外顶级期刊,前几个月和最近、当期的都有,而且每一种的每一期都同时有几本摆在那里。

    已经在里面的同事们兴奋的不停翻找查阅各种期刊,沉浸在如猴子入玉米田掰玉米般的状态中,这本翻几下马上换下本翻看,于众多的顶级期刊中查找自己想要的论文。

    王志强和张建国两人对望一眼,都发现了资料室内今天巨大的变化。

    张建国走到登记处,问今天当值的管理员齐云“是不是给院里拔了好多经费下来啊,一下子定了这么多期刊?”

    “有没有拨款下来你们还不会知道啊!是一家港岛公司付钱订阅后赠送给我们的”齐云回答。

    接着将有家叫华芯科技的公司出钱订了非常多份数,长达三年的顶级期刊赠送给科学院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下。

    齐云又透露到“听说还买了10部RB产的复印机赠送给我们,过两三天就会送到,复印机公司的RB负责人现在正在拜访方馆长呢”

    在齐云所说的馆长办公室内,RB复印机制造企业,向中国派来的销售专员吉川文雄先是90度角给方馆长鞠躬,然后用日语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

    旁边的翻译向方馆长说“吉川说他是RB公司派来的销售专员,给中科院送华芯科技向他们公司所订购,转赠送给院里的10部复印机”

    “同时表示感谢方馆长的接见,另外他们公司也愿意赠送一台复印机给中科院”

    “而且他们会社另外也愿意提供一笔经费,给这次捐赠举办捐赠仪式或庆祝酒会一类的活动”

    “吉川先生询问方馆长是否愿意接受他们的捐赠?”翻译说。

    听完的方馆长问“你的意思是说,这家叫华芯科技的公司在你们公司订了10部复印机赠送给我们,由你们负责送货上门”

    “另外你们公司也愿意赠送一部给我们,希望我们举办一个赠送仪式,是这样吗?”

    翻译说完,吉川文雄表示是这样的,捐赠仪式或庆祝仪式的费用他们公司愿意出。

    希望中科院能举办这样的捐赠仪式,可以作为中日友好的宣传,有利于两国人民的亲善。

    看吉川文雄那一脸认真的表情,从革命年代走来,经历枪林弹雨的方馆长要不是顾及外交和当前国策,很想抽眼前的这个小RB一顿。

    这个小气又精明的RB鬼子和他的公司简直是无耻,同时算盘打的也是真好。

    华芯公司赠送10部,他们也顺便赠送一部,然后就想要中科院搞个热热闹闹的捐赠仪式。

    蹭华芯公司的捐赠数量,到时候可能宣传起来就是11部都是他们复印机制造企业捐赠的,或者给人感觉是共同出资捐赠的印象。

    总之就是想用捐赠一台的成本赚捐赠11部的观注、宣传眼球,把华芯公司捐赠的贡献抹杀或降到最低,行无耻之犹的做派。

    方馆长冷冷的看了对方一眼回到“捐赠这事很突然,我还不了解什么情况,等我过两三天了解了再回复你好了”

    将吉川文雄送离,方馆长马上便将捐赠的事情向院里上报。

    中科院又委托新华社港岛分社对华芯公司进行访问,以了解确认前段时间学术期刊,当前复印机的捐赠事情。

    港岛跑马地皇后大道,在和华芯科技公司电话里联系好后,分社刘副社长坐上他的专车出发去华芯公司所在的创辉大厦。

    汽车距创辉大厦还有段距离的位置,车内的刘副社长便看到大厦门前广场处有一群人在站立等待。

    见港岛分社的专车停稳,李丽莎便快步迎上前去站立车旁,等待刘副社长下车。

    “领导您好,我是华新公司的总经理,我叫李丽莎,欢迎领导您访问我们华芯公司”

    李丽莎向已经下车站在面前的刘副社长做自我介绍,同时也和手下员工一起鼓掌对刘副社长表示欢迎。

    她流利的普通话让刘副社长有点恍惚,差点以为是在内地进行视察工作了。

    立刻反应过来的刘副社长马上回到“你好李经理,我是新华社港岛分社副社长,我姓刘,非常感谢你们华芯公司的热情接待。”

    在向华芯公司全体接待的人发表一番感谢后,刘副社长由李丽莎引领,对华芯科技进行一番简单的视察。

    简单视察后,在只有李丽莎和刘副社长两人的总经理办公室内。

    听完李丽莎情况说明的刘副社长确认到“你是说你们华芯科技是由余知远先生创建的,他现在在美国发展分公司,是这样吧?”

    “是的,领导”李丽莎回答

    “期刊捐赠和复印机捐赠也是他安排你们做的是吗?”

    “是的”

    李丽莎点头后接着说“余先生还交代了,如果领导你们来视察,可以再向中科院做个反馈”

    “让中科院拟定一个100万美元额度的实验仪器采购清单,由公司出钱采购送给院里,这笔钱一直都在公司账户呆着的,可以随时进行仪器采购。”

    余知远这个交代让刘副社长既惊讶又感动,一再让李丽莎传达他对余知远的感谢。

    “你们既赠送期刊又赠送复印机,现在又计划赠送实验仪器,我代表内地同胞真诚的感谢你们的爱国举动”

    “现在中科院询问你们要不要举行个捐赠仪式呢,如果你们要举行,他们会做好你们赴内地的接待,以表他们真诚的感谢”刘副社长询问到。

    李丽莎摇头“不用做捐赠仪式的,领导,只要他们确定收到就可以”

    “余先生说他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的小事,不必做什么仪式、宣传一类的,让他们安心收下就行”

    刘副社长问“余先生什么时候会回港呢,我想到时候再来拜访一下他,当面向他表示感谢。”

    “他现在美国那边事务比较多,这几个月应该不会回来,他曾说过要到年底才回港,再转回内地老家过年”李丽莎说。

    刘副社长惊讶的问“回内地老家!余先生是内地人吗?”

    “是的,我们老板是内地来的,年纪比我小一点,很年轻有为的呢”

    “余先生比李小姐你还小吗?那应该刚20出头吧?”

    李丽莎点头“是的,应该二十二三岁。”

    这信息量让刘副社长很是惊讶,又有点摸不着头脑迷糊的感觉。

    在向李丽莎又询问了一些问题,发现她也不清楚和答不上来后,刘副社长结束访问,返回分社向社长汇报。

    然后分社马上向国内汇报,了解一下余知远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向中科院反馈访问信息。

    在得知期刊和复印机都是华芯科技捐赠,而且还会再捐赠高达100万美元额度的科研仪器后,知道情况的院内人员沸腾了,将这个喜讯奔走相告。

    喜悦过后,决定接受捐赠的院领导和研究所的带头人齐聚会议室,对仪器的采购清单进行讨论。

    会议上各研究所和实验室为给己方争取和添加仪器,一群中老年人唇枪舌剑的讨论争吵也是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