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四十九章 人情世故

第四十九章 人情世故

    奥斯丁和科林以及刘建军三人是环球大卖场采购部的成员,受公司采购经理约翰的指派,现在要前往遥远而神秘的中国进行合资谈判和签约。

    他们要做的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到了中国与相关人员碰头,再经过简单的确认和交流后就可以进行签约,然后就可以返回了,后续的事情会有人做。

    三人中刘建军是国内的赴美留学生,当前学习假期时在环球大卖场做兼职赚生活费。

    在上飞机前,他对表情略显紧张的奥斯丁和科林两人说“奥斯丁先生、科林先生你们两位请放心,不会跟你们想象的那样会有什么危险的……”

    受欧美舆论宣传的影响,对红色中国固有印象的两人在刘建军各种解释安抚下,放下些紧张的心情忐忑的坐上飞往中国的航班。

    从旧金山起飞的国际航班先是直飞RB东京,在羽田机场加油后又再起飞直航至国内沪市机场,降落后飞机完成本次航班任务。

    按照行程规划,刘建军又领着奥斯丁和科林两人转乘飞往赣省洪城的航班。

    当飞机在洪城向塘机场落地,出机场的刘建军便立刻看到饶州地区派来的接待人员早已在机场外等候着自己一行三人。

    在将三人送到市区的涉外宾馆住宿两天倒好时差后,接待人员又带着他们坐上至饶州市的火车。

    等到了饶州安顿好,三人次日便受到了从地区李专员、饶县书记饶林等人的热情接待。

    招待酒宴是一场接着一场,让三人品尝本地美食之余,同时也被不停敬来的酒灌得伶仃大醉。

    被热情招待了五天后,在奥斯丁和柯林的强烈要求下,余知远的父亲和两个哥哥被接到市里与奥斯丁、刘建军、科林三人进行会面,进行合资会议。

    两方谈判前,刘建军拿出一个大信封对余安久说“余叔叔,这是我老板,也就是你家余知远托我带回来给你的信和相片。”

    余父接过信件,交给身旁的余知仁,转头向刘建军道谢“他上回信里跟我说了会拍一些在那边生活的照片让人带回来,有劳小刘你了,谢谢啊。”

    “余叔叔您客气了,老板问我你们有什么话要带给他吗?”刘建军问。

    余父回到“家里一切都安好,没有什么事,让他不用担心家里,自己在那边一定要注意安全和身体”

    “事情繁杂的话,今年过年如果赶不回来就在美国那边自己单独或找同胞过年吧,不用一定赶回来的,其它事没有了。”

    刘建军连连点头“好的,余叔叔你们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旁边的奥斯丁和科林两人有点好奇,询问刘建军“刘,他们三人是谁?跟这次合资会议有什么关系吗?”

    刘建军转而向奥斯丁和科林两人介绍到“我来跟两位介绍一下,这位是老板的父亲余安久先生,这位是老板的大哥余知仁先生,这位是老板的二哥余知信先生。”

    在听完三人是老板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后,面对似乎农民模样的余父等三人,奥斯丁和科林两人先是惊讶。

    然后马上热情和带着讨好的态度,让刘建军做翻译,以“余知远先生是个好老板,对他们这此员工非常好”,“他俩很喜欢中国的美食”,“这里的人都很热情友好”等话题和余父他们交流。

    非常懂人情世故的科林和奥斯丁两人种种行为,还有从容应对的余家父子这些情况被与会的各个领导看在眼里。

    他们在心里对余知远在美国的地位和他的家里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地区李专员就一再向余安久表示,合资和以后生产碰到有什么问题,可以马上找地区和县里解决。

    蔬菜大棚种植方面明年地区和县里也会出各样的政策,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推广,两样产业都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

    在余安久对此连连道谢后,双方的合资谈判开始正式进行。

    这次的合资建厂,生产小家电出口的合作余知远早就交代好了家里,也给环球公司安排好了协议,大家只是走个程序就可以。

    因此一个小时不到双方就在会议中谈好了所有事项。

    合资以余知远家里崭新设立的村办企业恒华机电加工厂为主体,占股百分之七十。

    再加环球公司出资100万美元占股百分之三十,双方成立先锋小家电厂,生产吹风机、电动剃须刀、面包机这三样小电器。

    所出产品全部由环球大卖场采购包销,合作情况良好便会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和产品种类。

    双方谈好后,奥斯丁出示了授权委托证明,确认无误后他便在中英文合同上签上环球公司和自己的名字。

    余安久也在合同上签上恒华电机加工厂和自己的名字,合资协议正式生效。

    接下来的程序便是由工商部门、招商局、外事等相关部门的审批通过,然后环球公司的入股资金到账,这项合资项目便可以全面展开了。

    递上去的合资项目被以超快速度全部审批通过。

    在饶州呆到第11天,奥斯丁向公司汇报审批已经完成,知道消息的余知远让财务将环球公司所要出的100万美元转汇到先锋厂的账户。

    至于入账的美元会马上被外汇局按政策进行换汇的情况,那又是另外的事情了。

    半个月时间不到,将合资项目事情处理好的奥斯丁、柯林两人带着在中国的新奇体验和所游玩风景区的照片,恋恋不舍的向欢送人员挥手道别。

    由刘建军和接待人员的护送下乘坐火车至洪城市,再搭上飞机至沪市乘坐国际航班返回公司。

    回到总部的次日余知远便将三人叫到自己办公室,除了对三人表示感谢外,也告知三人升职加薪的消息,以回报嘉奖他们此次商务之行。

    合资的先锋小家电厂这边,在以尽快生产出产品,为国家创收外汇为目标,以及地区、县里领导的关注协调下,建厂的各项审批也很快批复下来。

    建厂地址选定在离余知远家距离大概800米远,属于村里的一处坡地上。

    随着各部门一声令下,县里的建筑队和地区支援的建筑队都同时入场进行建厂的各项工作。

    县里的电力、道路和自来水等部门也按照指示,对要建的工厂进行先期的三通建设。

    各建设单位以会战的形式赶进度,计划用最快速度将工厂建设好。

    而在离建筑工地不远的余知远家里,从工厂开建后便每天都或多或少的有人前来拜访。

    这些来拜访的人里上至余知远奶奶娘家亲戚,下至两个嫂子娘家人,都是与他家沾亲带故的人。

    这些亲戚因为了解到工厂开工后除了技术和管理岗位,到时要招聘专业和公家推荐来的人员外,流水线则会大量招聘不需要多少文化水平的普工。

    要招的这些普工会身份不限,农民、待业青年、给儿女腾岗位提前退休的工人、技校生等都会看情况进行招聘。

    而这些人的招聘决定权都掌握在先锋小家电厂厂长和两个副厂长,也既余知远的父亲和他两个哥哥手上。

    有这样好的便利条件,那些亲戚们也是抓住这机会或诉苦或奉承的向三人请求,到时将他们自己或家里的儿子、女儿招进去干活。

    以期得到这份差不多等于半个公家饭碗,工资还很高,也不用像种地那样受雨淋日晒,干活还轻松的好工作。

    面对这些亲戚的请求,余父一律告知他们“知远说能帮着大家就会尽量帮大家的”

    “现在工厂才开始建,这些事怎么也得等工厂建好再说,他打算过年前回来,到时由他来宣布这事。”

    这样的回复让亲戚们发现自己是乎的确操之过急了,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道谢后告辞离开。

    这天又有三个远亲来拜访后告辞离开,余母对从公公婆婆房里回来的余父说到“你姑婆儿子的女婿,这亲戚关系也扯得太远了吧,要我是绝对不会找上门来攀亲的,哪怕是为了这份工作。”

    余父沉默一会说“这就是穷在十字街头无人望,富在深山有远亲”

    “唉,说到底还是种田收入太少了,不然谁愿意做厚下脸来攀谈半天的亲戚关系,还要等着对方认这关系才说得上话的事啊!”

    “妈怎么说呢?”余母问。

    “妈说能帮得上就尽量帮一下吧,她也就一个姑姑,虽然人早就不在了,但今天她表弟人来了,这门亲戚也就接着认”

    余母听后说“那好的,我把他两女婿记本上,到时知远回来跟他说”

    “记上吧。”余父吩咐到。

    除了余父要应对亲戚的拜访,余知远的大哥和二哥也同样要应对来走访的亲戚。

    两人应对的亲戚几乎都是自己老婆娘家那边的人。

    来拜访的娘家亲戚,或被邀到其家去做客的亲戚对大嫂和二嫂的奉承、吹捧和羡慕让她两人于这虚荣中定力大失,对着自己的老公枕头风吹的飞起。

    交待了一大堆的亲戚等着自己的老公到时候跟小叔子余知远打招呼安排。

    亲戚们的上门拜访陆续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消停。

    在元旦这天,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通风、晾散房子建好后的潮气和装修材料挥发气体后,随着一挂超长鞭炮打完,余知远家里人正式入住建好的别墅新房。

    建好的三栋新房子分别是大哥和二哥一家一栋,爷爷、奶奶和父母则住余知远他那栋。

    此时的一大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如梦如幻般的高兴和幸福笑容。

    因为由余知远设计和指导建筑装修,更倾注了他们无数汗水的三栋别墅真的是太豪华漂亮了。

    如果不是也亲手建造,余知远父母和兄嫂自认别说看过,想都想象不到房子能做得这么漂亮,而且自己还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

    就单以外观来说吧,三栋200多平方地基面积,后世简约风格的别墅户型从做好三层的框架起便就是方圆几里一景。

    每天都有一些人跑来观看围观,嘴里念念有词的充满了惊讶和羡慕,唠叨着要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有多美好、多舒服的话语。

    在到了开始装修后,余知远从港岛寄回来的装修材料让周围乡亲又是惊叹不已。

    那精美的吊灯、纯铜镀铬的卫浴用具,就连墙上的电源开关等种种都让看过的人瞪大眼睛,满是惊奇神色。

    等到彻底建设和装修好,整栋房子里配置的新潮高档床垫、精致简约风格的家具。

    还有客厅、睡房摆放的21寸屏幕彩色电视,打开后灯光柔和,外观精美的灯具等让余知远的两舅舅、叔叔、伯伯们都无比羡慕的表示赚到钱也要按照这样建栋新房。

    连县书记饶林参观过后也表示除了抽地下水进水塔用,不能用自来水这点小缺憾外。

    房子整体的简约设计,处处透着精致与舒适都是他看过的最漂亮和感觉最好的房子。

    此时在正式入住的三栋房子里,除了余知远父母、爷爷奶奶、兄嫂、叔伯长辈外,几方亲戚和本家人也都聚于其中。

    他们有的在楼上楼下游走参观,有的聚于大厅彩电前观看节目,也有的出到屋外观看房子亮丽的户型外观。

    这些亲朋有相熟的会聚于一起,对三栋新房不停的交谈评说,心里也都对这样的别墅房子充满了喜欢和羡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