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86章 发展安排

第86章 发展安排

    等余姓本家人也陆续离开,聚在一起的就爷爷奶奶、叔伯兄弟和舅舅他们后余知远打开行礼箱,开始给他们分发礼物。

    他这次带回来的礼品颇有些份量且数量也挺多,都是让李丽莎提前买好,张祥明到海关口岸报备交税过的高价值商品。

    “这种衣服很保暖的,你们穿上试试,看合不合身”

    余知远从行礼箱里拿出四件卖两万多港币,顶级羊绒做的羊绒衫分别交到爷爷奶奶和父母手上,让他们穿上试试大小。

    毕竟这些衣服的尺码只是他依据四人的身材选的,真正合不合身还得穿上试试才知道。

    年轻时走南闯北颇有见识的爷爷摸了下面料说“这是顶级开司米做的,你花了不少钱吧?”

    “我听说这种衣服穿起舒服又保暖才买的,没花多少钱,你们只要穿着舒服就尽管穿”余知远回到。

    旁边的奶奶听了马上说“那么好的东西做的肯定要卖好多钱,我和你爷都要入土的人了,不要在我们头上破费,这衣服我们不穿,你收起来,到时拿回去看可以退不”

    她说完又将衣服折好,要交还给余知远。

    余知远没有接递过来的羊绒衫,他对父母和爷爷奶奶摆手说“我买回来的东西你们真不用但心费钱的事,钱财乃身外之物,不管钱多钱少该花就得花……”

    “爷爷奶奶,我希望你们过的舒服顺心,长命百岁,好到时抱我和小海、小涛生的重孙子、重孙女玩呢……”

    余知远的一番话让奶奶听了连连点头微笑说“奶奶收回刚刚说的话,因为它不吉利、不好听”

    “你放心,我和你爷爷一定会吃好喝好等着抱你们三人儿女的,你买给我们的东西我收下了,不过下次不要再买了”

    “奶奶知道你孝顺,你能回来过年就是我和你爷爷最高兴的事,但不必要每次都买东西,特别是买这种贵重的东西给我们,记住了啊”

    余知远点头“好的我记住了,以后保证每年都回来和大家过年”

    说完他又开始给其他人分发礼品,他给舅母、嫂子她们送的是国外高档护肤、化妆品套装,好让他们提前开始适应时尚女性的一些生活方式。

    叔伯兄弟、舅舅他们这些男的则是送了块2000港币的品牌机械手表,好让他们平时掌握时间用。

    余海、余涛两堂弟,表妹香菊他们三人则是各送了支1000港币左右的派克钢笔让他们学习用。

    至于那些小侄儿、小侄女们则给他们每人塞上一个小玩具和一袋零食,高兴的他们是在房子里又蹦又跳。

    礼品派发完,收到礼品的大家除了连连道谢之外也开始拿着这些包装精美,一看就是好东西的外国货非常欣喜的把玩研究。

    随后嫂子她们将礼品收好,进厨房开始做饭,余知远则继续向爷爷、兄弟他们讲自己在美国那边的一些发展情况。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聊天时,做村支书的族叔余永发跑来跟余知远说县高官饶林交代过村里,只要余知远回来就打电话告诉他,他想和余知远见个面,当面认真听取他对县里经济发展的建议。

    余永发接着说他刚刚己经打了电话告知余知远回来了,饶林让他询问余知远明天是否方便,他们想明天就来村里和他会面。

    后天就过年了,过年前的最后一天饶林他们还赶着来和自己见面,余知远发现他们对自己原来所写的建议资料很是重视,他对余永发说“你跟饶书记说我明天有空,到时我们在村部会面,如果他们事务繁忙不用急着明天就来,等年后初八我会去拜访他的”

    “好的,那我去回复了”余永发说完又返回村部给饶林打电话。

    大哥看着远去的余永发说“永发叔己经被县里树立成了村书记典型,经常要去别的乡镇做报告介绍我们的大棚种植产业,现在风光的很呢”

    余知远望着大哥问“做生意赚钱和公务员这两样要你选的话,你喜欢哪种?”

    “我选做生意赚钱,做官我不是那个料”大哥说。

    余知远又对身边的长辈兄弟们说“做生意赚钱相比做公务员是要更轻松,赚到钱了日子也过的要更舒服自由一些,大家还是抓住这个时代机遇多赚些钱更好”

    众人听了点头,叔叔余永康问“年后菜收完了你看怎么安排更好?”

    “种水果吧,西瓜、草莓、白梨瓜这几种……”

    余知远告诉舅舅他们,上半年是各种蔬菜大量成熟上市期,大棚种出来的菜想要跟冬天这样卖高价不现实,只能以量取胜。

    而想要利润更高的话种水果为好,等年后收获完蔬菜,拔了株就可以开始种西瓜、白梨瓜这两种产量大还比较好伺候的水果。

    利润高但需要精心打理,也挺需要种植技术的草莓也可以尝试种一些,就当初步学习怎么种植它。

    余知远接说“这三种水果的种子和怎么种的技术资料我会让人整理好发回来”

    “还有就是草莓这种水果保鲜期很短,摘下来卖不了过一两天就会坏掉,你们要种记得买一两台保鲜冰柜好存放”

    “另外我到时会买两部冷藏回来给大家用,用冷藏车运水果跑长途不容易坏”

    余知远告诉他们冷藏车可以兑水果运输中一路保鲜,路上跑两三天水果也会跟刚摘下来没太大区别,能大大减少水果运输时腐烂变质产生的损失。

    接着他又对大家后面的发展也进行了安排,他说到“明年大家再种一年多赚些,后年想要接着搞种植可以接着种,不想的话可以开厂搞生产制造”

    “我到时会派人教你们怎样管理工厂,怎样安排生厂这些技能,还会拿订单给你们走上正轨去,至于以后的发展就靠你们自己发挥了”

    堂兄余学文听完马上说“可以,就按照你说的这样来,后年我打算搞生产”

    除了余学文,大哥和舅舅他们也都说要开厂搞生产加工,表示大棚种植虽然很赚钱,但说到底还是农业生产,肯定还是搞工业生产前景更大,更有发展前途。

    家里人有这样的眼光和分析判断让余知远颇是惊喜,没想到这半年多大家的改变真的大大超乎他的预想。

    他告诉大家,未来二三十年内搞生产制造肯定要比搞种植赚的多,发展壮大也更容易,至于做什么他会给每家都安排生产项目。

    二哥问“你应该给我们想好了生产什么东西卖了,现在跟我们说一下吧”

    余知远对他们说到“先做简单的服装生产加工吧,这行业分类很多的,像做衣服、做裤子、帽子、皮鞋、手提包、毛绒玩具、床单被套这些完全可以一家做一种,既不会形成生意冲突,还可以让来批货的人什么搭配都能批发到……”

    最后他建议大家今年赚到的钱除了要建新房子的那部分,多余的钱可以先集资建厂房,明年赚到的钱就买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开始从小到大的进行发展。

    在余知远和兄弟们、长辈们热烈讨论以后的发展时,表妹香菊跑来通知大家饭菜已经做好,大家可以吃饭了。

    “吃饭去,等下有空再谈……”余父招呼到,随后带着余知远和一众人向老屋走去。

    老屋的堂厅内此时摆着四张八仙桌,每张桌子上犹如酒席一样摆满丰盛的荤素菜,就这样大嫂她们还在不停的从厨房里端出做好的菜继续摆在桌上。

    坐在上首一张桌前的奶奶看到余知远来了,向他招招手道“来,坐到我旁边来”

    和家里长辈同一桌坐好,余知远发现太阳马上要落山了家里没有摆电视到外面空地,也没乡亲赶来准备看电视,他问父亲“不放电视给大家看了吗?”

    还没等余父回答,同桌的叔叔余永康告诉他,彩电已经在前段时间搬到村部大门前放给周围乡亲看了。

    这样做是因为老屋这边离种植大棚比较近,前段时间经常有一些小孩子跑到大棚那边玩耍,想撕了大棚的薄膜进去摘菜。

    其中有两次轮值巡逻看护的余家人因为没有防守好,被跑过去的小孩子撕破薄膜钻进去踩坏了好多菜。

    为了不被搞破坏,开始有几天都没有再放电视机给大家看,结果是没有电视看后村内、村外的小皮猴让大棚看护更麻烦。

    发现那样也不行,大家商量后便凑钱买了部新的大彩电视,然后放到两里外的村部当公共电视机每天放给周围相亲看。

    大舅也补充说道“你买回来的电视机不用每天搬出来了,不过你爹拿了一部录像机到村部放录像给大家看”

    “现在来看电视的人更多了,少的日子都有两三千,多的日子四五千人都有”

    “这些人远的有10多里,天天骑自行车赶来看,真的是人多,你等下吃完饭去看就知道了,今天晚上没下雪也没下雨,来看的人应该很多”

    坐在旁边桌的余涛也向余知远描述他的同学沉迷看电视、看录像的情况,他的同学每天都要和小伙伴赶去村部看电视,第二天还会讲上半天的电视剧情。

    他的那些同学还跟他说只要放电视,别说下雨下雪,天上下刀子他都会赶来看。

    不问不知道,一问原来还有这么多曲折,余知远感慨这时候的大家对看电视看录像真的是热情,他们既要冒着严寒跑10多里赶到村部,然后又要着站在露天看几个小时电视后再冒着严寒回去,往返20多里还每天如此,真的是对看电视太痴迷了,而这样皆是因为这时候农村的娱乐生活实在匮乏。

    他问父亲“那现在还有没有小孩子去大棚搞破坏”

    余安久回到“有录像看,再加上我们后来也加派了巡逻人手,到现在没有发生了……”

    大家说话间,大嫂将一盘菜放在桌上后说“菜都上齐了,大家赶紧吃吧,等下冷了不好吃”

    随后桌前的大家拿起筷子开吃说,庆祝余知远从国外回来的隆重接风宴席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