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被天道抓去打工几百年 » 参观

参观

    安好觉得有点眼花。不能说她没见识,见了再大世面的人,亲眼见到这么宏伟的收藏,也得倒吸一口凉气,缓一会。

    老板带着她四处转悠,庞大的展厅和密密麻麻的玻璃柜,如果没有人带着确实很容易迷路。安好像是个第一次出门的孩子,不停的指着柜子问这问那。

    “这个兵马俑怎么是红色的?”

    “所有兵马俑都是彩色的,但是他们见了光都会瞬间掉色,我备着氧气罐,直接从秦始皇陵里把它装在柜子里密封好,外面套了一层遮光膜,这才把色保下来。”

    “这条狗呢?看着就一条普通的修勾啊,怎么把它做成标本了。”安好指着另一个柜子问。

    “上个世纪毛子载人航天试飞把它送上去,刚上太空那飞船就开始着火,被我抱回来了,又养了十几年,毕竟是人类史上第一只太空狗,我就把它做成标本了,毛子管它叫莱卡。”老板叹了口气,似乎对莱卡有很深的感情。

    “所以……你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空人?”

    “不,我就把门打开,把手伸出去把它抱回来了,那船舱太小了,我进不去。”老板回忆。

    两个人不知不觉走到左边,左边的墙上挂了许多明朝的画作,往前走,慢慢变成清朝、民国,直到最后变成照片。

    安好看着穿着各色官服,长的却几乎一模一样的明朝人物画,感觉有点头疼。“这都是谁啊?”

    “很多,洪武帝、建文帝、永乐帝……文成公、魏国公、新建伯……”老板挨个介绍起来。

    “有你自己的么?”安好听的脑袋都大了,连忙岔开了话题。

    “你也看到了,他们习惯把人画的高大威武,还得加上胡子,我没找人画,稍稍往后的倒是有。”老板顺着安好的画往下说,安好松了口气。她没看见老板稍稍侧过脸去长叹气。

    “那带我去看看。”安好拽拽老板的衣服。

    老板无奈,带着她走到一副画面前。

    画上画的自然是老板,只是那个时候一身西洋装束,还带了白色的假发,这副画的五官、神态都更写实,右上角题着几个遒劲有力的汉字“郎世宁赠朱骥。”

    “原来你叫朱骥啊?”安好才知道老板叫什么。

    “只是那个时候叫朱骥。”老板无奈,毕竟他有时候会迫不得已干了什么事,比如帮助了李正光和李泰龙,说不定这两个人就会把他的名字流传下去,万一到时候谁闲的没事翻历史书,发现“朱骥”贯穿了几百年历史,总是不免有些怀疑,说不定还会摧毁这人的世界观。

    “郎世宁?是给皇帝画画的那个?”安好对这个人有点印象。

    “嗯。当时跟他有些交情,就请他给我画了一张。”

    “你还真是个老妖怪,这么多年一点变化都没有。”安好凑近了仔细看着画像。“那我以后可就叫你朱骥了?”

    “随便。”毕竟朱骥是个连身份证都没有的人,他一个三无人员,总不能和民政局的同志说自己是石头缝蹦出来的,而且身份证过期就得换,自己要是几十年没变过相貌,一百多年了还没登记死亡证,估计要有更大的麻烦。

    为了不引起社会轰动和不必要的麻烦,朱骥觉得黑户就黑户吧。

    “你为什么要穿着外国人的衣服?Cosplay?你这么超前么?”安好不解。

    “不想剪头,那个发型太丑了。索性冒充外国华侨,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这个概念?”

    “……”安好觉得那个时候就已经活了几百岁的老妖怪会在意这种东西,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反差萌。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前面的画变成了外国油画、黑白照片,朱骥似乎并没有拍过彩照,毕竟这项技术这中国普及还没有多久。照时间线来看,照片已经到了尽头,朱骥转身,带着安好重新回到了玻璃展柜的区域。

    安好看着一个巨大的展柜,突然开始发抖,这个形状和体积,的确是原子能大杀器。“这玩意怎么来的?”

    “嗷,当时大洋彼岸给岛国人扔了三颗,炸了两颗,这一颗是哑弹,被我捡走了,这种东西失窃有点可怕,得让全世界闹得人心惶惶,所以两边合谋重新造了一颗给岛国,不过不是扔下去的,是送过去的。”老板对这玩意表现的云淡风轻。

    “你不怕它把你送走么?”安好还在抖。

    “瞧你那胆。当时炸的时候我就在琴岛,就当一天看两次日出”老板嗤笑一声,“引爆装置被我卸下来上交了,其实我交不交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交上去确实省了不少功夫。”

    安好这才不再抖了。“*的正常人谁在家里放这种东西啊?”

    “正常人也得有这个实力。”这次轮到朱骥不屑。

    朱骥继续带着安好参观,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剩下的古董瓶瓶罐罐安好并没有什么兴趣。两个人顺着石英楼梯来到地下,这里更像一个图书馆,整个地下室都是用木头装潢的,四周是深色的木板墙,屋子里摆满了书架,还在每个书架外面细心的做好了语言、内容的分类,整个屋子里散发着木材的清香,角落里还运行着几台加湿器。

    “这些书才是最难保存的,纸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分崩离析,我只能尽可能保持恒温恒湿。”朱骥对于这些书很是上心,毕竟都是古人的智慧。“没事别老天天抱着言情小说看,有空多来这瞅瞅。”言语中满是老父亲般的不满。

    “……你都有电脑了,为什么不都存在软盘里?”

    “……我不想信任一个哪天一抽风就什么都没了的东西,而且这里的书……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有多少。你让我一点一点录进去……我就不用活了。”的确,偌大的地下室,几乎都用来摆放书架了,几百年的时间,朱骥一直都是不停的搜集书籍,然后搬到地下室,书架不够了就继续造书架,书没放满就继续找书,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