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宁昭传 » 第四十四章 雏凤啼试清音44

第四十四章 雏凤啼试清音44

    论打架,谁是宁昭与古平两个人的对手,小太监见人吐杏干的时候就拉着少主子远远避开了,没有被捉住添麻烦。

    “误会,都是误会,我们绝不可能盗取王家的宝剑。”南叔与苟大先是劝关卡的人休要伤人,见他们被打趴下之后,又来劝宁昭等息事宁人。

    苟大劝宁昭,“要不就轻轻试一下,不用力磕,咱们保证不会将刀磕个口子。”

    躺地下的人服气了,“对对对,你们自己拿刀磕碰一下,力道自己把握好,叫我们糊弄的过去就行。”

    见人服软,宁昭掏出十几枚铜钱,交到那人手上,然后连刀鞘磕碰了一下那镣铐,“既然都是误会,这个你拿着请大家喝碗粗茶,算我给兄弟们赔礼道歉。”

    古平跟着磕了一下,“现在我们能过去了吗?”

    “请请请,快请过去吧。”

    这条路虽然离官道不远,但算不得人来人往,好在后面没人来,没看见他们出丑的样子,否则下回设卡就震慑不住村民了,他们巴不得宁昭等人快走。

    “走吧。”宁昭看向余天赐跟他身边的小太监,好在没添乱,知道打起架来会找地方躲开些。

    苟大送到这里就回转了,见那几个凶神远去,那嫌弃杏干不好吃的人围过来,“这位兄弟,你家亲戚,委实厉害啊,你家是哪里的。”

    苟大就报了地名姓名,算是互相认识了,还被人喊做了大哥,“这哥哥你来当,我们都是弟弟,下次再遇到你亲戚,报个名号,我们再不会出手拦他。”

    苟大知道的是宁昭等人的假名,古平化名谢老四,他在家也排行第四,宁昭干脆没通过名号,谁也不知道他是谁。

    “你们喊他一声杏子坡谢四哥即可。”

    那人招呼手下,“记住了吗,往后遇见谢四哥,都客气着点。”

    此后许多太原的人,都自称自己为杏子坡谢四哥,这却是苟大没想到的,而远在洛阳的宁昭等人,就更加不知道留下的这桩渊源了。

    五人一路沿官道从太原去洛阳,先入吕梁郡,附近便是军营,城中制度森然,四人找了家客栈住下,吃饭的时候,听隔壁桌的人在议论王家。

    他们说王家借了军中一匹日行百里的骏马,往洛阳送信去了。

    宁昭看一眼余天赐,“借马,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古平过去称兄道弟,随后问那桌客人,“世家自己不就有好马,还需要借马,你这消息从何而来。”

    “我大兄就是驿丞,这是他亲眼所见。”那人跟古平碰了杯酒,“便是送的什么信,我们都知道,王家的下人这是去洛阳报丧的,头上还带着白纱呢。”

    这是苟大村口撤卡的原因了,王家也没想抓住余天赐两个,只需要阻拦上几日,王家的人先一步入洛阳,将王老太君去世的消息报给朝廷就行。

    至于他回去后,跟陛下说,老太君是几年前去世,而不是刚刚去世那也无济于事了,反正夏日停灵不会太久,洛阳还能派人快马加鞭,在老太君封棺之前赶来,辨认死的究竟是谁不成。

    小太监一脸欢喜,“少主,我们可以放心了,这消息是王家自己上报的,可不是我们泄露的。”

    “你们两个放心的太早了,若没有你们撞破老太君身份,王家何必防患于未然的让王侍郎丁忧,你说,你害王家丢了官职,他们会轻易放过你家少主人吗。”

    余天赐嘴硬,“我娘好歹是有封号的公主,自有护军在侧保护,难道他们敢在洛阳行凶不成。”

    “公主与公主的保护力度也是不一样的,护军统领卢烨不住自己将军府,住在建安公主府,那自然是将建安公主府护卫的严严实实,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建阳公主府上嘛。”

    宁昭不说,余天赐也知道,他家府邸都是租的宗室宅邸,出出进进不知道多少外人。

    “公主与公主的儿女更是不同,王家主要抓的还是你,而不是你那个生病了的娘亲,他们恐怕也只会冲你下手。”

    “唉呀,真是同人不同命。”

    宁昭慢慢悠悠的夹起一颗花生米,“比如说建安公主的一双儿女,不是郡主就是郡王,你家少主连个县男都不是,陛下派来的护军会是什么好手吗。”

    “等我家少主加冠,自然也会封侯封王。”

    “是吗?我可记得建安公主的儿女,他们可都跟你家少主一样,未加冠及笄呀,陛下若真想封王,难道还能越过去,只封他们,不封你吗。”

    “别说了。”余天赐服气了,“舅兄,可有良策。”

    “第一件事,你得搬家,搬去一个闭塞的坊,最好有陌生脸孔出现,就会立刻被本坊居民发现的那种,这样王家派人来害你,你们能先一步得知消息,当然,前提是,你家必须在那坊有好名声,号令得动百姓,让他们愿意主动为你们报信。”

    小太监第一个阻扰,“不行,不能搬离恒昌坊,那里都是宗室,离开了恒昌坊,外头谁还认公主的身份。”

    “听舅兄的,第二呢。”

    “第二啊,便是要考虑王家毕竟是世家,不会直接下杀手,反而从别处要你全家性命,王侍郎在朝中经营多年,即便丁忧,自有愿意供他驱使的小吏,你们得想想,此前可有犯忌讳的地方,有没有犯下要命的过错。”

    “没有,我娘谨小慎微,别家借园子办各种宴会,欠下国库的银两,她都从来不办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内务府送来的。”

    “少主人,主人买过外头一家的东西呢,那些杂色布料你还记得吗。”

    建阳公主自幼在民间长大,后来才被接回皇室,她长大的地方叫七里河,数十年前,一夜之间被泥石流淹没,只有在洛阳开染衣坊的那家人活着。

    所以,建阳公主时常关照他家的生意,买下那些杂色布料,亲手做成衣服,送去朝廷的济慈院,给那些年老无家可归的人一身御寒的衣物。

    余天赐被提醒,立刻高兴了起来,“我原来还担心搬离恒昌坊无处可去,现在看来,可以选择搬去济慈院附近,或者那家染衣坊周边。”

    “那先预祝你能避过王家的报复,菜来了,先吃饭吧。”

    隔壁桌那人还在热情跟古平碰杯,“王家老太君是真长寿啊,寻常百姓哪一个能活到九十多岁的,听说王家有一种神药,吃了能长寿,可惜就是太贵了,日日吃是吃不起的,只有咱们吕梁军中的将军能吃的起。”

    宁昭几个人脸色变了,小太监急了,“你说吕梁郡军营中的将军,每日都吃这神药。”

    “可不是嘛,将军吃了这药,非但往后是长寿之相,现如今还变得力大无比,军中比试,次次博得头筹的,都是他手下跟着沾光吃了神药的亲兵。”

    “这件事,吕梁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