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砌灶台

砌灶台

    菊香一早起来端了两块厚豆腐回去。

    进家的时候看见韩大年进出的忙着,廊檐下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

    “爹你这是干啥呢?”

    “妮儿回来了!我砌锅台呢,锅弄回那两天你娘心就急了,天天叨唠不制锅台的。”

    “妮子回来了可找到诉苦的人了,”登福娘头顶着一块厚头巾走出来,看着女儿笑容满面的说到。

    “娘,我昨天做了四块豆腐,给你和爹也送两块尝尝,”菊香笑咪咪的走进堂屋,从桌子上拿一个干净的盆把豆腐倒进去。

    “就做了四块还送过来干啥,俊山也给我们送了豆子,等锅砌好了,我让你爹也去磨去。”

    “爹砌锅台你烧饭也不方便了,炉子捅开了切半块放进肉骨头里,放点酱油使劲烧,或者凉拌给爹就酒都能对付两口。”

    “豆腐我接了,昨天加今天你爹就吃了两天的冷咸菜,昨晚跟我叫换了一晚上!”登福娘走过来看盆里两块豆腐有四五斤重,“以前没吃的饿两天我也没见你爹抱怨过。”

    “这不是有吃的嘛!”菊香对她娘笑。

    登福娘闻言也笑起来了。

    “我回去叫俊山过来帮爹一起砌,”说着菊香就要回去。

    “妮儿别叫俊山了,就是加半拉锅台又不是好大事,我这就差锅放进去了,前天我看俊山挑着骨架子去宽水塘洗,这两天估计他也忙的够呛,”韩大年直起身抽了一口烟阻止。

    “家里东西昨天才洗完腌上,这不是急等着腾筐嘛!下一趟也没两天就要送了,今早一大早起来俊山也在拉泥拉脱土胚的,跟爹一样也在忙着砌锅台呢!”

    “你爹这锅台上午就能砌完,下午我让你爹去给俊山帮忙去,”登福娘闻言赶紧说到。

    “哪还要爹去帮忙的,到是爹砌好灶台了,得空再给我们编几个筐,家里筐不够用了。”

    “我晓得了,明后天得空下来我就编,俊山一个人在家忙忙拿拿的耽误事,你也赶紧回去忙去。”

    “爹、娘我先回去了,”菊香拿着盆一路小跑的回去了。

    “菊香,长脚炉子我给挪到堂屋去了,小炉子我给熄了,留了两个吃饭的碗,其它的都挪小偏屋里了,暂时将就一天两天的,”孙俊山看菊香进来说到。

    “知道了,”菊香拿着盆进了堂屋,在出来的时候身上穿了一件破旧的外衣罩着,拿着一个破盆和锹走到西边围炉边,伸锹进炉洞里铲出灰白的灰来。

    “螺子壳还有多少?”菊香把铲出来的灰白灰倒进小屋在墙角堆着。

    “螺子壳没有多少了,没想到这螺子壳这么重要!”

    “开春了我得每天都要捡一筐回来,你交代我照着你说的模子烧出来,真是不得了怎么踩都不断,结实又耐用的很!”孙俊山压低着声音兴奋的说到。

    “你晓得什么!这螺子壳烧的灰就是钙子粉,铲出来放进黏土里烧出来,就是府城里富人老爷们住的青砖大瓦房,你没看你加了螺子壳的泥块每晚放在炉子里都烧不坏嘛!”

    “我说呢!”孙俊山被解惑了。

    他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菊香每天都要求他把烧过的螺子灰参进黏土里?然后一定要放在坑道的底部,架上架子放上木柴焖上一夜,第二天跟木炭一起拿出来,灰青的块子坚硬无比,他都给整齐的码在不用的小屋里堆好。

    “等明年整修房子了,屋里地面就能铺上这块子,逢下雨天也不用遭受到处都是水坑的苦了。”

    “地窖也要挖大一点,里面就铺上这薄薄的砖,以后就不怕地窖受潮霉变存不了吃的。”

    “可也不能做的太多,要不整修房子的时候不怕事就用瓦片了!”

    “每天烧十来片瓦片,这样不用两个月就能积攒出来,到时候糊好泥巴棚顶把瓦片放上去,保准比放稻草经用,也不担心风吹日晒雨淋烂了的!”菊香说完低下头默默无言半天。

    孙俊山听完,看着怔怔愣神的菊香,她身上有股无言的忧伤,心里暗暗发誓菊香想的他都会一一给实现。

    “那什么瓦片不能明着用,那就先把屋里都铺上这块子,然后在把地窖也弄了,还有菊香总羡慕别人家有水井,他们家以后也会有水井的。”

    下午菊香没什么事了,天冷也不想做针线,看到旁边桌子上的豆腐,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她打了热水洗干净手捅开炉子,拿了一块豆腐过来,烧热的锅淋点油,把豆腐放上去两面煎微微黄拿刀剁碎,捞一块煮熟的骨头出来,熟肉拆下来剁碎,跟碎豆腐拌均匀撒一点剁碎的辣椒,淋一点酱油,重新倒进锅里翻炒,加少许的盐就算好了。

    舀了五碗面粉出来开始和面,饺子这东西孙俊山估计听过见过,肯定是没吃过。

    和好面赶面皮的时候,菊香才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用什么赶?

    她起身屋里屋外找了一圈,最后只能找个圆溜溜的长罐子过来用,擀出来的面皮自然不平整,能包住馅就行,好不好看的在吃饱肚子面前允许有瑕疵。

    菊香一边擀一边包,天黑前全包了出来,有一百来个,拿个大碗舀了一大勺冻出来的豆花,搁水蒸出来倒上调好的料汁,孙俊山中午吃的时候竟然一下子就爱上了。

    “俊山洗手吃饭了。”

    “来了,”孙俊山在院子里答到,没多一会洗完手走进来,看到桌子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一碗卤水豆花,一小碗说不出名字的调料,“吃饺子呀!”

    “嗯,没有鸡蛋我用豆腐做的趁热吃,明早我熬点稀饭再把饺子给炕了,中午红烧豆腐锅子,一天就对付过去了,后天差不多就能用上大锅做饭了。”

    “有没有鸡蛋我都爱吃,孙俊山说完端起碗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几乎一口一个饺子。”

    “碗里不够吃锅里还有,这是沾饺子吃的醋辣,”菊香夹了一个饺子试范的吃给他看。

    在她看来孙俊山十八九岁的年纪,都还是个孩子,过早的被迫长大成人,能吃是证明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孙俊山学菊香夹进去一个吃了一口,确实有味道,就是太麻烦了,他端起料汁倒进碗里一半,留一半等下一碗吃。

    好家伙孙俊山一顿吃了四十来个饺子!菊香看的都咂舌,最后强迫他喝了一碗饺子汤,怕他吃狠了收不住胃不好受。

    孙俊山吃完就去焖木炭,铲泥巴铲灰的忙了一头汗,菊香看了才放下心来。

    天还没亮孙俊山穿好衣服出来捡木炭,又挑了筐去菊香让他去的地方挖土回来,今天要糊锅台面了。

    天亮透菊香醒过来,随意的挽好头发出来洗漱。

    炉子上熬的浓浓的稀饭香味淡淡的,把稀饭锅端走,放上平坦的罐子锅刷上油。

    这平底罐子锅也不是特意烧制的,当时就是她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料到现在摊馍馍用上了!煎个东西都比在大锅里来的方便,端过桌子上的饺子放进锅里煎。

    锅里走油炕煎的饺子跟水下的完全不一样,孙俊山端碗吃的就没昨晚凶了,也就只少了十个饺子。

    中午菊香要做饭,孙俊山让她别做了,早上吃的瓷实中午不饿,晚上饭做早点就能接上了。

    下午不到四点钟,锅屋的灶台总算彻底的砌好了。

    “菊香,你来看看行不行?”孙俊山站在门口对着堂屋喊到。

    菊香放下手里纳的千层底过去,锅屋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了。

    “我在灶台前面这里掏了一个放热水的罐子,等开春不用炉子的时候,这里放上水,饭好了水也开了,还省的你单独烧热水的。”

    “烟囱这里我给砌了两个横梁板,方便你烧几个菜有地方放,下面可以放油盐罐子。”

    “这边碗柜子靠墙的那一面,我给钉了竹片子,柜架子框我给钉在了墙上,底部用竹片子包出来,这样里面放多少碗都可以很干净,旁边的槽子是放筷子用的”

    “碗柜子下面我用四块木板子给钉了一个柜子出来,桌子里面是土胚实心的。这样也方便你放刀什么的。”

    菊香左摸摸又看看的,“看不出来孙俊山还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也不错!”

    “锅砌好了要不买点菜籽油回来烧一下?”

    “我记住了,你去堂屋忙,锅屋还没收拾干净都是灰,”孙俊山让菊香出去。

    菊香出来就没继续在纳鞋底子了,拿筷子赶出来不少煮好冻住的骨头块,放进炖锅里倒上热水放点酱油盖着盖子焖烧,焖煮了一个时辰她尝了一下味道入味了,切了小半块豆腐划成小块,放进炖锅里继续煮。

    和好的面沿着锅边沾点水贴面饼子

    孙俊山先进来一趟,看菊香还在忙活切豆腐,他又去了小屋。

    抱着两大抱木柴出来,坑道贴满薄泥片,垫上一层螺子壳,木柴放进去后确定不会碰到泥瓦片,才糊泥巴封口点火焖上。

    “都焖上了?”菊香走过来问到。

    “焖上了,明早这两个围炉起出来,整好二十筐,我也不等了趁着天晴路好走,我给送过去。”

    “我跟你一起去,二十筐不好走路。”

    “我一个人去就行了,草绳子我都编好了,到时候我用绳子固定着木筐,走慢一点就没问题,天寒地冻的你去也跟着白挨冻的。”

    “牛车去打过招呼了吗?”

    “吃过晚饭我去说一声,都用了好几次了,”孙俊山跟在菊香后面说到。

    “今年就算了,开年春耕你找个借口也买一头牛回来。”

    “春秋两季可以帮忙犁田种地,也能省去人拉犁田的好大功夫,明年冬季送木炭又能固定日常,要是没有牛车,见天的去租人家牛车,人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他婆娘要是个嘴巴紧的还好一点,要是个喜欢闲扯的人,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样的来呢!”

    “我心里正想着呢!明天我送完木炭先去菜市场打听一下价钱,等年外农忙的时候再买回来。”

    “行吧!先吃饭,”菊香递了一个碗给他,沾满汤汁的豆腐越吃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