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烧炉子

烧炉子

    “麻烦帮忙喊洪管家过来一下,”陈大夫对着开门的小厮吩咐到。

    小厮看了一眼陈大夫点点头,打开门让他们进了后院,他自己则去找人来。

    牛车刚停好,洪管家爽朗的声音传来,“老陈,我就知道找你最是靠谱了。”

    “你也是给我出难题,要的这样急,我到处给你抓瞎去,”陈大夫不客气的抱怨回去。

    “兄弟海涵,我们也是突然接到的事。”

    “你们过来数数筐,领钱过来记得跟账房要通兑票,”洪管家对着他身后的伙计吩咐到。

    “不秤一下?不秤出门少了我可不认账。”

    “你个陈倔头就嘴不饶人,孙家小哥做事实在,不用较秤了我信的过他,”洪管家爽朗的说笑喧哗。

    “老夫人出远门带什么吃的都不方便,我做主让登福给你们送来饼子和圆子,路上生个火随便烫烫就能吃了,大爷年轻力壮的能吃住苦,老夫人还是以保养为主呀!”

    “我看看是什么样的吃食,”洪管家听了兴致来了。

    登福赶紧把筐拎来给他看,“就是这个呀!这个路上带着不方便吧?”

    “你个愣头青晓得什么?这个圆子好消化,吃了开胃对老夫人身体也没什么负担,这个饼子赶路累了没胃口吃饭,热了垫两块既管饱又不撑人还好消化。”

    “是吗?我就说不好的你不会带来府里,”洪管家眉开眼笑的要了。

    “从他开始做这小吃我就吃了,准备过年带府里来给老夫人吃个新的,这不你们赶的急我今天就带来了。”

    “大哥,把你带来的东西拿给洪管家看看,要是洪管家能用的上就给留下,要是用不上我们在带回去。”

    “什么东西呀?”陈大夫好奇的转头看登福。

    “我大哥昨天听我说洪管家高升了要远行,天寒地冻的出门在外,想吃口热烀的都难。”

    “他回家就把我给他烧的炉子拿出来了,我们买不起铺子里烧的,就自己在家烧,样式有点丑但是很实用的,陈大夫跟洪管家看看能不能用。”

    登福赶紧把手上的巴掌大炉子递给二人看。

    “这都是新的一次都没用过,好用的很,”登福以为他们嫌弃赶紧解释了一句。

    “这是你烧的?”陈大夫看了砂锅还有严丝合缝的盖子问孙俊山。

    “嗯,没有铺子里烧的好看,自己家用也不在乎好不好看的,”孙俊山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解释起来。

    “这个怎么用?”洪管家看着孙俊山问到。

    “这个炉子里可以放三块木炭,锅里倒上水放在炉子上,这样盖上盖子不是刚好一套吗?如果用完了不想熄灭,就把这个底部小孔篾片拉严实,加个碎炭就能焖一夜到亮都有炭火用。”

    “篾片不会烧了?”洪管家看着竹篾片又问。

    “不会的,你看这口到炉子内胆,还多了一块内胆离的也远烧不到的。”

    “炉子做的巧!怎么就便宜了他个愣头青,去拿两块木炭来,中午老洪请我喝顿酒,就烫这圆子吃,”陈大夫毫不客气的吩咐起下人来。

    “你到会反客为主,”洪管家哈哈大笑了起来。

    “洪管家,麻烦你吩咐人把马车上的两缸爪子酒抬进去,白蓝花底的缸是米酒,家里酿不出多的来,就这么多了都给你拉来了,”孙俊山指着牛车说完。

    洪管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两大缸?”

    “嗯,你要是还想喝,明年捎信回来,我托陈大夫给你寄去。”

    “我才不给他寄美的他,”陈大夫眼里都是笑意。

    “米酒先别入库给我舀点出来,”陈大夫对着抬酒的小厮吩咐。

    “不给我寄就别喝,嘴馋的你,”洪管家脸一板不同意了。

    孙俊山回头从马车里掏出一个溜溜圆的肚子罐拿过来。

    “天冷喝米酒觉得冷,就把米酒加热装进罐子里,想喝了拿下罐子上盖着的倒扣杯子,倒一口就能喝上,不想喝了就把杯子在扣上,即方便不占地方也不担心喝多了,又能过个酒瘾的。”

    “这罐子我喜欢我要了,早怎么不拿出来?”陈大夫一把夺过罐子就要揣起来。

    “拿出来,明显俊山今天带来是送给我的,我平时也爱喝一口,”洪大夫一把夺过罐子,啧啧啧的看了半天。

    陈大夫相对瘦弱一些,抢不过气的直哼哼。

    “陈大夫你要是也喜欢,我过几天还会烧,我给你烧两个带过来。”

    “再给我烧两个那样的炉子,天冷坐在医馆里,中午吃点热乎的,手拿针也能稳不少。”

    “好,我给你烧两个小的,再给你烧个大的。”

    “听他的,没见过的都想要,你那酒要多少钱一缸?”洪管家笑吟吟的看孙俊山。

    “不要钱,自家酿的你们不嫌弃喜欢喝就好,”孙俊山挠挠头说到。

    “你娘子辛苦半天都送给我们喝了,不心疼吗?而且底酒不也是花钱买的吗?自家又不产酒的。”

    “一缸白酒也就花了一二百个钱,果子都是林子里长得没花钱,本就酿了自己喝的,洪管家别放在心上了,东西送完我跟我大哥回去了,不打扰你跟陈大夫相聚。”

    “暂时先别走,我们府里今天杀年猪,我听闻去年沈府的年猪骨头架子猪三样都给了你,我们府的今年也给你了。”

    孙俊山看看登福喜的眉开眼笑的:“谢谢洪管家了。”

    几人都有说有笑的喧闹说话。

    洪管家把银票递给孙俊山。

    登福的他暂时没提,登福也没放在心上,事后陈大夫肯定会给他结的。

    小厮送来了烧热的木炭,登福拿起炉子放进去,又接了开水放着烧开,他洗完手去厨房拿了蒜苗和辣椒出来放进锅里,提筐过来夹了几块酥鱼放进去。

    “这是什么?”洪管家问到。

    “这是酥鱼,赶路的时候吃够了圆子,烧开了水放几块进去烩烩就能吃,”说着他又夹了圆子进去煮。

    另外一个炉子烧热锅,没加水倒了一点油进去,扔点蒜苗辣椒。

    又倒进锅屋拿来的熟肉进去翻炒一会儿,圆子倒进去几个舀点酱油,翻炒入色后倒开水盖上盖子,一会香辣的味道出来了,登福拿出几块饼子贴在锅盖上加热。

    孙俊山给他们加热的米酒也拿来了,就装在那个胖肚子罐里。

    “可以吃了,”登福把热饼子夹下来,揭开锅盖关小火炉子,热腾腾的锅子就在眼前。

    洪管家倒了一杯滚烫的米酒,美滋滋的喝了一口,又在孙俊山的建议下吃了一块饼子!

    “真不赖!怪不得老陈爱这一口,委实好喝好吃呀!”洪管家满足的赞叹了一口。

    “吃喝都堵不住你的嘴,不是看不上吗?怎么吃的这么凶?”陈大夫哼哼两声。

    “你看你看陈倔头,我能像你有口福吗?我今天不是头一遭吃上吗?”

    “烩的酥鱼汤喝着也不错,”登福在边上补了一句。

    “别跟他说,他大老粗不识货的,”陈大夫接二连三的吃着菜,口齿不清的怼人。

    “我就知道洪叔躲在后罩房不去前院,肯定在吃新奇的食物,我还跟我祖母打赌来着,”一个戏谑的声音走进。

    “大爷,”陈大夫和洪管家都起身,恭敬的喊了一声。

    “嗯!吃的什么好香!”被喊大爷的人好奇的上前看。

    拿起旁边干净的筷子,夹了一块酥鱼尝尝,又倒了一杯滚烫的米酒喝。

    登福也不知道怎么了,脑袋一抽上前到:“热米酒陪饼子才好吃,光喝米酒味道寡淡了。”

    “是吗?那大爷也不嫌弃脏,直接从洪管家的碗里拿了一块热饼子吃,确实好吃,还有吗?送一份给我祖母尝尝,保准她不在喝那什么爪子酒了。”

    “有的,他们郎舅给送了一大缸来,”洪管家含笑的回话。

    “府里吃饭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上过这样的锅和炉子?”

    “大爷今天是赶巧了,这是他们自己烧制的,外面没有这样样式的,看着不起眼用着到是不错,听说我们要远行,今天来送饼子和木炭特地带来送给我们的,”洪管家和蔼的解释了一下。

    “你自己烧的?”大爷看着登福问。

    “是我妹婿烧的,他爹以前会一点,他也就跟着会一点。”

    孙俊山点点头上前,眼前这个身穿深蓝华服的人,年纪不大但是看人很有压迫感,虽然是笑着说话的,但是就是让人不敢直视。

    “你能在帮我们府里烧七八个吗?”大爷商量的问孙俊山。

    “可以的,大爷要是不嫌弃我回去给烧。”

    “不嫌弃不嫌弃,好用的很,还是陈叔识货,”洪管家在后面听了眉眼带笑。

    “陈叔是个细精人,他说好的准保没错了,”大爷随身坐下拿着碗就吃起来。

    “还有吗?在烫点进来,这个好吃多烫一点。”

    登福听了赶紧端出酥鱼,小心的倒进鱼块盖上锅盖,又夹了几块饼子放锅盖上加热。

    “得,大爷都吃上了,老夫人一会肯定会着人传去前院,我得亏吃的凶,”陈大夫放下碗好笑的说玩笑。

    “来人清理一个锅出来,送去老夫人那里用,”大爷对外吩咐了一声,进来一个年纪大的仆妇连锅带炉子端走了。

    “烧了这么久炉子外面不烫吗?”洪管家后知后觉的看人出去。

    “不烫,只能微微摸到一点热,就是为了好端炉子才做成这样的。”

    “这样就好,这样路上老夫人想吃什么都能做出来,”洪管家喜不自胜的说着。

    “我带你们去看看东西好了没有,这圆子酥鱼饼子能放多久?”

    “酥鱼可以放一两个月,圆子和饼子露天放也差不多这么久,”登福闻言赶紧回答。

    “三样东西每样给我送个十几筐来,府里人口多七吃八吃就没多少了,能赶出来吗?”

    “能赶出来的洪管家,”登福用力的点点头。

    “俊山小哥,这炉子就麻烦你了。”

    “没事的洪管家,我回去就给你烧出来,两天左右就给送来。”

    “那好,我老洪在这谢过了,东西都给装你们车上了,多几坛子金华酒就算是我跟你换的酒,我喝了不少你娘子酿的酒。”

    “这……我们自己酿的……”

    “俊山收了,不收他还有脸在喝?”陈大夫含笑的走出来。

    “谢谢洪管家了,”孙俊山恭敬的鞠了一个躬。

    “别这么客气,”洪管家挥挥手不在意的说到。

    孙俊山跟登福拉满两个牛车的东西出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