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上学堂

上学堂

    欢乐来的也快走的也快,年前到年后短短十来天眨眼就过完了。

    正月初十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魏大夫带着三个孩子拿着行李要远行了。

    菊香站在门口,面带微笑的看着三个孩子坐马车,“要听师傅的话,在外面不许太淘气了。”

    “知道了娘,”思颂思湘失落的点头答应,也没有表现出多伤心。

    因为常年在外行走,没了初离开家的不舍。

    “姑,我会照顾好妹妹们的。”

    “你们走吧!不是不想让你爷奶看见吗?”菊香笑着挥挥让马车走。

    她和孙俊山跟在马车后面送出老远才停下脚步,看着远走的马车模糊了双眼。

    回来的路上看见登福站在路边出神的看着。

    “孩子们不想你担心,连爹娘那里都没通知,我要不是听思颂说漏嘴了,我都不晓得他们今早走,”孙俊山苍白的解释了一句。

    “我明白多田的心,我就是心里疼的慌,”登福说完转身回去了。

    马车里思湘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大哥姐姐……”

    思颂眼泪也刷刷的流下来。

    魏大夫拿出她们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糖瓜,那时候思湘一哭,他拿一个糖瓜就能哄好姐俩。

    “乖,做了大夫就留不住家里了,每日奔走才是我们师徒该做的本份,吃了糖瓜就不想家了,”说完还伸手摸摸思湘的脑袋。

    “师傅你摸坏了我的头发,这发髻还是我娘给梳的,”思湘擦了擦眼泪慢慢的从他师傅的手下把头发拯救出来,拿起一块糖瓜放进嘴里吃。

    马车跑了小半天才到了府城的落脚点。

    魏大夫撩开车帘下来,魏夫人跟儿子站在门口笑盈盈的。

    “子溪哥哥?你没去京里考试吗?”思湘看到门口的人有些意外。

    “等你们来了咱们一起进京。”

    “等我们?我们走的不是一路呀?”思湘闻言疑惑了。

    “你师傅决定带你们进京访友了,”魏娘子笑呵呵的给三个人解惑。

    思颂跟多田对看了一眼也有些讶异,“师傅不是说我们去苗南吗?”

    “我有个老友在京里遇到一个奇症,我想带你们去看看。”

    “老顽固……?”一个疑问的声音传来。

    几个人回头看,“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呀!”魏大夫不冷不淡的看着陈大夫说完。

    对他身边的一个贵公子看了一眼,转头吩咐到:“进去收拾收拾东西了。”

    “好标志的两个女娃娃!”陈大夫赞叹的说一声。

    “你跟孙娘子是什么关系?”贵公子温声开口看着思湘询问。

    思湘抬眼看他年龄在二十八九,长相星眉剑目的,白润的皮肤透着健康,一看就是会拳脚功夫的,头戴金丝镶玉冠,一身青蓝祥云纹锦袍,罗衣袍外罩一件湖蓝大麾。

    “陈爷爷,我是思湘呀!”

    “思湘?你不是小子?你你你……”

    “你什么你?我什么时候告诉你她是小子了?”魏大夫冷淡的看着陈知节。

    “你真是造孽呀!好好的女娃儿你教她做什么大夫?你……女娃做大夫将来可怎么好哦!俊山两口子也是靠谱的人,这事怎么做的……”

    子溪自然的走在思湘跟前,用身体挡住了贵公子的眸光。

    “我怎么作孽了?我魏家的儿媳妇哪个不是会点岐黄之术?将来怎么样也是夫唱妇随的,要你一个外人操什么心?”

    “你们带着湘儿去换衣服,我们出发该走了。”

    “不知道魏大夫去哪里?”贵公子开口问到。

    “苗南,”魏大夫丢下一句话跟着也进去了。

    “大爷,我们还去镇上吗?”陈知节看他主子盯着门里看,心里惊了一下面上不显。

    “她跟她母亲长得真像!特别是那双眼睛,冷潭里带着一团热火。”

    陈大夫头皮麻了一下,大爷至今未娶愁坏了老夫人。

    这……这……那是老顽固的儿媳妇,你这不是找苦吃吗?

    “是像菊香一些,不过看着跟她娘还是差一些,她娘看着温婉懂礼实则性烈如火,她看着就是活泼开朗些宠的娇。”

    大爷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陈大夫,“我当年就是顾忌懂礼的太多。”

    魏大夫站在门后没动,脸上闪过森冷随后又归于平静。

    思湘换好衣服出来,亲昵的搂着魏娘子撒娇,显然刚刚的插曲没有对她造成影响。

    “师娘怎么办?我好想去京里!”

    “想去我们就都去好了,”魏大夫走进来看姐俩都换了小厮的衣服,看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哪里还有娇俏的模样了。

    “师傅刚刚不是改口说去苗南了吗?”思湘撅着嘴不满的说到。

    “爹那是骗陈大夫的,我们出发了,”子溪伸手拉过思湘的包袱背着,四个孩子一身兴奋劲的先走了。

    魏娘子看人出去了敛了神色,“怎么就碰上他了?咱们都已经够小心的了。”

    “他又能做什么?沈家门里就他一根独苗了,他若真是能随心所欲,沈老夫人当年能特地送信给我们要情分?”

    “还亲求我们带菊香的丫头远走,不就是怕她的独苗栽进去吗?”魏大夫冷哼一声。

    “因为他,人家一家子骨肉分离,他还能再起什么心思?除非沈老夫人不在了。”

    “可我看他……”魏娘子皱皱眉头。

    “你看到菊香头上戴的木簪子了吗?那手匠工艺根本不是一两二两银子的工艺,偏巧俊山回回去宝银搂都能买到。”

    “所以菊香聪明呀!闺女不敢放在家里养,她心思细腻明白,湘儿别看着淘,其实跟她娘一样聪慧,两年后她及笄了若是喜欢子溪,就让他们成亲,若是不喜欢,就挑一个她喜欢的赶紧成亲。”

    “那我还是希望她喜欢咱家子溪,你没看到儿子的一颗心全在湘儿身上了吗?”魏娘子嘴角上翘的说完。

    就在几个孩子等的不耐烦的时候,魏大夫夫妇才姗姗来迟。

    人坐好马车开始向着城外跑,在他们走后出来两个人对看了一眼,都骑上马也跟了过去。

    菊香若是知道她跟孙俊山因为在府城无聊唱了两句曲惹了祸,估计是撞墙的心都有了。

    孩子离开,家里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呀!

    早晨菊香把头发梳好,用大小钗子错落的插进头发里。

    戴上孙俊山给他买的玉环耳坠,这一副是她最喜欢的,没事的时候经常的戴着。

    “今天怎么梳妆打扮了?”孙俊山进来看见菊香正在整理衣服。

    “我今天去爹娘那坐坐,三个孩子走了老两口都没了精神,我要是在灰头土脸的去,不是更让他们戳心吗?”

    “别说爹娘没精神了,就是我出来进去都没精神。”

    菊香起身过来抱住他。

    “俊山,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我们也总是要放手的,我们都好好的相偕到白头,不管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都有家可回。”

    “什么时候才能白头呢?你现在走出去比你当小姑娘的时候还好看、还年轻!”

    “你也比我刚嫁你那会年轻,看着也不像个当爹的,”菊香说完还调皮的亲了亲孙俊山。

    夫妻两人很少有这么亲密的举动。

    孙俊山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手却没有松开怀里的人。

    “等思迁思修十六七岁了,我们要是还这么年轻就出去玩玩,跟魏大夫他们一起走,就去闺女说的那什么苗南,穿着她们给带回来的那衣服。”菊香眼里都是憧憬。

    孙俊山一想那花花绿绿的衣服,不自觉的笑开了容颜。

    “行,到时候我还给你买闺女说的那什么一头银饰的帽子。”

    夫妻俩在家说了好大一会的话,菊香才笑盈盈的来到爹娘家说话。

    “俊山,要不让二哥去送孩子们吧?”

    “我跟二哥一起去送,顺带再把夫子的节礼给了,沈家那边也得送个节礼做人情。”

    菊香一想也是的,沈举人家的年礼节礼孙俊山一直都是亲自送的。

    “去了要好好的听夫子说课,爷奶过几天就去镇上了,”登福娘唠唠叨叨的叮嘱孙子。

    家里的几个孩子全去了镇上念书,总要跟大人在身边才行,本来是菊香要去的,但是她要教梁小燕做吃的,因此只能韩大年两口子先去照顾分担着。

    两辆牛车拉走孩子,韩大年无所事事起来。

    菊香就跟她爹把两个荷花塘逛了一遍,又去田里看了一圈,最后才去了瓜地转悠。

    “爹,你看二哥这甜瓜架的真是好!比当初我们头两年做的时候好多了,”菊香指着瓜秧子说到。

    “都做了多少年了?再不好他还种个啥瓜呀!”韩大年一脸笑意的说完。

    爷俩看了半天准备回去的,大路上得得得的来了不少车队。

    “二哥没说今天镖局来拉瓜菜呀?”菊香看着她爹说到。

    “想是临时急要的,”韩大年跟闺女停下脚步站在田头。

    马车陆陆续续的停好,还有一辆油毡马车在其中夹着。

    韩大年一看那马车,就晓得他们主子又来了。

    洪管家先从马车下来,接着就是陈大夫了。

    “洪管家陈大夫,”菊香笑笑的打了一声招呼。

    “孙娘子今天也在瓜地了?我还说有事找你询问呢!你在刚好省了我去找了,”洪管家朗声说到。

    “今天是碰巧了,我跟我爹没事过来看看,什么事洪管家你说。”

    “我想问问你竹炭的事。”

    菊香听完眸光一缩,一瞬间目光又恢复了自若,“竹炭”?

    “对,我偶然听俊山提起过,我们今天来拉菜顺带问问他能做出来吗?”

    “俊山去镇上送孩子念书了,你们没有碰上吗?”

    洪管家摇摇头。

    陈大夫开口到:“先把菜和甜瓜收了,剩下的事等会再说。”

    “陈大夫说的是,我带你们去摘菜摘瓜,”韩大年热情的带着小厮们下菜地去。

    菊香的目光随着他爹走动。

    洪管家不赞同的看了一眼陈大夫。

    陈大夫无奈的看了一眼马车,又随意的看了眼菊香头上的钗簪,特别是那双玉耳环。

    “菊香,我们是碰到难题了所以才来询问你,我知道你不想惹麻烦,要不是……”

    菊香看陈大夫预言又止的样子,眼底还有一片急切,脸上的表情不像是说谎骗人的。

    “竹炭可以烧但是竹炭率很低,而且成本太贵一般的读书人根本用不起。”

    “如果我想要五十斤能给我做出来吗?”马车上的人下来了。

    “能做出来,不过时间要久一点,不知道公子的时间急不急?”

    “多久?”

    “最快要三天,竹子不像木炭焖的好一天就能出来。”

    “就三天,三天后我亲自上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