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开医馆

开医馆

    正月初二多地带着方春回岳家拜年。

    登丰红梅带着儿子多发去走亲家,家里剩下的都来菊香这边拜年吃饭。

    费家三家老小都趁着便利跟着来了,乌泱泱的烧了四五桌饭款待了一天。

    初三韩家一大家子,又去给费老太拜年吃了一天,这叫礼尚往来,拜年都是给长辈面子,不能只有一头去不合适。

    初四魏大夫夫妻带着四个孩子回来拜年,连着在家待了三四天才收拾回府城。

    多地领着方春就便跟着去府城,说那边种的花需要打理了,花了好多成本做的不能糟蹋了,韩大年听了虽然感伤却也没阻止。

    “小二小四也跟着我们去府城吧!省的还要二舅来回送你们了,”思湘看着自家的弟弟说到。

    “虽然有两辆车有点挤……”

    “听姐姐的安排,我跟二哥坐车头也能挪到府城去,年外这段时间二舅和我爹忙的吃饭都是匆匆扒两口,没时间送我们了,”思迁开口打断了他爹的话。

    “镇上那边就大舅和爹送,镇上离家近耽误两三个时辰就回来了,”思颂也笑言说到。

    菊香看了一眼两个闺女也没插话,一个比一个心疼她爹的,孩子看着被保护的很好,实际很有主张的。

    “闺女安排了我听闺女的,”孙俊山头点的跟捣蒜一样。

    初九一大家吃完团圆饭,初十两辆马车拉走了家里一半的人。

    中饭结束,两辆牛车又送走了剩下的孩子,菊香跟着爹娘一道去了镇上。

    “多发年底成亲,多吉的事二嫂考虑了没?”菊香小声问她娘。

    “打听了,不仅多吉的,多庆的都寻摸好了,你二嫂做事有根有据的,我们就不多言插话了,我跟你爹就负责看好孙子,多田和多地的事都操心完了也没什么可焦心的了。”

    “妮儿,镇上这边安顿下来,你就去府城住着吧!思颂大着身子进出都怪吓人的,身边又没个经事的人,要是遇见啥事了怎么办?”韩大年挪动了一下身体低声跟女儿说到。

    “我跟俊山也商量了,等天暖和了二哥的棚子扯了,我们就去府城住着,看顾着大丫头和多地。”

    “思修五月份才能去府城念书,到时候家里春收春种的还能帮帮他爹。”

    “这是我给多田多地兄弟俩的,你们去了那边,看见合适的地了就给买了,不管做什么手里不能没有田,有田才是有根的人家,”韩大年偷偷的塞了一个灰布包给菊香。

    菊香接过来一摸有折痕,“爹你拿回去,这都是二哥年年给你的钱,多田兄弟那不是还有我跟俊山吗?”

    “给你就拿着,多田兄弟俩是你们的孩子吗?说到底还是韩家的孩子,你大哥心迷,我们当爹娘的还能跟着心迷吗?”

    “他们兄弟有爹无靠的,要不是你当姑的一力承担了,他们怎么能被安排的这么圆满?我只恨当初为什么生了他这么个孽障。”

    “我跟你爹年龄越来越大了,手上有多余的,就多偏偏那两个可怜的,剩下明面上的等我们走了在交代平分了给几个小的。”

    “昨天大孙子偷偷跟他爷说,姑父悄无声的给买了医馆铺子,他漂泊了十多年第一脚踏进门坎里,才觉得是有根的人。”

    “你爹听了坐了半夜都没睡,我看他这些年赚的钱不给两个大的打算,都留给小的,可能让两个小的发家,”登福娘说完用袖子擦脸上的眼泪。

    菊香拿出手帕轻轻的给她娘擦泪,“多地的房子和田不都是大哥买的嘛!”

    “多田定居也是临时打算的,当初俊山买的时候,不也没想到大丫头会留下来吗?就是觉得铺子跟杏林堂格局很像,就一心买回来给他们留着了。”

    “你们都能提前为孩子打算,他当老子的是木头吗?一套房子十几亩田就把一个人分出去了,家里活计一样都没分,要不是你一力扶持着,他们去府城喝西北风吗?”

    菊香突然想到当初的登福,他也是什么都没有分出来的,他仿佛在复制过去的自己。

    “孙子们都在前面当心被看到了,以后凭他们自己过了,他姑他爹他二叔不都是凭自己过起来的吗?妮儿把钱收好,这是我当爷给他们。”

    菊香握了握手,“他们兄弟知道了也不会要的。”

    “不要就烧了,我们老不死的握着钱不给留着干啥用?吃喝穿用你们兄妹准备齐,每年过节过年还给钱的。”

    “我去府城安顿下来,给他们在附近买田地分了。”

    “你跟俊山看着安排就成,等思颂生了就派马车来接我们去府城看看,听说药铺子大的很!”

    “爹,到时候我亲自来接你,还有多地那里你跟娘也要去看看才好。”

    “菊香帮他规划的一年四季都有花,天天都不缺钱进,大的赚不到多,小的养家糊口完全是可行的,”孙俊山回头笑到。

    “赚那么大的钱干啥?他们这么年轻能守住吗?就这每天进账看着不起眼才是最好的。”

    “这我爹最有发言权,别人看我二哥架子拉的好大,还以为一冬都不得了了,实际还没夏天赚钱,”菊香说完呵呵的笑起来。

    “可不是,冬天柴,人工、棚子、成本又大,细细算下来竟然还没夏天赚的多!一天忙到晚还请人看,”韩大年自己也笑了起来。

    “算着是没大哥的划算,桃树鱼塘莲藕香膏几乎都不需要什么成本的,除了雇人和糖,其他的都利外赚的。”

    “所以你大哥四月开始,每天做香每天有进账,外人还看不出什么来,都觉得闹着玩的,实际天天总算下来哪天都是惊人的!”

    “你二哥好嘛!一茬瓜拉的阵丈大,下一茬又得等老半天才行,整天还提心吊胆的别折本了!”

    “不过就这样咱们都是开心的,无论赚多少都是赚,你看看费家小三子一家人挑菜卖,不也忙的美滋滋的吗?”

    “爹这话说的是,我就不做别的,牢牢的把着木炭活,现在镇上谁不知道我木炭做的好?这些年不是没有人想抢我生意,价钱给的又低,低又能怎么样?还不是砸自己的饭碗?”

    “砍一挑柴不烧都能卖二三十文,更何况一篓子木炭都要三挑柴了,还要一天到晚的趴地上忙活都不一定出木炭多,咱们就做好手里的东西,别人想抢都没本事。”

    后面牛车上几个人聊的热火朝天的,登福回头看他爹娘,缩着脖子都不减脸上的笑容。

    到了镇上菊香火速生起了火炉子,又灌了热牛皮水囊给老两口暖着。

    “爷爷我冷,”多塘小脸蛋冻的发红的跑过来。

    “爷给你捂着,”韩大年解开羊皮袄把小孙子抱进袄子里。

    “赶快都过来喝热汤驱寒气,”孙俊山端着火炉子过来,一锅热腾腾的汤还有香味。

    多吉拿碗先给他爷奶盛了一碗,然后再给两个最小的盛了一碗,又给他大伯和姑父盛好,剩下的才是几个兄弟的。

    喝了热汤暖过来,多塘从袄子里跑出来,一下窜进登福的怀里撒起娇来,看熟练的样子,在家应该没有少这么做。

    中午烫了四个锅子出来吃饭,下午孙俊山跟登福又赶回村里。

    几个孩子各自抱着拜年礼回了书院。

    菊香回到自己家,屋里屋外打扫着卫生,院子的角落里有几盆花都有了花苞,她又进小屋通风的地方看,一股冷幽的清香扑鼻,想都没想赶紧采摘了开出来的花用油泡了。

    孙俊山回来拿出地窖的芋头,按照菊香走前的交代去了屋后菜园子,挖了地出来把番薯都种进去,等长秧子出来剪了插地里。

    又去了芝麻地锄了半天的草,顺着走进树林地边看了一眼矮墩的油茶树。

    多田回到府城都来不及休息,找了木匠做柜子和格挡。

    魏大夫夫妻留下来帮忙照看,他们得等医馆装好了思颂生完才会走。

    “师傅,我今天要下村去收点药材回来,家里完工要结钱的,你就帮忙结一下,”多田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给魏大夫。

    “你哪来的钱呀?”思颂好奇的问到。

    “我爹给的,三百两,”多田解释了一下。

    “你要去收草药就去吧!半个月能回来吗?”魏娘子不放心的询问。

    “差不多能回来,多田算了一下时间,到时候我尽量赶回来。”

    “收药材需要钱,这是我爹给的,还有妹妹这些年没花用积攒的钱都给了我,你带着去收药材吧!”

    思颂拿了一个小包袱给多田,“出去人家不一定认通兑票,铜板跟碎银子我爹都换了半包,这荷包里最小的票是五两的,最大只有五十两的。”

    “姑父啥时候给你的?”

    “悄悄给我的,是我的嫁妆,”思颂娇俏的笑起来。

    多田掏出荷包里票数了数,有八百两他又抽出三百两给魏大夫。

    “你都带着收药材,家里不够了回来在结账,眼下药材才是最重要的。”

    多田一想也是的,把荷包放进贴身的衣服里藏好,背着衣服和包裹出门了。

    思颂跟在后面来送他出门,“药材多了走镖局,别自己跟着了。”

    “你在家里不要担心,差不多我就回来了,也就在附近收收了。”

    “大哥等等我,”多地一头汗的跑过来。

    “给你,你出门收药材需要钱,姑父都说了一个药馆开起来最少都要两千两,眼下我没那么多钱,等我贵花油都卖出去了,我攒着都给你先用。”

    “你刚成亲哪来的钱?”

    “姑给了我二百两买花种用的,我没来得及买,加上年底那段时间卖花膏油七八十两,方春把陪嫁的首饰卖了凑一起有三百两。”

    “另外二百两是小四小六给凑的,二哥跟小五小七给了一百五两,二叔给的我没要悄悄的给还回去了。”

    多田眼睛发酸的厉害,转身背着兄弟和妻子站立。

    “没出息,”思颂抬手抹着眼泪骂到。

    “我爹我娘年年木炭看着卖了不少钱,全都贴补给我们姐妹了,今天多地春儿还把家底子都掏空了,你还有什么好抹眼泪的?”

    “出去注意安全,早点收好药材回来,将来好好孝敬我爹我娘,兄弟团紧才是正经的。”

    多田点点头背着包袱,头也不回的走了。

    “多地,你回去跟春儿说,姐心里记着她的情了,等我们稳定下来了,姐给她首饰补上。”

    “没事的姐,我们卖花膏半个月就能买回来了,我先回去了家里还剪花呢!”

    思颂对他挥挥手目送他回去,她心里其实也发胀的厉害。

    爹娘这些年见不着她们,但是年年不落下给三个人每人三百两花销。

    家里还有两个弟弟的花用,余下的钱几乎都贴补给了她跟多田这次开医馆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