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进士

进士

    思湘跟子溪一早就来到京府衙门口等下皇榜。

    公告前黑压压的都是人,也不都是举子考生们,更多的是有钱人家的小厮来占好位置看榜。

    “你去马车上等我,我带人挤进去看,”子溪看了看人群说到。

    “那行,”思湘也没矫情的同意了,她太想知道结果了。

    在马车等了将近两个时辰,她都等不住了的时候,听见外面有人疯癫的怒骂哭闹。

    车帘被一阵风的拉开了,子溪一身整齐的衣服凌乱不堪,发带都是松松散散的,思迁“二甲第六名!二甲第六名!”

    他红着眼眶颤抖的声音几乎都不成调了,像他们这种匠籍大家族的人,一人有能力希望中进士,连带好几家都会使力,当然回报给你的也不少。

    至少他跟思湘的孩子,就能因为一个进士小舅子而改变匠人身份。

    太医名声叫的好听,实则家族里出生的孩子改变不了继续走这条路的命运,低人一等的身份都是要入籍的。

    啪一声!思湘听完愣住了,手里的暖炉都掉到了马车里,眼泪毫无征兆的落下来。

    “快回去通知老爷太太,赶紧去舅少爷那边打点,一会报喜的人去了别慢待了,快去!”

    “少夫人我这就去,”子溪身后的小厮听了撒丫子就跑了起来。

    沈府里:沈延麟坐在太师椅上反复的摸着身上的狐狸袍子,雪白的毛色一点杂质都没有。

    师爷一路小跑步的进来,“大爷,孙思迁二甲第六名!听说还是他有意为之,考前一晚陆老头跟他说了好久的话。”

    “沽名钓誉!陆老头是个喜欢藏拙的人,怕这个心爱的女婿成为箭靶子,二甲不前不后的谋个外任,平安过度几年,到时候换天了他女婿有资历有根基的,回京里陆家使使力的事情,老狐狸……。”

    “看看人家选的培养人,说什么听什么,再看看我选的!”

    “大爷的眼光也是一等一的好,少爷心肠软是软了点,守族也是一把好利器,最重要的是他心里在乎大爷。”

    “要不这纯色的狐狸袍子能加急送回来?”

    那“无相花果”府里就独独大爷有?

    “这袍子,廖国公看了都眼红的滴血,京里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好皮子了!”

    “他要是真是在乎我就该告诉我,出去游历这样的借口亏他想的出来?科试说放了就放了,白白的准备了一年!”沈延麟撇撇嘴角不满到。

    “我的养子什么时候这样畏首畏尾的了?”

    “大爷,少爷毕竟是真正的读书人,他不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公子哥,骨子里仗着恩封成不成气的都不在乎,心里还是觉得靠娘老子得个一官半职的很光荣,少爷犟死要自己科举不就是有出息本事的吗?”

    “娘娘当初说的他不过考虑了一下,就不动声色的拒绝了,这每回送回来的东西少过六哥儿的吗?”

    “那位的身体正康健,娘娘这个时候笼络读书人不是递刀子吗?若是少爷当真陪着去冬猎了,我们到应该考虑放弃了,一个大族历经磨难跌浮好几辈子才有根基,若是为了一个尚不明朗的局势,过早的暴露自己才是愚蠢的。”

    “琅华入了皇家心思自然就多了,宫中妇人自身尚且难保,都还有闲心把手伸回娘家来,我们沈家不是只有六哥儿一个人选,她不是告诉少爷,她只想六哥儿当个闲散王爷吗?我当哥哥的成全她。”

    “大爷……”师爷看冷笑的沈延麟说不出话来。

    “别忘了,冷宫里还有一位哥儿呢!安排安排好好教导他。”

    “还是陆老头精明!没有本事的时候就规规矩矩的安生着,蓄力够了一发待中大局便能成气候,余下的慢慢收拾就好。”

    师爷听完眸光一闪,“我会安排好的,那奶酪糕大爷还吃吗?”

    沈延麟操起手边的茶碗就砸了过去,“吃吃吃,吃死你,思修拢共送回来六盘子糕点,你一个人就吃了四盘子。”

    师爷轻松的躲过茶碗,“我这不是知道大爷不喜欢吃甜味的糕点嘛!放着也放坏了,不如便宜了属下。”

    “滚!让人把糕点热了端来。”

    师爷怏怏不乐的走了。

    魏大夫一身劲的打发走了报喜的人,在屋里抱着刚出生四个月的孙子傻笑。

    我们“商陆”脱籍有望了!“以后你姐姐佩兰,也能有个好的选择了。”

    思迁穿戴整齐拎着魏大夫准备的东西,去了岳父家拜谢礼。

    思湘则是赶紧写信回府城告诉姐姐,让他们通知父母。

    进士呀!从此以后姐俩的孩子都能改变匠籍的身份!

    ……

    一个月后思颂接到信,看了一边哭一边笑的,真是演绎了一人得道,全家鸡犬升天的景象!

    孙俊山每天早出晚归的忙在瓜地菜地。

    菊香住在镇上不用带外孙,闲下来搬出鲜花继续育种做香膏,没事的时候还会练练字,字帖是思迁抄录好给她用的。

    “俊山,过年带菊香回来过,小四小六也不在府城了,你们就两个人过年也怪冷清的。”登丰端了一个旺炭炉子过来,又端着一锅红烧排骨放上烧着。

    “我们回来过年多地怎么办?方春爷爷过年方家都是要接他回去的。”

    “那就让多地一家子都回来团聚过年。”

    “二哥不现实,多田兄弟俩都去府城好几年了,跟小林庄早就生分了,要不是爹娘不愿去府城住,多地怕是连镇上都不愿意回去了。”

    登丰听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大哥其实有点后悔了,不过是因为两个儿子不愿回头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二哥是知道我的,孩子们的主一个都不让我做,也就没吃没喝了才想到我,”孙俊山说完无奈的笑起来。

    “你二哥我也跟你差不多了,多发小两口住镇上不回来。”

    “多吉小两口,到是每天跟着我种菜,你看他像是吃苦的人吗?我每天供佛爷一样哄着他们干活,多庆这每天舍不得放下书本子的……!”

    孙俊山听了直笑,“二哥,焖木炭也不像以前那样松不开手了,正月里我就不回来了,这边就交给二嫂两个大兄弟焖,大丫头至今身体都养的不利索,菊香操心的都睡不着觉,我心里也不放心的。”

    “他们都跟着焖十几年了,家里的事别操心,一年一百两银子白行给你的呀?”

    “做事都不上心的,以前有你在依靠你,这两年你渐渐放手了他们还拿不起来,像话吗?”登丰提起来就有点生气。

    “不是依仗有你这个姐夫在嘛!”

    “俊山,以后这菜地瓜地我可能会交给多吉,也可能是多发,那时候他们都娶亲的人了,我还能做主说什么吗?”

    “一年一百两呀!就择择菜看看菜地打个柴的,那时候小的们能愿意吗?”

    “你带了他们十几年,至今都不会砌地筒子,焖筒子半夜不到就烧完了,第二天菜地冻死了一大片!”登丰想想都无语了。

    “这不是还有我们吗,等我们真的干不动了,你在找两个小子过来跟我学一年砌筒子焖木柴。”

    “二嫂娘家兄弟也不多,韩家这边也就你和大哥,剩下就是几个孩子,多一份人家总是一份力量不是?你多想想十几年前的那场兵乱,二嫂娘家一家子给你守屋子,别说一百两,就是一千两你有都该给他们。”

    “我就是想着那场慌乱,一百两你出了七十两,我虽然少给了,但是瓜果蔬菜我样样供着他们吃,冬天甜瓜我跟你二嫂都舍不得吃,只要是他们来了,哪天不吃好几个?就是念了那一场情分,也就是我们两个人我才发发牢骚。”

    “你跟二嫂对他们的情分,他们心里也明白,要不处的这么好?”

    “不说他们了,提起来不争气能恨的牙根痒痒,”登丰说完乐呵呵的笑起来,两人对着热锅子你一口我一口的吃着。

    傍晚孙俊山交代清楚回了镇上,晚上躺床上跟菊香笑说登丰的气恼。

    “他们也是死心塌地的跟着二哥,但凡是换了机灵的,暗地里偷学了他哭都找不到地去。”

    “估计二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吧!要不气成那样都没说什么,也就随口发发牢骚。”

    “你跟二哥说清楚正月不回来了没有?”

    “说了,二哥让我们回来去他家过年,我拒绝了,我们回来过年多地一家子怎么过?二哥听了也没勉强了。”

    说了一会话,两人才慢慢的睡了过去。

    孙俊山早上回村里忙碌着,加上他有意教红梅大兄弟焖炭,到也上手的快了不少。

    菊香在家没事时候去肉铺买些肉回来腌制,几乎腌制的都是儿女们爱吃的肉。

    又找猎人买了一些不好逮的野味,做成风干或者直接熏腊储存起来。

    去府城的前一天菊香回村看了爹娘,拿出两件狼皮袍子给老爷子老太太穿上。

    这是思修特地捎回来的给他姥爷姥姥的,菊香接到皮子就连天的赶了出来。

    “妹妹,你不带点菜去府城吗?”红梅穿着崭新的羊皮袄爽利的问小姑子。

    “不带了,府城那边我育了菜,大哥那边的羊皮袄就麻烦二嫂送了,样式喜不喜欢的都是思修的心意,”菊香坐在马车边上低声跟红梅说到。

    “放心我晓得怎么说,孩子给东西还能挑什么吗?那她真古怪了。”

    “那我们回去了二嫂,下着雪怪冷的你跟二哥快回去。”

    “你们赶紧走吧!大丫头那边想吃什么就捎信回来我让你二哥送,她年纪轻不晓得身子亏了的厉害,你要给她补踏实了,”红梅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

    “知道了二嫂,”菊香对他们挥了挥手马车走远了。

    “妹妹算是跟他大伯家彻底的生份了,我就是不明白他当初怎么会说出那句话的?思颂多好的一个孩子,身体亏损的走路都不敢快了,他大伯还让人回来!”红梅怜悯的吐槽到。

    “没事少说闲话,让儿媳妇听了又生出是非来,老大那个看着文静也不是好相予的。”

    红梅白了他一眼,“这不是没人了我才说的吗?在儿媳妇面前说,我是孬还是傻?”

    登丰听了一甩手去了瓜地,没理身后的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