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娇娥 » 第一百七十章 连台本戏

第一百七十章 连台本戏

    文中君有些不知所措,疯狂在脑子里寻找能够劝住下喜宝的理由。

    “回去哪有那么容易?府台夫人,你至少要先跟府台夫人商量一下吧。她现在正在难处,你就这样抛下她不管?”

    “你今天没有看报纸吧,朝廷虽然没有了,但从前的许多官员依旧继续留任。宋大人在任上做得那样好,肯定会没事的。估计这会儿唐姨家里的门槛都要被客人踏平了,她哪有空顾得上我?”

    喜宝说着,已经收拾了一个皮箱。

    文中君于是又道:“那尚雅班呢?你一直带着她们,如今突然要回北京,难道就不需要跟她们商量一下吗?”

    喜宝果然停下动作思考起来,但她很快摇摇头道:“雅望她们早都红了,就算没了我,她们在沪上的日子也不会差的。她们与我不同,我回北京是叫回家,她们要是跟我一起,就叫离家了。”

    她说,冲着文中君招手道:“帮我在柜子里拿个箱子出来,待会儿我们得出去买些沪上的土产带回去,许久没见梅、兰、竹、菊,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不过你说的也对,要不你赶紧去雅望她们那儿走一趟,把我要回北京的事儿跟她们通个气儿,你就说我先回去探探路子,要是可以的话,回头再邀请她们一起。”

    文中君哪里肯去?

    他是万万不想回北京的,绞尽脑汁,又道:“对啊,你这样冒然回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我可都听说了,那边这两年可是天津坤班的天下,你好些年没回去了,戏迷的口味都不了解,回去之后要是吃不开,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那不是正好?”

    喜宝咧嘴笑:“我就是天津人,你不也是天津人?”

    “可是——你总得给我一个非得回去的说得过去的理由,单单为了见梅畹卿,这太荒谬了!”

    文中君还想劝一劝,喜宝却直接从信篓里挑出一封信来递了过来,直接堵上了他的嘴。

    “这可以成为理由吗?”

    文中君这两年给喜宝做经理,打理她一切事务,做着做着,如今也能读书识字了。

    “翊坤班?她们找你过去搭班?”

    这个翊坤班他可太知道了,刚他跟喜宝说的那个北京城正红的天津戏班,就是这个翊坤班。

    “她们唱得好好的,作甚忽然找你过去?”

    “你往下看嘛。”

    喜宝就不告诉他,依旧在整理东西。

    文中君于是又继续往下看。

    原来是翊坤班要排新戏,人手不足,她们又想趁着女子能够合法登台唱戏这波风潮,出个大新闻,于是就给如今沪上最火的喜宝发了邀请。

    强强联手嘛,这种事儿早几年梦老板就为喜宝干过了,文中君最知道这件事儿的好处。

    “可这信上也没写明白啊,都不知道她们排什么,剧本质量怎么样,你就这么冒然地去了?”

    “《石头记》,”喜宝将箱子一合,看向文中君道:“而且是八本连台,墨香先生写的剧本。”

    文中君人都傻了。

    “墨——丁墨香?”

    他激动的一双手都不知道放哪里,“这么好的机会可别被别人给抢走了,我这就去买火车票,我买了火车票,我还要买船票,我得提前准备着,千万别在路上出岔子才行!”

    文中君说着就开始忙碌起来,可是事情太多,他都一下子不知道该先忙什么才好。

    总之他太高兴了,那可是丁墨香呀,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剧作家了,但凡能唱到他写的剧本,就没有不火的角儿。

    要是喜宝一回北京就能唱到他写的剧本,哪怕不是唱台柱,唱个四柱,也是了不得了。

    再说那可是《石头记》的连台本啊。

    这在前朝都是禁书,每回戏班偷着演,都要得个满堂彩的。

    他忽然觉得如今没了朝廷和皇上挺好的,不光女子能光明正大登台唱戏,连《石头记》这种禁书都能搬到台上来演了。

    文中君终于同意回北京,喜宝也总算松了口气。

    等到文中君出门,她便从枕头底下摸出了蒋义甫的传家玉佩,这么多年她一直将她放在身边,一刻也不敢忘记家族的仇恨来的。

    她将那玉佩放在手中,默默在心底念道:“宇文世科,等着接受大众的审判吧,你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新政府收回了路权,许多地方的火车,都可以供老百姓乘坐,但仍旧没有能够从沪上直达北京的铁路。

    喜宝他们要回北京,得先乘坐京沪铁路到南京下关,没错,这里的京并非北京,而是南京。

    到了南京下关,要坐船过江到浦口,那里有条津浦铁路,可以直达天津,之后再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

    为什么非要从天津中转,而不能直接从浦口到北京呢?

    因为不同路段的铁路,修建的国家不同,轨道标准也不同,有些甚至都没有连到一起。

    即便是这样,也还是要比坐海船快,坐船光在船上就要三天,还是要到天津,再加上从天津到北京的路程,那就更久了。

    而坐火车的话,全程只要两天半。

    想起上次来沪时在海上的噩梦,喜宝和文中君都觉得,国家能收回路权可真是好啊,至少回家变得更快了。

    在天津下车了,喜宝并没直接回北京,她叫文中君先回去找个住处,顺便和翊坤班交接一下,商量她的包银问题。

    她自己则要去处理些私事。

    一来她家人的墓地她是一定要去的。

    二来宋有贞也葬在这里,他在天津有宅子,过世前已经交代全留给喜宝,他也早给自己买下一块风水宝地做墓地,这些事情,都是后来叶荣臻写信告诉她的。

    这两件事儿,文中君都知道。

    尤其第一件,当年刘铁兰收下喜宝,要领着喜荣生班去北京时,特意叫喜宝来墓地祭拜过,他们都知道她是死了娘,才被迫加入喜荣生班的,只是不知她娘是谁而已。

    四年没回来,蒋家这块小墓地竟然又多了几座坟,喜宝仔细看过,是他叔婶和堂兄弟的,立碑之人竟然全是蒋义甫……

    说下连台本戏,就是只一出很长的戏,要连着几天接演才能演完,一般作为戏院的大轴子,放在最后来演,留下来得看的也都是资深戏迷,而且是一连几日都要来看,落下一场,故事就接不上了。

    《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的连台本戏我这里没有考证,但是目前能知道的是民国时期确实编了几出。

    有《馒头庵》、《俊袭人》、《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平儿》、《晴雯》、《红楼二尤》、《香菱》、《宝蟾送酒》、《黛玉焚稿》等。分属欧阳予倩、陈墨香、童芷苓等剧作家编著。都是很好看的戏,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文中写八本连台的《石头记》,是作者自编,因是剧情时新编戏,不好把旁人的作品张冠李戴,所以如此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