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灵无主 » 诗仙

诗仙

    这是已经明月当空,可是却没有人要离开,依旧兴致勃勃的看着街上。

    万人空巷,所有人都在大街两旁,连周围的居民也都出来了。

    这时,一杆杆轿子被抬了过来,一看便是富贵人家。什么人物能有这排场,连富家人物都不敢行走在大街上,也是在街道两旁行走。

    牧言才看到街道两旁那靓丽的桃花,和怡乐道上的一样美丽。

    “来了!来了!”有人惊呼道。

    牧言也看过去,只见一个邋里邋遢的老人拿着一坛酒,猛的灌入,醉熏熏的走来走去,看着街道旁的人们还有榜单,娓娓吟诗道:“花间一壶酒。”

    街边来了许多拿着笔墨纸砚的仆人,正快速的抄写这这位老者刚才念的这句诗。还有许多书生重复着这句诗,要将其当做学习的范本。

    所以人都期待的看着这位老者,这应该就是秦德所说的疯诗仙,牧言一瞧果真如此。可惜牧言这是读过几句诗,肚子里没有笔墨,欣赏不了这无数人追捧的诗句。

    那诗仙像是跳舞般在大街上奔跑,可是没有人回避。

    突然,他撞到了路旁的桃树,躺在了地上,不顾脸上红肿的伤口慵懒的说到:“独酌无相亲。”

    诗仙一开口,人们不是在动笔就是在动口记住。

    他捡起一片桃花,抛向了空中,在空中花瓣与明月相照应,一轮花瓣挡住了整片月亮。那桃花落在了城门前,诗仙看了城门许久,人们都不敢在诗仙沉默的时刻弄出半点声响。

    他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嘴里像是喃喃这什么,神情恍惚。这是天上下起了雨,诗仙脸上的不知是雨水,酒水,还是泪水。

    诗仙拿起一壶酒,任凭雨水掉进酒壶中,又把酒壶对着明月,像是与人对饮:“举杯邀明月。”

    诗仙的脚在地上磨砂了几下,看着地上的影子,只有他一人,显的无比的孤独。

    牧言就站在诗仙较近的地方,看不出这位老者有何用意,还是故弄玄虚。在一对对崇拜的目光中,牧言显得格格不入。

    虽然晓得诗仙这个名号,但是还是不太明白他为何这般受人敬仰。

    身穿的白衣不如布衣干净的诗仙把酒倒向地上的影子,细声细语:“对影成数人。”又将酒水泼向皎洁的明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月光伴着花瓣飘舞在诗仙身边:“哇~哈哈。”诗仙像个舞者般踏着花瓣飞舞:“暂伴月将饮,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影月零乱。”诗仙像个小孩子般张开双臂飞跑。又不时看向影子,眼里流露出阵阵忧愁。

    最后诗仙砸掉酒杯,毅然决然,像个战士一般,路走生风。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思邈云汉。”这两句诗像是一首旷远的战歌,嘹亮霸气,可是诗中的涵义却与诗仙的气势大相径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牧言总结了诗仙刚才所念所以诗句,感觉意犹未尽。

    刚期待下一句,诗仙就转身离开了,但没有拿酒坛子。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牧言身边一位仪表堂堂的书生大声念出了这句诗,这样似乎是想让诗仙注意到他。

    牧言向身边的秦德问缘由。

    “这看诗仙吟诗与听玉春楼的戏,听楼兰亭的曲,饮秋香阁的就被誉为京城四大兴事。有些书生甚至把对上诗仙的诗看的比中榜还重要。若是有人念得是能让诗仙回头看他一眼,那风头可就比我这个状元还有大了。毕竟状元年年都有,可是对的诗能让诗仙回头看他一眼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当朝宰相董历。”秦德回答道。

    这是街道两旁响起了许多句诗句,皆为书生所做。可是无一得到诗仙的回应。

    诗仙没有转头,更加决然的离开了。

    “秦兄,你这个状元不念上几句吗。”“算了吧,我念了也是自找没趣。”秦德推却道。

    “牧兄,你要是还没有找到落脚之地可以到我这里来。”秦德向牧言邀请道。

    “可以啊,那多有叨扰了。”牧言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