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罡地契金刚伏魔手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圣明之君

第二百一十九章 圣明之君

    皇帝李霊在剿灭密侦司逆贼之后,北伐之事已经被提上日程。关于谁执撑北伐元帅的人选朝中有众多武将向李霊请缨。于成志虽然不是武将出身,但他有指挥围剿天下会和带领使团在外征战的经验。他也在请缨北伐元帅一职的名单当中。

    傍晚时,李霊召宰相杜如海入宫觐见。御书房内只有李霊和杜如海两人。李霊为众多爱请缨有些犯难因此找个人倾诉。挂帅一事,在众多请缨的将领中多数都曾经追随他南征北战过过来的。造谁合适?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能明显偏坦谁。对于他来说肯定是以大局为重,而最终收拢人心才是帝王之道。他也明白天下大定前,许多将领也想借此机会立大功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出门在外不外乎求财求官为名为利。那些光宗耀祖、封侯拜相的事情谁会想的,但是这件事情由谁去做更合适。这个问题还得由李霊自己定夺。他从众爱将中最终选出于成志执撑北代元帅。他一来看好于成志在这几年能力表现突出;二来看好于成志正直壮年能应对北方条件限苦;更重要的是袁勋指明要苏任启随军北上。他对于、袁、苏组合有信心能打赢这场战争。

    “陛下,您对阿信所说北伐只需再出兵二十万便可破敌怎么看?”杜如海问道。

    “敌军五六十万,我军出征二十万加上北边防军总共不足四十二万。”李霊说道。

    “北边防军现已经伤亡的还未除去,因此从人数上我朝确实处于劣势啊。”李霊继续说道。

    “陛下所说正是臣所担心的,真不知道阿信这年轻人怎么想的,别人打仗都是带兵越多越有把握。”杜如海说道。

    “老杜你不是一直看好小于和爱惜阿信才华的吗?”李霊问道。

    “事关者大,臣就是觉得心里不踏实,故有此疑问。”杜如海说道。

    “老杜看来你还是不够了解阿信这个人。”李霊说道。

    “阿信之所这么做,想必他心中已有计算。”李霊继续说道。

    “他早有计算?”杜如海问道。

    “朕闲暇之余详细查询了一下阿信的过往事迹,发现这小子在江湖中所做的事及他在江湖中的影响力可不简单。”李霊说道。

    “陛下,这和北伐有什么关联吗?”杜如海问道。

    “朕接下来想说的意思便是这小子很会未雨绸缪,因此做事每每都能成。”李霊说道。

    “就拿他做生意的消息网络渠道来说,他成立了一个江湖组织,其灵通程度居然比朕的密侦司和军机机要处都利害。”李霊继续说道。

    “一个人能够成功再成功的话肯定不会是因为巧合。”杜如海说道。

    “老杜你说得没错,阿信就是一个很会做准备的人。”李霊说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阿信早就为这场仗早就做好了准备?”杜如海问道。

    “是的没错,早在去年阿信已经料到有这场仗并着手让小于做准备了。”李霊说道。

    “什么?去年就开始准备?那时我还没料到有这场仗呢。”杜如海说道。

    “不只是你,朕也没有料到的。”李霊说道。

    “敢问陛下阿信都做了哪些准备?”杜如海问道。

    “今天上午早朝后,小于带领朕前往军械局观看了一些东西。”李霊说道。

    “这些东西都是去年阿信着小于打造来专门对付突勒骑兵用的物件。”李霊继续说道。

    “北方游牧民族最利害的便是骑兵了。”杜如海说道。

    “若有办法制住他们的骑兵,那么这一仗也就拿九稳了。”杜如海继续说道。

    “没错,朕观看阿信要求打造的物件后,也被它们震撼到了。”李霊说道。

    “可以说骑兵在草原上遇到这些物件直可直接下地狱,太可怕了,朕看了都胆寒。”李霊继续说道。

    “那阿信建议只需再发二十万兵北上,想必他是想让对方轻敌好出奇制胜了。”杜如海说道。

    “想必便是如此。”李霊说道。

    “苏大帅在那边被围困多时,咱们还是早些发兵为好。”杜如海说道。

    “朕知道,只是整合的龙武威卫将士们还要作一些防务交割,因此十日后才能登坛、忌祭、拜帅。”李霊说道。

    “至于粮草押运后天便可以出发了。”李霊继续说道。

    “据下面的人反映说阿信还要在京中逗留些时日?”杜如海问道。

    “嗯,阿信考虑到薛延陀那边派出一支石魔军队,普通士兵均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他从江湖中号召一帮能人异士前往对付他们。”李霊说道。

    “因此阿信要等二十日之后才能出发。”李霊继续说道。

    “不过他轻车简从,会很快追上大队伍的。”李霊又说道。

    “嗯,他真是什么都想到了。”杜如海说道。

    “不过号召江湖好汉的这件事是由小于跟朕提起的。”李霊说道。

    “阿信想得很周到,他认为这件事由小于向陛下提出比较妥当。”杜如海说道。

    “他们的确是一对好搭挡。”杜如海又说道。

    “阿信是不想僭越小于的权力,可见他心中还是非常有礼数的。”李霊说道。

    “能让这些绿林好汉归于王化自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是咱们对他们没有这个号召力,要靠阿信才行。”李霊继续说道。

    “对,这些人不仅需要一个令他们信服的人才请得动,而且这些人都是拿银子办事,只怕这一单下来开支也要花不少啊。”杜如海说道。

    “谁说不是,天下初定百陌需要休养生息,朕勒紧裤带也不敢增加赋税了。”李霊说道。

    “陛下乃圣明之君是武周百姓之福。”杜如海说道。

    “不怕老杜你笑话,朕不得以向阿信借钱了。”李霊说道。

    “呵呵…陛下跟附马借钱还用还不?”杜如海笑着问道。

    “那是一码归一码的事,日后朕自然还他。”李霊说道。

    “阿信这小子很会挣钱,不知道陛下跟他借了多少?”杜如海问道。

    “呵呵…这次北伐近半的银两均是从他那里借来的。”李霊说道。

    “那不是一笔大数目了?”杜如海说道。

    “的确,十万两黄金加三十万两白银,数目不小了。”李霊说道。

    “我的天!这小子这么有钱?臣一直不敢小看,但还是低估他了。”杜如海说道。

    “阿信不同于当下的年轻人,他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李霊说道。

    “看来我们是老了,自从认识阿信以来非但没有能力改变他,反而被他改变不少。”李霊继续说道。

    “陛下主乾坤于掌上,理万民于治下,不能说是为他人所改变,而是顺应天命而已。”杜如海说道。

    “当下朝政纷杂,小于北上之后,他在这边的担子只怕又让老杜你暂时先挑起来了。”李霊说道。

    “请陛下放心,老臣自当竭尽所能。”杜如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