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鱼龙天下行 » 第三十八章 三河事了,寿星八卦

第三十八章 三河事了,寿星八卦

    大虎将孙道仁扛回住处,晚间还要与全体锦衣卫同仁聚餐。这段时间大虎将三河县巡查的差不多了,三河县锦衣卫其实没什么业绩,当然也没有什么过错,因为三河县有一名牛逼的知县,在吴知县的领导下,三河县的居民幸福值数直逼雾城、省城,富裕而又闲适,有什么事也是由吴知县领头解决,这次要不是鱼妖太过厉害,锦衣卫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杨总旗将晚宴设在秘密基地里,孙道仁自然也参加了,先天武夫身体确实不凡,如今断肢已复,身体恢复的能力超强。晚上终于不再是全鱼宴,孙道仁敞开肚皮狠狠的吃了一顿,食物吃完后大家开始喝酒,除了送钟于期那次,大虎未曾多喝,三杯便停,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及至后来都是孙道仁陪其他人喝。

    喝的多了,有些话就敢说了:“虞大人,您是不知道,在三河县当锦衣卫真是……”

    杨总旗打断那人说道:“其实还好,有吴知县这样有能力的人在前,我们的工作也很轻松。”

    “轻松是轻松,但是头儿,你看看你这几年有什么功绩吗?”又一人说道。

    杨总旗却不在意,与孙道仁碰了一杯,对着众人说道:“大家跟了我这么久,也知道我这人,那些功劳、政绩说不在意那肯定虚伪。”敬了大虎一杯后接着说道:“但是我这人更求稳,百姓稳,兄弟们稳,我自然也稳了,以前遇到一些知县,不仅能力不行,还甩锅,什么事都推给我们锦衣卫,我帮他擦屁股,功劳不多,而且很累,有一次连累一个小兄弟受了重伤,要不是救治及时,当时就没了。”

    说完杨总旗又喝了一杯。

    “虞大人,您作为清查使,自然应当如实汇报情况给千户大人及佥事大人,我这里您也看到了,我本人没什么,就是手下这些兄弟还是需要奔头的,这次就有劳您将鱼妖的功劳多记点给他们。”

    杨总旗向大虎敬了一杯。

    大虎以茶代酒一饮而尽,点头表示同意。

    “老大,你这是什么话,我们……”

    “你们就别说了,杨大人自然知道怎么才是对大家最好的,而且你们在三河县也没几个月了吧,踏踏实实跟着杨大人干,其他事也不要多想,该是你们的少不了。”孙道仁说道。

    大虎淡淡说道:“锦衣卫可以说是大周最公正的地方了,有任何不平各位都可以告诉我,我会为你们做主,你们想要承担更多责任,我也会告诉千户大人与镇府使大人,相信他们也会给大家更多机会,杨总旗如果有意见也可以告诉我。”

    此后大家天南海北的聊了许多,然后杨总旗带着孙道仁去了他期望已久的地方。两个老淫棍一幅相见恨晚的样子,让大虎对杨总旗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第二天清晨

    大虎将孙道仁拖了起来,带着他出城去了,昨日已经与杨总旗和吴知县他们道别,今天也就不用再来一次了。

    接下来,大虎打算去寿星县,听说那地方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很适合养生,那里的人多能活到一百七十岁,现在也有好几位一百八十岁的老人,听说还有两百岁的老寿星,寿星县的县名也因长寿之人很多而得名。

    大虎在綦城时就听说过寿星县的大名,早就想过去看看了,这次正好趁机去巡查一番。

    “你去过寿星县没有,老孙?”

    “没去过,不过听朋友提起过,那里很平和,而且有很多高人。”

    “高人?多高?超凡?”

    “不是修行品级的高,而是学问、道德这样的。”

    “什么样的学问?算了,你肯定也不知道,到时候去问问。”

    虎仁顺利进入了寿星县,过了许久并未有人来接待,大虎摸了摸自己的脸,又看了看孙道仁,奇怪的说道:“我们也没易容,这里的锦衣卫怎么回事?不会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吧。”

    孙道仁耸耸肩说道:“我怎么知道,我们进去看看便知。”

    二人便在寿星县里逛了起来,整个寿星县按照八卦图布局,马路绕着中心四象铺设,中心则成了一个大型的集市,里面主要卖一些日用必需品,二人进去问了问,价格与三河县差不多,而摊贩多是周围村庄里的人,听他们说都是辰时起申时便收摊回去。八个方位则由房屋组成,内有各种巷道,能看到有些老头在那聊天或者下棋。

    大虎走近巷道,远远地听那些老头聊天,有聊当朝律法的,有聊边关战事的,有议论朝廷施政的,有些在辩论什么事物以及各种天南海北乱侃的,还有一些在讲修行的,都是大虎没听过的修行体系。

    那些律法、战事、施政什么的大虎都不关心,讲到修行,大虎就很感兴趣了,而且是自己不知道的修行体系。于是他便走近一些,打算仔细听听他们在讲什么,而孙道仁对这边没什么兴趣,他和大虎打声招呼往其他地方而去。

    几名一百四五十的老头在讨论修行,正讲到以心算通天算再以此正己身。

    “想当初贵派的天算之道也是十分了得,听说当初孟圣都是借天算师之力,屏蔽巫神感知才将其镇压,不然最终结果也未可知呀。”一身着黑色长袍的老头感慨道。

    “就算是这样,不也一样被孟圣给封了修为吗?”另一身着蓝色长袍的人不屑道。

    “哎,不能这么说,以当初老祖的能力,就算斗不过孟圣,真要逃也是没问题的,老祖当初应是以天下为重,主动受封为太师。”又一青色长袍的老人感慨道。

    大周立国前一百年沿袭前朝官制,直到孟圣横空出世,分匈奴、镇超品,再分封三公九卿,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官制。不过一直没记录第一届的三公九卿是何人,没想到在这里倒是听到了这样的秘闻。

    “也是,其他几位在位不到五年,还没一百二十岁就死了,就那位太师一直做到一百八十岁退休,听说直到两百岁也有人见过他。”一位白色衣衫的老者说道。

    蓝色长袍的老人说道:“先祖们当时也是鬼迷心窍,非要与国争运,最后还和孟圣大打出手,这不自不量力嘛。”

    青色长袍的老者分析道:“当时的大周正是内忧外患之际,匈奴虽分为蛮子和野人,但仍十分强盛,孟圣也因镇压巫神而身受重伤,而且当时的皇帝正支持百家,自然让他们产生了错觉。”

    蓝袍老人说道:“这不明摆着是孟圣的示弱之计嘛,就是等着这些人跳出来好一网打尽。”

    “谁也不知道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也许是孟圣强撑身体呢,毕竟自那之后孟圣再未出手。如今看来孟圣自是无敌,但是巫神可是当时公认的第一人,孟圣恐怕胜得并不轻松。”黑袍老者说道。

    此前几人尚在谈论修行,大虎过去后又变成了谈论几百年前的秘闻,他倒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听到那边的白衫老人说道:“小友,听了这么久的故事,不如过来聊两句?”

    大虎闻声小心翼翼地走近几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露出憨憨的笑容,对着几人长揖到地,说道:“小子虞翼德,刚刚听几位老先生讲的有趣,便有些入迷了,向几位道歉。”

    黑色长袍的老者说道:“我知道你,益州锦衣卫清查使大人,被人叫做冷面清查使,没想到却这么年轻。”

    大虎摆摆手道:“在先生面前可不敢称大人,冷面清查使也是外面的人乱叫的,当不得真,我就是见自己年龄太小了,怕难以服众,所以一般不怎么笑。”

    “那你在我们面前就不怕了?”蓝袍老人问道。

    大虎憨憨的笑着说道:“几位都是高人,自然不用在几位面前装模做样了。”

    “倒会说话,不过我们不是什么高人,不过是一群退休的老头子罢了,没事喜欢聚一起聊天。”青袍老者说道。

    蓝袍老人问道:“小娃娃来寿星县做什么?这寿星县可没有锦衣卫,你虞无夜没告诉过你吗?”

    大虎奇怪道:“这里没有锦衣卫吗?千户大人不曾说过,此前在三河县公干,听说寿星县风景很好,正好离得近,就想着来这里逛逛。不是每座县城都有锦衣卫吗?”

    “寿星县比较特殊,这里全都是我们这样的老头老太,没必要设立锦衣卫浪费朝廷资源。”黑袍老者解释道。

    大虎正欲追问,蓝袍老人不耐烦地说道:“具体什么情况,你自己回去问虞无夜,没什么事就滚蛋吧,我们虽然没有修为在身,不过你这小娃娃要是再偷听,也没你好果子吃。”

    大虎闻言脸色冷淡下来,只对几人抱拳后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