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四十二章 校门口卖饭菜

第四十二章 校门口卖饭菜

    学校里忽然来了一对小夫妻,推着小铁车卖炒菜,很受学生们的欢迎,然而,正当小两口梦想着自己的致富梦时,看大门的老头和总务处主任吕丕水来到小铁车前。

    看大门的老头是姜校长安排人更换的,原老孙头孙其明已经去伙房公干,这新来的老头叫高大贵,按姜校长的解释为,明年高考大富大贵。刚才因为高大贵与外号叫老虎的学生吵架,没注意到有人推着铁车进学校。等老高头上厕所时才发现一伙学生围着,走近一看是卖菜的。老高头还是很有责任心的,学校进来生人,他立马跑到吕丕水家,告诉吕主任这个情况。

    主抓学校总务的吕主任最近特别忙,前段时间姜校长安排建造了自行车棚,刚刚完活,姜校长又安排他瞅寻几间闲置的空房子,越偏僻越好。吕主任纳闷,姜校长找房子有啥用,但领导不说,吕主任也没问。今天下午,他在学校西北角找到几间旧房子,比较符合校长的要求。吕主任刚回到家洗了把脸,老高头就来汇报,说有俩不明身份的人,在学校里对学生卖菜。

    吕丕水一听就火了,这不是来抢的他买卖么,外人来学校卖菜,学校食堂怎么干?二话没说,就和老高头来到卖菜的跟前。

    卖菜的小两口有些害怕,还是那个年轻媳妇大胆一些:“这位老师,我们是这附近村里的,自己做了点菜来卖,就算是养家糊口,请你们多担待。”

    老高头很盛气凌人:“进学校里来,和传达室打招呼了吗?传达室同意了吗?”

    年轻媳妇比较有意思,故意问:“啥是传达室?传达室在哪里?我马上去,需要和谁打招呼?”

    一听年轻媳妇的话,老高头没脾气了,人家根本不知道啥叫传达室。

    这时,吕丕水发话了:“我说你们两位,你们是哪里的?学校这种地方能是随便进的吗?”

    还是年轻媳妇回话:“这位领导,学校有什么具体规定我们还真不知道,我们也就是来卖点菜,也不耽误学生学习。你看,我们做的菜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学生们当然认得这位总务处主任,也知道他管着食堂,见吕丕水主任不让这小两口在此卖菜,真是标准的冒坏水。于是有学生说:“就是,吕主任,你们食堂也得向这位大姐大哥学学,一样做菜,看看人家做的菜,好吃不说,还便宜。别说尝尝你们食堂的菜了,你光看看,光闻闻就知道孬好了,你还好意思说人家。”

    刘武也在学生中,一抱小肚子:“这敢情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这都啥年月了,学校西南角都开了口子建成小百货了,人家来卖点菜咋咧?”

    吕丕水的心思被学生一下猜中,也有些不自然,转头对学生说:“你们知道什么?赶紧散了,该干啥干啥去。”

    学生不愿意和吕丕水理论,各自散去,吕丕水揪住那小两口不放:“按说,卖菜这事也不大,要是你去集市上卖,我当然不管,但是你们到学校里来,我却不能不管,一旦卫生不好,学生吃了你们的菜出问题,谁负责?”

    吕丕水如此一说,小两口立马蔫了。吕丕水的这些话还是有道理的。

    见小两口不说话,老高头来精神了,伸出手来要推小铁车。年轻小伙子一看要没收他的小铁车,立马伸手一拦:“干啥,不就卖点菜么,还要抢车子?有你们这样当老师的吗?”

    见老高头也不请示就想抢车子,吕丕水也有些不高兴,对老高头说:“老高,干啥呢?我这还没发话,你动啥手?”

    年轻媳妇见吕丕水这样说话,也赶紧说:“有话好商量,都不是远处的,大不了我们不来就是了,何苦这样呢。”

    吕丕水再次问:“你们是哪的,谁叫你们来的?”

    一对小两口,竟然想起进学校卖菜,的确是一个好点子,吕丕水也非常佩服,也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点头脑。

    年轻小伙子说:“学校里的牛胜会是俺姐夫,是他叫俺来的。”

    吕丕水一听是牛胜会的小舅子,他知道牛胜会也不好惹,只好说:“你们来学校卖菜这个事,今天就算了,明天别来了,要是领导看见保准不同意。你们走吧。”

    小两口推着小铁车走了,吕丕水对老高头说:“老高,你在大门口看紧点,一到饭点的时候上点心,别再让这俩人进来了。他们卖的菜要是不卫生,学生吃出问题你也有责任,你是看管大门的。”

    吕丕水如此一说,果然把老高头吓得不轻,敢情这看大门不仅仅是分分报纸发发信,外人进学校也得看住。

    吕丕水安排完就回家了,他以为年轻人进学校卖菜的事就算解决了。但是,外人来校卖菜的事却在学生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宿舍里,刘武一抱小肚子,对吴若水说:“一瓢,这卖菜的你是没见,老远就闻到香味,一点也不比家里炒的菜差。我敢保证,只要这俩人还来,不出几天就能把学校食堂干趴下。”

    吴若水说:“真的假的?我怎么听着有点夸张呢,有点老头子上树。”

    吴新波说:“这事可不是小来玩,我不亲眼看见是不能随便相信的。要不,明天叫鸡蛋买两份菜请请咱们。上次请他看歌舞团他偷偷会女朋友,还没找他算账。”

    刘武说:“这事我坚决同意。”

    吴若水说:“他要是不请,就吃他的鸡蛋。”

    次日中午,一打下课铃,刘武拽着陈胜利的袖子:“走,鸡蛋,买菜去,最少买两份,昨天晚上就说好的。”

    陈胜利倒也不推辞:“那个谁,放开手行不,三十八条,今天管你个够,不就是一毛五一份的菜么,好说,好说。”

    吴若水跟在后边说:“咱也算是跟着黄鼬拉只鸡,沾沾三十八的光。”

    一行三人兴高采烈地拿着饭碗来到大路上,却怎么也找不到昨天卖菜的那俩人。

    “三十八条,你真是棉纱线牵毛驴,不牢靠。卖菜的呢?上天了?”吴若水假装抬起头来看天。

    刘武转动着脖子,四处踅摸,也很是纳闷:“哪里去了?这么好的买卖,就做一次不做了?一锤子买卖?不可能。”

    陈胜利有点高兴:“那个谁,你说说,想请请你和一瓢都没有机会,这可不怨我不请。没人,走吧,我还得赶紧去食堂打菜,那个牢靠,去晚了可就光菜汤子。”

    陈胜利不管吴若水和刘武,转身直奔食堂走去。

    吴若水也叹了一口气:“看来,还得回去吃咸菜,想沾鸡蛋个光,老天都不开眼。三十八,你这事办的。”

    吴若水刚一转身,刘武眼尖,看到一年轻的妇女走来,赶紧说:“先别走,卖菜的来了。鸡蛋,鸡蛋,回来,快回来,卖菜的来了。”

    陈胜利转回头来,根本没有发现小铁车,吴若水也四处打量:“三十八,你瞎咋呼,哪里有?”

    那位年轻妇女也听到刘武的喊声,赶忙走上前:“这位同学,我做的菜早就来了,可是看大门的不让进,我只好搁在大门口,这位同学,麻烦你招呼一下要打菜的同学,去学校大门口买菜,保证质量,保证实惠。”

    原来如此。

    陈胜利只好说:“看来想省下是没门了,那个谁,走,大门的干活。”

    三人来到大门外,只见那位小青年已经摆好保温桶,刘武他们是第一波,所以给的份量特别足,陈胜利掏出五毛钱,小青年找回五分钱。三个人一人一份菜,端着乐呵呵地往回走。

    老高头搬了把椅子,端坐在大门口盯着,防止卖菜的小夫妻溜进校园。看见吴若水三个端着菜进来,一点办法也没有。闻着飘来的菜香,老高头使劲咽了两口唾沫,心里说:也怪不得学生来买菜,这小两口做的菜就是香。

    校园内有些出来打菜的同学正在纳闷找不到卖菜的小两口,看到他们仨人从学校大门走过来,一打听才知道老高头不让卖菜的进校园,学生们一边骂学校缺德,一边往学校大门口。一时间,学校大门口热闹起来。传达室里的老高头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没有一点办法。他管得住卖菜的小两口,却管不着出大门买菜的学生。为了怕挨熊,老高头又向吕丕水家跑去。

    听到老高头汇报牛胜会的小舅子在学校大门口摆摊卖菜,吕丕水也没有办法,自己总不能跑到大门口再把人家撵走吧,况且还是学校老师的亲戚,但是有人在学校门口摆摊,叫姜校长知道,肯定会挨批评。吕丕水午饭也没吃好,坐在椅子上直发愣。

    吕丕水的妻子赵丽梅见丈夫不吃饭,说:“人家小两口卖点菜也不容易,你们干什么非要不让人家干。”

    吕丕水说:“你一个娘们家,你知道啥,这个问题归我管,我要是不管不问,到时出了问题谁负责?”

    赵丽梅说:“不管谁负责,人家没在学校里摆摊,你们能咋的。我看你们是眼红人家卖菜挣钱吧。”

    俩人正说着,吕丕水的老丈人赵山阳从院子里走进来,说:“一进大门我就听见你俩吵吵。我说丕水啊,我觉得人家来卖个菜挺好的,你干啥要断人家的财路。”

    吕丕水的老丈人现在没事干,老往这里跑,没事就和吕丕水喝两盅,来的次数一多,吕丕水倒有点烦,如果不给老丈人找点事干,他几乎天天往这里跑。

    看见老丈人又来了,吕丕水扔下老丈人在家里,直接去办公室想对策。

    老高头打小报告,吕丕水想对策,学生们没有心思去管,能吃到又便宜又实惠的炒菜,才是最重要的。

    陈胜利和吴若水、刘武一回到宿舍,范进忠抢先过来尝了一口,大声叫嚷:“操,事是这么个事,意思却不是这么个意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尝尝人家做的菜,咱食堂里的菜喂猪,猪都不一定吃。”

    范进忠说着,直接把从食堂打来的菜倒掉,一溜小跑奔向大门口,生怕去晚抢不上。

    吴若水、刘武在讨论这小两口做的菜好吃,但是也对老高头不让进校园很有意见。很明显,这是学校怕抢了食堂的生意。

    学生对传达室老高头的做法有意见,吕丕水对那小两口在学校大门口摆摊卖也不满。思考了一个中午,吕丕水也没想出好办法,又生怕失职,下午一上班,便来到姜校长办公室,汇报了此事。

    吕丕水说:“姜校长,我打听清楚了,来卖菜这俩人是牛胜会的小舅子和小舅子媳妇,牛胜会的小舅子叫杨得利,就住在学校前边的村。他们老是这样做对我们影响可不好。”

    没想到姜校长倒不以为然:“算了吧,毕竟是咱教职工的亲戚,他们又没有进校园,咱不好制止吧。只要看住,别让他们进校园就行。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能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能掉进钱眼里去。”

    见姜校长这种态度,吕丕水心里非常不满,如果这事校长不反对,卖菜迟早会走进校园,如此真的长此以往,学校食堂的生意肯定受影响,到时食堂职工肯定又会找他的麻烦,因为食堂的职工哪一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或多或少都有些背景,他是一个也不敢得罪。于是吕丕水又说:“姜校长,这个杨得利卖给学生菜,让学生们吃的饭菜多样化也是一个好事,也有利于减轻我们学校食堂的压力。但是我担心这菜的卫生问题。这个人加工的饭菜,质量谁也不敢保证,一旦咱学生吃出了问题,恐怕不好办。要是学生到时找咱学校的麻烦,咱们没法处理。您没来之前,有个学生要吵吵着跳楼,还不是高考时在饭店里吃的拉肚子。”

    吕丕水一提醒,姜校长马上想起学生要跳楼的事,因为是在他来九中之前的事,也没过多关注,但其中的原因还是知道一些的。吕丕水如此一说,姜校长也重视起来,饭菜卫生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想来想去,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人家毕竟没进校园。于是,他又对吕丕水说:“你看看想一个周全的办法,去处理一下这件事,注意,不要把矛盾激化了。实在不行,找卫生部门出面一下,只要有证照,保证饭菜卫生,也不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把责任划分清楚。”

    听姜校长这么一说,吕丕水也没有咒念了。

    吕丕水刚要走,姜校长又说:“丕水啊,等等,学生用的自行车棚建好了,但最关键的一件事你要抓紧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