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四十五章 欲进先退

第四十五章 欲进先退

    傍晚,吕丕水看着杨得利两口子高高兴兴地离开九中学校大门,非但没生气,反而露出让人不易觉察的笑容,只是笑容里藏着阴险。

    吕丕水走出办公室,皱着眉找到牛胜会,约他到供销社饭店吃饭。

    吕丕水找上门来,早在牛胜会的预料之中。毕竟小舅子来卖菜是他出的点子,现在吕丕水遇到难题,肯定会找他商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牛胜会心照不宣地答应,晚上的酒菜由他作东。

    吕丕水走出办公室,牛胜会自己坐在办公室点上一根烟,在考虑如何应对吕丕水的问话。

    小舅子杨得利初中毕业就在家闲着,年纪轻轻根本不想种地,做生意又没那个头脑。去年好不容易找学生家长的关系在马庄镇百货大楼仓库给找了个临时工的活,搬搬货啥的,也不累,可是这小子嫌这个活又脏又累,想去站柜台当售货员,要不当个仓库保管也行。杨得利的要求一提出来把牛胜会吓了一跳,这样的工作绝非一个高中老师所能解决的,别说仓库保管,就是当售货员这样的活,不是非农业户口就是找县长也没门。要不是舅子媳妇成天来找,岳父隔三差五地叫他去吃饭,牛胜会真不想操这个心。

    其实,杨得利的媳妇叫何玉香,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农村妇女,别看文化水平不高,但眼神快,会说话,在杨家可算里里外外一把手,就连公公婆婆有啥事也要找何玉香商量。本来,公公不拿牛胜会当盘菜,毕竟一个普通老师能有多少油水,虽然也吃国库粮,但外号老九,当初女儿嫁给牛胜会图的就是一个公家人的身份。但是,何玉香对此却不这么认为,经常和丈夫杨得利说:“咱可不能小瞧了姐夫。你别看姐夫现在没有多大本事,但姐夫是老师,每年从九中考出的大学生也不少,你能说他哪个学生不当大官?你能说他哪个学生不管着咱?咱姐夫办不了大事,但是他教出的学生厉害。”听着媳妇这么一分析,杨得利也改变对牛胜会的看法,平时家里种的瓜果梨桃、韭菜芫荽葱,虽然不值多少钱,何玉香抽空就让杨得利去九中给牛胜会送去。

    杨得利的父亲最初对牛胜会也不太重视,见杨得利隔三差五地去送菜还有点不太满意,但是何玉香把自己的想法向公公一说,公公也觉得有事,老杨对女婿牛胜会的看法大为改变,尤其是有一年,村里的一个学生在九中打架,学校非要开除,学生的父母找到老杨,老杨去找了牛胜会。这样的小事,在牛胜会的眼里连盘小菜都算不上,学生平安无事。从那以后,在岳父的眼里牛胜会是一个啥事也能解决的人,毕竟牛胜会是从农村里考上的大学,毕业后安排在学校当上老师吃上国库粮,这在农村人看来就是一个有能耐的人,农村人遇到难事不找他找谁。岳父一家怕杨得利跟着社会上的闲人学坏了,才不得不找牛胜会想办法。当时牛胜会叫小舅子到学校卖菜也是胡乱出的一个主意,没想到现在小舅子刚刚尝到卖菜的甜头,学校又不让干了,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牛胜会作为九中的一个普通老师,与校长对着干与自己的成长肯定不利。

    想着这些事,牛胜会真的很头疼,烟抽了一根又一根,天竟然全黑了,他才赶紧走出办公室。等牛胜会匆匆忙忙来到供销社饭店,学校办公室主任周小寒、吕丕水、杨晓华、郑德富等人已经在等候,看着满屋子的烟气,就知道他们已经等候多时。牛胜会心里也明白,这都是周小寒吕丕水一个线的。

    看到牛胜会到来,吕丕水说:“牛老师,我们还以为你不敢来了呢,忙啥去了,这个点才来,不是提前赶了一场吧?”

    牛胜会赶紧赔不是:“事情巧了,正准备走,忽然高二的一个班级来问复习资料的事,一忙活就忙到天黑了,等会我多喝一杯当作惩罚。”

    说话间众人落座,菜肴也立马端上来。边吃菜边说一些闲话,周小寒周主任任劳任怨,为校领导提供周到的服务,一点也不寒心。吕丕水吕主任为了后勤工作尽职尽责,为九中师生提供良好的保障,简直是滴水不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逐渐走上正题。吕丕水没提牛胜会小舅子卖菜的事,周主任先提及此事:“牛老师,咱也不是外人。想想咱们在九中当老师,挣的都是辛苦钱,也仅仅是能够保住自己,自己这点钱给家里人亲戚帮不上一点忙,反倒是家人亲戚隔三差五的给送颗白菜送点馒头的。咱们在这里上班,挣的那点钱,仅够养家糊口的,根本没有余粮帮衬家里人,说起来心里真不得劲。”

    杨晓华说:“谁说不是呢,明面上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起厂子里的工程师,我们在地上,人家在天上。这工程师和工程师大不一样,所以呢,现在改革开放快十年了,我们也得开放一下思想,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老牛,你说是不是?”

    听着俩人的话,牛胜会心里很舒坦,吕丕水似乎听着有点不对味,说:“你们是我请来的说客,帮忙劝劝老牛的,怎么听着像是帮老牛说话呢?”

    郑德富没接吕丕水的茬,说:“我孩子多,家庭困难,这个全校都知道,所以算是学校照顾,叫家属在校西南角盖了两间小屋子,开个小百货,一个月能挣仨核桃俩枣的。吕主任,还得感谢你的照顾,要不是你帮忙我的小百货去哪里找地方。来,我先敬你一杯。”

    杨晓华也说:“其实,吕主任还是挺体贴咱们老师的,当然他在这个位置,有些事情他说了不算。但是郑老师的小百货确实得感谢吕主任,来,喝一杯。”

    说完,几个老师一块又喝了一杯。

    现在牛胜会有点闹不明白了,今天这几位老师到底是给自己上课还是帮着自己说服吕丕水的?按正常套路,大家应该是来劝我做做小舅子的工作的。

    毕竟,牛胜会也是走过桥趟过河的人,既然几位同事这么说话,牛胜会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一下,与其被动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说:“其实呢,俺小舅子来卖菜我也不是太同意。如果我不在这里上班,他爱来不来。现在我在这里上班,他要是来学校当个老师或者当个领导,我求之不得,现在跑到这里来卖菜,我也觉得没有多少面子。你们也看出来了,俺小舅子倒没啥,我那个舅子媳妇太拗。既然学校有制度,回头我去他家一趟,好好和他说说,叫他再找点别的门路。不过,小舅子能不能听我的,我可不敢打保票。”

    吕丕水倒上一杯酒,说:“老牛,还得希望你理解,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校长考虑的比较多,把这得罪人的事安排给我,我也是没办法。来,喝一个。”

    几个老师一扬脖,一杯酒又落肚。

    周小寒说:“只要牛老师有这个表态,吕主任便有法给校长一个交待,也说明吕主任确确实实做了工作,但是来卖菜的毕竟不是牛老师的媳妇,这个工作究竟能否做下来也不好说。下一步呢,吕主任要把学校食堂的工作搞好,当然,老牛的亲戚能来学校卖菜,我倒觉得是个好事,也算是学校食堂工作的一个补充,毕竟学生有这个需求嘛。”

    郑德富说:“周主任说得对,如果只允许供销社卖百货,我的小门头也不会让干,供销社百货大楼到点就下班,我的小百货可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多方便啊,是不是各位?”

    杨晓华也说:“现在允许开放搞活,也允许竞争,对不对?现在学生已经习惯有人来卖菜,突然取缔也有些不适应啊。”

    周小寒说:“对,对,国营与民营,要发挥各自优势嘛。”

    吕丕水也说:“只要科学地处理好这个事,我觉得对谁都有好处,是不是?”

    牛胜会刚才作了一番表态,现在听着几个人的说话,又有点蒙,不知这几个人葫芦里卖什么药,到底是让来卖菜还是不让来。

    最后,周小寒作总结发言:“大家都不容易,我们要相互理解,也要相互帮助,我提议,为了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干两杯。”

    老师们喝的很尽兴,吕丕水很高兴,牛胜会也很坦然,卖菜的事情似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从供销饭店出来的时候,周小寒和牛胜会走在最后,周小寒对牛胜会说了一些,牛胜会面有难色地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吃过早饭,牛胜会骑着自行车来到岳父家,离学校几里地远的小杨庄村。

    大清早的牛胜会上门,这出乎杨家人的意外,老杨赶紧招呼女婿进屋,泡茶倒水,问都没问,就喊老伴赶紧给女婿荷包鸡蛋。

    牛胜会已经适应这样的热情,这次对老杨说不用,马上又问:“得利哪去了,没看见他俩?”

    老杨满脸是笑:“胜会啊,这次可真亏了你,给你兄弟找了这么一个好差事,他俩早早就起来去赶集买菜了,估计快回来了。”

    牛胜会见杨得利两口子没在家,就先和岳父打个招呼:“爸,得利去学校卖菜的事,可能得先停一两天,学校那边有点意见。”

    儿子正干得起劲,一下不让卖了,老杨很是意外:“咋咧?咱卖得好好的,怎么不让卖了,再说他们不叫进学校,咱在学校外头卖,你们学校能管得了吗?”

    要断儿子的财路,老杨当然不愿意。

    牛胜会赶紧说:“也不是不让卖,是先停一两天,我也在学校找找领导,过不了几天不但还让去卖菜,并且还要进学校去卖,这个你放心。”

    正说着,杨得利两口子买菜回来,兴高采烈。进屋与牛胜会打过招呼,何玉香感觉有点意外。还没等何玉香问牛胜会为啥大清早的上门,牛胜会说明了情况。杨得利一听就炸了:“凭什么不让卖菜?学校是他家的么?”

    何玉香毕竟精明懂理,赶忙制止丈夫:“你先别叫唤,听咱姐夫的。”

    牛胜会见何玉香说这话,还是很佩服这个舅子媳妇。等牛胜会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之后,老杨有点疑问:“能行吗?”但是何玉香却说:“听姐夫的没错,那这几天我们就先歇歇。”

    果然,当天中午杨得利没来卖菜,这让习惯去大门口买菜的学生很不适应,也很失望。最让学生失望的是,下午杨得利两口子还没来。

    第三天第四天,杨得利两口子还是没来。连续三天没来,让部分学生很是不满,他们失望地端着饭盒站在学校大门口,相互议论。

    “卖得好好的,怎么不干了?”

    “也许家里有事,临时停个三天两天。”

    “看大门的老高头不让人家进大门,也许人家不干了。走,问问老高头。”

    “咱学校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什么玩艺。”

    十几个学生围在传达室门口,找老高头说理。

    “卖菜的俩人咋没了,你凭什么把人家撵走,对你有什么好处?”一个学生问。

    “你看传达室,分好报纸管好信就行,人家一个卖菜的,关你啥事?”一个学生敲打着饭盒表示不满。

    “说,谁让你这么干的,是总务处的老师还是食堂那伙人,给了你什么好处?”

    面对学生的质问,老高头是满肚子委屈:“同学们,你们可冤枉好人了,不叫人家卖菜,我有这么大本事么?我要真有这么大本事还跑到这里来看大门?至于那两口子为啥没来,我确实不知道。”

    其实,学生们也就是找老高头出出气,一个看传达的老头,也确实不能左右一个卖菜的。学生们议论纷纷,非常不满学校的做法,但是也似乎没有其他办法。

    牛胜会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看着学生们失望地往回走,心里非常高兴:“计划成功一半。”

    吕丕水也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也在看着端着饭盒往回走的学生,心里也非常高兴:“计划成功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