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八十九章 凶手是谁

第八十九章 凶手是谁

    九中的寒假补课终于结束,明天是元宵节,副校长金若灿决定放假一天,让老师和学生都歇歇,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开始。春节后的补课效果明显差于春节前,这在预料之中,往年的情况也差不多,唯有的差别就是受多劳多得政策的影响,老师们加班补课不再像以往那样有热情,尤其是春节前发了出人预料的奖金,使部分老师对少得可怜的补课费看不到眼里。对此,金副校长也没有办法,也不能只要求老师奉献。

    金副校长这样安慰一下自己,对魏老师跑到学生宿舍打牌的事也就释然,心里轻松不少。正往办公室走的时候,听到有学生放鞭炮,听声音是复习班宿舍传来的,金副校长本想去制止,想到复习班学生的脾气,只好作罢,由他们去吧,何苦找难看呢。

    临近元宵节,城乡热闹起来。城里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也早早挂起,各地组织的舞龙踩高跷队实实在在地闹着元宵,各家工厂的秧歌队也是比着赛地表演,煞是热闹。农村的元宵节就清静许多。除去集市有些节日气氛,农民已经开始下地春耕。下地干活,完全是自觉的,心情也似乎与打扑克的学生一样,十分敞亮。

    待在家里确实无聊,吴若水的心情并不十分敞亮。看来还没有到敞亮的时候,就和李青蓝去赶集散心。在大中专读书的学生,开学尚有几天,在家也是无聊,找不到拉呱解闷的人。很巧,在村口碰上朱英丽。

    “嚯,你也去赶集逛逛?”李青蓝说。

    “赶集不是挺正常么。若水,补课放假了,回来过十五?”朱英丽问。

    “就算是吧。没去找董秀英吗?”吴若水说着,心里想起了董秀英。难怪,李青蓝和朱英丽成双成对,不由得他不想董秀英。

    “她呀,初七就回学校了。说是最近要实习,挺忙的。”朱英丽说。

    仨人边走边聊。这也是吴若水、李青蓝非常期待的场景。

    长岭镇集市上很热闹,卖鞭炮的,卖起火的,卖烟花药的,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新玩艺,煞是好看。

    “朱英丽,你不来把起火?”李青蓝问。

    “该买。不过,可是有个大姑娘放起火的说法。”吴若水笑道。

    “啥意思?浪气冲天呗。本来我还不想买,冲你这一句话,我还非买不可。”朱英丽果然买上几把。

    集市上当然免不了同学照面。毕竟集市是农村同学不期而遇的最佳地点,在通讯不方便的年代,去赶集也是找同学的最佳选择,尤其是考上大学的同学,更愿意在集市上发表一下大城市的感觉,否则憋在心里难受。一个村里,能考上学的,还能有几个呢?所以,作为已经考上大学的人来说,赶集的目光不在各个摊点卖什么东西,而是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一旦发现,必须高声断喝。

    “哎,李青蓝,啥时开学?”果然,李青蓝的一个同学喝道,也是中专生。

    “牛大伟,哪里去?大年初一找你喝酒也找不着你,大过年的忙啥去了?”李青蓝也很热情。

    同学见面,当然免不了寒暄一番。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同学,吴若水没有怎么受刺激。

    “丽丽,啥时开学?你是越来越漂亮了。”一个女同学与朱英丽打招呼。

    “正月十八。你们学校咋样?”朱英丽与同是考上中专的女同学闲聊,不时引得赶集人侧目。

    对于李青蓝与朱英丽频频与同学打招呼,这也应该是来赶集的目的之一吧。

    近几年,每逢元宵节,镇上一改过去唱大戏的习俗,以歌手比赛代之。三个年轻人顺势来到现场,凑个热闹。集上原先的戏台上稍作布置,安上俩破喇叭,一个破话筒,扔上几张桌子,一个舞台就布置好了。舞台上方挂着一条不太大气的横幅,不规范的简化字更是别扭:旗山县长岭镇第三届农村歌手演(演应为第二批简化字,氵+(上“宀”+下“一”))唱赛(赛应为简化字,上“宀”+下“西”)。

    “看这‘一’唱‘西’,水平肯定不低,都高出地面两米多。”吴若水看两个简化字很是不顺眼。

    “那是,据说是咱村书记的千金登台,等着瞧好戏吧。”李青蓝说。

    “和朱英丽同学的那个,听说现在幼儿园当老师。”吴若水问。

    “对,就是她,朱春红。”朱英丽说。

    朱春红,其实吴若水也知道,毕竟她爹是村书记,这可是村里最大的官,只是她点水平当幼儿教师,说误人子弟有点夸张。“就她,唉,幼儿园里的孩子不掉进井里就算朱春红负责了。”吴若水长叹一声,替村里的孩子担心。

    台下,站满了瞧热闹的男男女女。时不时有起火从天而降,直闹得女人尖叫,男人大骂。但是,演唱赛的水平实在难以让人恭维。

    “嚯,咱镇的唱歌真是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音还净拐弯,简直是独创一法。要是我上台,这第一名非我莫属。那《热恋的故乡》我唱得足可以假乱真,范琳琳那不敢见我。”吹牛不犯法,吴若水使劲地吹。

    “行了,水子,有大师在这里,还有你弹的杏核?人家朱英丽才是真正修过音乐的,音乐可是幼师的强项。谁跟你似的,瞎起劲。”李青蓝抢白吴若水。

    “好,好,赶紧拔掉我的电源,暂停。我这个人的最大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

    “行咧,你俩别像说相声似的耍嘴皮子了。咱也不用等俺同学登台了吧,还是去逛狂有意思。”看来朱英丽听着台上的演唱实在难受。

    也好,省得看到结尾太令人失望。几个学生清高地离开演唱场地,那令人起疙瘩的声音也渐去渐远。

    集市的热闹与喧嚣丝毫不减,吴若水三个人正闲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眼前一晃。吴若水赶紧扶扶眼镜,不自觉地说出声来:“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她来赶集,可不是好兆头。”

    李青蓝忙问:“水子,你又发什么神经,谁来赶集不是好兆头?”

    吴若水发觉有些失态,笑着说:“没啥,我是对着镜子说话,自言自语。”

    吴若水有些反常,还是朱英丽敏感,刚才过去的是一个女子。李青蓝纳闷:“你是叫那些唱歌的吓着了,还是被起火呲着了?”

    吴若水说:“我是叫集上的火药味呛着了,行吧?”

    见吴若水不明说,俩人也不再问,刚往前走几步,那个身影走了过来,一个穿着普通的姑娘,但是掩盖不住她的漂亮。如果穿得时尚一点,在集市肯定惹人眼球。

    吴若水快走几步,显然不想与这位姑娘照面,但是这位姑娘却在喊他:“吴若水,不认识了?”

    吴若水似乎是没听见喊声,还没停步,李青蓝与朱英丽停下脚步。见这么一个漂亮姑娘在集市上喊吴若水,吴若水还不敢停步,倒叫李青蓝和朱英丽有些不解,难道俩人有啥牵扯?

    “水子,站住,水子,人家叫你,你没听见吗?”李青蓝紧走几步,拉住吴若水。

    吴若水这才转过头,问:“谁叫我?这集上真乱,我还真没听见。谁找我?”

    那个姑娘走上前,说:“吴若水,真是有意思,按说我怕见你才对,你怎么还怕见我呢?”

    吴若水早就认出这个姑娘是九中的同学,长岭镇上的总瓢把子,美女小偷总头目陈玉洁。去年陈玉洁在马庄镇进了派出所,还是吴若水找所长把她保出来的,当然不会忘记,并且还是这么漂亮的女同学,谁能忘呢。

    “老同学,张天师下海,莫怪。看看我这么眼神,就是记性不好。”吴若水说。

    “若水同学,你这眼神的记性是不好,脑子的眼神也不好,是吧。”陈玉洁笑了。

    吴若水赶紧把李青蓝和朱英丽介绍给陈玉洁,又对李青蓝说:“这是我们九中的同学,人家不愿意受这个罪,没有去复习,在家修理地球。”

    陈玉洁问九中复习同学的近况,宋姣考得怎么样,小芳如何,陈玉洁一边同吴若水说话,一边用眼看着李青蓝和朱英丽。朱英丽心细,感觉陈玉洁有些话想说但又碍于俩人在身边,她一拉李青蓝,对吴若水说:“若水,我和青蓝有点事先走会,你和同学慢慢聊,再见。”

    俩人向陈玉洁打个招呼,肩并肩走了。陈玉洁看着俩人的背影,非常羡慕:“若水,考上大学就是幸福,看看人家。”

    吴若水苦笑一声:“虽然不是一个班,也是老同学了,谁不想考上大学呢,可又有多少人能考上呢。你——挺好的吧?”

    陈玉洁说:“按说早就应该感谢你,可是大过年的,我干的这个活,也不方便找你,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真是有缘。”

    吴若水有些心酸,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当上小偷呢,无论如何他都不理解,但还是问了一句:“还没出十五就开始干活,够早的啊。你们也不放假。”

    陈玉洁知道吴若水误会她了,也没有生气,说:“走,咱找个僻静处说话吧,这里不太方便。”

    赶集的人来人往,陈玉洁的眼也不闲着,这样漂亮的姑娘,谁能想到是贼头呢。吴若水本不想和她多说话,但又对这个女贼头充满神秘,便跟她来到一个小胡同口,这里比较僻静。俩人随便一站,如果不认识的还以为是俩青年在这僻静处谈恋爱呢。

    陈玉洁嫣然一笑,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吴若水看一眼之后赶紧看向远处,心跳加快,觉得脸上有些发热。还是陈玉洁开朗:“老同学,真得好好感谢你的帮忙。你看我干的这个,也不敢说给你帮忙。说真的,过了十五,啥时请你吃个饭?”

    吴若水赶紧说:“上次你已经请过了,还用客气啥。”

    吴若水的眼一直看着过往的行人,陈玉洁有些失落:“老同学,拿我当外人,是吗?”

    听到这话,吴若水有些不知说啥好,生怕哪一句话又惹这位女同学多想:“不,不,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们也不容易。不,我是说……”

    吴若水真不知该说啥好,后悔跟陈玉洁来这里。陈玉洁大方地说:“看看你,这么冷的天还出汗了。老同学,我说感谢你,不但感谢你上次帮的忙,更要感谢你们真拿我当同学看待。”

    吴若水这才放下心,赶紧说:“本来咱就是同学,又是老乡。”

    陈玉洁说:“我为啥干上这个活,等你有空我再和你细说吧。你不说我也能猜得出,你肯定想,光凭我这长相,还愁找不到一个好婆家。原因过后再说吧,自从上次你们几个同学给我帮忙,并且还请我吃饭,真是叫我感动。回来后,我想收手,真的,这贼船上来容易,下去难啊。”

    吴若水听着,心里说:“那抽鸦片的都能戒,这小偷还能戒不掉?”

    陈玉洁见吴若水没说话,接着说:“刚才你说我们没过十五就干活,其实不是那样。我赶集就是怕有人不听话,不出十五就到集上捣乱。”

    这次轮到吴若水不明白了,水浒传没少看,难道这小偷也开始行侠仗义了?吴若水解释:“刚才一紧张,我也是乱说的,你别当真。我这个嘴上也是没有把门的。”

    陈玉洁说:“自从马庄回到长岭,我想了很久,想的很多,既然你们拿我当同学看,我与几个小弟兄商量决定,从今以后凡是在长岭镇内做活的,必须做到三不,老人不能偷,孩子不能偷,女人不能偷。这个规定当然得到众人的反对,要是这样,直接洗手不干回家种地。但是,我既然定了,就必须执行。执行起来确实困难,但是我和几个弟兄经常明察暗访,发现有人不守规矩,就按行规处理。并且我已经下令,正月十五之前,谁也不能干活。我来赶集就是生怕有人不听话乱动手,没成想遇到你了。”

    吴若水听到这里赶紧道谦:“老同学,不好意思,真是误会你了,向你道谦。”

    陈玉洁说:“道什么谦,我知道,我得向人家道谦才对,我们这个活就是伤天害理的。对了,老同学,春节前咱们学校一个老师在大街上叫人捅伤,那个捅人的逮住了吗?”

    吴若水说:“听说还没有吧,为这事派出所到处打听,应该还没有线索。”

    陈玉洁犹豫一下,想说,但又不想说。吴若水看出陈玉洁的神态,问:“老同学,你知道点啥?”

    陈玉洁使劲呼吸一口气,似乎下了大决心,说:“按我们的行规,我不应该说,为了你好,也不应该说。不知为啥,看到你,觉得不说对不起咱老师。我知道捅人的是谁。”

    吴若水心一紧,盯住陈玉洁的脸,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