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匹夫凶猛 » 第六章 人微言轻

第六章 人微言轻

    固然赏功状上也提及了赵烈因有前功已升小旗,只是恰巧到现在赏赐下来,而如今又有以少胜多,斩首五级的大功,因此,其实是连升三级,是从小旗官升为百户的。

    而并不是直接连升四级。

    但这依旧令赵烈喜出望外,连声三级也好,连声四级也罢,他在乎的是最终的结果,在乎的是他现在已经成了百户。

    他所高兴的也不是什么升官发财,广宁覆灭在即,若是不能挽大厦之将倾,那便是给他升为副将、总兵,又哪里有什么升官发财可言。

    他所高兴的有了广宁卫前千户所百户这样的官职,能让他名正言顺地拥有更大的力量,统西平堡夜不收的职司更是让他实际所拥有的力量得到极大提升。

    大战将即,还有六日西平堡即将被围,越强的力量将越有助于赵烈打破局面。

    这正是天遂人愿!

    皇天后土,不负苍生!

    赵烈的喜出望外,极大满足了刘渠作为“恩主”的期待感,此番赵烈能升任百户,并统西平堡夜不收,他是出了很大力的,要不然,别说是斩首五级,就算是斩首十级,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火线提拔。

    若是赵烈这小子此时还玩什么深沉,装什么稳重的话,可就要让刘渠大失所望了,大多数上位者提携后进,嘴上不说,但心里多半也还是抱着施恩图报的心思。

    若是被施恩者受到如此拔擢,还能稳如泰山,那还指望他报什么恩呢?

    “好了,那赵永山也将提为小旗官,助你尽快掌控西平堡夜不收,如今,西平堡辖下所有墩台放弃,三十六名夜不收齐聚堡中,你除了要更好地刺探敌情外,还需尽力在三岔河防线之前给建奴一些阻拦,为大军调集争取时间。”

    “你的军情很及时,也很详细,所提想法也正和我意,建奴倾巢而来,天寒地冻,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都受到极大的消耗,只要我们步步为营,坚壁清野,这大雪也将覆灭了建奴,这一次,老奴是要失算了,哈哈哈哈!”

    讲到了这里,刘渠忍不住得意的笑了。

    可不是,若是论起攻城略地,野外厮杀,那刘渠自认难敌建奴,可论起这天寒地冻之际,固守城防,他还是很有几分信心的,建奴再凶,难道还能凶得过老天爷,还能凶得过这天寒地冻?

    这一次,广宁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不愁不能击退老奴。

    他这个总兵官可并不是全靠经营得来的。

    想想能在坚城之下挫败老奴,他就感到振奋,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日后回京,也必能得到陛下的召见,也能在伙伴的面前吹嘘一番,更关键的是家中的老爹也必然会乐呵呵地抚着胡须,大呼“虎父无犬子”的吧。

    “是,承蒙总爷亲眼,赵烈铭记于心,必将全力以赴,不负总爷期盼!”赵烈慷慨激昂地回应着,听得出来,这刘渠还是头脑很清醒的,如今的广宁,坚壁清野才是王道。

    王化贞的那番慷慨陈词,只不过是不知兵,不懂事的胡咧咧而已。

    说他是丧师十万、失地三千里的辽东第一无能之臣也不为过。

    希望刘渠能说服住王化贞,不能将十几万明军,上百万辽东百姓引入绝境。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总归是要试试的。

    赵烈趁着刘渠心情高兴,连忙又接着说道:“总爷高瞻远瞩,坚壁清野,实乃上策,如今,城外百姓流离,若能引入城中,也能增加几许防御之力,最起码不必担心这些百姓被建奴驱使填壕埋沟。”

    刘渠点了点头,不过脸上的笑容已没有之前和睦了。

    人微言轻,赵烈明白不能再说下去了,不然难免会有骄纵之嫌。

    但有一句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冒着恶了刘渠的风险,赵烈泣言:“卑职本是开原之人,想我开原也是一方重镇,人烟阜盛,城高壁厚,本不该失陷,却不料被那无耻贼人私开城防,致使满城良贱十万余人,全都死在建奴手上。”

    这种真情流露,又是一桩惨事,让刘渠心中的反感稍稍减轻,也只是长叹一声,若是广宁不保,他的下场又会比开原人好到哪里去了?

    赵烈趁机再接再厉道:“每每想到这里,我,我就忍不住哭出声来,可越是苦哭,我就越是明白,无论是开原、沈阳,辽阳皆是内奸私开城防,不然建奴又怎能轻松占城,即便是强行攻下,也得伤筋动骨,根本坚持不住。”

    “而如今,我广宁城中无论贵贱皆应小心防备,尤其是那些鼓吹野战灭敌,且有兵马者,只怕不是昏聩,就是暗藏祸心,还望总爷明鉴!”

    赵烈掷地有声,刘渠却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呵斥道:“大胆!念在你新立战功,要不定将你乱棍打出,还不给我滚出去!”

    要知道,城中鼓吹野战灭敌的第一人,便是这辽东第一人——巡抚王化贞,这样的人物,暗藏祸心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算是昏聩了,赵烈此言,实在胆大,虽然这厮补充了“且有兵马者”这样的条件。

    但这话若是被王化贞听到,赵烈只怕是人头难保。

    刘渠当即就将赵烈赶出。

    心中却依旧怦怦乱跳,赵烈说的不错,建奴极善用奸,之前的许多城池都是被内奸私开了城防,里应外合之下,才让建奴轻易得手,若是坚守广宁的话,那对城防的兼备还需更加用心。

    大多武将都是赞成守城备战的,但在王化贞的要求下,众人也不得不顺着巡抚的话说。

    那鼓吹野战灭敌,且有兵马者的,其实范围还是很广了。

    还是希望抚台大人,能够直面现实吧,坚壁清野方乃上策啊!

    刘渠长叹一声,吐出一口浊气,便就起身准备再次劝说一下王化贞,比起其他的武将,京营出身的他,面对文臣时倒也算是有那么一丝底气。

    拿着百户的告身以及赵永山的任命,赵烈立即带着赵永山,去换取正式官服、铠甲、腰牌等一系列印信。

    时间紧迫,可得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