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蒋干 » 第三卷第五十七章 时也,命也,运也!

第三卷第五十七章 时也,命也,运也!

    曹操面色阴郁的默然坐于帐中,五十八岁的他须发已现银丝,二十岁举孝廉,二十九岁讨黄巾,三十四岁于陈留聚义兵,次年与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战汜水、斗虎牢,于众诸侯观望不前之时,独自率军孤军而战,虽败犹荣,自此之后便踏上了争霸天下之途。二十余载以来,收三十万黄巾于寿张;迎天子至许都;败袁术于寿春;白门楼上斩吕布;仓亭寨前破袁绍;北征乌丸、南战荆扬,尽得中原之地,官至丞相之位,假节钺,天下诸侯皆不能及,一时间实是风光无两。

    但上天却似乎惟恐他一人笑傲天下甚为寂寞一般,非但于江南造就了一个碧眼紫髯的孙仲谋,还又出了一个以仁厚称著于天下的刘玄德,此人本就乃心腹大患,但却百劫不死,自得诸葛孔明后先占了荆襄之地,如今又得山川险固的益州,直如虎入深山、龙翔九天,天下便是如此难以一统么?

    良久,曹操才不带任何感情的道:“众位,如今刘备取了西蜀,我军该如何而为?”

    在坐的荀攸、程昱、刘晔、满宠均是多智明事之人,眼下在襄阳两军已成僵持之势,几番强攻均未得手,而赵云又领军驻于麦城,率水路两军阻住朱灵、于禁,刘备既得益州,必会谴军来救,这荆襄怕是再难得取。且以中原一地之力,若能速取一方到也罢了,而若要与马、韩、孙权、刘备三方持久而争,实是不智之举,如今军中粮草已显不足之状,该如何所为其实已是烛照于胸,但堂中却无人敢言退兵之词,要知此番南下非但损兵耗粮未得一地,还丢了皖城、合肥等地,若要从近十万由周瑜所率兵马手中夺回,又非易事,谁要这时提出撤军,日后怕是便成一项罪状。

    曹操见众人静默不语,忽然哈哈一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众位何必放之不下?”随后凛然道:“周瑜小儿虽取数城,然庐江、寿春尚在,日后必可收取失地,此番南下虽遇小挫,却不需介怀,众卿暂与我回转许昌,厉兵秣马,他日必可平天下之乱!”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六月,刘备取成都,刘璋令下益州皆降,天下为之震动,曹操闻之自襄阳撤军而走,命夏侯惇、夏侯尚还守樊城、新野二地;增兵三万于寿春、庐江,使两地合有十万之众,令张辽总督军事,以抗东吴;又改授满宠为汝南太守,曹植因救守庐江有功,授为中领军、掌侍中事,杨修为从事中郎,领中军五万暂驻汝南为寿春、樊城之援。

    身在庐江之外的周瑜得此消息,亦上书其主孙权,言:“刘备得益州之地,又拥荆襄,已非当日之弱势,其虽多与主公联好,却不可不防也。庐江、寿春皆为坚城,非一时可下,而曹操乃天下奸雄,必知无力再取襄阳,若汇合于张辽,其势之大,恐于旷野难以胜之,瑜欲凭合肥固守,以保所得之地,望主公应允。”

    孙权得周瑜之信后,知其所言甚对,于是授周公瑾为合肥太守,以大都督之职总掌扬州军政之事,又命副都督鲁肃及周泰、甘宁等人辅之,随后以诸葛瑾为皖城太守,以吕蒙为水军都督进驻柴桑。

    ***********

    从成都顺沱江而下,经江阳入长江,路过江州时,我便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个慷慨壮烈而亡的白发老将严颜,不过半载光阴,却已是物是人非,不免令人感叹命运无常。

    带着黄皓、吕、吴二人祭拜了严颜之墓后,我们便继续东行,不过一路来尽以舟楫代步,实在令我有些气闷,便从陆路往涪陵,打算之后再以船行。

    不过越是接近荆州,我便越想起当初孙刘两家在南徐的五年之约,也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历史上关羽“大意”失荆州之事,万一到时候真的再打起来,我可不想被殃及池鱼,因此实在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该搬家的问题了。

    如今得了益州的刘备还会不还荆州么?我左思右想,最后所得到的结论还是肯定的,刘备虽然仁厚,但他不是圣人,他的野心绝对不比曹操、孙权任何一人差,他毕竟乃是一方霸主,手中握着荆襄九郡,又怎肯轻易归还?而且久尝无所定居之苦的刘备,怕是比任何一个人都在乎所辖之地吧。

    其实若我看来,还不如在一番坚持之后,把长江以北的襄阳、江陵之地还给孙权,纵然再加上桂阳也未尝不可,与其自己面对曹操的大军,不如让东吴来当这挡箭牌为好。我一直在想,以诸葛亮的眼光,不会看不到强占荆襄之劣势,荆州对于东吴或许是块宝,但对蜀来说,却实如鸡肋一般,但怕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说服刘备放弃而已。

    历史上吕子明白衣渡江,东吴杀关羽得了荆州从战术上讲实是大获全胜,但从此之后却是将要独自面对曹操中原大军,在战略上却不见得占了多大便宜。而在这时,刘备若不举全州之力讨伐东吴,而是趁曹操身死,其四子争位,其最为强大的中军握于曹彰之手不敢轻动,又要集重兵于荆、扬二州,而雍州、凉州万里之地仅三万之众时挥军出祁山北上,很有可能一举而下长安,纵是占得雍、凉二州亦有可能,不过这终究是我的遐想而已,历史依旧是历史难以改变,而刘备也不会放弃荆襄,既然如此,会让谁来守荆襄之地?关羽么?

    对于这个我到目前为止尚未谋面的后世武圣,兄弟我实在是敬之情重、鄙之情亦深。关公确是忠义无双、勇冠三军、通晓谋略,但他为人实是太过傲气了,他给人的感觉便如他那把冷艳锯一般,锋芒毕露,让人不敢亲近,纵是在闹市之中,也如在万山之中巍然屹立于巅峰的松柏,绝傲不群,虽然他素有“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之称,但纵然是对士卒,我怕其也多是对于弱者的怜悯罢了。

    便是这样一个人,历史上他麾下有马良、伊籍、向朗、糜家兄弟、关平、廖化、周仓,可谓文武皆备,又有虎狼之师,本应平衡部属、亲善东吴而抗拒曹操,但他傲气自负、不纳善言,孙权在刘备取汉中,自领汉中王后,见其势大,本欲与关羽联姻,他不愿也就罢了,却还辱骂使者,说什么“虎女焉能嫁犬子”实是自负愚蠢之极,要知以荆州四战之地,若无东吴的协助,以一家之力绝难守住,关羽如此惹怒孙权,孙仲谋得到机会,不一举攻夺荆州才是怪事!

    其实以刘备对关云长的了解,本不应叫他来守荆襄,但无奈手下实在没有可以信任托付的大将,而且除了这个主要的原因之外,也未尝不有忧虑关羽倨傲性格的因素,要知他与马超争、与黄忠争,刘备麾下武将除了张飞、赵云没有人让他看得上眼,虽然他确实有那个实力,放眼天下也少有敌手,但这无疑对于益州的内部稳定是不利的,刘备又不是神仙,自然想不到日后关羽会死在荆州,因此把他派出来也是有情可原。

    人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我目前还没见过关羽,但也不认为他的性格会有所改变,如此一来,怕是刘备很有可能还会让他来守荆襄,只不过如今既然庞统未死,“卧龙”、“凤雏”估计会有一人协助关云长。

    若是按效果来说,自然是能让关羽服从的诸葛亮为好,要知庞士元那家伙虽然性情诙谐豪爽,却也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之人,和的来的可以称兄道弟谈笑风生,和不来的则是鸟也不鸟,因此若是让他辅助关羽,恐怕绝对唱不出“将相和”来。

    而诸葛亮么?我虽然本事有限,但毕竟看过不少有关帝王之术的影视、书籍,以诸葛亮这样的政治天才,便是刘备有意让他去,他也必定会推脱不往,这其中的原因从诸葛亮的官位尚在许靖和法正之下便可略知一二。

    诸葛亮的能力自然强过许、法二人,但就是因为他实在太强了,而且在刘备麾下众官之中威望甚高,所以深通帝王制衡之术的刘老大,纵然知道孔明先生再过忠心,也不能将他放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此外许靖代表的青州势力最弱,所以官位最高;其次益州势力居中,法正便次之;而荆襄势力最强,诸葛亮便屈居末席,从中也可看出一些平衡士族势力的影子,因此刘备当不会让诸葛亮长在荆州,而“卧龙”自然也知其中玄妙,比较起来庞统或许与关羽会有矛盾,但亦可成制约之势。

    “若是庞统与关羽配合,想来就算他二人日后一个在襄阳,一个在江陵,彼此不睦,但东吴若是还想再来个假冒商贾,白衣渡江,怕是也瞒不过庞士元吧?不过如今周瑜比吕子明又强多了,也不知那丑鬼能不能应付过来,哎~,这荆州实在是是非之地,无论如何还是先再找个安身之地为好,白帝城、巴东、临江,到底何处更佳?”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