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蒋干 » 第三卷第六十二章 是非

第三卷第六十二章 是非

    不好意思,今天又晚了,元宵节串门去了,呵呵,家里规矩多,祝大家节日快乐。

    *******以上字数免费******

    气走了关羽,竟还为我带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便是诸葛亮无法邀我与他同赴成都了,想起他看着我摇头微微叹息的样子,我虽有些后怕自己当时的冲动,但也不由觉得好笑。

    这件事自然传到铭心等人耳中,对于这些尚在崇拜英雄年纪的孩子来说,关羽在他们的心目之中便如需仰视的高山一般,听闻我竟敢顶撞指责于他,不由暗自咋舌,对我的胆量佩服不已。

    铭心、邓艾、周循皆悟性甚高,眼力颇强,仅仅半日相处便知道教习张赐果如我说的那般文武双全。乃是弓刀石、马步箭无一精通,兵书战策无不通晓之人,自是敬服不已。如今知他便是大名鼎鼎的益州第一名将张任,不由甚为惊愕,而我自然要对他们谆谆教导一番,讲述评价张任所为,让他们知道张任乃是大忠大义之人,虽所行有悖于常理,但真正之错却在于刘璋。

    铭心三人点头授教,之后对这个教习也是愈发恭敬起来。

    后来张任听闻此事,虽无有表示,但却更加严格操练起我府中的家丁来,亦毫不吝啬的将一身所长倾囊授于铭心三人。

    诸葛亮和关羽离开的当天晚上,庞德公与我秉烛而谈,这老头看着我,轻捋着胡须笑道:“贤婿竟有如此胆色,实令老朽惊叹也。”

    我苦笑着摇头道:“岳丈莫要再说笑于干,如今想来干亦心寒不已。”

    庞德公哈哈一笑,随后却轻声一叹,老脸上露出遗憾的神色道:“关云长刚而自矜,然过刚则易折,过傲则孤绝,若长久以往,不免取败于此。”

    我想到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虽非众叛亲离,但若无傅士仁一惯受其苛责,一怒下了献公安劝降糜芳,又怎会与子关平受擒于东吴?而他一向有“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之称,然手下军兵闻听江陵失守,在其大败之际却纷纷逃亡或倒戈,实是莫大的嘲讽。

    庞老头见我点头不语,道:“竟陵城小,前此曹操命虎豹骑突袭,虽未得逞,却仍不由不令人担忧,贤婿想来应有迁居之意,不知欲往何处?”

    我沉吟了一下,问道:“岳丈以为何处为佳?”

    淡淡的笑了下,庞德公道:“刘使君邀子翼去成都,老朽以为贤婿当不欲往,如此不如居于鱼复如何?”

    我本以为庞老头会建议我搬到江陵去,毕竟“绅谊道”的老巢是在荆州,他虽自上次我去鹿门山后再未提起让我接掌之事,但我却知他一定是“贼心”不死,况且日后又有庞士元在,倘若真要与东吴或是曹操交战,也能借我之力,却未想到竟会让我到鱼复去。

    鱼复便是历史上后来的永安,我那时代的奉节,刘备起大军七十万(号称)东伐孙权为关羽报仇,曾驻于此地,改名为永安,而白帝城便在鱼复县境内。

    想到赵云和庞统两人守荆襄,刘备应当不会再有夷陵之败,那鱼复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点了点头,道:“既如此,干便将家眷迁往鱼复。”

    我才说完,却见庞老头嘿嘿一笑,晃着脑袋道:“老朽昨日已命黄寿先往那厢去了,鱼复原虽亦有‘绅谊道’之耳目,然却尚有不足,贤婿既去,自需先略做准备。”

    哎,早觉得庞德公不会轻易放过我,如今看来果然如此,不过既然有人为我打前站,自然也是好事。

    谢过他之后,我便想到当初答应陪嵇云前去谯郡接嵇康母子之事,虽然实是害怕去曹操的地盘,但却已无反悔的可能,既然避无可避,那还不如自己主动说出来为好,于是便硬着头皮道:“干当日曾答应岳丈大人往谯郡,然遇士元事未能得行,如今迁往鱼复前,亦当迎嫂嫂母子前来,故此番小婿欲与云儿去谯郡,而家中之事还请岳丈大人略为操持。”

    庞德公闻言微微一笑道:“此事子翼暂尚不需前去。”

    我楞了楞,奇怪的问:“这是何故?”

    庞德公道:“竟陵之事,老朽觉曹操应为子翼而来,既如此又怎能再让贤婿轻易冒险?因此便与云儿商议后,先已派人持其亲笔书信往谯郡,若顺利这几日内当有回音。”

    我听了心中暗自庆幸,希望嵇康母子不要太过多疑,还是自己主动来的好,否则真要我陪着嵇云亲自去接,万一被曹操的人知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天,我将家中众人召集起来,宣布了迁往鱼复之事,经历过虎豹骑来犯后,铭心、邓艾等人自是无有异议,于是我便让邓桦带着陈靖和两名张任原先的亲兵,也就是我现在的家丁,先往鱼复去见黄寿,购买宅院和“铁痴”孟刚开铁匠铺所需的店面,而其他人则开始着手做搬家的准备。

    *********

    建业

    孙权去载命主记步骘为交州刺使、南中郎将,往交阯劝降士燮及其弟合浦太守士壹等人归服后,如今又得皖城、合肥、涂中等地,自此扬州几已入囊中,实是声威大震,眼见只要得了荆州便可一统江南,不由心中一片火热,如今听闻刘备得了益州,不由想起当日南徐之约,便召集众文武前来商议。

    长史张昭面上的皱纹似乎又多了一些,听了主公孙权之言后,捻着胡须缓缓道:“刘备当日虽与主公有约,然其如今得益州,声势正盛、羽翼已成,怕是将百般推委,然主公仍不妨选一擅言之士往成都讨要,以取理于己也。”

    孙权点了点头,心道:“张子布虽平日多有顶撞于我,但这次却是所言不差,刘备乃世之枭雄,怎会轻易还我荆州?当初若非看曹操势强,断不会让他轻松而去。如今我手上有他当日所留字据,虽然派人前去讨要怕是难有所得,但却可令刘备失信于天下,其后再挥军则乃师出有名也。”

    想罢,孙权点头道:“张公所言甚是。”然后用碧眼扫视着厅中众人道:“众位以为谁可当此任,前去成都?”

    对于这明显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武将自是不用担心,而文官们则一个个低头不语,厅中一时甚为寂静。

    看到众人皆不言语,孙权不免有些恼怒,面色一沉,看到平日多以看重的薛综,冷冷的道:“敬文以为何人前去为好?”

    薛综楞了一下,忙起身恭敬的道:“综以为诸葛子瑜将军前去为佳。”

    孙权闻言点点头,诸葛瑾确实比较合适,正要开口下令,却又听薛综道:“主公,当日刘备与主公定此约时,‘天机’蒋干曾从旁为证,此人虽未从于刘备,却甚受其所重,故亦当谴人请其说刘备归还荆州,以蒋子翼之名当不能推脱也,如此刘玄德若不还,则将失其心,而主公若于此招募于他,或可得此人之助也。”

    孙权自放蒋干走后,接连听到此人名声传于江南、中原乃至天下,当时已是心中有悔,而后周瑜病愈设计中之计谋取荆州被其所破后,孙权更是慨叹不已,早知这蒋子翼如此大才,当初便是救了周公瑾也要将他留下,哪怕如徐庶那般一计不出,也比偏助于刘备要好。因此听薛综之言后,精神一震的道:“敬文所言正是,不过与其相熟者公瑾、子敬均在合肥,德润(阚泽)虽与其亦有一面之缘,然恐去之不妥,又该令何人前去?”

    薛综心中冷笑了一下,面上却更加恭敬的道:“综曾闻定威校尉陆伯言与其有旧,当可前去。”

    “偶?陆逊?是了,当日蒋子翼自竟陵而来,乃是先往吴郡陆家中去的,看来陆门还真是与他有些关系。”孙权想着点了点头,微笑着对顾雍道:“元叹与陆门有亲,既如此便代传令于伯言,命其往竟陵‘天机’先生处,请子翼先生说服刘备归还荆州。”

    顾雍在一旁听得薛综言陆氏一族似乎与那“天机”蒋干有特别的关系一般,不由心中便是一颤,如今的主公孙权已渐为成熟,远非当初年轻之时,其性格与孙策实是相差甚多,现已隐约露出多嫌忌之状,要知陆逊曾猜测当初或许乃是中了蒋干之计,虽然当时情形确是不当与刘备反目,但日后此事若要被主公得知,顾、陆两家,甚至还有张族怕是都将有难也。因此不由暗暗有了提防,孙权既已下令,则不能违抗,于是便恭敬的道:“雍虽与陆逊有亲,然于公之事不敢有丝毫徇情,主公既有命,臣自当传令于陆伯言也。”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