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菜鸡写三国 » 其乐融融

其乐融融

    我和兄长两人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家中。刚一回家就见到母亲喜笑颜开的说道:“回来了,累了吧?”并且顺势就打算从我们手里接过耕作用的农具,我和大哥连忙说到:“母亲大人,我们不累,都是平常的活计罢了。”并且赶忙制止了母亲打算帮忙的做法。母亲说到“你看看你们这几天都瘦了,隔几天我就给你们做点好吃点,饿坏了吧?等你父亲回来了,我们马上开饭。”兄长说到:“母亲大人,我们那里是饿瘦了,是越来越健壮了,庄稼人哪有这么精贵。”我也马上说到:“是啊,母亲大人我们兄弟两个早上吃的这么饱,没有这么快就饿了。我现在还可以去干一个时辰呐?家里有什么需要我们两个忙的,我们兄弟两个还可以帮忙呢?”

    \t母亲说到:“好好好,我知道你们两个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们父亲不在家里就要看你们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也没有什么主意就听你们的了?”兄长连忙说到:“孝悌者,君子所守,父在从父,母在从母,不敢违父母之命。”我说到:“兄长何其迂腐,从治命不从乱命,父母有大过不怨,是疏也!”兄长说:“君子孝母尊亲,三年不改父之道者。望之你怎么可以如此不敬。”我说:“好的好的,兄长我知道了。”母亲说到:“行,别说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这么多大道理,我只希望你们两个可以一辈子平安,最好赶快成亲,多生几个大胖小子。让我早点含饴弄孙”兄长说到:“对了!父亲去哪里了?”

    \t这时一声厚重的声音从门外来:“我回来了。”母亲赶快出门从家里出去打算从父亲手中接过几瓶烧酒。兄长恭敬并且带几分畏惧的问道:“父亲大人,干什么去了?为何如此晚才归来?是有什么让父亲大人高兴的事情吗?父亲大人这才打了几瓶酒?”姜晨说到:“这不是你也老大不小了吗?我打算给你找一户人家,逃难到徐州也几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姜家的香火可要靠你们传承,可不能断在我的手上,否则我愧对列祖列宗。对了,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兄长赶忙说到:“收成还可以,下田亩产一石半,上田三石。”父亲说:“还不错,今年应该可以度过去了,还可以剩一些留做你的聘礼。”兄长赶快说到:“我还年轻,而弟弟已经老大不小了,我认为应该先给望弟说媒,我作为兄长礼应礼让兄弟,这符合孝悌之道。”父亲大怒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来都是父母说了算,什么时候轮到你自己决定了,况且你一个兄长都没有娶妻他一个弟弟可以还先你一步吗?”

    \t我知道我这个兄长虽然比较迂腐但是还是为了我好的,我也马上说到:“兄友则弟恭之,兄长居于我之先年纪又长于我,我又怎么能比兄长提前娶亲呢?父亲大人,也别生气,兄长也是担心我和二位双亲,毕竟我们家逃难到此也不富裕,也是为家里着想,当时这确实是兄长的不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姜家的香火还需要传承,祖宗的事业还需要有人继承。”父亲说到:“难得,你懂事,你从小就比你兄长懂得权变,虽然你不喜欢学习,但我反而不担心你,但你出生的时候天下已经开始显现乱象,所以我给你取字安生,而你兄长他比较迂腐我给他取字公达,就是希望他像他的名一样坦荡,像他的字一样公正达变,可是!哎!你也老大不小了,等你兄长娶亲之后,也该为你考虑了。”我心中想到:“我好歹也是,接近两千年以后的人,当然没有这么多顾虑了,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活下去。”此时只见兄长低下头怯怯的说到:“儿子,知罪。”父亲说到:“才说了,就这样,哎!算了,准备吃饭吧。到时候给你找一户好人家,好歹我们也是读过书的人,等安定下来,看看能不能在世家或者官府谋个差事,记账先生也好啊。”

    \t就在这是我突然想到什么,想再争一争:“父亲。”“怎么了?”父亲回答道。我说到:“父亲,我觉得徐州也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还是早点走吧?我和兄长商议了,兄长也同意了。”兄长诧异的看向我,父亲勃然大怒到:“什么,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就这么决定了,就不和我商量商量,你一个兄长就这么管这个家的,就这么给你兄弟起模范作用的,他不懂事你二十岁了,你也不懂事?啊!”兄长赶忙跪下来说到:“我没能好好的教导弟弟是我的错,儿子知错。”我说道:“父亲大人,我观陶公非能担当大任者,贤能不能用,百姓不能抚,制度不能明,非是能经世济民拨乱反正的人,徐州富饶,又处于四战之地,徐州日久必危。”姜晨大怒道:“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天下虽然大,我们又有多少去处呢?天下有几处不乱的,我没有那么多大志,匡扶天下,拯救万民,我现在只是一介布衣,我只想保存我姜家的香火,现在徐州不一定好,但有几处现在比徐州更好的?”我还是想保全我的亲人,因为我知道他们真的把我当做亲人,并且陶谦是根本挡不住雄才大略的曹操的,我于是还是说到:“父亲大人,我们可以去荆州,我们可以去益州。”父亲说到:“够了,够了,一天天多干点正事,一天天瞎想什么,这些事情是你可以知道的!是你可以决定的!”

    \t“可是我真的知道呀!”我心里说。兄长赶快说到:“父亲大人,望之只是还小不懂事罢了。”父亲略带怒气说道:“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家是这么轻易可以放弃的吗?背井离乡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已经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家乡去了,等天下太平了,你们一定要回到家乡去,替我这个不肖子孙向列祖列宗告罪。毕竟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根都在哪!”大哥说到:“好的,儿子一定会带家人回到家乡,重新定居,按时扫墓祭拜,重新恢复祖上的荣光。”我说道:“可是!可是!”父亲斩钉截铁的说到:“没有可是!就这么决定了。”母亲见我们吵起来了说道:“别吵了,别吵了,吃饭了。这么大个人,还跟小孩子置气。行了,就这样了,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了。”一家人坐在一堂,母亲慈爱的笑容,父亲沧桑的脸庞,兄长一个读书人布满老茧的手。饭菜上桌,母亲说道:“”今天我买了的狗肉两斤,做了你们喜欢吃的菜。”父亲说道:“本来家里就不富裕,还要准备聘礼,以后还是要节俭点,今天就算了”母亲笑道:“哈哈哈,好的。这块是你的老头子。”父亲说到:“我不要,给他们,我一个半截入土的人吃这么好干吗?”母亲说到:“行行行,但多少还是要吃点,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家里的大事小情还要你拿主意。等以后啊!我们家富裕了再养几头猪,最好再买头牛,然后再生他几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就这样其乐融融的,不管他外界怎样,我们一家安好就行了。”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我的心里仿佛有什么被打翻了,想着前世的家人他们到底怎么样了?会为我伤心吗?会为我难过吗?我不孝啊,再也不能再膝前问安了。我多么希望时间就定格在此处,不要溜走。此时母亲叫到:“想什么呢?快点吃饭呀?一会就凉了。”我回答道:“好的,好的,知道了,母亲大人。”“母亲大人,你也吃呀?别光看呀”母亲说到:“我看着你们吃就饱了,我随便吃点其他的,一样的。”时光啊?不要走吧,让岁月停留在在一刻可好。可现实从不留情,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美梦快醒了!

    \t马上一个大人物就要登场了。

    \t数据来自:找了一些资料,主要是百度百科和一些免费的电子书。本人懒,不一定每次都标注。并且不一定全按历史(并且本人历史水平也不行,见谅。)

    \t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处妁shuò媒人妁,媒也。――《集韵》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t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

    \t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史记·河渠书》载河东守潘系之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需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这就是说,灌溉田的平均亩产是4石。那就是亩产343斤了。结果运算运算来自网上。

    (2)《史记·货殖列传》有“带郭千亩,亩钟之田”的说法,这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一钟。一钟等于四石六斗,差不多就是400斤了结果运算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