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京都沉浮记 » 引子

引子

    “您的司法考试分数为236分,如需查询明细⋯⋯”后面的已经听不进去了,半年的刻苦攻读,随着电话那头电脑语音的播放全都化为了一场空。寒峰一瞬间脑子有些空白,自信、骄傲和不驯仿佛一下子从他身上消失了,过了良久,感觉脸上凉凉的,原来25岁的自己还是会哭的。

    其实寒峰挺倒霉,400分满分,240分过关,他就能成为通过司法考试的一员,向着他医疗纠纷大牌律师的职业设想迈出坚实的一步。只差4分,天差地别啊。公平点讲,半年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因为他并不是学法律的,而是地地道道的医科生。

    BJ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五年才能拿到学士学位,比其他专业都要多一年。学得更苦,文科经常是四年20多门,理科40门就堪称恐怖,北医的临床却是五年72门,还不算选修,堪称恐怖中的恐怖。对于生性跳脱,却在少不更事的时候随了老妈心愿学医的寒峰来说,医科生的大学生活绝对算不上如意。若非大一下学期的解剖课激发了他的好奇,并可以从拿骷髅去吓唬高中的男女同学中找到些乐趣,寒峰可能会选择复读。毕竟他当年高考在BJ八中能排到第九,足以保证他去他想去的任何大学和绝大部分专业。

    最终拿骷髅吓唬人的举动在一次拿骷髅的前臂标本拍老妈的行为之后被严厉禁止了,同时老妈也强势阻止了寒峰从解剖教研室偷出一个破败不堪的头骨完整标本(俗称骷髅头)的计划。在第一学年快结束的时候,寒峰恋爱了,女友的牵挂把复读的念头彻底扼杀。于是,忍受着,无奈着,寒峰毕业了。

    也许是对学医的生活过于痛恨,也许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变成只在手术室动锤子和电锯的骨科木匠,寒峰在BJ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干了三个月,毅然辞职。低着头,没敢看吕头儿摄人的目光,寒峰转身离开了吕头儿的院长办公室。很多人不解,当着院长的红人,科里就算是大牌教授对他也客客气气,为什么忽然走了?

    五年后,当时主管他的主治老关和他聊起这事,寒峰说:

    “我和科里实验室的老孔聊天,才知道当初科里最红的是他,他给吕头儿干了那么多事,可你看后来呢?”

    “吕头儿能用人,但是不能罩着人,我看着老孔仿佛看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自己,不寒而栗啊。”

    所幸老寒家家境还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寒爸爸是老来得子,中学老师;妈妈是注册会计师,在2001年底,绝对属于金领了。所以寒峰不用养家,家里也凭他折腾去了。

    寒峰先是自己做些项目,但是一个毛头小子,社会经验无限趋近于零,手头又没什么资金,在把家里赞助的几万块钱折腾光了之后,时间已经到了2003年。非典对绝大部分行业都是灾难,因为没有了人与人的沟通。寒峰那个时候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某天看电视,正好看到司法考试的消息,详细了解了一下,发现对专业没要求。于是他想到干律师也不错:医院里那些医疗官司如果在这个内行看,漏洞百出。替病人打官司或替医院作法律咨询都不错。

    有了这个决定,也就有了之后寒峰将近半年的苦读。虽然进步很快,从一个对法律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已经变成了对法条知之甚多的内行,可司法考试,他还是差了4分。

    “我愿意拿四年生命去换这四分!”

    可是爸妈呢?自己的未来呢?还要这样飘多久?寒峰已经飘了两年,当初的女友早已离他而去,为了自己的桀骜不驯,他已经付出了很多,是不是应该现实点了?这是寒峰冷静之后第一次问自己这个问题。

    下一次司法考试还有一年,先找工作吧,老是啃老也说不过去。决定了之后他开始找工作,投简历、面试、参加招聘会。2003年BJ的冬季招聘会格外热闹,非典刚过,各行各业都需要人,在投简历的时候,寒峰看到医疗、医药相关的就投,期间也看到过现场念了篇英文直接高薪应试成功的牛人,以及美女轻松过关的场面。挫折之后,寒峰似乎成熟了不少,关键是心态平和了。

    2003年12月份,寒峰陆续接到了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毕竟BJ大学的牌子还是挺光鲜的。一圈面试下来,已经有好几家公司给了他offer,其中两家他重点考虑:一家外资的药企——法国赛诺菲;一家国企——国药集团。

    法国赛诺菲是世界知名企业,当时在国内的业务不是很大,去了的话,当医药代表,想到当初当大夫的时候对药代的不懈,一向心高气傲的寒峰有点不能接受,虽然他们给的待遇是最好的。

    国药集团寒峰有点动心,毕竟是大企业,大树底下好乘凉,虽然也是医药代表这点不太满意,不过上司是大自己三届的师兄,以前还一起打过球,估计过去日子会比较好过。

    正当寒峰犹豫的时候,一个周末的下午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你好,请问是寒峰吗?”电话那头是个男子成熟的声音。

    “我是,您是哪位?”寒峰第一时间反映应该是面试的通知,因此语气上客气了不少。

    “哦,我是华神制药的,你在招聘会上给了我们简历,我想通知你下周一下午1:00过来面试,不知道你那个时候行不行?”

    “没问题,没问题。”任何时候这都是面试中必须的答案:“请告诉我地址。”

    “我们在东直门内⋯⋯中国中医研究院里面,你到了给我们打电话吧,我再告诉你怎么走。”

    ⋯⋯

    中国中医研究院,简称“中研院”,也有称“中研”的,是中国中医领域的最高学府。站在大门口,望着高高的大楼,寒峰有种回到北医(BJ大学医学部的简称),看着行政楼的感觉。其实没错,这的确是中研院的行政楼,当然还有教学楼和宿舍也在里面。与中科院、工程院等不同,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向来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很少,从中研院和其他半衙门口的气势上就能看出来,虽然如此,寒峰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搞学术的地方。

    应该说,在解放初期,国内的中医发展还是不错的,包括***当年的白内障也是用中医疗法治疗的。一进大门,“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两侧周总理在1955年中研院成立时的亲笔题词就可以看出当初这地方是受到领导人高度关注的。

    打了三次电话,问了两个人,终于在大楼北侧找到了那座简易办公楼,上二楼,一间间办公室和寒峰印象中北医院办的感觉差不多,虽然条件简陋了点,不过透着一股亲切。在205,一个小姑娘接待了他,让他稍等,同时面试的大概有七八个人。有人一脸的不屑,估计是这个办公环境让他对公司的兴趣大减。初入职场的寒峰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不一会儿轮到他了⋯⋯

    老吴个子不高,寒峰第一眼看他,发现他在绷着脸,后来过了很久,他才告诉寒峰,那时候看简历,发现是自己的校友,怕太高兴的表情露出来,影响领导形象,所以刻意绷着的。后来听他老婆说,当天晚上他就和老婆提到了寒峰,说:“今天有个北大的过来,看样子不错,我打算留下他。”

    老吴很健谈,先把中研院夸了一顿,然后是夸华神制药,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几千万的,在5分钟左右,已经把寒峰侃晕了。之后开始畅谈他的创业史,谈药品行业等等,寒峰觉得这位学长的确有两把刷子,比国药的那位要有激情得多,挺对脾气。出来的时候,寒峰已经有六成的愿望过来了,因为这里能给他提供一个站在“产业链上游”的平台、更大的自主性,关键是有个对脾气的头儿。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办公环境和令人郁闷的底薪——1500元。但是话说回来了,办公环境很符合中研院的氛围,而对于已经耽误了将近两年、过惯了紧日子的寒峰来说,也算不错啦。“毕竟我刚当大夫的时候,一个月是836。”寒风这么安慰自己。

    于是,在几天之后老吴给他打电话,通知寒峰面试合格,可以来上班的时候,他把赛诺菲的高薪、国药的学长这两个看起来很有前途的医药代表生涯抛到了脑后,开始了与大多数医科毕业生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