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海工记事 » 第四十五章 行动

第四十五章 行动

    来电话的是馒头。电话的那头似乎有风声。秦月问他,“已经很晚了,你不知道吗?”

    “嗯,我知道。不过有件事情还是想跟你说。”

    秦月不想再经历一次心脏病发作的痛苦,无奈地说,“行,你说吧,我听着。”对于这个表白和求婚没有差别,又安静了几个月的人,秦月完全没有脾气。谁让上帝是他亲爹呢?如果自己给对方好看,上帝就让自己好受。虽然,自己也是上帝的孩子,可谁说上帝就不偏心呢?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上帝的心都偏到不知道哪儿去了,好吧?看看以色列民族的经历,他们不断地背叛神,被神责罚,又不断地悔改,被神原谅。他们被罚的时候,甚至全族被掳走,悔改被赦时,又全族归回本地。反反复复,读圣经的人都快看的没了耐心,做这些事情的人却乐此不疲。那些被上帝兴起惩罚以色列的国家与个人,如果所做的超过了上帝允许的界限,下场就没有一个好的。上帝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我的孩子,我可以管教,用我的方式,按照我允许的程度。但是如果有人趁着我管教自己孩子的时候手欠,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看见没有?还说上帝不偏心?反正,秦月有这点儿自觉,她看得明白,就受造而言,馒头比她完全。她基本上算是个残次品,生出来的时候就带了一身的毛病。所以,在馒头,上帝的这个亲儿子面前,秦月只有耐着性子乖乖地听这么晚了,对方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我今天路过学府路的时候,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在路边堆沙子。”馒头一边说一边大喘气,显然在外面一边快走一边打电话给她。“他用沙子堆了一座城堡。我路过的时候就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结果那个小男孩儿问我,怎么才能把这座城堡带回家。他那个样子太萌太可爱了,我就跟他说,如果他让我抱抱他,我就告诉他怎么办。结果,他还真的让我抱了抱他。于是我就告诉他,只要他祷告,祈求上帝爸爸,上帝爸爸就一定会帮他把那个沙子城堡带回家去的。”

    秦月的心塌了一片。她看见了两颗赤子之心,那么干净,那么珍贵,那么难得。

    突然地,秦月回答了他几个月前提出的问题,“我妈妈岁数大了,故土难离,我会留下来陪她,不会离开临海市的。”说出这话时,她的心里不是没有遗憾的,仿佛就要错过世上最纯净的灵魂。

    “啊,没关系的。我早就猜到了。我已经决定要留下来读博了。”

    “你在外面?”

    “嗯,从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馒头回答道,“对了,我不想继续读原来的专业,打算考计算机的博士。”

    “啊?”秦月刚放下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那你岂不是…”

    “嗯,没错。我得抓紧时间把计算机专业本科和硕士的书都看一遍。其实,我这几个月一直都在忙这件事,所以才没给你打电话。”

    原来他早就决定了要留下来,也早就为了这个决定而付出着。他还不惧怕失败,决定忠于自己的心意,跨系考博。秦月在想,恐怕自己也是上帝的亲闺女,否则怎么会遇到这么好的男孩子呢?

    “那你好好看书,我会为你祷告的。”

    “好。我会尽力的。”馒头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才接着问道,“那个,我能不能时不时地给你打个电话?”

    秦月笑着回答,“你这不是已经给我打了吗?我不也已经接了吗?”

    “对对对,那行,这么晚了,你也早些休息吧。晚安!”

    电话里传来的喜悦也感染了秦月,她眉眼带笑地说了声,“晚安!”放下电话,秦月搂着自己的双膝在床上坐了一会儿,感受着内心前所未有的温柔与宁静。她知道,就是他了。她能看到与这个人的未来,也不再惧怕死亡会将他们分开。即使有那么一天,也一定会在很久很久以后,因为上帝爱他们两个,很爱,很爱的那种。

    回到临海市之后,船厂的气氛突然之间陷入了低潮。秦月敏感地察觉到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国内的造船行业发展迅猛,造船的订单一下子排出去好几年,船厂也好,设备供应商也罢都挺直了腰杆做人。很多的船厂都扩招了员工,从设计部门到施工人员都大幅度增长。可市场即使在不断扩大,却远没有供给增长的迅猛,市场终于宣告饱和了。造船行业的寒冬宣告降临。

    据船厂有经验的老人说,造船行业周期性很强。每隔二十几年就有这么一回。合资公司还好,手上拿到的广航合同刚刚付款生效,至少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还不愁吃喝。船厂却没那么幸运。很多的船东撤单,包括正在建造的一些船只,也都出现了弃船的现象。那些新招进来的人员大多被解聘,甚至有不少老员工也被解雇。整个行业一时间人人自危。

    这段日子,秦月却过得非常地舒心。因为这种现象虽然来得突然,可合资公司的矛盾所带来的结局,在秦月看来是注定了的,所以她对这种气氛适应良好。尤其是,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她都不用再加班了!

    馒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考博。秦月多少有点儿心疼他,就时不常地带着吃的过去救济灾民。她每次都不久留。一般都是留下吃的就去找桃子。桃子已经决定去上海发展。她幸运地找到了一家愿意聘用她当教员。桃子在去上海之前还打算回老家住一段日子,陪陪父母。所以,她们在一起的时间没有几天了。

    馒头偶尔会给秦月发个短信,告诉她,她带的东西很好吃,不过他没捞到多少,全被同寝的人给抢了。寝室里的人都对他各种羡慕嫉妒恨。因为他的女朋友,聪明、能干还会体贴人。

    秦月听了这话十分汗颜,就决定从头学起。秦月先跟妈妈学会了老妈会的一切菜式,至于老妈不会做的菜,秦月也有办法学到。她开始在家里请客,每次只请一位客人,对方必须带着材料来,教她做一道拿手菜才行。就这样,秦月没出几个月就能在两个钟头之内做好一桌子的待客菜,有鱼有肉,有荤有素,酸甜辣咸,各种口味俱全。

    教会里知道了他们谈恋爱的事情之后,建议他们去参加婚前辅导,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婚姻咨询。秦月替馒头担忧,因为对方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她都不敢多占用对方的时间约会,可馒头却坚持一定要这么做,因为他听说这个咨询对婚姻幸福度的提高很有帮助。

    于是他们俩两个恋爱菜鸟,开始每个周六的上午去见一对美国的基督徒夫妇,主讲的是那位做妻子的。去之前,他俩完全不知道会听到什么,结果去了之后才知道,婚前辅导在美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一套体系。主要是针对婚姻生活中所要面对的方方面面让未婚夫妻在有一个带领者和协调人的情况下进行沟通。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未婚夫妻不知道婚姻里要面对什么,即使知道也不会很全面;其次,一旦在婚姻里产生冲突,就容易造成夫妻关系的裂痕。而有一个协调人在就可以保证双方不会吵架,而是心平气和地进行有效沟通。美国有的父母会将婚前辅导作为新婚礼物送给自己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孩子。要知道在国外一切的心理咨询都需要有资质的心理医生去做,价格不菲。如此可见该培训的价值。但在国内这种婚姻辅导却极其少见,秦月和馒头非常幸运,他们的教会就有这种资源。

    婚前辅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将可能成为婚姻杀手的问题都沟通一遍,比如怎么看待金钱,花费习惯和储蓄计划;了解双方家庭,尤其婚后将如何对待父母,是否与他们同住,在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假期)上,如何在双方父母身上加以分配;了解对方对孩子的看法,是否要小孩,如果要,怎么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等等。

    除了这些已经有无数专家整理出来的大问题之外,秦月和馒头还幸运地得到了这对夫妇的一些个人建议。他们将自己婚姻中的一些事情拿出来当例子说给他俩听。包括他们婚前家人的建议,秦月和馒头多年以后仍然记得并在婚姻里实践的就有其中两条:第一条,也是圣经里的要求:不可含怒到日落。有任何问题,无论多晚都要当天解决,不能放任双方的怒气经过发酵成为苦毒。他们夫妻的建议是,两个人无论多生对方气都要拉着手把事情弹开了谈。另一条,就是不要说任何会后悔,希望收回来的话。话语本身是有着巨大能力的,无论我们用它来说对方还是说自己,或者是说婚姻。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用的不过是自己的话,而人类也被他赋予了这种恩赐。所以万万不可小看语言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经过沟通,秦月和馒头惊喜地发现两个人的价值观几乎完全一致。他们都不喜欢消费,对物质的欲望都很淡薄。对父母的看法是:他们应该反哺父母,无论对方需不需要,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事。除此之外,放到教会的十一税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应该帮助他人。但是不要借钱给别人,否则钱财和朋友都会失去。如果真的有感动去帮助人,那就是无条件的给与,而不期望对方偿还。

    关于孩子,他们俩都是丁克,不打算要小孩。虽然这一点教会中有人有异议,但好在他们的咨询师见多识广,认为只要他们两个观念一致就好,这一点并不违背圣经。圣经中,有人单身,有人结婚,有人要孩子,有人不要孩子。无论做什么只要在主里面做就都是好的。

    秦月后来回头想想那段日子,觉得挺好笑的。别人谈恋爱都是你侬我侬,而他们俩更像是先婚后恋的典范。好在,每次婚前辅导结束之后,他俩都能出去找个小饭店吃点儿东西,聊聊先天。由辅导引起来的相关话题都是很好的谈资。借此,秦月更进一步地了解了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