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田园神医 » 第174章 赏赐

第174章 赏赐

    “姑娘赏了我们两个小丫头一人一只项圈,一对绢花,还有一盒胭脂。姐姐们是一人一套首饰,还有胭脂粉儿呢。”

    厨房里打杂的小丫头一脸羡慕。

    清枝很是骄傲的道:“秦婶,粥好了没,姑娘昨儿赶回来祭祖,一宿未睡,吃了粥好回去睡会儿,辰正要与公子去祭祖呢。”她挠了挠头皮,“要是姑娘能带我去就好了,听说山里的墓山好大呢。”

    秦婶听说秦春兰也得了赏,笑微微地提了一壶热水给清枝,又道:“粥一会儿就好,我让丫头一会儿送过去。”

    “有劳秦婶,我回去了。”

    她提着热水壶,健步如飞地往捧珠阁跑。

    清枝回来,给月颖倒水,做得熟络,乡下小姑娘懂事得早,有的三四岁就学会看灶火,月颖坐在暖榻上泡着脚,一脸舒坦状。

    院门外,一个稚嫩的童音道:“禀姑娘,我们是厨房的丫头,给姑娘送晨食来了。”

    春兰喝了声:“进来!”

    两个小姑娘一个提着一个食盒,走到八仙桌前,小心地摆起饭菜,不敢多瞧。

    月颖道:“秋菱,赏她们一人一对绢花罢。”

    秋菱应了一声,启开首饰盒子,拿出两对粉色绢花,两小姑娘笑着接过,放过月颖,问:“一会儿是姐姐们将碗盘送回去,还是我们这来取。”

    春兰道:“不用你们取,我会送过去。”

    “有劳春兰姐姐。”

    春兰得了赏赐,正想去秦婶与各处显摆一番,绣房那边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月颖在一楼偏厅小榻上睡着,秋燕给她掖了被子,清竹立在花厅里,清枝已经去翠嬷嬷那儿接受教导。

    春兰低声道:“今儿不是我们几个在,你不去学规矩?”

    清竹道:“我和清枝有了新名字,她们越发眼红。那个领头的,就是从林西镇过来的唐果儿,竟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叫清叶的名字,昨儿寻了我们两一天的错处,翠嬷嬷又宠着她,说她将我们教得好,她打起人来就更凶了。”

    春兰低低笑道:“你原是怕挨打才躲着不去?”

    “我和清枝得了赏,她又要眼红了,肯定还要寻错处,我才不要去。”

    “你不去,你想干嘛?”

    “我想陪姑娘去墓园祭祖。”

    “你一个三等小丫头,姑娘出门带你了,我们几个大丫头是做什么的?规矩都没学好,就学会抢功,还不去学你的规矩。”

    可这会儿,她已经迟到了,现在过去,肯定受罚。

    春兰道:“姑娘出手大方,你不学好规矩,回头翠嬷嬷提了清叶上来,把你换下去。”

    清竹愣了片刻,与被换下去相比,挨打挨骂好像并不可怕,一转身就奔了出去。

    春兰轻哼道:“小丫头一个,还敢抢我的差。”

    因厨房的小丫头送了一回晨食就得了赏,各得一对漂亮绢花,其他受训的小丫头眼睛瞧得溜圆。

    待看到捧珠阁的小丫头过来,小丫头们更眼馋得紧,一个个盯着她们脖子上的银项圈眼直。

    原就是乡下来的,这种东西在乡下庄户人家可是稀罕物,给新媳妇添还差不多,哪有女孩儿们得的理。

    翠嬷嬷照常让小丫头演示两遍走路、坐姿,再是端茶递水、服侍饭菜的动作。

    秋燕进了院子,顿道行礼,“禀翠嬷嬷,姑娘说闷了,想传一个口齿伶俐的丫头过去说趣闻趣事提神解乏。”

    翠嬷嬷看着这十几个从六岁到十二岁不等的小丫头,“清叶,你去罢!”

    清叶立时福身行礼,“谢嬷嬷!”

    她在唐家庄时,那就是出名的伶俐人儿,还不得把姑娘哄得高高兴兴的,说不得自己也能得赏。

    翠嬷嬷选清叶,是因清叶是林西镇人,来自唐家庄,是苏家三房唐氏的娘家庄子,肯定知道不少苏家的丑闻丑事。

    月颖睡了一个时辰,再无睡意,可又觉得不能闲着,春兰就想到了这个主意解闷,以前在知府老爷家,夫人、姑娘就连姨娘也经常这样做。

    清叶进了捧珠阁,小心地迈入花厅,抬头望了一眼月颖,又快速地垂眸。“小婢清叶,给姑娘请安!姑娘万福!”

    月颖笑道:“听说你最是伶俐的,给我说说你们乡下的趣事,说好了有赏。”

    清叶脑海快速运转,“姑娘想听有趣的事,还真这么一桩,不过这是两月前的事,话说林西镇有个叫靠山庄的。”

    月颖故作不懂,道:“这庄子名不都是叫李家庄、王家村这样的,有叫靠山庄的?”

    她想知道苏家事,离开数月,也不知他们过得如何,即便不喜,可多了晓一些也是好的。

    清叶道:“有的,有的,靠山庄就在林西镇,旁边有何家庄、古柳村、胡家庄,翻两座山就到林西镇。他们到县城赶集,是从后山官道上过来。”

    春兰轻啐道:“让你说趣事,你扯这么远作甚。”

    心下颇是不瞒,一脸戒备。

    清叶想了片刻,立马道:“靠山庄有户姓苏的庄户人家,当家男人是个老秀才,生了三个儿子……”

    她尽量把故事说得生动有趣,想着能得赏,可不得学做说书人那样,每到年节,就会有说书人、卖艺人走乡窜村地挨着庄子表演,还有耍狮子的,就连镇上也会请戏班子,一到过年节,在镇上搭戏台,周围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瞧戏,最是热闹。

    原是给月颖讲的,秋菱、春兰几个倒比她还听得认真。

    “那苏五娘抢了苏七娘的订亲信物,以为能嫁给燕大公子为少夫人,谁曾想到,快到县城时,燕大公子的病突然就好了……”

    秋燕内心涌汗,大公子壮得跟头老虎似的,他会因风寒、水土不服病得快死,这种鬼话拿去哄别人罢。

    他们兄妹自幼就进了帝月山庄习武学艺,照着父亲的打算,他们长大了是做江湖消息楼的探子。爹娘给他们生了一个健康的身子,却没有给他们机灵的脑袋,层层挑选,没考上探子,也只能做过会武功的野路子。

    清叶讲得绘声绘色,燕大公子如果发现被人冒充了,还发现那订亲信物是假的,就跟她亲眼瞧见的,直把燕大公子夸成了天上神仙,“燕大公子拿着宝剑,就那么嗖嗖一挥,你们猜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