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越太上皇:我在红楼建仙朝 » 第二十七章 民乱

第二十七章 民乱

    自从母亲去世后,林黛玉就从未这样笑过了。

    这让林如海很欣慰,对赐予女儿仙术的赵元也越发感激了。

    京城,荣国公府。

    贾政将苦着脸的贾宝玉,叫到了自己书房。

    最近这段时间贾政经常找他,向他宣讲太上皇仁德,让他效忠太上皇陛下。

    贾宝玉每次都唯唯诺诺的答应着,可最后都会莫名迎来贾政的怒斥,让他不知道自己哪里惹怒父亲了。

    这次被带入书房,贾宝玉本以为会迎来同样的遭遇。

    没想到贾政直接扔给了他一份诗稿,语气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崇敬:“这是太上皇写的诗词,你不是一向自诩颇有诗才吗?为父就让你看看和陛下的差距!”

    “太上皇也不过是一个只知争权夺利的俗物罢了,他能写出什么好诗?”

    贾宝玉心中不以为然,但还是接过诗稿看了起来。

    可是看着看着,贾宝玉就沉浸在了这些诗词的意境中。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

    在见到这些仙气盎然的诗句后,贾宝玉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崇敬之意:“太上皇真是仙人乎,竟能写出如此绝妙诗词?”

    旁边贾政一直用望气术观察着贾宝玉的情绪变化,见到这个逆子对太上皇的忠诚终于提升,他忍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了,你可以拿着陛下的诗稿离开,自己慢慢品鉴吧!”

    他打发贾宝玉拿着诗稿离开,然后在软塌上坐下,闭目修炼起了养气诀。

    前两天贾政又招揽了一百多名灾民效忠赵元,获得了一千多功勋,然后他就兑换了养气诀。

    他的修炼资质普通,远远无法和林黛玉相比,这两天的修炼进度也只达到了未入门(1%)而已。

    贾政对自己能修炼仙术已感到邀天之幸,对修炼进度倒是并不在意。

    在距离贾府二十里外有一座道观,名为清风观。

    道观正殿内,一个道人正坐在蒲团上打坐。

    他忽然睁开眼眸,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巴掌大的青铜罗盘。

    见到罗盘上指针不断摇摆,道士脸色顿时一变:“不好!”

    他伸手食中二指,在眼前一划,抬头向荣国公府方向望去。

    荣国公府上空,一道金色气运灵光直冲云霄。

    原本一直稳固的金色气运灵光,此时却起起伏伏,摇摆不定。

    道士不敢怠慢,他从蒲团上起身,坡着脚一瘸一拐走到大殿中心神像前,点燃三支燃香后跪了下来。

    “太虚仙尊在上,弟子玄明请奏。自通灵宝玉下界以来,弟子日夜监察,不敢懈怠。”

    “然今日宝玉所发气运灵光忽有波动,弟子在下界不便使用仙术,故而上禀仙尊。”

    “请仙尊赐下法旨,弟子必依法旨而行。”

    这名为玄明的坡脚道士,对神像一边叩首,一边念诵着。

    “吾已知之。”

    片刻后,一道宛若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像是隔着无尽遥远距离,传入了玄明耳中。

    荣国公府。

    贾宝玉正坐在书案前,翻看着手中诗稿,整个人沉浸在赵元诗词的意境中,如痴如醉。

    他对四书五经没有任何兴趣,但这些充满仙灵之气的诗词,却让他喜爱至极。

    就在这时,贾宝玉突然感觉一阵困倦之意袭来。

    他头一歪,趴在桌案上睡了过去。

    不知过去多久,贾宝玉悠悠哉哉醒来。

    他发现周围绿树清溪,白云悠悠,仙鹤翱翔,如同身处仙境。

    一群身穿薄纱,美艳绝伦的女子,嬉笑着向他款款走来。

    ……

    一夜翻云覆雨,贾宝玉豁然醒来,才发现自己裤裆里湿了一片。

    他低头看了看桌案上赵元的诗稿。

    这些本来让他沉醉其中的诗词,此时却让贾宝玉莫名感到一阵厌恶。

    他将这些诗稿往旁边随意一丢,不再多看一眼。

    第二日一早,贾政让奴仆将贾宝玉叫到了自己书房,想看看一晚上过去,这个儿子对太上皇的忠诚提升了多少。

    可当他望气术探查贾宝玉心中情绪时,脸色却顿时黑了下来。

    贾宝玉对赵元的忠诚不升反降,甚至还不如之前。

    “逆子!难道你没有好好看太上皇的诗词?为何我看不到你对陛下有丝毫忠心?”

    贾政对贾宝玉怒道。

    如果是以往,贾宝玉此时已经诚惶诚恐的跪下请罪了。

    可此时听着贾政的话,贾宝玉却不知为何感到极其刺耳。

    他忍不住对贾政怒道:“我又不想当官,为什么要对太上皇那个糟老头子效忠?”

    贾政简直不敢相信,贾宝玉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你这个孽障,竟敢对太上皇不敬,老子打死你!”

    他愤怒上前,一巴掌狠狠抽在了贾宝玉脸上,然后对门外奴仆喝道:“来人,将这个逆子给我捆起来,往死里打!”

    他对贾宝玉彻底失望了。

    这个逆子就是无君无父之人,他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效忠太上皇的。

    门外奴仆不敢违抗,只能将贾宝玉捆了起来。

    不提荣国府内一片鸡飞狗跳,此时皇城大内,乾清宫中,气氛却是一片死寂。

    夏守忠双手颤抖着,将一封密信递给了赵世宣:“陛下,西北出大事了!”

    赵世宣接过密信,打开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大变。

    “大胆逆贼!一群泥腿子,竟然敢犯上作乱,杀官造反,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赵世宣愤怒起身,将桌案上堆叠的奏折一把推到了地上。

    “陛下,逆贼首领杨士荀如今聚众已经超过五万,还请陛下立即下旨发兵平乱才是。否则此贼一旦做大,必然动摇我大景朝的根基啊!”

    夏守忠立即建言道。

    “这……”

    听到此话,赵世宣反而露出了迟疑之色。

    之前陕西传来灾情,赵世宣并未太过在意。

    毕竟大景朝国土辽阔,几乎每年都有天灾,当地百姓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陕西却出现了民乱!

    若他下旨出兵讨伐,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大景朝如今并非国泰民安,他也不是有道明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