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江山旧梦 » 第一百二十七章江山美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江山美人

    大成得此大胜,人心振奋,许多江湖中人,平民百姓,便连勋贵显望之族也纷纷奔赴边关。

    便连寒江也想不到,这押送粮草军械而来的竟是皇甫逍为首的数位长安显贵子弟。

    听镇海军徐钧樊夙夫妻两个来信道是,已带慕连城滔海剑,于一日交战之际,暗中联络上。

    虽有冲突,却也没有直接不认滔海剑,看来很有谈下去的可能。

    寒江回信道是,海盗少有出身清白的,多有人命,家仇在身,至此危难之际,不比计较太多,不防应下只需按罪责,斩杀敌寇,立下功绩,便可赦免。若有冤屈,必当查明,还以清白,如此,方可赚取一份助力。不然便是一时认下滔海剑可令七海盟,关乎自身利益,随时可以反目。可以拿七海盟前认盟主,七海王齐韫做榜样。

    便说他为朝廷做出贡献,交出七海令剑,滔海剑,朝廷愿彻查当初齐氏旧案。

    随后又讲此事交于长安守着小皇帝的南熏,让她派人去为齐家查案。

    月半后,朝中查出出齐氏受朝中同族所累族诛,本身并无大过,念今立下大功,赦免先人罪过,归还家业与齐氏遗脉。

    一时天下议论纷纷,许多本身有过罪责逃亡在外隐姓埋名者,都不少出钱出力,只为立下大功,足以赦免罪过,不必再苟全性命,堂堂正正。

    这一战下来,寒江得了个火之地狱恶魔塔特的名字。乃是死状凄惨,令人作呕的北狄人尸体,为寒江迎来了个可止小儿啼哭的名号。

    后来萧纪将军之子萧轼归来,依年纪来算有差异,方为人知。

    十几年前先大都督长子,萧纪将军因战事受伤昏迷,被亡国的月氏公主所救,只被困北狄西北,不能归来,与月氏公主之女成婚,有了萧轼。

    而当初陇右边城为北狄西域大军围困,城中三千老弱,寒江顶盔掼甲扮作萧纪将军,守住边城。

    其后更是屡立功勋,总额你。荡平西海,纵横北狄,是为北狄汗王心腹大患,悬赏步步高升。

    被人称之为血衣修罗,恶魔将军,如今又是地狱恶魔降临,简直就是这些夷狄克星。

    一时间天下皆惊,引得许多人都去围观一下,想看看这地狱恶魔长啥样?

    是不是传说中身高力大,壮硕如山,貌若夜叉,凶厉暴虐……

    只是少有人能够如愿的。

    此番立下大功,纯属大成数年来少有,且逢紧要关头,两位摄政王一口赞同,由皇帝下旨晋封寒江为总揽三关军镇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

    长安城中勋贵子弟有心报国,却不得寒江重视,只使了萧绎接待,分派给他,带着熟悉军务。

    萧绎不愿接手的,只不过刚被人救了性命,说过要报答的,话音未落,转头就被丢了这么个难题。

    就连去援助临近两处城池的萧绍归来,也只管看笑话,不愿与亲生哥哥分忧。

    好在新来的几个个姐妹弟弟们都是可亲和气的,娇妻爱子陪伴稍能安抚他受伤的心灵。

    别人倒也罢了,为首这皇甫逍出身名门,本身亦是正职兵部侍郎,专管兵事,又带有圣旨,明言协调粮草军器,分明是朝中派来监察的。

    一来陇右便要请见大都督,寒江忙的跟陀螺一样,手下侍卫将校为寒江一战慑服,怎么也不至让一群朝中派来的监察来搅扰?

    所以皇甫逍自来陇右除了当日交接粮草军械时候见了一面,话都没说两句,就被人给拦下,想着才有一场战事,北狄汗王虎视眈眈,各种遣派调度,奖赏抚恤,却是忙乱。不想过了许久都不能得见,总被人阻拦,扯开话题,便是傻子也知道不对了。

    皇甫逍心中很是不满却也无奈,父亲分明查出二弟去向,却因朝中局势,最为忌惮文武结交,况是皇帝下旨,执掌三关边镇的大元帅,与朝中权势擎天的太尉,出自一家父子。

    若是相认,必成朝局大乱,朝廷也不能放心,是以不肯相认。二郎生来坎坷,母亲心疼的日日垂泪,皇甫逍才设法自吏部调往兵部,自请亲赴陇右以为监军。

    却是老祖母回返老家,满怀心事去祭奠先人时候,想与早逝的祖父说些心里话,见了先曾祖画像,直道,“可算想起那位寒郎君像谁了!”传信父亲,去追查早先执意迁往姑苏的左冲,方得知了真相。

    只要想明白近日被阻拦的关节之处,皇甫逍也不是常人能挡的住,终于得了机会到了寒江面前,想要私下相认,只道了一句“恭贺大元帅……”

    别说叙旧相认了,百般言语都不曾说出口来,便听闻亲卫传讯军中急报,联军进犯。

    于是就被客气的请到一旁,听寒江令下聚将,商议军情。

    不多时大都督府中便聚满的将校官吏,按序汇报所负责之事。

    早有安西北庭两处都护府传讯,道是西域联军出战数次,只有三国奋起,其余皆是出工不出力的,借口国中事变退出的也有五国。

    还有漠上王大军本是正常行进,也交战两次,虽说兵力不多,行动迅捷猛烈,深的用兵要诀,稳如山徐如林,疾如风,侵略如火,个中真味,当真难缠。

    其后莫名行进缓慢,日前更是暂停了交战,似有异状,正待查明其中缘由。

    唯有北狄大军仗着弓马娴熟,四处为虐,只是城池只在多有村寨防备,人少力薄的村落不是合并,就是自觉迁往关内。大型的村寨选址之初便是靠近城池,便于援救。

    坚持些时候,便有援军,兼之熟悉地形,避大吃小,北狄军队多多少少吃了些亏,要么无所获。

    投军陇右的第一批江湖人已是赶来,很是热血,也愿接受军中操练,熟悉军械军阵,形势渐好。

    便有些摩擦,粮草军械不足,朝廷支持,大成诸多百姓自觉捐助,总是有着希望,打败北狄,边关平静的一日。

    待诸将汇报完毕,寒江询问一些关节之处,并无异样,散去诸将,点名留下几位将校,方道出新的军报。

    云代沿线有报,北狄久攻不下,似有绕行道路,南下痕迹,只是旧迹可断,并无实据,不敢上报朝廷,便请问新任的三关大元帅。

    因应坚壁清野之策,除却城池近处便于援救之处建有村寨,原野山林空旷,巡逻亦有不到之处。

    倘若当真如此定有熟悉地形之人引路才能正好避开巡逻区域。

    听闻北狄汗王新收幽州王为义子,拜为长安王,一时间天下哗然。

    当初幽州王投敌便知上无耻之辈,不想却是与北狄汗王拜为父子,卑躬屈膝出卖祖宗先人。

    向张两位先生也道,“第一代幽州王先祖辈为开国皇帝侄儿,曾立下大功,被封河东道总管,爵封国公,按制无功则降等袭爵,每降则三等,无嫡出子则去封收爵,尽归国有。传承三世已为伯爵,其后无嫡子出。后因东夷为祸,占下幽州,被其庶出的先祖伐下,故封幽州王,爵袭三世不降。如今幽州王正是传下第三世,是以相熟河东地势,自是家门所传,根基所在。”

    如此定是想要效仿当初带兵直下,避开沿途城池兵陷长安,幽州王血脉偏远,却也是皇室,只要拿下了防备不足的小皇帝,管是禅让,强夺,总是能够为帝,那时说不得就占了两分名份。

    到时便是更加以下伐上,幽州王虽声名狼藉,可如今边关四夷虎视眈眈,尤其北狄针对,北关沿线城池防备严密,不能轻动,生恐中计,为北狄破关南下,成为千古罪人。

    防备已经够严密了,却不想还有内奸鼓足劲来卖国,一时调配不易。

    传讯长安沿线防备,还是方便的,只是若遭遇此前屠村惨祸,就罪过了,且云代沿线查探痕迹,又传来陇右,不知耽误多久?

    且北狄人形貌与大成人相异,必是那出卖祖宗先人的幽州王手笔。如此卖国奸佞竟也有效忠者,可见野心之辈,永不缺乏,可为一己之私,置天下于水火……

    北狄汗王庭帐又往前行了百里,染指中原并吞天下之心路人皆知凶相毕露,稍有疏漏便是破关失地的千古罪人。

    几人本有意请战,只是被向张两位先生提醒自己职责所在抽身之后无人可托,一一被寒江否决,只好悻悻作罢。

    寒江正在揣度近来有谁能抽出来,把任务都分派开,辛苦一段时日,关键得能打,还得有勇有谋,首先就把两位先生,雷诺之辈排除……

    正在头痛之时,听得窗外响声,寒江出言询问,门外侍卫一时动静只见一个有些面熟的女郎探出身来,不过二八年华,明眸皓齿,圆圆的脸蛋带着婴儿肥,稚嫩中带着将门出身特有的英气勃发。一身玄色劲装短打男子装扮,乌黑长发被绾成男子发髻,用一条同样布料玄色发带缠着,一身素净不带半分装饰,正被亲卫陌刀架着,双手压在背后。

    “我不是偷听,不是奸细,萧绾见过诸位叔伯兄长们。”刀兵加身不动声色,颇有大将之风,萧绾笑得眉眼弯弯如同月牙,唇角右面偏上有个小小酒窝。

    虽有出言询问,却也有数大都督府中不知查探过多少回来历了,总不至于有北狄奸细。

    不及言语,只见萧绎瞪圆了眼珠子,出口斥责道,“绾妹,擅闯军机重地,太过放肆了!”

    同时出声的还有萧绍,“绾绾,你怎么来这里了?”萧绍与萧绾年岁相仿,关系更显亲近,是以不曾呵斥。

    回头便见萧家兄弟一同跪地请罪,“舍妹年少无知,擅闯军机重地,出身将门,知法犯法,还请元帅重罚,以儆效尤。”

    “我不是……”萧绾一听就急了,顾不得脖子上架着的陌刀。

    话方一出口就被萧绎打断,让她闭嘴,委屈的小女郎瞪眼撅嘴,只不敢在随意言语。

    寒江也不好太过计较,示意侍卫放开萧绾,“想是来寻她两位兄长的,你们便一同离去。只近日不得外出,言及所闻,以免外泄军情。诸位也散了,且莫耽误了军务,我与两位先生在斟酌一番。”

    萧家兄弟最后退出,拉着萧绾要回去后院,禁足受罚。

    不曾全力,却被萧绾躲开,直接窜进房中,萧家兄弟正要来抓回不听话的妹妹,迟疑着要不要跳窗,被萧绾脱身。

    只见萧绾不慌不忙对着寒江抱拳行了个军礼,“见过元帅,两位伯伯安好,萧绾代父亲大人问安。”

    这萧绾心思机敏,善于应变,萧家兄弟也不好当面动手,却是难得,寒江也不至于斤斤计较示意两人不用心急,与萧绾问道,“那不知女郎来此何干?”

    “萧绾此来是为请命,我陇右诸事繁杂,人才匮乏,听闻元帅正为出兵之人心忧,萧绾自荐请命亲去。”萧绾说的自己都信了。

    却是骗不过别人,寒江故作厉色道,“此事也不过提出片刻时间,你竟然未卜先知,还说不是前来探听机密?”

    萧绾一时傻眼,忙分辨声音却越来越低,“我当然不是要探听机密,我就是来看元帅生的什么模样?此前总被兄长阻拦,就想自己悄悄看看这位义兄形貌。”是不是传说中身高丈二力大无穷,壮硕如山,貌若夜叉,凶厉暴虐……

    提前藏身于此,谁知却被当场抓了出来,机智的自言请命。

    还真有好奇心这么盛的人,几人有些失笑,只寒江忍住,“好了,见也见了,没吓到你吧?赶紧回去,不要耽误我们时间了。”

    “虽说我耽误你们时间了,可我来请命也是真心的,你们不能看不起女子,当初我姑姑也曾披挂上阵,我萧家女郎也是不弱于人的。我虽年少,也曾历过战事,斩杀敌虏,指挥过军阵。我家中带来护送随行的亲卫足有一千五百人,常年经历战事,骁勇善战,只需元帅再分拨些人马,萧绾愿率兵勤王。还请元帅准许。”萧绾还带有婴儿肥的脸庞很是认真,大礼跪拜。

    寒江也郑重其事与萧绾分说,“你可知入关的便是幽州铁骑与北狄悍卒,稍有疏漏,不止是你的性命,还有许多弟兄,百姓,还关乎朝廷大局……”

    “萧绾明白,此次入关不为人知,除了内应,便是他们人手不多,就是多,定然也分散开了,因此,云代一线才查不出来。我们挣得便是时间,虽有幽州铁骑,北狄悍卒,我大成却有地利人和,只需挣得时间,便是天时。须知这是我大成的土地,只要下定决心去查,定然是可以查到。我大成长安禁卫,京畿三营少历战事,却也不是站着等死的。”萧绾言语说道起来,井井有条,转眼说出自己想法,寒江等人也很是欣赏。

    “说的好,不亏为将门虎女,不过,”寒江不禁鼓掌,随即却改口,“只能说明你心思机变,智谋过人,领军打仗可不止要这些,还须自身勇武,不然便是允你参赞军机,也不能带兵出征,独当一面。”

    萧绾起身问道,“元帅义兄,你此言何意?须得我怎样证明自己也不弱于人的?”

    寒江提出条件,“这个容易,只要你能胜过我大都督府中任意将校,那便如了你意,让你带兵独当一面,领了这差事。”

    “那好,君子一言,不能悔改,况义兄你是堂堂大元帅,言出无悔。”萧绾拍手确认着。

    “还有得是有空的,不能耽误了军务,”寒江补充着条件。

    “不耽误别人军务,”萧绾转了一圈,发现只剩下寒江这个元帅,两位不通武艺的先生,再有就是两位从兄了。

    早听闻阿耶讲过这位义兄当初战阵冲杀无双,有些天生神力,漫说疾风营中,便是陇右,也是难寻几个敌手的。萧绾再怎么自信也不会故意挑衅,这个直接就堵死了。

    这两位先生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也不过会些强身健体的花拳绣腿,且非将校,只不过是文职。

    只剩下两位从兄,前时阿兄一时手痒与从兄萧绎交过手,不过四十招,便落了下风。

    萧绾自信短时候急战,胜过阿兄半筹,却不是能轻言胜过的,那就只有赌到萧绍身上了。

    思绪片刻间,便开口道,“元帅有言,萧绾便只好从命了,望元帅决断公正。”

    “自然,我寒江言出不悔,诸位皆可为证,绝不反悔。”寒江笑言,等着萧绾表现。

    带着着偷笑,萧绾悄悄得意,转身走到,萧绍面前,抱拳行礼,“还请绍哥哥赐教。”

    “感情我成了那个软柿子,”萧绍抱怨着,“这么看不起你绍哥哥,便是平日我们关系好,哥哥也不会容情的。”

    于是一行几人转至大都督府武场,萧绍萧绾兄妹两人同样挑了一杆红缨长枪。却是萧家家传枪法,都知道清楚招式,只看是谁能更加娴熟,使得得心应手。

    两人不以多加浪费时间,出手迅疾,一片枪影弥漫,叮叮当当的交戈声响。

    只是萧绍毕竟功力深厚些,萧绾自信枪法不差,却少了些气力,萧绍为了不丢脸,也是全力以赴,想要从妹乖乖守在家中,少经些刀兵战阵。

    眼见气力不足,萧绾心急如焚,面上不显,咬牙硬撑,不意失手败落,眼见躲避不开萧绍奋力一击。

    自信满满的从妹败出乎意料的快,萧绍一时险些伤到差之分毫时候将枪尖挪开,萧绾散落一缕情丝都被齐齐截断,长枪直接刺入武场地面。

    想是萧绾也被吓到了,一时没有起来,萧绍也有些心疼,忙去拉起萧绾。猝不及防的被萧绾扫腿绊倒,直接把他给压倒地面,,抓住手中的长枪,得意洋洋的指向萧绍颈间,毫不客气道,“绍哥哥,认输吧!小妹谢过你手下留情了。”

    “你这可是诡计,若是敌手,便不取他性命,也必卸其手足,任你千般手段也无力行使。”萧绍撇着头,很是不服的趴在武场,被自己心疼的从妹给踩到脚下。

    “不管为什么,你败了就是败了,我可没有亲口认输,众目睽睽之下你狡辩不得。”萧绾凑到跟前挤眉弄眼看笑话,欢喜的笑意溢出,嘴巴都合不拢了,“你要不认输,我喊阿娘与伯娘她们一同来赏看从兄英姿。”

    这让萧绍很是屈辱,斟酌究竟那个选择丢脸小些,只听寒江声音,“行了,起来吧!这般行状成何体统?”

    趁着萧绾抬头看,萧绍翻身而起,拍了拍盔甲上尘土直道,“我们再来,看我不教教你我萧家枪法!”

    难得使了计策赢了,萧绾怎么也不愿让警惕起来的从兄教训怎样用枪,连蹦带跳跑到寒江萧绎几人跟前,“怎样,我也是胜了的。”

    “即然你胜了,我也不问是怎样胜的,毕竟敌人不会给你反悔的机会。”寒江拦住硬要与从妹讨回一场的萧绍,对萧绾道,“我给你机会,可率两千骑兵去往长安护驾,不过你并非边军,若要率兵出行,却得你家母亲同意。”

    “啊?还有这说法?”

    “不错,而且一个时辰以后整军出发,你若错过出行时间,便是你家从兄萧绍带队了。”

    言毕,寒江也不等萧绾疑问,转身回去书下调令军书,只未曾写下名字。

    萧绾只想偷去取了盔甲就跑,只被两个不讲情面的从兄给破坏了。

    向张两位先生看出寒江欣赏萧绾急智机变,却也要考验一番,若不然,萧绾日后也不能上战场了。

    谁也想不到,萧绾竟然忽悠了娘亲,在举家反对的情况下当真成功了,能够率兵出战。

    更加想不到这一去,便再未归来陇右,受寒江重用了。

    不是战事生变,而是被小皇帝穆禛撬了墙角。

    当时已有密报道明幽州王兵马偷入关内,暗卫与神武,神威,神策三军排查仔细,却还是不能建功,没能查出。分明内庭也有幽州王棋子,穆禛不愿躲避不出,有心以身为饵。

    且忙于招贤令,英烈祠之事在百姓,江湖之中得了许多好感,都夸赞他是个好皇帝。穆禛只做不知幽州王算计,计划要挖出内庭蛀虫,与幽州王勾结之人。

    正逢穆禛出行长安城外祭拜,幽州王属下并未到齐,长安京畿情势越发严峻,不愿放过良机,乘势而上。

    禁卫军与埋伏偏远的神武,神威,神策三军未到时候,萧绾带着陇右与安西铁骑赶来。

    以身为饵的穆禛一瞬间有些害怕,后悔,为防幽州王下属不上当,他是真的没带多少人护着,情势很是不妙。不知是杀手还是护卫安全的暗卫,还是姨母,他们的鲜血溅到面前,衣衫,脸上。

    姨母南熏都受了些伤势,让穆禛隐痛不已,这是这世间最关心他的亲人。

    那时候有人跃马而来,长枪横指便无人可越界而来,满地血腥死尸,却不能更近一步,一瞬间穆禛就忘了害怕,后悔,恐惧种种,心跳的快要蹦出来。

    虽然这有很多人的功劳,奋死而战的暗卫,陇右精兵铁骑,光眼前就有数十人,可穆禛眼中谁都看不到,只知道人家女郎英姿焕发,好看的要了他命。

    直到禁卫军与神武,神威,神策三军齐至,大局已定,萧绾带人面圣,赶来行礼齐刷刷,威风凛凛的。

    沉醉佳人美貌英姿之中的穆禛,才在姨母背后掐着块肉扭了一圈的疼痛下醒来,忙叫,“众将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于是千方百计,连蒙带骗的要让一心回去边关,战场留名的萧绾留下。

    小皇帝看着姨母南熏饱受相思之苦,却因家国大事天各一方的前车之鉴,实在不愿与佳人相距千里,可望不可即。

    说不得那日佳人就成了别人家的,交谈几句,也让姨母询问寒江元帅之事借机探问了萧绾对待未来夫婿心思。

    首先得长得好看,这点穆禛照着镜子,增添了自信。

    还得能打,随她一同征战沙场,毕竟将门出身,看不上文弱书生。穆禛捏捏胳膊,想着那日想讨好佳人,帮着挡那红缨枪时候,若非萧绾及时接住,只怕就砸到自己脚上了。

    从前不受重视的冷宫皇子,被嫡母认在名下没两年,识字学文都快累死了,平日里也就发两下慢吞吞的养生拳活动筋骨,哪有时间去精研武学兵法冲阵之道?

    还得像她那位义兄,他小姨父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般允文允武,威风八面,可止北狄小儿啼哭。

    穆禛当真有些想哭了,他再好也是你义兄,我小姨父,要求太高了,好高骛远是不行的。

    想着监国大臣两位,摄政王两位,太后一位,都压在头顶。便是为了佳人不轻看,也得奋发图强,早日亲政,执掌大成这八万里河山,到时,谁能说他不够威风,不够萧绾的标准。

    那一次长安城中直拿下的官爵足有十余人,附从党羽者低级官吏三十余人,牵累待罪家眷数百人。按律从谋逆事夷三族,流五族。

    小皇帝穆禛心善不忍,只诛首恶惊醒世人,余者从者阖族流放陇右,三族为官者贬为庶民,二十年不得科举入朝。

    因为此次行刺针对的小皇帝自己都不在意,两为正斗得热火朝天,又忙于调遣粮草军械,支援各处的摄政王也不做过问了。

    一时间小皇帝民间声誉鹊起,都赞是仁慈君王,让穆禛很是得意了一下,还专门寻萧绾一同出行,就为听人家偶然一言夸赞。

    …………

    于是决意成为一代女将,纵横疆场的萧绾,本是可怜穆禛生来不幸,当了皇帝还不自在,想着陪他一段时日,便重归便关。

    一步一步落进穆禛的陷阱,终是成功被穆禛撬了墙角,成了大成的皇后。

    至于穆禛三载隐忍,一朝奋发,终于在姨母南熏掌握的暗营,寒江萧氏为首的武将,皇甫太尉为首的文臣支持下,斗败楚王叔,汉王兄,送一心要废帝让自己儿子继位的嫡母养老念经。

    穆禛终于十八岁冠礼之后立后、亲政,美人在怀,大权在握,成为大成万里江山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