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最美是军旅 » 第三篇 第二十二章:心脏在哪里跳动

第三篇 第二十二章:心脏在哪里跳动

    如果没有心痛,我们就不会知道心脏在哪里跳动,汶川地震后正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军人对使命充满忠诚,对事业充满责任,让我们在大涷之中,真切的触摸到了中华民族坚强的心脏。

    如果没有汶川大地震,这也许是一个动人的个体的英雄悲剧。然而当我们经历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再回过头来读这个故事时,它给我们的就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敬重和力量。

    相对于那些气壮山河的英雄豪情,我们的故事毫无疑问是平凡的,然而情义无价,凡人亦英雄。

    当我们奔赴抗震救灾一线时,日夜奋战旅行一名军人的职责时,很多东西因此获得了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时正在午休的我,突然感到床莫名其妙的歪了一下,然后就是一阵短暂的颤抖。

    “怎么回事,通讯员?别摇床行不行。”不明就里的我,以为是睡在上铺的战友在开玩笑。

    “班长,我没有摇床呀?”上铺的战士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回答道。

    就在此时,营区的紧急集合警报也拉响了。我们赶紧按照平时的演练的预案,各司其责的带着携行装备迅速集合到操场。经清点人数,一个都不少。然而,刚才刹那间的颤抖,在我们心中的留下疑惑仍然重重。不少战友心急如焚的都想搞清楚为什么刚才大地会颤抖?纷纷凭借经验向营长、教导员请教道:“营长,教导员刚才地上震动是什么?是不是有地方发生地震么啦?”

    “目前,还不尚不清楚刚才那大地的震动是什么?一切只有等待上级反馈回来的结果,我们才能知晓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警报没有解除之前,所有官兵都必须以战备的姿态保持高度的警惕。明白没有?”这是营长,教导员给我们的答案。

    傍晚,17时30分左右,忽然接到确切的答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因震源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全部中断,因此震级不明确,受灾范围群众不明确,受灾群众人数不明确。

    “什么?这不会是真的吧!”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很不敢相信这个答案是真的。顿时,一种焦急的心情,驭使我们立刻打开电视、收音机、手机等等,各种能得知外界消息的收视收听的现代化设备。在得知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都安然无恙后,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才稍微勉强的好过了一些。可,四川籍的许多战友们却怎么也联系不到自己的家人,急切的心情使他们无端的急躁不安起来。

    午夜23时45分,一直不敢掉以轻心的连队领导,终于传给我第一道命令:通知骨干成员,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连长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成都军区绵阳周围的部队已经都抽调光了,上级命令我们部队迅速奔赴灾区抢救灾民,来接我们的车辆已经在上山的途中。”

    5月13日,早上当我们做好一切准备,正要登车开拔的时候。再一次接到命令:去往四川的部分路段昨晚被余震震塌了一部分,道路了不通,所有人员原地待命。这边意味着我们的行动的日程推迟了。

    一听到这样命令,很多战友们坐不住了,纷纷唧唧歪歪的,很是不爽的叫囔道:“灾区现如今已经是公路瘫痪、通讯中断、水电不通,废墟下的生命急待,数以万计的灾区群众生死未卜,还叫我们原地待命。什么意思嘛?要是去晚了,灾区的群众能挺到我们的到来吗?很能救得了人吗?”“不就是路塌陷了一段吗,把我们送过去自己修好它不就行了,总比在这里干等着,着急的强。”……

    总之,此时我们都急切的想快点赶到灾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灾区的群众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乱来减轻我们内心的不安和焦急。

    就在我们,絮絮叨叨的埋怨着上级领导‘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时候。几声从营部门口传来的抽泣声,很快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兄弟单位的三级士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正从教导员宿舍出来;后面,还紧跟着教导员。就在我们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教导员先开口了,说道:“这位机械连的老班长,因为连队派他留守部队,他感到很憋屈。认为连领导看不起他,非常强烈的要求和同志们一起去灾区救灾。救灾固然重要,可是留守部队责任却更加重大,只是革命分工不同而已。”

    就这样,我们满腹牢骚的,很是郁闷的,极不情愿的煎熬了一天。

    5月14日早上,终于接到开拔灾区的命令。已经是拉满弓的箭的我们,一听这命令立时恨不得长上翅膀,‘嗖’的一声直奔灾区的方向飞奔而去。一路上司机们卯足劲儿的踩着油门,在沿途各地方交通警察的警车的开道下,快速的飞驰的通过各个路段。特别是快要一点点的接近灾区的时候,道路两边的群众们一看见我们的军车,竟然止不住的群情亢奋起来的向我挥手、致敬,并且还激动的喊道:“解放军万岁!解放军万岁!”

    好久没有听到群众向解放军喊这样激动人心的口号,以前只是在看各种历史记录片中才有画面。想不到,今天竟然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梦境么?

    车‘马不停蹄’的往灾区的方向奔驰着。忽然,几声刺耳的汽笛声把我从迷糊中惊醒。“怎么回事?”对刚才扰人的汽笛声,有些不满的战友们问道。

    “没事,没事,不好意思,打扰战友们啦。刚才经过战友罗正学的家门口,他父母在门口看着他。没办法下去,只好按下喇叭以示敬意。”正在驾驶车辆的机械连的班长很是歉意的说道。

    听完这话,我们纷纷扭头朝正在站着,看着家已经被震塌的方向的罗正学望去。只见他眨巴眨巴着把正在眼珠子打转的眼泪憋了回去,然后抱歉的冲着我们笑了笑。

    深夜23时10分左右,车队高速到达我们此次的救援地区的边缘地带——绵阳市的郊区。此时的情景是到处一片灰蒙蒙,繁华的都市看不到一丝辉煌的景象,高楼大厦里没有一盏是亮着的灯火,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看不见一辆车子,只有不断巡逻的警车和陆续往地震灾区疾驰的军车,以及救援物资的车辆;近处一些因地震而裂隙的建筑物清晰可见,还夜幕下一群群惊恐未归的人民群众,一顶顶搭建在露天的帐篷;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场面,一下令我们所有人的心情很复杂、沉重起来,一路上的高昂、激动的心境一扫而光,才敢相信这是真的是地震了、受灾了。

    看到我们车队的进入,许多近处、远处的群众们纷纷站起身来,朝着我们车队行使的方向不断驻足眺望,那眼神充满了期盼与希望。

    5月15日,凌晨1时40分,车队正快速的接近我们的目的地——北川。我们乘坐的车辆所过之处的建筑很明显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山体滑坡、道路变形;路两边随处可见的滚落巨石和排着长龙的救援车队、物资交辉相映。

    经过长达18小时的奔袭,凌晨3时50分,我们终于到达距离北川不到10公里远的任家坪收费站,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竟在这里停了下来。就在正值我们集合队伍的时候,猛然‘轰’的一声响,我们笔直站着的身姿刹那间都被震得摇晃起来。

    妈的!原来嚣张的余震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这简直是痴心妄想,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和你善罢甘休。定要把群山搬移,把生命救起;定要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为他们重拾幸福。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已经做好‘战斗’准备我们,来不及休舔,就想迫不及待的摸黑往北川县城里冲。不想,团长却命令我们原地休息,等待天亮再进城救援;而他却带着我们连长和机械连指导员,以及一些兵龄比较长的党员骨干,在浓浓的夜色中提前打起响了‘战斗’,背着我们摸黑进北川县城探路去了。

    这,太不够意思了!

    无法安心休舔的我们,望着团长、连长们进去的方向,一个个唉声叹息的埋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已经到了距离北川县城这么近的距离,为什么不下命令让我们进去救援?哪怕把我们带进去熟悉里面的情况,看看县城的模样,我们也多少也心里踏实些呀!

    就在我们抱怨团长不够意思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泛起了鱼白。很快,连长带着王副排他们回来了。

    “里面情况怎么样,副排?”不敢惊扰连长的我们,纷纷围住王副排和贾副排急切地问道。

    “情况不容乐观,很糟糕,整个县城看不到一栋好的建筑。待会儿,大家进去了就知道了。”神色沉重的副排,不愿意多讲。

    听着这样话语,我们的心情一下子也跟着沉重起来,不知道在救灾中,我们能否聚起灾区群众们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