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最美是军旅 » 第三篇 第三十二章:取经的兵

第三篇 第三十二章:取经的兵

    第三十二章:取经的兵

    以为当了快五年兵的这一片葱绿,在这最后一年能安静的远离一切即将告别的琐碎。可往往理想和现实之间永远都会有一条阻挡的鸿沟,这不才从营部回来没几天,就又接到教导员的集结全营文书的号声。任务:为大力开展好‘党员先进活动’,各连于近日分别出一期板报。

    一听到‘板报’二字,我的思想已经一片混乱,心想:“靠,完了!会出板报的赵春宇班长,去年年底已经退役回老家了。这几年来我们连队板报方面的事宜,在他老班长的主持操刀下,我省了很多事。有时就算是需要我帮忙,我也只是诸多借口的帮忙给他倒杯水、递几根颜料笔。一直以来,我也为这样默契的配合很是乐此不疲。可,如今……,唉!看来真是老同志遇上新了问题。早知道有这么一天,我当初真应该向赵班长好好学习学习,也不至于现在连个临时抱得佛脚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就全然不知道教导员具体说了些什么,只晓得最后结束的时候,教导员问我们几个文书:“有没有信心!”

    我们当然是山呼:“有!有!有!”

    心不在焉的回到连队,我抱有期望的向指导员汇报道:“指导员,教头布置任务,出版一期关于‘党员先进性’的板报。”本以为,指导员会给我出谋划策的拉几个外援来。

    哪知,听着我这话后的指导员,还是像往常一样将这件事情的全权处理重任,再一次习惯性的赋予了我,就听他老人家气定神闲的说道:“嗯,知道了。这件事看着办就行了。”此刻,我多么希望指导员说完这话,能想起点什么,比如赵春宇班长退伍了等等之类的事情来。可是,他没有任何反应。

    有些悔不当初,真是应验了一句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一能找到帮助的人,没有给与我期待的帮助。看来,我真是陷入了困境。为什么在以前那么多茁壮成长的日子里,我努力的摸爬滚打,一路过关斩将闯过了那么多的龙潭虎穴,从头开始学会了那么多我不曾接触过的知识,唯独落下这项本领没有用心学习。是长久的习惯,使自己丢到了进步的动力;还是一直的依赖和太过于的安逸,让自己忘却了学习才是唯一的成长;或者是,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考验,想考验我在这快脱下军装时刻,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内心的答案倾向于第三个。

    五年的军旅生涯,多少让我懂得一点。在部队里,如果不选择成长进步,就得付出代价。和社会上不同的是,军营的代价是没有选择的,它给你什么,你就得老老实实的接受什么。唯一和地方上相似的是,代价都是高息,昂贵之至。上帝是不做亏本的买卖的!

    为了证明我还没有‘宝刀已老’,我还行。最终,我再次脱掉‘第五年兵’的外衣,踏踏实实的来到连队军人俱乐部,架起出黑板报需要用的木板,接着又从库房里找出赵春宇班长还没用完的涂料和画笔,然后又翻出板报需用到的尺子、抹布、调色板,最后打好水、沏好茶。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我上前操刀开工了。

    但是,这档子口我拿什么来印证我确实‘宝刀不老’呢?以前经常当看客的时候,只知道赵班长的板报水平很高,画出来的画栩栩如生、写出来的字工整如排兵布阵,是人看了就一个‘好’字。而,这会儿我被赶鸭子上架,对如何出板报还是一窍不通。

    怎么办?开工没有回头箭,已经上了战场,哪有不战而败的道理。况且,深受部队教育五年,耳读目染下,我的人生字典里已经把‘失败’二字消了编。我寻思着:“眼下能救我于水火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现学现卖’。去各连队现场参观学习他们此时出板报的方法,回来再自己创作。反正赵班长出板报的样子我还是见过的,我缺的就是具体的步骤和法子。”

    已经在心里默默的想好了借口和参观学习的路线。先是一连、机械连,再是营部,最后就是来我们营区参加会战的十连。打定主意后,我迈开有些猥琐的步伐,悄无声息的走到一连军人俱乐部的背面,偷偷的从窗户里看到一连文书郭友顺,正在熟练地在已经刷黑的板子上用尺子量着什么,接着,均匀的用粉笔做上记号。然后,用尺子比着,拿上铅笔在板子上画满了一条条看不见的直线。做完这些,人就消失不见了,左等右等半天都不见踪影,不知道干啥去了。

    实在是等不下去了,我只好把下一个偷学技术的目标,转移到离一连比较近的营部管理班。也是从他们透明玻璃的窗户外,看了看他们正在制作的板报。和一连一样,他们也是满黑板上画着横线、竖线。不同的是,他们的板报已经出局雏形,整个板报的大概框架清晰可见,而且板报上画的线条不是像一连那样,都是看不见铅笔线条,而是均匀分布得恰到好处的彩色线条,就差往里黑板上填写具体内容和添加风格画了。

    正当我聚精会神的品味分析研究着营部初具规模的板报的时候。忽然,感觉身后一阵风袭来。立刻警觉地我,速度般的条件反射的侧身。然后,转身回头一看,竟是管理班的的班长孙伟,正拧着一桶衣服站在我的身后。他看我转身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万桅,你站在我们班窗外鬼鬼祟祟的干啥?”

    “没干啥!我只是路过、路过……。”被发现后,我前言不搭后语的敷衍了一下孙伟,就赶快抽身离开,朝机械连和十连的方向而去。

    本以为机械连和十连的偷学板报技术,也会像一连和营部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简单。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原因是机械连和十连的窗户上都贴上了一层窗贴。从里往外看可以,从外往里看则是一层模糊。不得已,我只好以借画笔和涂料的藉口,光明正大的步入他们连队军人俱乐部。然后,以局外人的身份,带着欣赏的眼光停留观看一下。只要能看见那关键的一眼,就不虚此行。在机械连里我看到他们文书华杰,正拿着打印出来的彩色缩小版的板报样品,对照着在黑板上就需要画图的位子,用铅笔正一点点的勾勒最后一幅图画的轮廓。其他需要画图的位置,早已经被他用涂料渲染完毕。这又让我偷学回一招,在电脑上按照板报的比例布好局,然后打印出来,对照着黑板一点点的填上去。

    最后,我又以准备以同样的借口去十连的军人俱乐部。不想,这回差点露出了马脚。还没进他们十连的楼,就碰见了十连的马指导员。由于平时我和他们接触比较多,相互之间的帮助也比较多,马指导员一见到我就热情地招呼道:“哟,这不是二连文书吗!什么风把你吹来我们十连了。有什么指教吗?”

    “指导员真幽默,我哪敢给您谈指教,想借个你们有的东西。”我避重就虚的回答道。

    “什么东西?说,只要我们有,一定借给你。”我还没说是什么东西,指导员就已经豪爽的怕拍了拍胸脯,答应了。

    “画笔。”我回答道。

    “画笔!?小文书,你开玩笑吧?你手上拿的是什么?”看来我的回答,超出了十连指导员的意料,以至于他有些诧异的反问我道。

    “啊,这个?我是要借比这个还大一号的画笔。”差点露馅的我,举起手中的画笔,比划着应变道。

    “没问题,小事一桩。通讯员,到文书那里去给二连文书拿支大号画笔来。”得知我来意的指导员,再次爽快的说道。

    “不麻烦了,我自己去拿。顺便向你们连文书学习学习板报的事儿。”看到十连指导员这么热情,我实在是不好意思的说出实情道,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进得十连的军人俱乐部,就见他们的文书杨锦也正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特大号镂空字体,在黑板上正中央的位置,用尺子按照比例对照着镂空字体形状,一笔一划的描摹。

    你若不想做到,会找一个借口;你若想做到,会找一个方法。至此,我已经把挨个儿把四个连队出板报的方法,都留心的细致的观察了一遍。基本方法都是先确定板报的样式和内容;再在电脑上按照比例,大致划出布局;接着,用尺子和铅笔对照打印出来的缩小版,在黑板上描摹;然后,给描摹出来的大致轮廓,一一按照原图上色着彩;最后,往版面太南充内容。总之,把握一个规律就是版面内容先简单后复杂,着色由浅入深。

    此时,我才算领悟到为什么学习加实践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为什么我们要在他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他们。因为唯有学习、实践,人们才能从前人的精神世界里汲取知识和营养,在当下共同分享和成长,从而可以让人拥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和与人为善的心态。